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中国

海德格尔与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小枫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弁言 /1
一海德格尔何时以及如何到中国 /1
1思想解放与理想的冲突 /2
2中国思想的绝处逢生 /5
3伦理学与伦理现象的区分 /9
4海德格尔的手术刀 /12
二海德格尔的历史主义地平线 /15
1海德格尔与激进后学 /16
2“个别善”挑战“整体善” /18
3海德格尔与马基雅维利 /20
4如何传承海德格尔的“法眼” /25
5理智德性与性情德性的个体差异 /31
三海德格尔如何回到“源初伦理经验” /35
1哲人所理解的“善” /37
2何谓哲人的“正义” /42
3从哲人的自由到无政府主义的自由 /47
四海德格尔的“关键时刻” /57
1作为“生机流转”的自然 /58
2作为政治技艺的“机术” /61
3天下事法无定法 /66
4个体灵魂与机运 /75
五文质之辨与历史哲学 /83
1文质之辨与海德格尔 /83
2文质之辨的现代“转移之机” /99
3欧洲哲人的文质之辨 /115
4自然状态与哲学的历史化 /125
六“诗意地栖居”与世界历史 /143
1哲学的历史化与哲学自身的危机 /143
2什么是“西方的历史形式” /162
3海德格尔的诗人与世界历史 /177
4什么是哲人心性的生存性根基 /198
七苏格拉底问题与中国 /213
1海德格尔与苏格拉底问题 /215
2青年海德格尔与当代激进民主 /223
3阿伦特如何传承海德格尔 /252
4我们的时代与苏格拉底问题 /27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自1987年《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面世以来,德国哲人海德格尔便持续地被我们所译介、研读,他的思想似乎也“安家落户”于中国了。然而,在着迷于海德格尔思想魅力的同时,我们有无足够的清醒:究竟是哪些理论秉性让海德格尔与中国学人如此一见如故——或者,实际上我们还没好好认清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危险特质?

《海德格尔与中国》一书,是刘小枫多年来思考上述问题的总结之作。在这部富有洞见的作品中,刘小枫以读书札记的形式,细致地向读者揭示出埋藏在海德格尔思想脉络深处的历史主义根基,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海德格尔是如何对西方古典思想传统进行拆解、如何成为当今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秘密发祥地。最终,倘若中国思想要有真正的历史性转机,就不得不严肃地告别海德格尔。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随手从后往前翻了一些,我想说自从跟了马克思我已经不玩这些虚的了

评分

第140页,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评分

##仿佛在与《拯救与逍遥》中的那个自己搏斗,动情之作。

评分

评分

##评论真是两边倒,这个见怪不怪了,就不做评价了。本书内在脉络似乎是natural right与历史哲学两条线路的交叉阐释史。用施特劳斯来解读了维柯、黑格尔、兰克、斯宾格勒、汤因比、雅斯贝尔斯、沃格林等人的历史哲学史学史,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至于将阿伦特以及后现代、新左派等公民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发展以至于某些新儒家的问题都归到海公公的头上,道理是有的,但是这个道理只在与剑桥学派末流对抗的施派末流那里才有用武之地吧,施特劳斯本人似乎还不至于这么权力意志。没错,施特劳斯或许是抓住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问题了,那么亚里士多德后面的人因为历史主义的缘故就都再也没法把握真理了吗,而一旦要把握时代就等于是放弃了真理了吗,另外恐怕施特劳斯读懂了海德格尔却真的没读懂黑格尔?重复一遍沃格林真要读,而两类人则过犹不及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