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起来吃下午茶:悠闲派对,共享午后甜咸小“食”光(我在这里等你,约吗?)
定价:38.0元
作者:晴天小超人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8404421
字数:15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早午餐· href='#'>下午茶· href='#'>轻晚餐
极简吃货的周末生活提案,“下厨房”人气作者精致来袭!随书赠送'一起来吃'精美折页!
《 href='#'>一起来吃》系列,精选“下厨房”**人气的美食作者,分早午餐、下午茶和轻晚餐三本。不仅是食谱,更是生活方式,是乐活榜样们的真实写照。从内容到版式,做有情怀的值得收藏的好书,做出区别于同质化菜谱书的独特内容。市面上不缺【菜谱书】,缺的是一翻开就能感受到风格气质的真正的【美食书】。
“ href='#'>一起来吃”系列图书为异16开四色图书,装帧精美、方便携带;套书分内外封,阅读使用时外封可以拿掉,易于保存;套书装帧方式为锁线胶订,不易脱页,可以完全打开,便于轻松翻阅。
href='#'>
内容提要
一份甜点,一杯红茶,在爬满植物的小院里品着下午茶。也可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午后那只属于彼此的宁静时光,感受这份忙里偷闲的惬意。《一起来吃下午茶》可以温润一整天的辛苦,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
《一起来吃下午茶》精新设计春夏秋冬四季下午茶、和风下午茶、中式下午茶、情人节下午茶、圣诞节下午茶、搭配小主意和装饰技巧等,选取适合悠闲派对,朋友、家人一同共享的午后甜咸小“食”光,可以让忙碌的现代人暂时通过美食舒缓、放松自己的心情。
目录
作者介绍
晴天小超人,原名沈佳婷,在北京闯荡的上海姑娘,美食作家、美食摄影师,喜爱制作甜品,著有《花样甜》,为多家美食杂志供稿,为多部美食微电影担任美术指导。
微博:@晴小超
下厨房:@晴天小超人
扫描二维码直达晴天小超人的下厨房主页,查看她的新食谱。
文摘
芒果冻芝士
冻芝士是免烤类甜品的No.1。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变身各种美味的蛋糕,夏天少不了的芒果当然是甜品的主角。
<用料>
奶油奶酪 200克 酸奶 160克 鲜奶油 160克 细砂糖 64克 吉利丁片 10克 白葡萄酒 1大勺 柠檬汁 2大勺 香草精 少许 奥利奥饼干9克 黄油 40克 芒果 200克
<做法>
1.将芒果去核,然后用刀在果肉上切十字方块,反转以后用刀取下果肉。
2.将奶油奶酪软化,吉利丁片用冷水泡软,黄油隔水融化。
3.将奥利奥饼干去掉夹心,放入保鲜袋中,用擀面杖擀碎,倒入容器中,加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均匀。
4.将拌好的饼干碎倒入蛋糕模具中压实待用。
5.软化的奶酪加入细砂糖用打蛋器打发至细腻。
6.按顺序加入酸奶- 白葡萄酒- 柠檬汁- 香草精,每次加入都需要搅拌均匀再加入下一种材料。
7.取60 克鲜奶油小火加热,然后放入泡软的吉利丁片,搅拌融化,和剩下的鲜奶油一起倒入奶酪糊中搅拌均匀。
8.倒入一半奶酪糊在铺好饼干底的蛋糕模具中,放入芒果丁,然后再倒入剩下的奶酪糊,震去气泡,放入冰箱冷藏一晚即可。
9.冷藏好的蛋糕脱模的时候,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捂一下模具周围或者用电吹风吹一下模具周围,会更加方便取出蛋糕。切小块食用。
司康
下午茶必不可缺的点心,咸甜皆可。
<用料>
低筋面粉 250克 细砂糖 25克 泡打粉 1.5小勺 盐 1/4小勺 黄油 65克 牛奶 125毫升 蛋黄液 适量
<做法>
1.将低筋面粉和泡打粉过筛,放入细砂糖和盐。黄油切丁,放入面粉中,用手搓揉成沙泥状。
2.加入牛奶,轻轻混合成面团,放入冰箱中冷藏1 小时。
3.将面团从冰箱中取出,用擀面杖擀成 2 厘面左右的厚度,然后用模具压成形,取出放在烤盘上。
4. 表面刷上蛋黄液, 放入预热190℃的烤箱中烤15分钟即可。
5.放凉以后,可以夹自己喜欢的果酱、水果或者火腿片等食用 。
覆盆子夏洛特
<用料>
覆盆子果泥 150 克 吉利丁片 1片 淡奶油 80克 水 20毫升 细砂糖 50克 蛋白 1个 手指饼干 60克 覆盆子 适量 戚风蛋糕 1个 糖粉 适量
<做法>
1.将戚风蛋糕的边缘切掉,然后放入包好锡纸的慕斯圈中,用手指饼干围住边缘。
2.将150 克覆盆子果泥放入锅中加热,然后放入用冷水泡软的吉利丁片,搅拌融化。
3.将蛋白打发至中性。
4.将细砂糖和水放入容器中小火加热至115℃,可以用温度计来检查,到115℃立即关火。
