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成钢 著
图书标签:
  • 危机处理
  • 决策
  • 领导力
  • 心理学
  • 情商
  • 沟通
  • 自救
  • 逆境
  • 成长
  • 人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8877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167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做医生多年后,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等很多当年考高分的内容基本都遗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脱口而出的是“高血压治疗指南”“冠心病治疗指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并不是理论,而是告诉你什么情况该怎么做,病人完全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判断,而不是盲从或无所适从。可惜的是医学指南对于普通人是本天书,不容易看懂,所以要改写成普通人能看懂的文字。而急诊知识,就是应该让大众学习的医学知识。试想,当你身边的人野外被蛇咬伤,睡眠中突发心梗,车祸意外却遇上交通堵塞……等待就是无能,就是变相的杀害。
  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多掌握些不该只有医生知道的急诊常识。

作者简介

  王成钢,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医生梦之队”嘉宾主持成员之一,他以帅气的形象、丰富的急诊临床经验、恰到好处的点评,以及与主持人悦悦之间默契幽默的配合,深得观众喜爱。十年急诊经验,三年打磨成书,万千读者期待。奋战在急诊一线、为大众传播医学知识、进行医学科普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目录

自 序·急诊医生是紧急修复人体健康的生命工程师 ...... VII
第一章·最危急的心梗需要最快速的自救
01 急性心梗:赢的是时间! ...... 002
一半的急性心梗患者都挂在送医路上 ...... 002
每位家属的手术决策时间只有5分钟 ...... 004
到达医院90分钟内是最佳治疗时机 ...... 005
02 心梗抢救三大法宝:不坐等、不迷信、不胡闹 ...... 009
求医也要求己:心梗预判和自处理 ...... 009
支架手术猛于虎?纯属谣言 ...... 010
别闹,医生才能安心救你 ...... 012
第二章·别拿急诊当“发热门诊” ...... 017
01 成人感冒不是大事,少往急诊跑 ...... 018
急诊是病菌最多的地方,能避则避 ...... 018
“消炎药”治细菌,不治感冒病毒 ...... 019
38.5℃以下的发热通常无需吃药 ...... 022
02 孩子发热先观察,别着急送医院 ...... 025
儿童腋下测体温最安全 ...... 025
湿毛巾擦颈和胸,物理降温效果好 ...... 027
小儿咳忌马上用药,咳不出来反而易肺感染 ...... 029
03 你吃错感冒药了吗? ...... 031
感冒药加量服用适得其反 ...... 031
对症选药是关键 ...... 033
第三章·别以为头晕缓缓就过去了 ...... 039
01 所有的晕厥都不可掉以轻心 ...... 040
晕倒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快速检查 ...... 040
易晕倒的人血压不能高、运动不能多 ...... 041
02 中暑也会要人命 ...... 044
持续高温下活动警惕被热昏 ...... 044
热射病是个什么高级鬼? ...... 046
03 比高血糖更吓人的是低血糖 ...... 049
糖尿病人晕倒首先要考虑低血糖 ...... 049
防低血糖晕倒绝招——管好你的嘴! ...... 051
04 高血压患者,头晕是第一病状 ...... 055
意识清醒,舌头不偏,中风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 055
先降压,再摸脉,血压和心脏要一起考虑 ...... 056
第四章·不能忽视的身体之痛 ...... 059
01 宫外孕是颗定时炸弹 ...... 060
腹痛具有隐蔽性,自我鉴定能提高诊断率 ...... 060
停经后突来月经,警惕宫外孕 ...... 062
02 肚子里的石头发飙了 ...... 065
