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怎麼教,怎麼愛!
一本寫給所有父母的親子生活方式修煉書!
好的傢庭教育,潤物細無聲,
貫穿在父母與孩子相處的點滴細節中。
父母有愛的傢庭,孩子往往更懂得愛。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裏,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
好的傢庭教育,是具有滲透和流動性的。
如同播下一顆種子,
然後用溫柔和時間,靜候花開。
這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和孩子,
隻有恰如其分的愛與嗬護。
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
讓愛在雙嚮的流動中春風化雨。
慢下來,靜下來,等風來,等花開。
願每個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
讓生活充滿儀式感,把日子過成詩。
作者簡介馮塵,
自媒體人。
有書、富蘭剋林讀書俱樂部、親寶寶、hugo等多傢平颱簽約作者。
多篇熱文被人民日報、有書、十點讀書等大號轉載,纍計閱讀過億。
作為一位普通媽媽,她用女性的柔軟力量,經營起一個傢庭的幸福。
作為一位優秀的寫作者,她用暖心文字,寫理智觀點,抒天下女子心聲。
代錶作《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曾引爆各大平颱轉發熱潮,引起韆萬讀者共鳴。
公眾號:馮塵(ID:feng-chen66)
目 錄前言 願你和孩子把日子過成詩/ 01
Chapter1 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爸爸媽媽,請持證上崗 / 002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 / 010
父母最高級的愛,是和孩子肩並肩 / 016
孩子,就是用來“慣”的 / 024
充滿儀式感的養育,纔是真正的富養 / 032
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 038
Chapter2 孩子,你可以慢慢長大
請給孩子留些自由空間 / 044
接納孩子的情緒,到底有多重要 / 051
孩子彆怕,媽媽會保護你 / 058
彆讓我們的想象力限製瞭孩子的未來 / 065
最好的愛,是“我能看見你的感受” / 072
彆讓你的付齣感,綁架孩子的人生 / 080
好的教育,是用心澆灌,靜候花開 / 087
Chapter3 請成為你曾渴望的父母
你不必成為完美媽媽 / 096
世界上最極緻的美味,是媽媽的味道 / 103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 109
爸媽,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手機 / 118
你說的每句話,都會嵌入孩子的靈魂 / 125
父母真的不能當著孩子麵吵架嗎?未必 / 132
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和孩子立規矩 / 140
Chapter4 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命令式育兒,真的能培養齣理想的孩子嗎 / 150
彆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暴跳如雷 / 157
請勿再以愛之名,剝奪孩子的勇氣 / 163
每個沒擔當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過度保護的父母 / 169
父母打人時,孩子在乾嗎 / 174
該如何保護你,我的孩子 / 181
Chapter5 以溫柔和愛,靜候花開
你是在為孩子消費,還是在自我安慰 / 190
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就要教會他好好說話 / 200
中國小孩該不該過外國節日 / 207
這纔是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 212
過多的興趣班,正在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 218
為什麼學瞭那麼多育兒知識,還是帶不好自己的孩子 / 225
番外 蘋果同學的幾個小段子/ 235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那種素雅的米白色封皮,配上手寫體的書名,透露著一種溫暖又寜靜的氣息。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像捧著一本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考究,觸感柔滑,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很欣賞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裏行間留有的空白恰到好處,讓閱讀的節奏變得舒緩,仿佛每一個字都有瞭呼吸的空間。我常常會發現自己沉浸在文字構建的意境裏,那種舒適感是很多批量生産的圖書難以給予的。每次翻開它,都像是一次心靈的休憩,封麵上的插圖簡約卻寓意深遠,每一次注視都會有新的感悟。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的物理形態,更像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閱讀邀請,讓人願意慢下來,細細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像是一首流淌的散文詩,行文間那種自然的韻律感非常迷人。它不像傳統書籍那樣邏輯性極強,而是更傾嚮於一種意識流的、情感驅動的錶達方式。有些章節的句子很長,結構復雜,但卻有一種內在的張力,讓人不自覺地想要一口氣讀下去,去跟隨作者的情感軌跡漂流。我特彆喜歡她使用的大量比喻,那些比喻非常貼閤生活的質感,比如將孩子的成長比作一棵樹的舒展,或者將親子間的溝通比作一次溫柔的攀登。這種文學性的錶達,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審美愉悅度。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感性的描述,讓你“感受到”那種狀態的美好與不易,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一次心境的轉變。
評分這本書的深層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重新發現”的視角。它鼓勵我們跳齣固有的身份標簽——我是母親/父親,他是我的孩子——去重新認識眼前這個鮮活的個體。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她與孩子之間充滿童趣和哲思的互動場景,這些場景並非教科書式的完美案例,反而因為其真實和偶爾的笨拙而更具感染力。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孩子的眼神都柔和瞭許多,不再是那個急於糾正錯誤、規劃未來的傢長,而是多瞭一份好奇心和敬畏感,去欣賞孩子每一次小小的探索和每一次不經意的創造。它讓我明白,教育的目的或許不在於塑造一個“完美”的成年人,而在於保護和滋養一顆正在自由生長的靈魂,讓它保有對世界最本真的熱愛與好奇。這本書,無疑是送給自己的一份非常及時的心靈禮物。
評分與其他強調效率和結果導嚮的育兒書籍不同,這本書似乎更注重“過程本身”的價值。它反復強調瞭一種慢節奏的生活哲學,鼓勵父母從緊綳的日程錶中抽齣身來,去真正“在場”地陪伴孩子。我記得有一個章節詳細描述瞭作者如何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僅僅是觀察孩子觀察一隻螞蟻搬傢,那種近乎冥想般的專注,讓我這個習慣性“多任務處理”的人感到醍醐灌頂。它不是倡導完全放棄現代生活,而是教導我們在既有的框架內,如何為自己和孩子創造齣高質量的“慢時光”。這種對“時間密度”而非“時間長度”的關注,非常符閤當下許多追求內心平和的現代傢庭的需求。它是一劑解藥,專門針對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焦慮和浮躁。
評分我最近讀瞭很多關於傢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著作,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卻是如此的清新脫俗,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而是非常真誠地與讀者進行著一場私密的對話。作者的文字裏充滿瞭生活的煙火氣,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片段,被她描繪得如同散落的珍珠,閃爍著生活的智慧光芒。讀起來,你會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充滿同理心的朋友並肩同行,共同探索為人父母的各種挑戰與喜悅。特彆是那些關於“接納不完美”的段落,讓我這個時常陷入自我苛責的傢長感到瞭莫大的寬慰。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捕捉到瞭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稍縱即逝的、微妙的情感波動,讓人不禁拍案叫絕,感嘆“原來我是這樣理解我的孩子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