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亲子课:如何培养2-5岁的孩子
定价:42.00元
售价:25.6元,便宜16.4元,折扣60
作者:【美】玛雅·皮塔麦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699135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专为2~5岁儿童设计,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平衡发展孩子成长所需的生活技能、感官体验、语言开发、数学能力、科学素养等5大技能;
78项互动游戏让亲子时光更充实有趣;
原版畅销100000册,阐述蒙台梭利育儿理念的经典之作!内容提要
早教专家玛雅·皮塔麦针对2~5岁儿童,根据自身教育经验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而创作的一本趣味亲子游戏书,英文原版在海外畅销100000册。内容涵盖了孩子成过程中所需的生活技能、语言开发、科学素养等5大技能,共78项活动练习。每项练习都有详细的步骤介绍与拓展建议,利用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让孩子在游戏中认知世界,变得更加乐观自信。书后附有配套活页练习,让活动更具科学性。
目录
目录章 生活技能第二章 感官体验感受相反的质感 036学习感知相反的触感 038质地对比 040菲利袋游戏 042认识大小和形状 044认识长度和高度 046匹配平面图形 048匹配立体图形 050认识颜色 052辨别声音 054声音对比 056音阶 058区分不同的气味 060识别味道 062第四章 数学能力分门别类 094学习一到十 096排成排,挂起来 098学习阿拉伯数字1~10 100强化练习 102数量对应 104杯子计数 106单独的数字 108数数 11010 以内的加法 112学习加法等式 11410 以内的减法 116认识钱币 118数字顺口溜 120活页练习 1 活页练习2 156 活页练习 3 158活页练习 4 159活页练习5 160活页练习 6 162活页练习7 164
作者介绍
Maja Pitamic)15年的教育经验, 对象包括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背景的幼儿。皮塔麦拥有艺术史学位和蒙台梭利培训教师资格,专长为早期幼儿教育,擅长通过舞蹈、动作、游戏和体育等多种项目来开发儿童潜能。其所著的《蒙台梭利亲子课:如何培养2~5岁的孩子》(I CAN DO IT)和《蒙台梭利育儿课》(MINDFUL MAMA HAPPY BABY)各语言版本累计超过50万册,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是“阐述蒙台梭利育儿理念的经典之作”
文摘
序言
哇,最近读了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书,它完全颠覆了我对育儿的固有看法。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看似深奥的儿童发展理论,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娓娓道来。我记得其中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在家中创建一个“预备好的环境”,读完后我立刻动手改造了家里的一个角落,把那些对孩子来说太高、太难拿取的东西都放到了他们伸手可及的地方,并且用透明的收纳盒装好玩具,方便他们自主选择。这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理念,让我在日常的陪伴中少了很多“我来帮你”的干预,反而观察到了孩子更专注、更持久的探索行为。特别是关于感官训练的部分,作者强调的不是购买昂贵教具,而是利用厨房里最普通的食材和工具,比如让孩子去触摸不同质地的面粉、米粒,或者让他们用小勺子舀水。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能极大地刺激他们的触觉和精细动作发展。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实操手册,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引导,而且非常注重观察的重要性,它教会我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什么,而是“看”孩子需要什么。看完后,我感觉自己终于从一个焦虑的“执行者”变成了一个耐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家庭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宁静。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说实话,比我预期的要深刻得多,它探讨的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如何带娃”的技巧层面,而是触及到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哲学。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述孩子内在世界的转变时,那种文字的力量让人忍不住反复阅读和思考。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尊重孩子独立性”的论述,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即“有边界的自由”。这并不是说放任自 പറ,而是要事先设定好清晰、合理的规则,然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孩子完全的选择权和行动自由。比如,在穿衣服这件事上,过去我总是急着帮他穿好,现在我学着放慢速度,即使他穿反了或者花了很长时间,我也努力保持微笑,并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手在旁,不接触”的支持。这种微小的改变,带来的却是孩子自信心的巨大提升。他开始敢于尝试那些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并且在成功后会用非常骄傲的眼神看着我。这本书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成年人对“效率”的追求,往往是扼杀孩子学习动力的隐形杀手。读完后,我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都变得宽容了许多,因为我知道,每一个“错误”,其实都是通往下一次成功的必经之路。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极其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日常场景中,读起来非常流畅,完全没有压力。最吸引我的是它对“专注力”培养的独到见解。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电子屏幕和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如何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静下来完成一件事,简直是育儿界的一大难题。这本书里提到,真正的专注力源于“深度参与感”,而不是被动的要求。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活动建议,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倒水游戏”——用两个不同大小的容器,在水槽里反复练习倾倒,这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时间仿佛静止了,那种平静的能量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我试着做了一次,结果孩子竟然持续了近半个小时,这在我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轻轻推你一把,让你有信心去探索孩子潜能的无限可能。它让“陪伴”这件事从一种义务,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2到5岁这个关键的“人格塑形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平衡感,既不鼓吹极端的“快乐教育”导致的孩子无序,也不提倡过于严苛的“精英培养”带来的压力。它找到了一条坚实的中道——即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建立清晰的规则和一致性的期待。书中关于“秩序感”的论述对我触动最大。我过去以为秩序就是把东西摆放整齐,但作者解释说,内在的秩序感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可预测性的感知。因此,固定的作息时间、固定的物品摆放位置,乃至固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基础。这种深入到心理层面的分析,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育儿指南。它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父母的“一致性”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摇摆不定,孩子自然会感到困惑。这本书是一剂强心针,让我在育儿的迷雾中找到了坚定的方向。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排毒”。它没有使用太多时髦的教育名词来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极其朴素、近乎哲学的语言,谈论着人类幼崽成长的基本规律。书中对孩子“工作”的定义让我耳目一新,原来孩子在玩耍时,就是在进行他们生命中最严肃的“工作”。这让我对孩子那些看似“无聊”的重复性动作,比如反复推倒积木、一次又一次地系鞋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尊重。我开始学着允许他们“重复”,因为我知道,重复是他们大脑神经元建立连接、巩固技能的唯一途径。而且,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自然教育”的理念,强调多接触土壤、阳光和户外环境的重要性,这对我这个过去只关注室内阅读和学习的家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醒。看完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室内更好地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被鼓励走出去,去拥抱那些未经雕琢的、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环境。这本书真正让我体会到了“遵循儿童的内在生命力”这句话的分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