突发腹痛优先考虑胃、胰、胆 ...... 065
胡吃海塞出来的急性胆囊炎 ...... 067
03 胃不仅消化食物,还会消化自己 ...... 069
消化性溃疡最大的危险在于并发症 ...... 069
不得胃溃疡的自我保命招 ...... 071
04 谁说胸痛就是心和肺的事 ...... 074
比心梗更凶险的夹层动脉瘤 ...... 074
肺癌病因大讨论:吸烟、做饭、污染和基因 ...... 077
别忽视!肺癌可能不咳嗽 ...... 081
05 为何半夜突发腰痛 ...... 086
不得胰腺炎的关键是不招“小老虎” ...... 086
小小腰痛要做一堆检查才能找到症结 ...... 088
06 出的血究竟从何而来? ...... 091
腹痛吐血,最大可能是胃溃疡大出血合并穿孔 ...... 091
流鼻血、咳血、吐血的真相 ...... 092
第五章·吃得不对,吃货也成“吃祸” ...... 095
01 吃鱼安全要过三道关 ...... 096
小鱼刺也有大隐患 ...... 096
鱼胆究竟解毒还是有毒? ...... 099
02 当海鲜不再鲜,过敏就上了身 ...... 106
夏夜大排档好吃隐患多 ...... 106
总吃海鲜的人也会海鲜过敏 ...... 108
03 野味虽好,认清防中毒 ...... 110
吃烧烤遇上毒鼠强,先用氟乙酰胺解毒 ...... 110
蘑菇中毒绝不仅仅是拉肚子 ...... 113
禽流感病毒怕热不怕冷 ...... 114
04 “叛变”的寻常食物 ...... 120
千万别吃苦杏仁 ...... 120
再美的银杏也不能生吃 ...... 122
发芽的土豆、青番茄、青茄子都含有龙葵碱 ...... 124
05 咖啡豆浆不可随意喝 ...... 127
咖啡中毒也不新鲜 ...... 127
加热不彻底,豆浆也中毒 ...... 130
06 劝君莫进一杯酒 ...... 134
喝得快,不仅上头还伤命 ...... 134
感觉“离不开酒”可能是中毒了 ...... 137
第六章·居家急症,在家也能处理 ...... 141
01 萌宠也有利齿 ...... 142
宠物身上的危险 ...... 142
刚出生的小猫也可能带弓形虫 ...... 144
02 一招分辨烧伤程度:看水疱 ...... 147
火灾伤者首查呼吸系统 ...... 147
浅度烧伤5步在家处理法 ...... 149
03 破伤风,小伤口大危险 ...... 152
死亡率比癌症还高的“小”病 ...... 152
关羽刮骨疗的伤原来是破伤风 ...... 153
04 不小心喝下不明液体 ...... 156
学过化学的人在家也可能化学中毒 ...... 156
误食强酸,先喝牛奶、食用油,保护胃黏膜 ...... 157
05 癫痫大发作 ...... 160
癫痫抢救第一步:嘴里塞拖鞋 ...... 160
有的癫痫发作症状是失神 ...... 161
第七章·外出受伤,没有急诊医生怎么办? ...... 165
01 伤筋动骨一百天 ...... 166
骨折伤的可能不仅仅是骨头 ...... 166
骨折了绝不能随意塞回去 ...... 169
02 脱臼,过度运动和外力合力造成的痛 ...... 172
年轻人最常见的脱臼部位是肩关节 ...... 172
一学就会的肩关节脱臼复位法 ...... 177
03 带毒的小虫很致命 ...... 180
有毒的蝎子没蛇可怕 ...... 180
被蜜蜂蛰伤拔掉刺才能上药 ...... 183
04 玻璃碴儿“利器”也能要人命 ...... 188
云南白药好东西,用错也危险 ...... 188
玻璃碎片在肉里不会自己烂掉 ...... 190
05 去寒冷地带,谨防冻伤 ...... 194
冻伤后快速复温是王道 ...... 194
老祖宗留下来的冻伤急救招:吃大蒜 ...... 197
06 脑袋受伤是大问题 ...... 199
头破了,第一要止血 ...... 199
伤口不流血也要防感染 ...... 200
07 溺水怎么办? ...... 203
别以为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 203
溺水抢救4步骤:一拉二撬三倒四人工呼吸 ...... 205
第八章·特别的提醒给特殊的人群 ...... 209
01 焦虑和失眠是孪生的兄弟 ...... 210
安眠药分等级,不怕它也不依赖 ...... 210
安眠药服用5要点 ...... 212
02 过劳死是日积月累的生命疲劳 ...... 214
高危人群是上班族 ...... 214
过劳带来的心理创伤 ...... 216
03 别让慢性病毁了老年人的晚年 ...... 219
胃下垂,“托住”就行了 ...... 219
老年人牙齿护理3大步 ...... 220
补钙别陷进误区 ...... 222
04 传染病圈中的你我他 ...... 226
大胆结婚恋爱吧,乙肝病人! ...... 226
