基本信息
书名: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牛羊兔卷
定价:48.00元
作者: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436799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103kg
编辑推荐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烹饪大师是传承和创新中国烹饪技艺的翘楚。《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丛书汇聚100位**中国烹饪大师毕生精华,向您展示华夏饮食的精湛技术。《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牛羊兔菜典)》精选700余款牛羊兔菜品,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与您一同品鉴*醇厚、*纯粹、*精华的中国味道,和您一起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熠熠生辉与源远流长。本书由杨柳张主编。
内容提要
《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100位中国烹饪大师联袂奉献,近万款传世佳肴邀您共赏!《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牛羊兔菜典)》精选700余款牛羊兔菜品,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与您一同品鉴醇厚、纯粹、精华的中国味道,和您一起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熠熠生辉与源远流长。本书由杨柳张主编。
目录
1 牛肉牛肉黑椒煎牛柳青芥牛柳春段开胃小吃八角汁煸澳洲小牛肉菜包牛肉粒爆香葱丝麻辣三鲜韩式糖醋牛肉牛肉拉面沙拉青芥火龙牛柳粒清汤牛白腩冰糖烽牛方九色鹿凤梨锦绣牛爽腩酿雪梨煎西冷肉雪菜牛肉卷波丝带子牛柳粒奔淮南牛肉汤神仙茄子寿洲饼竹乡小景宜宾芽菜扣肥牛红扒牛三宝玉扇牛肉粒煨牛肉金钱牛里脊芥末牛排竹乡风光炒沙茶牛肉金汤雪花肥牛蟹黄鹅肝牛肉饼妙煎安格斯牛扒荷塘六景奶香牛扒青芥牛扒窝烧牛腩金菇肥牛卷官烧牛肉干椒爆双牛滇味牛干粑粥水烫牛肉荷叶牛肉卷子牛骨壮阳锅手指神户牛肉……2 羊肉3 兔及其他畜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新近收到的烹饪书,光是翻开扉页,那股墨香和印刷的质感就已经让人心情愉悦。我原本是冲着“烹饪大师”这几个字去的,想着能学到一些高深的技艺,没想到它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每一道菜品的摄影水平都达到了顶级水准。特别是那些关于火候和食材纹理的捕捉,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我注意到书中对传统地方菜系的尊重和创新,比如对川菜中“麻辣”层次感的细腻剖析,以及粤菜“清淡”背后的复杂调味哲学。虽然我还没有亲自动手制作任何一道菜,但仅仅是浏览那些精美的图片,就已经在脑海中模拟了上百次的烹饪过程。书中对工具和选材的介绍也极为详尽,甚至连不同产地的盐巴在口感上的微妙差异都有提及,这对于一个追求极致口感的业余厨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菜谱的集合,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看待食物”的哲学指南。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本来定得不高,毕竟市面上的“大师作品集”很多都流于形式,内容空泛,充斥着华而不实的辞藻。然而,这本集子在结构上的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按食材或菜系分类,而是似乎按照“季节流转”或者“心境变化”来组织菜品,这种叙事性的安排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历史小故事,讲述了某些经典菜肴的起源和传承,这为冰冷的操作步骤增添了人文色彩。比如,有一篇小插曲详细描述了某位大师如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通过智慧将寻常食材提升到宴会级别的风味,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远比一个简单的食谱更耐人寻味。书的装帧也很有格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捧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美食爱好者,通常看菜谱最怕的就是那种含糊不清的用量描述,比如“少许”、“适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几乎所有的调味料都给出了精确到克数的计量,对于那些需要反复调试口味的复杂菜式,这种严谨性是至关重要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还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做”。例如,在处理肉类腌制环节,作者详细解释了不同酸性物质与蛋白质变性的关系,这让原本被视为经验之谈的操作,瞬间变得有科学依据可循。我试着在其他菜系的书里寻找类似的深度解析,但鲜有能企及这种程度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傅,不仅手把手教你招式,还告诉你每一招背后的力学原理,让人茅塞顿开。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传递出一种对“匠人精神”的执着与敬畏。翻阅那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大师的作品时,我能明显感受到那种几十年如一日打磨技艺的沉淀。书中收录的那些传统名菜,比如某些失传已久的宫廷点心做法的复原尝试,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它的叙述语言非常克制和内敛,没有过度渲染食物的美味,而是通过精确的步骤和对细节的描述,让食物本身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这种“少即是多”的编辑理念非常高级,它尊重读者的智商,不屑于用浮夸的辞藻来堆砌。我感觉这本书更适合已经具备一定烹饪基础,希望迈向更高层次的进阶学习者,它提供的更多是思路的启发而非基础教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现代印刷艺术的典范。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使得整本书看起来既古典又时尚。特别是那些空白的使用,留白的处理非常到位,既突出了核心的图文内容,又给予了阅读者思考的空间,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压迫感。我注意到,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组合,在本书的呈现下,也仿佛拥有了生命力。它似乎在暗示,烹饪的境界,有时在于对“不完美”的接受和平衡。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烹饪技术的参考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饮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无穷的创造力。阅读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精神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