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怎么教,怎么爱!
一本写给所有父母的亲子生活方式修炼书!
好的家庭教育,润物细无声,
贯穿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点滴细节中。
父母有爱的家庭,孩子往往更懂得爱。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里,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好的家庭教育,是具有渗透和流动性的。
如同播下一颗种子,
然后用温柔和时间,静候花开。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孩子,
只有恰如其分的爱与呵护。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让爱在双向的流动中春风化雨。
慢下来,静下来,等风来,等花开。
愿每个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
让生活充满仪式感,把日子过成诗。
作者简介冯尘,
自媒体人。
有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亲宝宝、hugo等多家平台签约作者。
多篇热文被人民日报、有书、十点读书等大号转载,累计阅读过亿。
作为一位普通妈妈,她用女性的柔软力量,经营起一个家庭的幸福。
作为一位优秀的写作者,她用暖心文字,写理智观点,抒天下女子心声。
代表作《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曾引爆各大平台转发热潮,引起千万读者共鸣。
公众号:冯尘(ID:feng-chen66)
目 录前言 愿你和孩子把日子过成诗/ 01
Chapter1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爸爸妈妈,请持证上岗 / 002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 010
父母最高级的爱,是和孩子肩并肩 / 016
孩子,就是用来“惯”的 / 024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真正的富养 / 032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 038
Chapter2 孩子,你可以慢慢长大
请给孩子留些自由空间 / 044
接纳孩子的情绪,到底有多重要 / 051
孩子别怕,妈妈会保护你 / 058
别让我们的想象力限制了孩子的未来 / 065
最好的爱,是“我能看见你的感受” / 072
别让你的付出感,绑架孩子的人生 / 080
好的教育,是用心浇灌,静候花开 / 087
Chapter3 请成为你曾渴望的父母
你不必成为完美妈妈 / 096
世界上最极致的美味,是妈妈的味道 / 103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 109
爸妈,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手机 / 118
你说的每句话,都会嵌入孩子的灵魂 / 125
父母真的不能当着孩子面吵架吗?未必 / 132
如何温柔而坚定地和孩子立规矩 / 140
Chapter4 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命令式育儿,真的能培养出理想的孩子吗 / 150
别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暴跳如雷 / 157
请勿再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勇气 / 163
每个没担当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过度保护的父母 / 169
父母打人时,孩子在干吗 / 174
该如何保护你,我的孩子 / 181
Chapter5 以温柔和爱,静候花开
你是在为孩子消费,还是在自我安慰 / 190
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要教会他好好说话 / 200
中国小孩该不该过外国节日 / 207
这才是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 212
过多的兴趣班,正在扼杀孩子的专注力 / 218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还是带不好自己的孩子 / 225
番外 苹果同学的几个小段子/ 235
我最近读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著作,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如此的清新脱俗,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而是非常真诚地与读者进行着一场私密的对话。作者的文字里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片段,被她描绘得如同散落的珍珠,闪烁着生活的智慧光芒。读起来,你会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充满同理心的朋友并肩同行,共同探索为人父母的各种挑战与喜悦。特别是那些关于“接纳不完美”的段落,让我这个时常陷入自我苛责的家长感到了莫大的宽慰。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捕捉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微妙的情感波动,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感叹“原来我是这样理解我的孩子的”。
评分这本书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重新发现”的视角。它鼓励我们跳出固有的身份标签——我是母亲/父亲,他是我的孩子——去重新认识眼前这个鲜活的个体。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她与孩子之间充满童趣和哲思的互动场景,这些场景并非教科书式的完美案例,反而因为其真实和偶尔的笨拙而更具感染力。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孩子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不再是那个急于纠正错误、规划未来的家长,而是多了一份好奇心和敬畏感,去欣赏孩子每一次小小的探索和每一次不经意的创造。它让我明白,教育的目的或许不在于塑造一个“完美”的成年人,而在于保护和滋养一颗正在自由生长的灵魂,让它保有对世界最本真的热爱与好奇。这本书,无疑是送给自己的一份非常及时的心灵礼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素雅的米白色封皮,配上手写体的书名,透露着一种温暖又宁静的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本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触感柔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很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有的空白恰到好处,让阅读的节奏变得舒缓,仿佛每一个字都有了呼吸的空间。我常常会发现自己沉浸在文字构建的意境里,那种舒适感是很多批量生产的图书难以给予的。每次翻开它,都像是一次心灵的休憩,封面上的插图简约却寓意深远,每一次注视都会有新的感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物理形态,更像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阅读邀请,让人愿意慢下来,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像是一首流淌的散文诗,行文间那种自然的韵律感非常迷人。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逻辑性极强,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意识流的、情感驱动的表达方式。有些章节的句子很长,结构复杂,但却有一种内在的张力,让人不自觉地想要一口气读下去,去跟随作者的情感轨迹漂流。我特别喜欢她使用的大量比喻,那些比喻非常贴合生活的质感,比如将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棵树的舒展,或者将亲子间的沟通比作一次温柔的攀登。这种文学性的表达,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审美愉悦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感性的描述,让你“感受到”那种状态的美好与不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一次心境的转变。
评分与其他强调效率和结果导向的育儿书籍不同,这本书似乎更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它反复强调了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哲学,鼓励父母从紧绷的日程表中抽出身来,去真正“在场”地陪伴孩子。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描述了作者如何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仅仅是观察孩子观察一只蚂蚁搬家,那种近乎冥想般的专注,让我这个习惯性“多任务处理”的人感到醍醐灌顶。它不是倡导完全放弃现代生活,而是教导我们在既有的框架内,如何为自己和孩子创造出高质量的“慢时光”。这种对“时间密度”而非“时间长度”的关注,非常符合当下许多追求内心平和的现代家庭的需求。它是一剂解药,专门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浮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