红眼病防传染关键在“手” ...... 229
你不知道的性病传染方式 ...... 232
附录一· 王成钢如是说:敢于挑战达尔文 ...... 237
附录二· 急诊医生都是心理学家 ...... 242

精彩书摘

  咖啡中毒也不新鲜
  我曾经说过我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苏沁乡建设队出生的孩子,那是一个村得不能再村的地方。上学时候的穷苦自不必说,就算我工作了几年,有了点闲钱的时候也一样,曾经的女友评价我说:不会穿衣服,不吃好东西,没有任何奢侈品——就是完全没品位。
  我承认我的确就是这样的人,但也并没有为此感到羞愧。我只是个医生,我每天工作的时候穿白大褂,里面穿啥根本没有人看得到,而且我觉得我吃的粗粮还挺健康,自认为身上有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淳朴。
  但是,我的这种自我认同,不得不随着时间改变,那时我还没有结婚,刚开始相亲。首先,相亲的第一面很重要,于是我买了很多体面的衣服,另外,还要请女方吃饭,当然不能找太差的地方,这些加起来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花销。
  不过,这种支出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我的一次失控后停止了。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北京最贵的下午茶在什么地方,反正那天我是知道了。我被相亲对象领着去了一个著名的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只是点了几盘点心,两份咖啡,接近1000块!
  说实话,我一直不觉得在金碧辉煌的四壁屋顶里面坐着喝杯咖啡就算高大上了,因为就算咬咬牙穿Prada、背Gucci、喷Chanel,但是除去这些浮云,你还是一个小医生,终日在医院里辛苦工作,每月拿着并不算多的薪水。所以,我一直拒绝浮夸,你也可以认为我是想用保持淳朴的幌子掩盖心虚。
  不过,既然那天已经到了那里,咱作为一个医生兼知名节目主持人还是要保持自己的谈笑风生。另外,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黑心商人赚这么多钱,既然点心太少不够塞牙缝,我就狂喝咖啡,反正咖啡是无限制续杯,我平时也很少专门去喝咖啡。一杯、两杯、再一杯……快喝到200块的咖啡了,再加油,就快喝回来了!就这样在咖啡的催发下,我精神焕发巧舌如簧,相亲女也在这样热烈友好的气氛下对我暗送秋波。
  2小时过后,我突然感觉到有点眩晕,难道是爱情的力量?好像不对,因为接下来我开始觉得恶心,难道是被自己的话语恶心到了?还没等我搞清楚状况,突然我感到心跳加速、脸发红、嘴唇发干……随即我意识到了,以上答案都不对,正确答案是——我中毒了!
  咖啡中毒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新鲜,我在急诊就诊治过,但是咖啡中毒大部分发生于那些从没有接触过咖啡或者体质虚弱的人身上,而我虽然不是每天喝咖啡,但确实偶尔也喝,以前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咖啡中毒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
  咖啡中毒的原因,一就是咖啡喝多了,二就是喝咖啡的人身体不耐受咖啡。历史上,咖啡最初是当作酒一样的饮料来卖的,也当过一段时间药品。1657年英国有家报纸刊文表示,咖啡有许多功效,对缓解胃溃疡有效,能强壮心脏、促进消化、振奋精神、轻松心情,治疗眼疾、感冒、咳嗽、肺病、头痛、水肿、痛风、坏血病、腺病等,以及其他种种病症。咖啡有时被形容为长生不老药,但有时又被视为毒药,因为有些人会因咖啡而产生不适,如失眠、愤怒、心悸、发烧、失重、肠胃不适。
  不管咖啡到底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咖啡会改变人的身
  体状况。严重时就表现为咖啡中毒。
  那么,咖啡中毒会有什么症状呢?就和我刚才讲述的症状差不多。中毒后会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甚至出现呕血、便血;同时有头痛、头昏、耳鸣、烦躁、意识障碍、肌肉震颤、惊厥昏迷、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及其他心律失常症状;血压也会降低,尿多、尿意窘迫,或有血尿。情况严重的还会因肺水肿、肺栓塞、脑水肿、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导致不良后果。总之就是轻者恶心、呕吐,重者会丧命!
