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鹏程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拖延症
  • 儿童教育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正面管教
  • 时间管理
  • 情绪管理
  • 育儿经验
  • 解决问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1917
商品编码:2949115467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定价:25.00元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68221917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仅用5步,解决孩子“性子慢”、做事磨蹭、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的问题!
◆妈妈请注意:孩子“性子慢”、拖拉,直接影响他未来的工作、就业,要重视起来!
◆本书自2011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累计近10万册,成为解决孩子拖拉方面的经典作品。2015年本书获得韩国知名出版社青睐并引进韩国,在韩国市场亦深受欢迎。
◆本书作者鲁鹏程创作畅销书多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出版4多年来持续加印,达50多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让孩子吃点苦吧》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我家孩子爱学习》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内容提要


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只用几分钟,他却要用半个多小时?
为什么他从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晚上十点还写不完?
为什么说好早上八点出发,但是他拖了半小时还没准备好?
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他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
……
现在,很多妈妈都快因为孩子的“慢性子”而崩溃了。这些孩子就像小蜗牛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忙、磨磨蹭蹭。你急的跺脚、发脾气,却仍是无济于事!
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迅速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
认同并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
妈妈给孩子一些做事的信心;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让孩子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
焦急的妈妈们,孩子“性子慢”,拖拖拉拉,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完全可以让孩子摆脱拖拉,变得积极起来。

目录


**章 我真的快不起来啊!——发现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
1. 反正有人安排,我不管了!——妈妈不要包办、越俎代庖
2. 妈妈不在,呵呵!——只要没妈督促,孩子就会拖拉
3. 我也着急啊!——孩子心里也着急,但就是快不起来
4. 有什么好着急的!——孩子天生慢性子,什么事都不急
5. 它还不是*好的!——苛求,为做好一件事不停地重复
6. 玩?好哦!学习?哼!——要是玩,动作就快;学习,就磨蹭
7. 咦,那有只蚂蚁哦!——老是分散注意力,自然做事拖拉
8. 我心情不好!——孩子高兴,就快;不高兴,就拖拉
9. 是去呢,还是不去?——孩子犹豫不决,就会磨蹭拖拉
10. 我就不快!就不快!——孩子用“拖拉”对抗妈催促
第二章 快点快点,赶紧的!——催促孩子,会让他变得更慢
11. 快点收拾干净!——越说快,孩子越快不起来
12. 快点,快点啊!——妈妈别用“快点”妨碍孩子的独立
13. 快去××!快去××!——别让几个“快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14. 你快点说啊!——孩子有话说不出,反而说“没什么”
15. 你真是不像话!——孩子会感到委屈,感到妈冷漠
第三章 妈妈,请别不耐烦!——认同并尊重孩子做事的节奏
16. 别磨磨蹭蹭的!——孩子其实有自己的做事节奏
17. 没看我忙着呢吗?——妈妈总是忙,孩子想说都没机会
18. 说了多少遍还记不住?!——妈妈需要耐心一点等待孩子成长
19. 他干什么都慢——别用反话刺激孩子,要正面鼓励他
20. 要有个女孩样!——想让女孩“文静”,但她可能会变“拖拉”
21. 你可是个男孩呀!——别暗示男孩懦弱,否则他会没自信,更“拖拉”
第四章 我要给孩子点信心啊!——妈妈自己要适当地作一些改变
22. 妈妈相信你!——不在孩子身边,他反而能“快”一些
23. 孩子,谢谢你!——妈鼓励会让孩子积极动起来
24. 跟你商量个事!——与孩子商量一些事,提升他的能动性
25. 来,帮帮妈妈!——记得给孩子创造点做事的机会
26. 不着急,不急!——提醒自己“不着急”,放慢自己的节奏
第五章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纠正孩子浪费时间的不好习惯
27. 真是不想起床啊!——别再纵容孩子睡懒觉了
28. 唉,又迟到了!——纠正孩子不守时的毛病
29. 不知道把它丢到哪里了!——培养做事有条不紊的习惯
30. 一上网,时间就过得特快!——让孩子有节制地上网
31. 我再杀一盘,然后立即……——别让孩子“讨价还价
32. 白天老犯困呢!——纠正孩子爱熬夜的坏毛病

