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继续发展。
##单卷本西哲史又一。(这本知道的人好少,我也是从豆友的“读过”中,摸排出来的。可能轻工社实在没钱或者无心做推广营销吧。) 一个特点是强调“哲学中的女性”,基本每一篇章结束后都有一个专栏是介绍相应时期的女性哲学家。这在其他哲学史中很少看到,毕竟哲学史感觉是一堆男性话语权下的“人类代表”产物。
评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哲学史。根本原因在于:这本书展现极强的问题意识,把每个哲学家如何解决时代的问题,如何解决先前哲学的遗留问题展现的一清二楚。这是应该和单纯展现思想的哲学史区分开来的。
评分##读过最好的入门西哲史
评分##全书总体结构非常完整,该讲的哲学家都有提到,虽然只提供一些比较浅显的概论式的阐述,但对于入门者来说,作为开始研究和学习的引子反而十分合适。 郭立冬老师和丁三东老师的翻译非常上乘,条理清楚,阅读体验很不错。只不过有些说法和国内西哲史通俗说法有所出入(但本质讲的是同一个东西),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
评分##全书总体结构非常完整,该讲的哲学家都有提到,虽然只提供一些比较浅显的概论式的阐述,但对于入门者来说,作为开始研究和学习的引子反而十分合适。 郭立冬老师和丁三东老师的翻译非常上乘,条理清楚,阅读体验很不错。只不过有些说法和国内西哲史通俗说法有所出入(但本质讲的是同一个东西),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
评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哲学史。根本原因在于:这本书展现极强的问题意识,把每个哲学家如何解决时代的问题,如何解决先前哲学的遗留问题展现的一清二楚。这是应该和单纯展现思想的哲学史区分开来的。
评分##郭立东、丁三东翻译。都是川大的老师,当然跟熊林(溥林)把“sein”翻译为“是”咯。这个译法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了。 (话说,丁三东之前翻译过阿利森的《康德先验观念论》、霍尔盖特的《黑格尔导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啊!)
评分##耗时九个月逐页精读记录,通俗易懂、语言流畅,适合哲学史入门。
评分##优点是有部分有重构论证,讲解都非常直白清晰,作者宗教哲学讲得比较全面。瑕疵是有些地方也许没有参考前沿的研究,比如说德国浪漫主义排斥理性(Frederick Beiser澄清过这点)和尼采反对有客观真理之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