  我当然知道咖啡中毒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生命危险,但当时我只能坐在那硬撑,如果女方因为我没出息狂喝咖啡中毒而甩了我的话,那么以后估计我的牌子也砸了,孤独终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半小时过去后,我开始进入了无法控制的兴奋期,开始出现耳鸣、烦躁、呼吸加快等状况。
  我觉得自己可能顶不住了,于是立刻起身去洗手间,站起来才发现两眼发黑,几乎是蹒跚着摸到了洗手间的,我马上开始用手指抠嗓子催吐,终于吐出来了。也不管水龙头里面的水是不是干净,我只管大口大口地喝水,喝完了再吐,如此吐了3次后,我一屁股坐到地上,缓了大概20分钟,感觉才稍微好一点。看来洗胃与自我洗胃是中毒后的救助绝招啊。待我收拾整齐后回到座位上时,女孩看起来已经很不耐烦了,只是出于礼貌一直在等我。接下来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女孩就告辞了。
  回到家后,那种咖啡中毒后的亢奋感仍然一直存在,我的心率基本保持在90?100次/分,心情极度烦躁,有人在走廊咳嗽一声我都被吓得跳起来,看来余毒未清啊。于是我只好吃了一片安定躺下休息,结果没什么用,隔了一小时我又吃了一片,感觉好多了,后来就那么心惊肉跳地睡着了。
  几天后由中间人传来消息,相亲的那女孩觉得我们不合适。我追问原因,中间人特别尴尬地说:“她说你上厕所的时间太长,恐怕前列腺或肾不好影响她以后的生活……”
  千算万算还是砸了自家的招牌!我苦着脸回到了家中,关上门自我反省。
  关羽刮骨疗的伤原来是破伤风
  事情真伪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用医学知识来推断一下。下面咱们逐条推断,顺便也验证验证这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第一条:箭上有毒是对的吗?
  首先来认识什么是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孢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
  我们回顾下历史:历史上早就有毒箭之说,但所谓的见血封喉多数是武侠小说中才有的。当然也有氰化物等致死很快的毒药,但成本高、制作烦琐,而且日常行军中误伤自己的可能性也不小,因此实际上古代军事中缺少大规模可量产的致死性毒药。不过,战争逼迫下激发智慧,英国长矛军就曾在上战场前向矛尖撒尿以引起敌人伤口感染,另外,在我们近代史上也有自制地雷里面掺杂粪便以引起敌人破伤风感染的做法。通过以上推断,三国时关羽中的箭并不能排除是简单易行的粪便毒箭,毕竟这种箭毒虽然缺德,可是很容易制作,也比较解气。
  其次,破伤风梭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这个缺氧环境是怎么形成的呢?实际上是由封闭性伤口形成的,就像钉子扎脚,钉子扎进去后把细菌都带到皮肉之中,但是把钉子拔出来后钉子眼就闭上了,这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属于闭合伤。
  关羽受的伤是箭伤,箭伤的特点就是里面很深,甚至可以深入骨髓,外面的伤口却很小,只要箭一拔出,伤口就会封住闭合,正好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极为适合厌氧菌破伤风梭菌生存。
  另外,按发病时间推断,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根据这个时间来看也还是比较吻合的,那个年代请个名医什么的一两个星期也差不多了。
  破伤风的前驱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等。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也就是牙关紧咬啊,头使劲伸啊什么的,患者最后一般是死于呼吸肌肉的痉挛,或者心脏衰竭等。因为年代久远,关羽同志当时受伤的症状,咱们已经无法考证了,所以症状这一条就不管它了。
  再次,就是华佗的治疗方法,“刮骨疗法”听起来很嚣张的样子,做起来到底有没有实操性和科学性呢?根据当年的医学水平判断,华佗神医的名号主要是通过精通各种外科手术赚来的,因为他的“麻沸散”,也就是麻醉药实在是当时最先进的发明。但是,骨头应该没有什么好刮的,而且要把骨膜什么的都刮剃掉,恐怕骨头也容易坏死,再说复杂的止血技术也不是那个时代能够办到的,所以“刮骨疗伤”应该只是个艺术创作。
  不过,因为破伤风需要一个厌氧环境,所以我们现在遇到比如钉子扎脚什么的,治疗上都要充分暴露伤口,做彻底的清创消毒,将一个闭合伤口改为开放伤口,这样就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所以,恐怕当时华佗做的是一个彻底的清创手术,但在当时的年代,应该是最高级的手术了。
  最后,说下不用麻药关羽到底能不能耐受手术。在古代欧洲,也没有麻药,他们的手术基本都是通过大量饮酒造成四肢疼痛感降低。另外,我党的一位将军也曾经没用麻药摘除过眼球。我想,像这等英雄人物,尤其是关羽又是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忍痛做个清创手术是能够办到的。