第六章 你要做一下计划哦!——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
33.我为什么要学习?——教孩子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
45.学习,我不知道怎么学啊!——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
46.我知道该做什么了!——教孩子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
47.不做“突击队员”了!——确定孩子每天学习的量
48.这一天过得好慢啊!——教孩子合理分配一天的学习时间
49.我学得“头昏脑胀”——告诉孩子:文理科,交替学习
50.学习怎么没有进步呢?——检查学习效果,适当调整计划
51.这样的计划我完不成!——计划要有可行性
52.你看人家的计划多好啊!——计划要适合自己的孩子
53.我的计划有问题吗?——制订学习计划必须注意的问题
54.我长大了要做……——帮孩子做好长期计划

第七章 我的时间,我做主!——提高孩子的时间利用率
1. 每天我有25个小时啊——建立起孩子的时间观念
2. 你的时间,浪费太多了!——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利用效率太差
3. 他老是自由散漫,管不住自己!——提升孩子的自律性
4. 学习,玩耍两不耽误!——劳逸结合,学习效果才**
5. 没意思,我不玩了!——教孩子学会分解复杂的任务
6. 我只要坐在书桌前就好了!——避免孩子“磨洋工”
第八章 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解决孩子在学习中的拖拉问题
55.我真不想做作业!——弄清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
56.跪求作业答案!——如何应对孩子写作业偷懒的问题
57.我写得好慢呀!——孩子写作业太慢,家长怎么办?
58.都23:00了,还没写完!——督促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59.妈妈,来陪我写!——陪孩子写作业,要慎重对待
60.先复习功课,再写作业!——给孩子传授写作业的窍门
61.天啊,还要做总结?!——引导孩子及时做总结
62.忘了写小数点了!——教孩子克服写作、考试马虎的毛病
63.我就爱“临阵磨枪”!——让孩子提前复习,不要指望考前“突击”
64.那道题把我拦住了!——考试时,别让孩子“死抠题目”

作者介绍


鲁鹏程,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曾在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喜爱的教师”“青年教师”,现专注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出版过家庭教育著作十几部,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出版4多年来持续加印,达50多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让孩子吃点苦吧》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我家孩子爱学习》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一书,于2015年引入韩国出版。