5.沿着打蛋盆边缘将糖浆倒入打发的蛋白中,然后继续打发蛋白,打发至糖浆冷却即可。
6.取三分之一蛋白加入覆盆子果泥中搅拌均匀,再倒入蛋白中搅拌均匀。
7.打发80 克淡奶油,然后加入步骤6 中搅拌均匀制成慕斯糊。
8.后倒入慕斯糊,放入冰箱冷藏4 小时以上,后在慕斯放上覆盆子,撒上糖粉点缀即可。
姜饼小人
<用料>
低筋面粉 150克 黄油 50克 红糖 40克 蜂蜜 30克 鸡蛋 1/2个 姜粉 3克 肉桂粉 1克
糖霜装饰:蛋白 10克 糖粉 80克
<做法>
1.将低筋面粉和红糖过筛。
2.取一个干净容器将面粉、红糖、蜂蜜、姜粉、肉桂粉都倒在一起。
3.加入鸡蛋,搅拌均匀。
4.后倒入融化的黄油,用手将面粉揉成一团,然后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冷藏松弛半小时。
5.取出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用饼干模具在面皮上印出图案,揭去多余的面皮。
6.刷上用10 克蛋液和20毫升水混合的蛋液,放入预热180℃的烤箱中烘烤10 ~ 12分钟即可取出,放凉。
7.用10 克蛋白和80克糖粉打发成糖霜,装在裱花袋中,剪一个小口,然后在饼干上画上姜饼小人的装饰即可。
莓果可尔必思
<用料>
草莓 4个 树莓 10个 蓝莓 10个 可尔必思 80毫升 牛奶 100毫升
<做法>
1.将水果洗净,草莓切丁。
2.可尔必思和牛奶混合。
3.容器中放入草莓丁、树莓、蓝莓等水果,倒入可尔必思和牛奶即可。
Tips 可尔必思是日本一种乳酸饮料,可以具体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调制。
水果羹
上海人家宴过后必不可少的一道甜羹,清甜、软糯, 一如印象中的吴越姑娘。
<用料>
苹果 1个 橘子 1个 糯米小团子 100 克 猕猴桃 1个 淀粉 适量 冰糖 适量 清水 适量
<做法>
1.苹果、猕猴桃去皮切丁备用;淀粉倒入清水搅拌均匀。
2.糯米小团子提前煮好,放入冷水中降温。
3.锅中放入适量水,烧开,倒入苹果丁和橘子,中火煮2 ~ 3 分钟。
4.倒入糯米小团子继续煮1 ~ 2 分钟,加入猕猴桃丁。
5.后加入和好的淀粉水,大火煮开待汤汁黏稠,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Tips 水果羹里面的水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换,但是好选些比较硬不易煮得很烂的水果。
序言
吃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我多少自认为对于这件事情的体会或许比其他人更深更有感触一些。因为我的家人都擅长品尝和烹制,从小被他们带大的我也就有机会吃到很多至今看起来仍很流行或少见的东西。爷爷是个钟表师,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西洋物件儿,因此人比较洋派,爱吃各种点心,小到曲奇、蝴蝶酥,大到凯司令的磅蛋糕(又叫奶油蛋糕,是一种常见的基础蛋糕)、栗子蛋糕。夏天的时候他总会买光明牌冰砖放在咖啡里自制雪顶咖啡,那幅画面至今仍有余味。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买了我们家的个烤箱,自己在家做蛋糕、饼干,年轻时候的他们对生活中甜美味道的追寻,一如现在的我。这些甜点的味道深深浅浅地驻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和味觉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似乎总在不经意间会试图寻找和再现它们。
我的甜点生涯始于妹妹送给我的台烤箱。我有三个妹妹,两个和我一样都喜欢并擅长做西点和中餐,这似乎成了家族遗传。记得烤箱拿到家里那天正好是春节,我们几个小孩在厨房里手忙脚乱一通折腾,做出了人生道甜点——花生酥,那花生和焦糖混合的香气飘荡在厨房里的幸福感,至今都记忆犹新。从此,对甜美味道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想象中,我也开始付诸实践,并渐渐明白“樱桃好吃树难栽”,看似简单的食物背后,需要用心投入和不断练习。
就这样一做就是七年,从上海到北京,烤箱也换了三个;从蛋糕到面包,从饼干到冰激凌,慢慢摸索慢慢尝试,会做的越来越多;从开始只是梦想能在下厨房获得认证厨师,到后来慢慢将作品出了书,再到给朋友的餐厅和小厨房设计甜品、供应面包饼干,每个小小梦想的实现都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非常感谢查查厨房的苏恩禾,是她一直鼓励我完成自己的梦想,并且和我一起完成制作甜点的甜蜜工作。
