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期的代表著作,1923一1924年冬在托特瑙堡自筑的别墅中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的第一稿,1925年夏季的讲课稿《时间概念的历史》是《存在与时间》的清楚的雏形。1926年1月29日至4月30日他隐居于托特瑙堡山间,把《时间概念的历史》这一讲稿的笔记整理成《存在与时间》的前240页。同年写就,1927年2月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他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中为现代人的根本情绪提供了一种把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
##对照张汝伦的释义陆陆续续读了大半年,终于读完。深刻体会到以前略读造成的误解。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本书充满自相矛盾:它是一本没头没尾的书,前面缺少“胡塞尔稿”中对现象学的引入和批判部分,后面没写完,第一大部分缺少最重要的第三部分“时间与存在”,并缺少整个第二大部分(对存在论历史的现象学解构)。海德格尔后来也承认本书路线错了,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本书和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格格不入。本书有极容易读的部分,又有几乎无法理解的部分,它从每个人都有的切身体会入手,例如上手、操持、闲言、好奇、沉沦、向死存在……通往一些与常识彻底背道而驰的认识,如良知,决断,时间,遗忘,历史,命运……这种矛盾性源自本书试图解决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裂痕,或者说它是西方文明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与自我超越的尝试。
评分##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此在。此在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哲学是对世界的极端抽象啊,作者花大量文字分析“标志”与“上手之物”的区别,在世界中的存在关系,存在状态。牛逼而无用。不过,“操劳”这个概念还不太理解。“去远”是心理层面(意识层面)的感受。“照面”是在……中显现,香烟与禁烟标志照面。作者开始分析“言语”“闲言”在存在论层面的存在状态。我真想说这哲学家都是智力没处花的人,简直可怕。融入社会意识在这里叫做“共在”,由精神世界进入世俗,称为“沉沦”,这没有等级性质,仅仅是此在的脱落。我想说:好吊好吊好吊。海德格尔打开了“存在”的新视野,操持与操心两个概念很难解释,只能在原文语境中理解,保持是对上手事物的把握,操心是一种无阻碍活动,在世界中的此在的存在方式叫做操心。
评分 评分##第一本原著。特此纪念。
评分##19.3.16,京东
评分 评分 评分##对照张汝伦的释义陆陆续续读了大半年,终于读完。深刻体会到以前略读造成的误解。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本书充满自相矛盾:它是一本没头没尾的书,前面缺少“胡塞尔稿”中对现象学的引入和批判部分,后面没写完,第一大部分缺少最重要的第三部分“时间与存在”,并缺少整个第二大部分(对存在论历史的现象学解构)。海德格尔后来也承认本书路线错了,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本书和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格格不入。本书有极容易读的部分,又有几乎无法理解的部分,它从每个人都有的切身体会入手,例如上手、操持、闲言、好奇、沉沦、向死存在……通往一些与常识彻底背道而驰的认识,如良知,决断,时间,遗忘,历史,命运……这种矛盾性源自本书试图解决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裂痕,或者说它是西方文明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与自我超越的尝试。
评分##第一本原著。特此纪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