  当然,咱们上述所说的都是一个推断,不一定和史实一致,只是这样推断推断有利于大家记忆,所以大家就不要在故事本身上较真了。
  说了这么半天,可能有人会问,这故事到底和钉子扎脚有什么关系?其实,钉子就和箭是一样的,会在脚上造成一个封闭伤口,而既然钉子扎的是脚,那么它肯定和地上的泥土有接触,泥土中又有大量的破伤风梭菌,所以,钉子扎脚不是小事。一旦感染了破伤风,那么危险程度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这种小伤,不要自行草率处理,一定要彻底清创和消毒,最好能到医院去治疗。
  ……

前言/序言

  自序
  急诊医生是紧急修复人体健康的生命工程师
  急诊是干啥的?
  我也是在急诊科工作了近3个月才搞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医学。自从18岁开始读医学院,我就每天沉浸在各种医学书籍、科研、临床工作中,到现在已经16年了,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对于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我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其实,这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关于自己的工作,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浸泡在替上帝做事的幸福泡沫里,认为上帝太忙,自己在帮这位大领导再创神迹;有的医生觉得自己在探索上帝留下的生命印迹,穷其一生追着人体呈现出来的百态千姿,兴奋不已。而我看到的,自己不过是上帝所建造的庞大人体车间里的修理工,所做的不过是依据生命的原理,拆卸机器,维护零件,涂抹润滑油;而急诊医生,就是紧急拧紧人体螺丝的健康工程师。
  人体工程的庞大和精妙让人惊叹,制造出宇宙飞船的工程师面对人体的时候也会瞠目结舌,随便几个数字就会让人感受到这种奇妙:人体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当于银河系中星星数量的一万倍,而这些细胞要保证存活并发挥功能,就需要每天几千亿次的新陈代谢;人体中化学成分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一个小宇宙,一个简单的物质缺乏,身体就会失常,例如少吃了碘,就可能甲状腺肿大,进而出现功能损害。人体的细胞由3。5万个基因作为密码,如果将这些密码指令全写下来,将相当于1本《永乐大典》,一旦密码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功能丧失甚至肿瘤的发生……
  你看到这些数字是不是头大了呢?其实一名普通的医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研究人体是科学家的事情,你只需要知道这台机器的架构和出现具体问题的时候去拧哪个螺丝就可以了。
  做医生多年后,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等很多当年考高分的内容基本都遗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脱口而出的是“高血压治疗指南”“冠心病治疗指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并不是理论,而是告诉你什么情况该怎么做,病人完全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判断,而不是盲从或无所适从。可惜的是医学指南对于普通人是本天书,不容易看懂,所以要改写成普通人能看懂的文字。而急诊知识,就是最应该让大众学习的医学知识。试想,当你身边的人野外被蛇咬伤,睡眠中突发心梗,车祸意外却遇上交通堵塞……等待就是无能,就是变相的杀害。
  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多掌握些不该只有医生知道的急诊常识。

《危在旦夕:逆转绝境的生存法则》 在生命的河流中,总有那么些不期而遇的湍流,将我们推向未知的险境。这些时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呼吸变得困难,前路一片迷茫。它们可以是突如其来的病痛,一次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意外,一场让你濒临崩溃的职场危机,一段关系破裂带来的情感重创,抑或是经济上的釜底抽薪,让你瞬间一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可能遭遇的“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逆转绝境的生存法则》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也并非一次心灵鸡汤的灌输。它是一份饱含深情的探索,一次对人类韧性与智慧的深刻洞察。本书旨在邀请你一同走进那些令人窒息的“危在旦夕”,去理解它们为何而来,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更重要的是,去发掘在绝境之中,我们自身蕴藏的、足以扭转乾坤的力量。 