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0到3岁的宝宝需要怎样的父母
定价:26.00元
作者:赵红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3011912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0到3岁宝宝需要怎样的父母》从宝宝的角度出发,探讨了0到3岁宝宝的教养需求。作者赵红梅集合了幼儿心理学家、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的三重身份,除养育自己的宝宝外,更见证了700多个宝宝的成长历程,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她将自己丰富的育儿理论知识应用在了自己和所教的孩子身上,发现有些理念无法实施,而有些理念却行之有效,经过实践的再验证,作者在本书中给了年轻爸爸妈妈们明确的方向。
内容提要
作为新手父母,0—3岁的家长是学习欲望为强烈的群体,市面上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教育图书分为两种,一类以如何“养”为主,另一类以如何“教”为主,这类图书大多是将国外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本土化。赵红梅的这本《0到3岁宝宝需要怎样的父母》内容以“教”为主,完全来自于作者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不依托任何西方的理念为基础。从宝宝的角度出发,探讨0—3岁宝宝的教养需求。
《0到3岁宝宝需要怎样的父母》分为五章,章阐述为人父母这一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其有成就感、需要责任感的角色定位;第二章引导读者从亲子之间的感情点来认识父母教养的意义本质;在第三章里,本书提出任何父母都可以给予宝宝并能让他们终身受用的四大财富,作者结合父母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特别关注点,采用简单且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实例说明父母和宝宝的相处之道;后两章本书进行了纵向的总结和归纳,再次提炼父母的教华。
目录
作者介绍
赵红梅,北京大学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方向)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任中心主任助理和教科研室主任。同时,担任惠氏专家顾问团首席顾问。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本让人茅塞顿开的育儿宝典!我一直觉得在孩子这么小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予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指导。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喊口号,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支撑,细致地剖析了0到3岁这个黄金时期,孩子在情感依恋、认知发展以及基本社交技能上的需求。记得有一次我为宝宝的“分离焦虑”感到束手无策,这本书里关于建立稳定依恋关系的那一章,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的反应方式可能适得其反。它强调的“有回应的养育”概念,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细微的需求信号,而不是简单地用物质去填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有了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育儿顾问在身边随时指点迷津。尤其对那些新手父母来说,面对海量的育儿信息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而这本书像一盏明灯,清晰地指明了什么是最核心、最应该投入精力的部分。它让“科学育儿”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点滴的、充满温度的实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与我的小不点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边界,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更自信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甚至带点幽默感的笔触,讲述了养育过程中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真实瞬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挫败感”的方式。很多育儿书读完只会让人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但这本书却非常坦诚地承认了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关键在于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和调整。它对于处理日常小冲突的建议,比如如何应对“物权意识”的萌芽、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初步的规则建立,都非常接地气。比如,它建议在孩子开始“说不”的阶段,父母不妨退后一步,给予孩子在安全范围内的选择权,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主性,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权力斗争。这种“赋权”的育儿理念,让我感觉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者,而是孩子成长的合作者。全书的节奏把握得也很好,知识点穿插在生动的场景描述中,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那些重要的育儿原则给吸收进去了。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辈分享她的育儿心得。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在强调“情感滋养”方面做得尤其出色,这一点是我在翻阅其他育儿书籍时很少能看到的深度。我们常常过于关注体能指标和智力启蒙,比如吃多少、认多少字,却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搭建。这本书详尽地阐述了0到3岁,大脑神经元连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这种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父母的情感反馈——那些无条件的接纳和稳定的情绪支持。它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依恋质量”如何决定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模式,这一点让我深受震撼。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带入到亲子互动中,努力确保在孩子面前呈现出一种“情绪稳定器”的角色。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哭闹的段落,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教导我们区分“需要帮助的哭”和“需要被理解的哭”,并提供了相应的安抚技巧,这些技巧完全摒弃了过去那种“哭出来就是好的”的观点,转而强调共情和陪伴的力量。对于注重内心成长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严谨,它不是那种零散的技巧集合,而是基于儿童发展阶段的清晰脉络,层层递进地展开。从新生儿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感建立,到学步期的探索欲和界限测试,再到语言爆发期的沟通桥梁搭建,作者似乎把0到3岁可能遇到的所有关键节点都预设好了,并提供了预案。我尤其喜欢它对于“玩耍”重要性的论述。很多家长会把玩耍等同于“浪费时间”,但这本书清晰地论证了,自由玩耍是婴幼儿进行问题解决、精细动作发展和社会角色扮演的唯一途径。它提供的“环境创设”指南也非常实用,不是要你买一堆昂贵的玩具,而是教你如何利用家中的现有资源,搭建一个有利于孩子自主探索的“安全基地”。这种务实又不失深度的指导,让我不再焦虑于“别人家的孩子”的早慧表现,而是专注于如何最大化我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发展时间表有了一个更合理、更放松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心态上的松弛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育儿焦虑几乎成了标配,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引导我回归到最本质的人性需求上。作者在后半部分探讨的“父母的自我关怀”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极其关键。它提醒我们,一个疲惫、内耗的父母,是无法提供高质量育儿的。书中分享了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比如如何设置“五分钟独处时间”,或者如何与伴侣进行有效的“育儿合作分工”,这些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补给”自己。它没有把父母塑造成无私奉献的圣人,而是倡导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养育模式。这种对父母个体需求的关注,让我感到被理解和支持。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抱着“一定要做到完美”的压力前行,而是带着一种“尽力而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积极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挑战。它真正做到了既育儿,也育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