文摘



序言



《家长有效沟通指南:洞察孩子行为,建立亲密关系》 前言 在孩子的成长旅途中,每一位家长都渴望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走向未来。然而,育儿之路并非坦途,面对孩子时而令人费解的行为,家长们常常感到困惑、焦虑,甚至力不从心。本书并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而是希望成为您手中一份细致入微的观察手册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从而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亲子关系,共同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第一章:解码孩子的语言——倾听比说更重要 孩子是天生的沟通者,但他们的语言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需求和想法,会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如肢体语言、表情、甚至他们选择忽略的反应,悄然传递。这一章将引导您成为一位出色的“儿童语言解读师”。 看见表情背后的故事: 孩子哭闹、沉默、回避眼神,这些都可能隐藏着他们的不满、害怕、委屈或是寻求关注。我们将一同学习如何敏锐地捕捉这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和肢体信号,理解它们可能代表的含义。例如,一个紧抿的嘴唇可能意味着压抑的愤怒,而频繁地转移视线则可能指向不安或撒谎的迹象。 肢体语言的奥秘: 孩子无意识的动作,如抖腿、搓手、抱臂,都可能透露他们的内心状态。我们将分析不同肢体语言可能传递的信息,并教会您如何通过观察这些信号,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真实情绪。 倾听的艺术——不仅仅是听到: 真正的倾听,是全身心地投入,不仅仅是用耳朵去“听”,更是用心去“感受”。我们将深入探讨积极倾听的技巧,包括复述、澄清、提问以及情感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例如,当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玩具!”时,仅仅回应“那就别玩了”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倾听会是“你听起来好像不太喜欢这个玩具,是因为什么呢?”这样,给孩子一个表达真实感受的机会。 理解沉默的含义: 有时,孩子的沉默并非无话可说,而是他们需要时间消化情绪,或是不知道如何开口。我们将探讨如何处理孩子的沉默,如何给予他们空间,同时又让他们知道您愿意倾听。 区分“想要”与“需要”: 孩子常常会表达各种各样的“想要”,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学会区分哪些是真正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关键,哪些仅仅是短暂的欲望。这需要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理解。 第二章:有效沟通的基石——建立信任与尊重 信任和尊重是任何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石,亲子关系亦不例外。在这一章,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沟通策略,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建一座坚实的信任桥梁。 真诚是最好的语言: 孩子对虚伪和敷衍有着极强的敏感度。我们将强调家长在沟通中保持真诚的重要性,无论是表达爱意、批评,还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同理心的力量: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情绪,是建立共鸣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同理心,例如“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因为……”来回应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即使孩子年幼,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需要被尊重。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清晰而温和的表达: 避免使用指责、命令或威胁的语气。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清晰、具体且温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期望和界限。例如,与其说“你怎么这么懒!”不如说“我看到你的书还没有收拾好,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整理一下吗?” 积极反馈与鼓励: 及时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努力,是激励他们成长的强大动力。我们将探讨如何给予有建设性的积极反馈,而不是空洞的表扬。 学会说“不”的艺术: 合理的拒绝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同时解释原因。 第三章:解决冲突的智慧——化解矛盾,促进成长 冲突是亲子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将其转化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契机。 理解冲突的根源: 冲突的发生往往源于误解、需求不匹配或情绪失控。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亲子冲突,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冷静处理情绪: 当冲突爆发时,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并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做出冲动的决定。 引导孩子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通过哭闹或肢体冲突。我们将提供引导孩子清晰表达的技巧。 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解决冲突并非家长单方面的“判决”,而是引导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设定合理的规则与界限: 清晰的规则和界限能够减少冲突的发生。我们将探讨如何与孩子共同制定并执行规则,以及在规则之外留有灵活的空间。 从错误中学习: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犯错。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章: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激发自主与责任感 内在驱动力是孩子独立、自信、有责任感发展的关键。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您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承担。 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 孩子出现“拖拖拉拉”的行为,往往不是简单的懒惰,而是可能源于对任务的畏难情绪、完美主义、害怕失败,或是对奖励的期待不足。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心理根源,帮助您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帮助孩子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而可实现的任务,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持续前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将提供具体的训练方法。 给予选择权与掌控感: 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从而更有动力去完成。 建立内在奖励机制: 引导孩子体会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学到新知识的乐趣、以及帮助他人的满足感,让他们从事情本身中获得快乐,而非仅仅依赖外部的奖励。 责任感的培养: 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责任,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做家务等,让他们明白责任的意义。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鼓励好奇心,支持探索,允许犯错,营造一个让孩子乐于学习和尝试的氛围。 第五章:家长的心态调整与自我成长 育儿是一场修行,家长的心态至关重要。在本章,我们将关注家长自身的成长,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更好地陪伴孩子。 认识并接纳自己的局限性: 没有完美的家长,允许自己犯错,并从中学习。 管理育儿焦虑: 识别焦虑的来源,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避免焦虑影响与孩子的互动。 寻求支持: 与伴侣、家人、朋友或其他家长交流,分享经验,获得支持。 自我关怀: 抽出时间照顾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保持耐心与信心: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保持耐心,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观察与反思: 定期回顾与孩子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育儿方法,不断调整和优化。 结语 育儿是一段充满爱与挑战的旅程。本书提供的仅仅是方向和方法,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您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实践和感悟。愿您在这段旅程中,不仅能教会孩子成长,更能收获一个更强大的自我,以及一段更加深厚、美好的亲子情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很多关于“拖延”的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惩罚或纠正”上,但这本书的哲学核心是“理解先行”。作者花了大篇幅去解析“完美主义”和“恐惧失败”在孩子内心引起的“启动阻力”,这个角度非常深刻。我读到那里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家孩子面对长篇阅读作业时会选择去研究蜘蛛网而不是翻开书本——他害怕自己读得不够流利,被同学嘲笑。书中提出的“分层任务法”,即便是最复杂的任务,也要分解到孩子“不需要思考”就能开始的第一步,这个方法对我家那个“行动派”的孩子特别有效。我不再强迫他一次性完成所有步骤,而是先专注于“把书本拿到桌子上”,光是这一步的成功,就能为接下来的努力积攒动力。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导航员”,而不是“任务监督员”,这种角色的转换,让亲子关系从对立走向了合作。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读起来简直像是在回顾我过去几年的育儿历程。作者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邻家阿姨,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孩子“磨蹭”背后的真正原因。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完美主义”陷阱那一段,我以前总觉得孩子是故意拖延,现在才明白,很多时候他们是害怕做不好,所以宁愿拖着不开始。书中提供的那套“微小进步奖励机制”,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觉得太幼稚了,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几次,效果出奇地好。特别是针对写作业这件事,我试着把一个大任务拆解成三个“五分钟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孩子主动性明显增强了。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光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可以立刻在厨房或客厅里操作的、不费力气就能执行的“微策略”。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松弛感”的回归,我不再把每一次拖拉都视为对我教育能力的“审判”,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可以被理解和引导的“小插曲”。这种心态的转变,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评分

