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6岁,妈妈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
定价:29.80元
作者:云晓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54326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3~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此时的妈妈是孩子潜能、智力、个性的奠定者和开启者,好妈妈成就好孩子。这一时期仅有对孩子的爱还不够,好的父母需要获得并使用科学、有效的技巧。云晓主编的这本《3-6岁,妈妈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的**特色,就是围绕孩子(3~6岁)的成长特征,进行科学的阐述,为家长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实施的解决方法,以便于父母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早期潜能开发。本书适合家有3~6岁宝贝的中国家长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
3~6岁,是孩子能力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加速期”。这时候的他们,不再是一个凡事都需要父母关怀和照顾的小宝宝了,而是越来越像一个“小大人”,进入了学习能力培养、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3-6岁,妈妈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融合了近百位幼儿园教师与妈教育心得,将为妈妈们深入揭示在3~6岁阶段,那些“教孩子知识”“培养孩子好习惯”“塑造孩子好个性”的好方法!《3-6岁,妈妈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由云晓主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充满童趣的插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是一个新手妈妈,对如何引导我家那个活泼好动的宝宝感到既兴奋又手足无措。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如何建立亲子连接和早期认知启蒙的章节,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个角落,但从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那种细腻而坚定的育儿理念。它似乎不只是提供一套“标准答案”,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耳边轻声细语,分享着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智慧。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来激发孩子好奇心的部分,因为我家宝宝对重复性的指令总是提不起兴趣,我更希望能找到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法。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充满理论术语的育儿圣经,而是一本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充满人情味的育儿伙伴,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和放松,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摸索前行。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潜能开发”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倾向于介绍一些华而不实的“秘诀”,看完之后除了钱包空了,心灵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充实。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潜能开发”重新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渗透”,而不是一项额外的“任务”。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章节,似乎是关于如何设计一个“激发探索欲”的家庭环境。它没有要求家长去购买昂贵的教具,反而鼓励我们重新审视家里的旧物——一块旧毯子如何变成秘密基地,一个纸箱如何成为火箭飞船的驾驶舱。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创造力培养方式,完全契合了我追求的极简和可持续的育儿观。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潜能,是植根于孩子与真实世界互动的渴望之中,而家,就是最好的实验室。这本书更像是一份“解放家长”的指南,让我们从繁重的“教育者”角色中抽身,重新享受和孩子一起“发现世界”的纯粹乐趣。
评分初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结构安排得极其人性化。我是一个时间非常碎片化的职场妈妈,很多育儿书的篇幅太长,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排版和章节划分,明显考虑到了我们这类读者的需求。我发现它有很多小小的“实践清单”和“观察笔记”的模板,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平时总想记录宝宝的成长瞬间,但总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方式而不了了之。这本书似乎预料到了这一点,将复杂的理论拆解成了可以立刻在客厅地板上操作的小任务。我还没有完全尝试书中的所有活动,但光是看着那些步骤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描述,我就觉得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它让我意识到,开发潜能并不是非要去上什么昂贵的早教班,而是藏在每天的拥抱、一次共同阅读绘本,甚至是一次专注的眼神交流之中。这种“化繁为简”的功力,非常值得称赞,让育儿这件事的难度系数瞬间降低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魔力,它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对孩子世界最真诚的尊重。我常常在阅读一些育儿书籍时,会因为那些“必须”、“应该”的措辞而感到焦虑,仿佛自己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什么“最佳时机”。然而,这本书的文字基调却异常平和、富有同理心。它似乎在告诉我:“没关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他最好的观察者和支持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谈及挫折教育和情绪管理时所采取的态度,那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如何“制止”负面情绪,而是教我们如何与孩子一起“命名”并“穿越”这些复杂的情感。这种深层次的心理洞察,对于构建一个安全、有弹性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读完其中关于接纳孩子“不完美”的章节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对待孩子的小脾气多了一份耐心和理解,这比学会任何技巧都来得宝贵。
评分我是一位偏爱实证和数据支持的读者,所以对那些空泛的口号总是持保留态度。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它巧妙地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日常案例分析中,读起来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实践的温度。例如,在讨论到语言爆发期的问题时,作者不仅仅是建议多跟孩子说话,而是会解释不同年龄段大脑对声音刺激的敏感区域有何不同,以及为什么重复性的韵律在构建语音识别中如此关键。这种有理有据的论述,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所学方法的信任感。我甚至因此去翻阅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资料来交叉验证,发现书中的建议都建立在成熟的早期教育研究基础之上。对于那些希望在科学指导下进行育儿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既扎实又易懂的知识框架,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盲目跟风,而是在进行一项有明确目标的、科学的“潜能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