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
定价:32.80元
作者:王维,元冬维著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23776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宝宝生病了!父母虽然并不专业,但要冷静、正确地应对。因为此时,你就是宝宝的首席医师!《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是一对医家父母亲自撰写的切身育儿经验,也是一部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自医及就医常识普及读本,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常见病症,如感冒、发烧、腹泻、呼吸道重症等的病因、预防及对症处理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宝宝的营养健康、生物安全作了详细说明。《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用专业、客观、深入浅出的文字,廓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讲明了一些基本原则,给予父母以清晰明确的指导,是父母养育健康宝宝的读物。
目录
引子 哎呀,宝宝生病啦
章 和感冒的战斗
A 叠预防原则
1.总述:感冒是什么
2.病因之一:体温和免疫
3.病因之二:给病原排排座位
4.病因之三:流感是什么
5.预防原则之一:群发时要“隔离”吗
6.预防原则之二:吃药可以防感冒吗
7.预防原则之三:疫苗可以做什么
8.正谬和辩难:感冒是“好事”吗
9.特殊病因之一:致病的“味道”
10.特殊病因之二:反复感冒查查胃
B 叠对症处理原则
1.送医与自处理的鉴别
2.处理和用药原则之一
3.处理和用药原则之二:宝宝不吃药怎么办
4.处理和用药原则之三:“后症状”要治疗吗
5.处理和用药原则之四:“病后心伤”父母医
第二章 纠结的呼吸道重症
A 叠预防原则
1.病因之一:肺炎是“捂”出来的吗
2.病因之二:大哭之害
3.预防原则之一:疫苗怎么用
4.预防原则之二:该“增强免疫”吗
5.结核重来:卡介苗怎么了
B 叠对症处理和护理原则
1.病情鉴别之一:认识肺炎
2.病情鉴别之二:认识结核病
3.病情鉴别之三:喘息和哮喘
4.对症处理:肺炎常“复发”怎么办
5.护理和保健之一:肺炎的在院护理
6.护理和保健之二:结核病的家庭护理
7.护理和保健之三:结核病的营养
第三章 发烧:本来无尘埃
A 叠发热的原因
1.病因谈之一:宝宝发热,是谁在“捣鬼”
2.病因谈之二:疫苗的后面
3.预防原则:发热需要预防吗
4.特殊的发热之一:“反发热”需小心
5.特殊发热之二:长期发热,找找病因
B 叠对症处理原则
1.处理原则之一:冷静分析找病因
2.处理原则之二:送医与否的鉴别
3.处理原则之三:别掉进“误区”
4.处理原则之四:物理降温,有限有节
5.处理原则之五:“热抽风”怎么办
6.用药原则:认识“黄金”退热药
第四章 宝宝腹泻有门道
A 叠预防和“管理”
1.病因:腹泻有“轻”“重”
2.预防:精心“管理”防腹泻
3.常见轻症腹泻之一:病毒惹的祸
4.常见轻症腹泻之二:乳糖和生理性腹泻
5.常见轻症腹泻之三:“积食”的麻烦
B 叠对症处理原则
1.处理原则之一:让腹泻不“麻烦”
2.处理原则之二:ORS口服补液
3.处理原则之三:杯葛抗生素
4.处理原则之四:益生菌的疑问
第五章 宝宝过了谁的敏
A 叠鉴别和预防
1.常识:哎呀,宝宝过敏了
2.鉴别和预防之一:湿疹不是过敏吗
3.鉴别和预防之二:认识“风团”
4.鉴别和预防之三:“恐怖”的蚊子
B叠对症处理
1.对症处理:“攘外”和“安内”
第六章 要“营养”,不要“营养病”
A 叠营养方式和健康
1.常识之一:营养平衡有“误区”
2.常识之二:营养氛围,你可以这样做
3.常识之三:做好“吃的学问”
4.常识之四:配方奶鉴识
B 叠对症处理和营养补充原则
1.“营养病”处理之一:贫血不是都缺铁
2.“营养病”处理之二:宝宝“缺钙”怎么办
3.“营养病”处理之三:“小胖墩”可预防
4.“营养病”处理之四:夜惊和金睡眠
第七章 宝宝的生物安全
A 叠寻找“安全”的底线
1.环境和安全之一:和细菌的和谐
2.环境和安全之二:为什么用“农药”防蚊
3.环境和安全之三:哪些药宝宝不能吃
4.环境和安全之四:要远离“转基因”吗
5.环境和安全之五:宝宝是“熊猫血”怎么办
B 叠传染和宝宝的“安全”
1.总述:传染类疾病和隔离
2.对症处理和护理之一:婴儿急疹
3.对症处理和护理之二:水痘的家庭护理
4.对症处理和护理之三:猩红热在院护理
5.对症处理和护理之四:腮腺炎家庭护理
6.对症处理和护理之五:出疹疾病的鉴别
7.对症处理和护理之六:“铅中毒”是中毒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个贴心的“健康顾问”。我平时工作忙碌,但孩子的健康问题永远是我的头等大事。每次孩子生病,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够专业,耽误了病情,或者过度焦虑,反而影响了孩子。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在健康知识方面的欠缺。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观察孩子身体的细微变化,如何区分哪些是正常的成长反应,哪些是需要警惕的病症。而且,我特别关注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方法,比如感冒、发烧、腹泻等等。如果能有科学、易懂的解释,以及具体的操作建议,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毕竟,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正好切中了这一愿望的核心,让我觉得它非常有实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有深入了解,但仅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传递的深刻理念。在当下,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问题,往往存在着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一旦孩子出现一些小毛病,就匆忙奔赴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具备初步的判断和护理能力,很多小问题就可能在萌芽状态就被解决,既节省了医疗资源,也减轻了孩子的痛苦。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了赋能家长,让他们成为孩子健康的第一道屏障。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家庭健康管理方案,教会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如何识别常见疾病的早期信号,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居家护理。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帮助我们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那它无疑是对家庭健康教育的一大贡献。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这样一位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常常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心里总是会泛起一丝恐慌。虽然有长辈们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总觉得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本书的标题“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期盼: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健康最可靠的守护者,而不是仅仅在出现问题时才手忙脚乱地寻找答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实用的知识,比如如何识别孩子的早期症状,如何进行基础的家庭护理,以及如何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我更希望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孩子身体状况的信心,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挑战,从而给孩子一个更安心、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育儿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大同小异,要么就是讲理论,要么就是分享经验,真正能打动我、让我觉得“这就是我需要的”并不多。这本书的题目很吸引我,“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这个说法很有魄力,也很有说服力。它强调了父母在孩子健康管理中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而不是被动地依赖外部医疗资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识别孩子的疼痛、不适,如何使用一些基础的居家护理方法,甚至是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在必要时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更加科学、理性的育儿观,不再因为孩子的一些小状况而过度惊慌失措,而是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主动、更 empowered 的育儿方式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我刚入手,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从封面和介绍来看,就觉得它蕴含着巨大的价值。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孩子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很多关于孩子成长的困惑,都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在孩子生病或者出现一些成长发育上的小状况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依赖于医院和医生,但如果能在家中就掌握一些基本的判断和护理知识,不仅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很多小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身体信号。我个人对这方面一直很感兴趣,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育儿类书籍,但很多书往往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或者过于侧重于某一方面,比如饮食或者运动。而这本书的题目“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医师”,直接点出了核心,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套更系统、更实操的指导,让我能够成为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而不是仅仅在问题出现后才去寻求外部帮助。它的出版,我觉得是对当下许多家庭迫切需求的及时回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