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小炒--美食红宝书
定价:29.90元
作者: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384542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14.5P超大字号方便中老年读者阅读
130种常用食材采购简单,搭配合理
700余款经典菜例满足全家人的口味需求
内容提要
目录
PART1 蔬菜类
白菜
醋熘白菜
炒白菜三丝
麻辣白菜
老厨白菜
干煸白菜叶
白菜炒虾仁
香辣白菜条
鲜蘑白菜
蟹肉菜胆
辣炒酸白菜
三鲜白菜
酸菜
肉丝炒酸菜
酸菜炒银芽
菠菜
芝麻菠菜
肉片炒菠菜
虾皮鸡蛋炒菠菜
椒丝菠菜
姜汁菠菜
蒜蓉菠菜
南瓜
南瓜炒百合
南瓜炒虾米
豆瓣南瓜
干炒南瓜条
咸蛋黄焗南瓜
米汤炒南瓜
……
PART2 食用菌
PART3 富肉类
PART4 禽蛋类
PART5 豆制品
PART6 水产品
作者介绍
张奔腾,中国烹饪大师,饭店与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高级研究员,辽宁创新菜联盟主席,辽宁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职业导师。1987年起参与和主编《中式烹调》《新派辽菜》《创新东北菜》《北方家常菜谱》《辽东红楼宴》《家庭实用菜谱大全》以及((快乐厨房》《家庭烹饪教室》《酱料五味坊》《食用饮食本草》《超市家常菜》《中国传统菜系》等系列著作199部,被誉为“中华儒厨”。2001年赴台北中华美食展,获“厨艺超群”金鼎奖杯;2002年被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国际美食评委”;2003年成为“国际认证行政总厨”;2004年获“中国百名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200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2006年被评选为中国餐饮业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年获中国饭店经理人网颁发的“特别荣誉奖”;2008年被法国国际美食会、世界奥古斯名厨美食会聘为大中华区荣誉主席,并授予“美食博士”“优质蓝带三星勋章”“杰出酒店管理专家骑士勋章”;2009年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颁发的“共和国杰出专家”荣誉勋章,并授予“专家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世界御厨协会授予“远东区御厨高骑士荣誉勋章”,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名厨状元”荣誉称号,并获“中国餐饮业十大职业经理人’;2011年被聘为法国蓝带烹饪艺术学院亚太区分院名誉教授,并获法国蓝带高骑士荣誉勋章,现任沈阳万香源会馆总经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得既鲜艳又温馨,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身就是个对美食充满好奇心的人,看到“家常小炒”这几个字,心里就涌起一股亲切感,仿佛能闻到厨房里飘出的诱人香气。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里面的排版和插图处理得非常用心,每一道菜的照片都拍得光线柔和,色泽诱人,看得人食欲大开。而且,我注意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菜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在手把手地教你,从食材的选择到火候的掌握,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比如,它会详细说明为什么某些步骤需要特定的温度或者搅拌的手法,这些“为什么”的解释,对于我这种想把家常菜做出饭店水准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这本书的选材也十分贴合我们日常的生活,没有太多稀奇古怪、难以寻觅的食材,大多都是我能在自家附近的菜市场轻易买到的,这大大降低了实践的门槛,让我更有动力去尝试。这本书的引入,无疑为我的厨房生活增添了一份期待和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这本书之前,对“红宝书”这个名字是有点存疑的,总觉得这类名头的书会不会内容过于陈旧或者流于形式。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在传统家常菜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少现代烹饪的小技巧和健康理念,让人感觉既经典又富有创新性。比如,关于油盐的用量和替代调料的推荐,都体现了对现代人健康饮食需求的关注,这点非常加分。我试着做了其中的一个鱼香肉丝,按照书上的步骤来,那酸甜咸辣的比例拿捏得极其精准,口感层次分明,连我那向来挑剔的味蕾都被彻底征服了。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介绍每道菜时,还会穿插一些与该菜品相关的烹饪小故事或者小窍门,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不再是枯燥的食谱集合。这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健谈又幽默的老师在陪你做菜,互动性很强,让人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烹饪的乐趣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乎我想象,我一直以来在处理蔬菜的焯水环节总把握不好火候,要么太生硬,要么煮得烂糊糊的,颜色也不够翠绿。翻到这本书里专门讲蔬菜处理的那几页时,我简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说“焯水三分钟”,而是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绿叶蔬菜的质地差异,推荐了加入少许小苏打或食用油来保持色泽的秘诀,并且明确指出,焯水后必须立刻过冰水进行“骤冷”处理,以锁住营养和口感。我立刻尝试了这个方法做了一道清炒时蔬,那翠绿欲滴的颜色和爽脆的口感,让全家人都赞不绝口。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正是普通食谱所缺乏的深度。它教会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知识层面的提升,让我对自己的厨艺信心倍增,感觉自己正在从一个只会照着做菜的人,向一个懂得原理的“小厨神”转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耐用,这一点对于经常在厨房里和水、油、酱料打交道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通常买来的菜谱书没多久就会被溅上各种痕迹,变得面目全非。而这本的纸张质感看起来就比较厚实,而且封面似乎做了特殊的防水处理,即便是沾上了少许水渍,用湿布轻轻一擦也就干净了,这极大地延长了它的“服役寿命”。此外,内容逻辑的编排也体现了对读者的体贴。它没有将菜品完全按食材分类,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快手十分钟系列”、“周末慢炖系列”以及“宴客拿手系列”,这种分类方式更加贴合我们实际做饭时的场景需求——有时候时间紧张,就需要效率;有时候想放松一下,就需要更精致的烹饪。这种人性化的组织结构,让查找菜谱变得异常顺畅高效,真正做到了把阅读体验融入到实际操作流程中。
评分我比较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营养均衡,所以很多时候做菜会参考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到位了。它不仅仅是教你把A和B放在一起炒熟,而是会提示你,比如某些食材富含维生素C,应该尽量少用高温长时间烹饪,或者某些看似不相关的食材放在一起能达到营养互补的效果。我发现它对“味觉平衡”的阐述也很有独到之处,比如如何通过酸、甜、苦、辣、咸的微妙比例来提升一道菜的整体层次感,而不是单纯地堆砌调料。这使得我做出来的菜肴,味道不再是单一的“咸”或“辣”,而是有了一种回味无穷的丰富性。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菜谱,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味道哲学的探索之旅。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家常菜,是可以用心和智慧去雕琢的艺术品,而非敷衍了事的糊口之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