我并不是蓝带专业西点学校毕业,也不是星级酒店大厨,所以本书介绍的不是传统的英式下午茶,也不是高贵的法式下午茶,只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带着甜蜜香气的我爱的甜点,就像和家人一起享受午后那只属于彼此的静静时光,像对待朋友和家人一样,这些甜点只为你们专心制作。
从春天到夏末,慢慢地也做过很多场下午茶,有朋友,有陌生人,有从外地专程来北京品尝的客人,这些人都让我特别感动。虽然只有一张能容纳八个人的饭桌,却让我拥有无限大的幸福感。每次我在厨房里静静地打发奶油,切蛋糕,抬起头来看到外面桌边坐的客人,或静静地聊天或欢乐地哈哈大笑,我都非常安心和感动。谢谢大家让我有机会为你们做这些甜蜜的食物。
本书记录了2014 年以来我做过的下午茶甜点,希望它是给所有喜欢甜品的人的一份小小礼物,也谢谢你们支持我小小的梦想。后感谢下厨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还要特别感谢我亲爱的先生,我的摄影“技术”大部分来自他的真传,如今他甘当绿叶全程协助我拍摄图片。谢谢!仓促之中或许会出现失误,欢迎指正,感激鼓励。
近特别流行的一部日本晨间剧1《多谢款待》,里面的女主角也是位热爱美食的姑娘,她大的心愿就是为大家做好吃的料理,以及听到大家吃完以后很满足地对她说:“多谢款待。”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我想热爱美食的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吧,这也是我大的愿望和梦想—听你们笑着说:“多谢款待。”
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过于“矫揉造作”的生活美学书籍,总觉得有些距离感,但这一本却出乎意料地亲切和接地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自然,没有刻意的炫耀或摆谱,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记录和心得分享。作者似乎很坦诚地谈论了自己尝试失败的烘焙经历,以及那些因为忙碌而不得不简化下午茶流程的瞬间。这种“不完美的美”,恰恰是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即使不是在完美的灯光下,即使只有几分钟的空闲,一份用心准备的饮品和零食,同样能带来幸福感。书中关于“季节性食材”的运用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提醒读者要顺应时令,让味蕾与自然保持同步。比如秋天的南瓜香料搭配,与春天清新的莓果点心,都根据季节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建议,让人感觉这本书的生命力是流动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这让我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身边有一位真正懂得生活情趣的朋友在耳边轻声细语。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食物制作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际连接”的哲学探讨。作者通过各种情景设置,比如“闺蜜的惊喜小聚”、“独处的疗愈时光”或是“家庭聚会的温馨序曲”,将下午茶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进行了阐述。我尤其欣赏它对“留白”艺术的把握。在介绍完如何制作基础的英式松饼后,作者并没有马上进入下一个复杂的配方,而是花了一整章来讨论“在哪里享用”——是露台、客厅的一角,还是靠窗的书桌。这种对环境氛围的营造,远比单纯的食材堆砌来得重要。它引导读者思考,我们追求的究竟是那块精致的蛋糕,还是蛋糕背后那段被精心雕琢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时间?这种内省的引导,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食谱的范畴,更像是一次关于如何更优雅、更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的深度思考。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疲惫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温柔的避风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透露着一种克制而高级的美感。