与其他专注于工具和技巧的书籍相比,这本的“温度”更高。它没有回避“父母自身的焦虑”也是造成孩子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坦诚地讨论了父母在面对孩子拖延时产生的烦躁、失望甚至自我怀疑,这让我感到极大的安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这些感受是真实的、可以被接纳的。书中关于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值”的章节,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孩子的“快”和“慢”都有其发展规律,强行加速只会导致内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为拖延设置缓冲区”的建议,意思是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满,给孩子预留出“浪费时间”的空间,这样反而能让他们更珍惜真正需要专注的时间。这本书不只是教我如何管孩子,更深层次地,是引导我如何管理自己的育儿预期和情绪,它带来的改变是结构性的,让我在面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时,都能多一分耐心和智慧,少一分焦虑和指责。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我教你如何做父母”的架势,反而更像是两个正在并肩作战的战友在交流经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外部驱动力”与“内部动机”转化时的细腻分析。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都习惯于用“如果你做完了,就给你买那个玩具”这种外部奖励来驱动孩子,但书里明确指出,这种方式短期有效,长期会削弱孩子的自驱力。它提供了一套“成就反馈循环”的建立方法,强调捕捉孩子“主动开始”的那个瞬间并给予真诚的赞扬,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是否完美”。这个转变对我冲击很大,我开始学着去欣赏孩子洗碗时虽然水花四溅但很努力的样子,而不是只盯着他没擦干的地板。这种对“过程”的重视,让家庭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孩子也更愿意尝试那些他以前觉得“太难了”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只要开头了,努力的过程就会被看见。

评分

我一直困惑于如何平衡“要求严格”和“给予空间”这两个极端。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要么过于强调规则,读起来让人窒息;要么就是过度溺爱,让人觉得空泛无力。而这本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平衡点。它深入探讨了时间管理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家长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引导孩子建立内在的时间感。尤其是在描述“切换任务困难症”时,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孩子的大脑像一台老旧的电脑,清理缓存需要时间,这个画面感太强了。我立刻联想到我家孩子从玩乐高转到洗澡时的那种“宕机”状态。书里推荐的“倒计时预警法”,不是那种生硬地喊“还有五分钟”,而是用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比如“我们听完这首歌就该去刷牙了”,这种缓冲时间的设计,极大地减少了亲子冲突。总的来说,这本书像是一套精密的“亲子沟通工具箱”,里面的工具不是用螺丝刀拧死的,而是灵活可调的,可以根据孩子当天的情绪状态进行微调,非常实用,对那些寻求“非暴力沟通”实践方案的家长来说,绝对是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