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岁时记 9787508659848

美味岁时记 978750865984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美食
  • 菜谱
  • 家常菜
  • 节日食谱
  • 中华美食
  • 烹饪
  • 饮食文化
  • 生活美食
  • 美食文化
  • 时令菜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9848
商品编码:2997144090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美味岁时记 作者 广田千悦子 文字; 濑户口诗织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59848 出版日期 2016-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用简单便捷的食谱呈现古已有之的节日餐点,并介绍了每月的节庆或传统活动的由来。

书的编排从四月开始,直到次年的三月,依照每个月中每个节日和节气,着重介绍了节日和节气中的美味餐点,每一种食物都配有手作的说明和图片,爱好者可以学着DIY。在诗意的语言和精致的细节中,享受久违的、和缓安恬的自然岁月之美,重新感受遵循自然规律乐活的趣致。通过了解日本节气和节日中的各种美食,亦可了解背后的文化、风土人情。

美好的配图,也是一场视觉的享宴。


   作者简介

广田千悦子:作家。出生于北海道,一直以来都在通过散文和插图的形式,展现日本的岁时、传统、节庆和四季的生活。已有多种出版物。每年春秋两季与摄影师丈夫广田行正在自家办展览。《和风生活美学》已在台湾出版。在《东京新闻》等媒体上开设散文专栏,大受好评。

濑*诗织:料理研究家。宫城县出生,上学时在知名餐馆打工期间学习料理,后拜入名师门下,其后作为料理家独立。目前广泛活跃在电视、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上,并著有多本美食书。不拘泥于现有的做法,追求以自己的感性发现全新的美味食谱。