它没有使用那种哗众取宠的夸张描述,而是用精准、富有诗意的词汇勾勒出味觉和嗅觉的体验。比如形容伯爵茶的香气时,它会提到“佛手柑在阳光下微微蒸腾的柑橘光泽”,这种细致的描摹,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对于烘焙新手来说,书中的步骤讲解清晰得令人赞叹,每一个关键的温度控制、搅拌手法,都配有详尽的图示说明,完全没有新手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更棒的是,它鼓励读者进行“混搭创新”,而不是死板地遵循原方。比如,书中会建议在经典的柠檬挞中加入少许迷迭香,这种小小的、充满好奇心的尝试,被作者包装成了一次有趣的冒险。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是,真正的优雅并非源于昂贵的材料或复杂的技巧,而是源于对细节的热爱、对过程的尊重,以及一种愿意与他人分享美好感受的开放心态。读完它,感觉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蒙上了一层柔和而美好的滤镜。
评分翻开这本封面就让人心情愉悦的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阳光洒落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烘焙的香气。它不像那些堆砌着复杂理论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老友的温柔邀约,带着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将生活仪式感融入日常细节的笔触。比如,书中对于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以及不同茶饮与甜点之间的微妙搭配,描述得细致入微,让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实践一番。这种“慢下来,去感受”的生活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派对组织者,而是鼓励你去享受那个准备和分享的过程,即便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能在简单的茶点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书中的插画风格也十分可爱,那种水彩晕染的质感,为文字增添了温暖的底色,让人感觉仿佛能触摸到那些柔软的马卡龙和酥脆的司康饼。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下午茶”的定义被拓宽了,它不再仅仅是两三点钟的一顿加餐,而是一种关照自我、滋养心灵的独特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画面感,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观看一部温馨的法式小电影。作者在字里行间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确幸”场景,那些关于邻里间分享自制饼干的温馨片段,或是为了迎接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而精心准备的那几款招牌点心,都处理得极为细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咸味点心”的探讨。很多人提到下午茶,第一反应总是甜腻的蛋糕,但这本书却非常平衡地介绍了那些能解腻、增加风味的咸味小食,比如迷你咸派、香草奶油抹酱配面包片等等。这种对味觉层次的尊重和探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饮食文化功底,同时也展现了对“共享”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分享,是能顾及到每一个参与者的偏好。读完这部分,我立刻翻出了家里的食谱本,尝试着做一些更具个性的咸点来搭配我最爱的那款红茶。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灵感,更直接激发了行动的欲望,让人想要立即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食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