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探讨经验的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再也无法得到它。
任何想在今天恢复传统经验的人都将面临自相矛盾的境地。
幼年恰恰是颠倒的引擎,将纯粹的前巴别塔时代的语言转化为人类话语,把自然转化为历史。
##“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追寻沿着无限的线性时间持续进步的空洞幻想,而是在任何时刻都准备停止时间,因为它铭记人类的原始家园是快乐。”
评分##幼年是语言系统尚未建立的时期,此时人的时间以及经验的感知范式还没有被任何经验范式所填充-这是一种仍充满着“潜能”的状态。真正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实践正是要像“幼年”状态的人,继而从既有的经验、线性时间范式中解放、断裂开来,在当下的瞬间发挥能动性、抓住自由。“弥赛亚的现世范式”这种说法非常恰当~
评分##继承本雅明的未来哲学纲领,从经验的贫乏开始架构填补自然与文化、内部人体与外部人体、语言和话语之间的沟壑的幼年理论,经验的毁灭始于人类主体落入线性历史时间当中的切分性,一端是经历而不拥有,一端是拥有而不经历,而重新占有不同的主体则意味着对知识关注和经验意义的改变。阿甘本的语言实验像是维特根斯坦有点略带孩子气质的出尔反尔的蜗牛,在语言和话语的边缘划出透明而绝非锁闭的蜗线。那个偶尔抬头跃出水面的海豚的比喻真的好美,幼年就是耶稣诞生的马槽,是阿基米德点,是丢骰子的儿童,不是自然历史的起源的概念,而是历时与共时的聚敛处,在后半部分的补充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欠缺的革命时间,阿甘本从海德格尔切分开始回到了本雅明的救赎。
评分##连专名的翻译都是错误的…
评分##【主要看游乐场/游戏那一篇】期间有着后来《渎神》阿甘本的存有论/人类学根基,很多文章有太多背景,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能契入,不如不看,不然味同嚼蜡,总会再回来的,本雅明阿多诺的点有很多可以展开的,本雅明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自己。 以后不再标记在读——我特么标记的时候怎么会“在读”?一定是“读过”。
评分##看了第一篇,其餘棄置。阿甘本的門檻並不衹是兩個概念冗雜不清的領域,還是思維的門檻,結合《業》,則更為凸顯。
评分##读到ego翻成伊戈后,默默合上了书换成英译本…
评分##德国思想家挺多,意大利这个还挺不错。经验在世俗经验已领会,解释学就在于不那么领会。人这个古典概念还闪耀在文献学?断裂的非编年的文献学。断裂并学会思断裂。
评分##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