   目录

四月【卯月2】

【樱花】【入学、入社、对儿童的祝福】11

◎为儿童长大祈福

红豆饭◎红豆饭的起源 12

加吉鱼饭◎有头有尾整条鱼,用于喜庆的由来 14

赏樱便当◎赏樱的起始? 17

樱叶饼(关东式、关西式) 21

五月【皋月】

【八十八夜】【端午节】 25

柏饼3 ◎橡树叶的含意 26

竹叶饼样的粽子◎粽子之名的由来 28

中国粽子◎用竹叶包裹的缘由31

六月【水无月】

【入梅】【夏至】 37

水无月 38

梅子露40

七月【文月】

【七夕节】【土用】 45

七夕煮挂面和炸精进◎所谓精进 46

面条露的做法 46

鳗鱼盖饭◎【伏天吃鳗鱼】理由/◎何为干支 48

暑伏饼 50

八月【叶月】

【盂兰盆节】【祛暑】55

糯米团里绿豆馅 ◎糯米团也可在盂兰盆节时食用 56

蜜桃刨冰 58

蕨粉饼 60

九月【长月】

【重阳节】【彼岸节】 65

四色萩饼◎萩饼另有别名67

红豆沙的做法67

醋腌菊花◎贺寿68

赏月◎新旧历之别 70

糯糯香芋 71

赏月汤团 72

铜锣烧◎中国称之为月饼 74

十月【神无月】

【踏秋】【秋日七草】 79

踏秋便当 81

十一月【 霜月】

【七五三】【新尝祭】 87

千岁糖 88

芋头锅◎烧法和味道,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别 90

黄油烤红薯 92

十二月【师走】

【冬至】【晦日】 97

从兄弟杂烩煮◎兄弟、亲子,料理名字就如此有趣 98

除夕荞麦面◎荞麦面也寓吉祥之意 100

汤汁的做法100

年饭◎用祝福筷子让人精神焕然一新 102

祝福肴(关东式、关西式) 103

黑豆、田作 104

干青鱼子、敲牛蒡煮 105

伊达煎蛋卷 106

杂煮(关东杂煮)108

杂煮(关西杂煮)◎要用圆年糕? 109

一月【睦月】

【人日节】【镜饼】 113

七草粥◎春天的七种草予人活力 114

炸年糕片 116

红豆粥◎红豆可以祛邪 118

◎二十四节气/◎杂节 119

二月【如月】

【节分】【初午】 123

惠方卷◎七种菜料方为正宗 125

炒黄豆 126

稻荷寿司 128

寿司醋的做法 128

三月【弥生】

【上巳节】【社日】 133

花散寿司◎配料的含义 135

清汤蛤蜊◎蛤蜊上榜理由 136

主要参考文献 138

注释139

   编辑推荐

★充满诗意的二十四节气美食手册

★从日本传承下来的日常的美食纪事中追朔中国失落的习俗

★感受中国传统美食之美

★的图片,详致的时令菜谱,*实用的DIY美味指南


   文摘











   序言

《寻常烟火:寻味人间四时》 卷一:春日萌动,万物生长的序曲 当冰雪消融,大地开始苏醒,春天以其特有的温柔与力量,唤醒了沉睡的生机。这不是一个关于春季花卉的简单罗列,而是一场深入泥土、触摸嫩芽的探险。我们跟随书中那位执着的食客,走进了江南初春的田埂小径,那里有着第一批破土而出的野菜。 春天的第一口鲜 书中详述了如何识别并采摘荠菜。那份对土地的敬畏与了解,渗透在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里。作者不仅描述了荠菜的形状、生长环境,更详细记录了从采摘到烹饪的全过程——如何用粗粝的井水洗净,如何掌握那“恰到好处”的焯水时间,以保证其鲜嫩而不失水分。最终,一碟简单的荠菜豆腐,配上少许麻油和盐,被赋予了超越寻常的生命力。它不再只是一道菜,而是对春天到来的庄严宣告。 接着,笔锋转向了竹笋。在南方多雨的春季,竹林间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作者记录了寻觅春笋的艰辛,那需要极强的耐心和对声音的敏感——分辨雨后泥土下,竹笋破土时发出的轻微“簌簌”声。书中特别介绍了一种古老的“竹笋窖藏法”,用以延长春日限定的美味。我们跟随作者在昏暗的竹窖中,品尝那用老卤浸泡了半年的冬笋,其醇厚与春日鲜笋的清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映衬出时间沉淀的哲学。 节气之下的生活仪式 三月间的“惊蛰”,预示着万物复苏,书中便详细记录了客家人在此时节的“打春牛”习俗,以及随之而来的“春酒”文化。这种酒并非烈性白酒,而是以新麦和初生的草药一同酿造的“青酒”,色泽微绿,带有草木的清新气息。书中描绘了村庄里,人们围坐在一起,用这种酒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景。这种仪式感,是融入日常饮食肌理的文化传承,它让每一餐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意。 春天的尾声,是樱桃和桑葚的成熟。作者没有止步于采摘,而是深入到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中。对于桑葚,他们尝试了用柴火慢熬果酱,记录了如何通过不断地撇去浮沫,使果酱达到晶莹剔透的境界。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对手工劳作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待食材的耐心与执着。 卷二:盛夏光景,热烈与沉静的交织 进入盛夏,阳光变得灼热而直接,人们的节奏也随之放缓。这本书没有聚焦于酷暑下的饕餮盛宴,而是转向了如何在炎热中保持身心的凉爽与平衡。 水的哲学与夏日消暑 书中开篇即是一篇关于“水”的沉思。作者在酷暑难耐的午后,走进了一口百年老井。井水之寒冽,被文字描绘得仿佛带有穿透人心的力量。书中记录了用这口井水制作“酸梅汤”的全过程,强调了火候的掌控——必须用文火慢煮,直到所有的酸涩与甘甜完全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入口即化,回味悠长”的境界。 夏日是瓜果丰盛的季节,但作者着重描绘了“不时不食”的理念。例如,对西瓜的挑选,不是看大小,而是听声音——那一声清脆、带着水汽的“嘣”响,才是成熟的标志。他们将挑选好的西瓜,用浸泡在冰凉河水中的方式进行预冷,而非直接放入现代冰箱,这保留了瓜果最原始的清甜。 田间的汗水与夜的慰藉 随着高温的到来,田间的劳作也变得尤为艰辛。书中描绘了傍晚时分,农人收工后,简单却充满力量的晚餐。通常是一锅用新鲜豌豆和腊肉熬制的稀饭,配上用麻油拌匀的烫青菜。这种饮食的朴素,是对劳作辛苦的最好慰藉。他们用最简单的调味,凸显了食材本身散发出的浓郁“土味”。 此外,书中还记录了一种在长江流域流传的夏夜“夜市”文化。夜幕降临,气温稍降,人们搬出小桌,售卖的往往是新鲜的河鲜和一些当地特有的甜品——例如用芋头和椰奶慢炖的甜汤,这种甜汤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需要不断地搅拌以防糊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生活细节的坚持。 卷三:金秋丰收,物候的盛大谢幕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色彩最为斑斓的时刻。这本书将秋天的描绘,放在了从山野到市集的过渡之中。 谷物与菌菇的协奏曲 秋天的核心,无疑是谷物。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记录了北方高粱的晾晒过程。高粱穗被捆扎成束,悬挂在通风的屋檐下,阳光将它们染成耀眼的赤金色。书中详细描述了“打谷”的声响与景象,以及如何判断高粱是否达到最佳的干燥程度。 与谷物的醇厚相对的是秋季菌菇的鲜美。书中特别提到了一种深山里的“鸡枞菌”。寻找鸡枞菌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修行。他们必须在清晨的第一缕雾气散去之前,跟随经验丰富的向导,在特定树种的根部附近搜寻。获取鸡枞菌的珍贵,使得人们对待它的烹饪也格外谨慎。作者详细记录了只用简单的猪油爆炒,配上一点点新鲜的蒜苗,来最大程度地展现鸡枞菌那种独有的“肉感”和山野的清香。 腌制与储存的智慧 秋季也预示着为寒冬做准备。书中描绘了家庭主妇们忙碌的身影,她们忙着腌制酱菜和腊肉。关于腊肉的制作,作者着重描述了熏烤的艺术。如何选择合适的木柴(如松木和橘皮),如何控制烟熏的浓度和时间,使得腊肉表面形成一层油亮而略带焦糖化的外壳,而内部的脂肪则变得晶莹剔透,入口即化。这种对“时间”和“烟火气”的精准拿捏,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魅力。 卷四:凛冬静默,火塘边的温情守候 当寒风呼啸,万物隐入地下,冬天以其肃穆的姿态降临。这份沉静,并非萧瑟,而是一种孕育来年的能量积蓄。 炭火与慢炖的艺术 寒冬的首选,是“慢炖”。在北方,一切生活围绕着温暖的火塘展开。书中详细描绘了在火塘边,用一个厚重的铸铁锅,熬制“老火煨汤”的情景。汤底通常是陈年的老鸭或棒骨,加入红枣、枸杞和少许当地特有的“雪山茶根”。火候的控制极其讲究,必须保持“微沸”的状态,文火慢炖至少六个小时,直到汤汁浓稠如乳,带着深沉的肉香。 节令的馈赠与团圆的滋味 冬季的主角是根茎类作物——土豆、山药和地瓜。它们是耐储存的宝藏。书中介绍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地瓜烧酒”。在地瓜成熟后,将其蒸熟捣烂,加入特定的酒曲进行发酵,经过多次蒸馏后得到的烈酒,是冬天驱寒的最佳饮品。 最后,作者将笔墨聚焦于岁末的团圆饭。这不是一场奢华的宴席,而是对一年辛劳的总结与感恩。从年夜饭的饺子馅料选择(强调要用当年收获的最后一把韭菜),到热气腾腾的年糕,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来年的期盼。在白雪皑皑的冬夜,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品尝着亲手制作的食物,那份踏实的幸福感,是整本书情感张力的最高点。整部作品通过对四季物候的精确捕捉和对传统烹饪技艺的细致描摹,展现了一幅鲜活、有温度、充满烟火气的中国岁时生活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好的书,应该能提供一种跳脱出现实藩篱的体验,而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构建了一个非常自洽、甚至可以说是理想化的精神空间,让人在被各种外界压力裹挟时,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喘息、可以自我修复的港湾。书中所展现的那种对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非常发人深省。它没有用宏大的理论去探讨时间,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微小、非常私密的片段,将“时间”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了。这种书写方式,很适合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到迷失的人,它不强求你改变什么,只是温柔地提醒你,慢下来看看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深呼吸,把那些杂乱无章的思绪暂时搁置一旁,专注于当下,专注于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美好瞬间。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触动的地方,在于它对“记忆”这种存在形态的描摹。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带有强烈个人烙印的记忆碎片,并将其用一种近乎无可辩驳的真实感呈现出来。这些记忆片段,有的带着甜蜜的微光,有的则染着淡淡的惆怅,但无论哪一种情绪,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度渲染的煽情,也没有刻意压抑的冷漠。它们是如此的真实可感,以至于我在阅读某些段落时,会不自觉地联想起自己生命中相似的、已经被遗忘的角落。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共情效应,说明作者真正触及到了人类情感中那些共通的、深层次的纹理。它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引导我们完成一次对自我生命旅程的温和回顾。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初看似乎有些松散,像是随手记下的片段集合,但细细品味之后,才能发现其内在逻辑的严谨和精巧。它不是那种线性的、强加因果的故事链条,更像是一张由无数细小情感节点编织而成的网,每一个章节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看似独立,却又相互牵连,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情感世界观。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因为读者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去建立那些潜在的联系,去填补那些留白的想象空间。这种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它尊重了读者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将所有结论一股脑地塞给你。读完合上书本,脑海里还会自动进行一次“重组”和“梳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智力活动。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质感,摸上去就让人感觉心里踏实。我尤其喜欢封面那种沉静中透露着生活气息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眼望去,就仿佛能嗅到某种熟悉的、温暖的味道。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字体的排版疏密得当,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上看得出作者或者说出版方是下了大功夫的,边角的处理一丝不苟,那种精致感不是那种浮夸的奢华,而是一种内敛的、懂得生活的人才会追求的质感。每次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都会忍不住先欣赏一番它的外在美,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充满了匠人的温度和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这种对“物”本身的珍视,已经在我心中为这本书增添了好几分好感度,让人对内容本身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用“信手拈来皆成景”来形容或许都不为过。它的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其精妙,既有那种娓娓道来的舒缓,又不乏关键时刻的巧妙转折,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拖沓或跳跃感。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是工笔画,每一个场景、每一种心绪都被描摹得栩栩如生,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亲身走进了那个描绘的世界,与那些细腻的情感产生了共振。特别是一些描绘自然光影变化的段落,那种细腻的观察力和精准的用词,让人不禁停下来,回味再三,甚至会忍不住抬眼看看窗外的景色,试图在现实中捕捉到书中描绘的微光。这种将生活场景日常化却又艺术化的能力,是很多作家难以企及的高度,它让人在平凡中发现诗意,在寻常巷陌里体会到别样的韵味,读完后,内心会留下一种久久不散的余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