第一章:审视深渊——认识“危在旦夕”的本质 生存的危机,往往以最猝不及防的方式降临。它们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一旦出没,便足以将平静的生活撕裂。本章将深入剖析“危在旦夕”的多重面貌。我们将探讨那些最常见的生存挑战: 生理的警报: 突发的重疾、意外的伤害,它们剥夺了我们行动的自由,也动摇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病床上的无助,康复之路的漫长,是许多人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心理的崩塌: 亲人的离世、伴侣的背叛、长久积累的压力突然爆发,这些情感上的巨创,可能让我们跌入抑郁的深渊,甚至怀疑生命的意义。 社会的倾覆: 失业、破产、被社会排斥,当赖以生存的社会支持系统瓦解,个体往往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与恐慌。 自然的无情: 洪水、地震、疫情,那些超越个体力量的天灾人祸,迫使我们直面生命的脆弱,以及集体应对的必要性。 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罗列这些挑战,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带给我们的深层影响。危机的降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恐惧、焦虑、愤怒、悲伤,甚至麻木。这些负面情绪,是人类在面对威胁时的自然反应,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本章将帮助你辨识这些情绪,理解它们的存在,为后续的应对打下基础。 第二章:炼就铠甲——心态的重塑与自我赋能 在“危在旦夕”面前,心态是我们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防线。脆弱的心灵,在重压之下只会不堪一击;而经过锤炼的心灵,则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本章将聚焦于心态的重塑,以及如何从中获得自我赋能。 接受与面对: 否认和逃避只会让危机进一步恶化。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是承认现实,并勇敢地面对它。这并不意味着屈服,而是以一种更清醒的姿态,开始审视和分析。 寻找意义: 即使是最痛苦的经历,也可能蕴含着某种意义。卡尔·荣格曾说:“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他生命中的意义,他就会因没有意义而死亡。” 在绝境中,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能够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撑。这可能是对家人的责任,对某个事业的坚持,或是对生命的全新感悟。 培养韧性: 韧性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积极重构”来改变对困境的认知,将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而非无法逾越的障碍。 情绪的疏导与管理: 负面情绪是洪水猛兽,但也并非不可驯服。本章将介绍多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写作疗法,以及如何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行动的动力。 重拾掌控感: 在危机中,我们常常感到失控。但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本章将引导读者识别并专注于这些可控的方面,通过微小的行动,逐步重建掌控感。 第三章:拨开迷雾——策略的制定与资源的整合 有了坚定的心态作为支撑,我们便能更清晰地思考应对之策。《危在旦夕》的精髓,在于如何在看似绝望的环境中,找到那条通往生机的道路。本章将深入探讨策略的制定与资源的整合。 问题的分解与优先排序: 面对纷繁复杂的危机,将其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问题的核心,并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排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信息收集与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确、可靠的信息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础。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高效地收集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避免被误导或被虚假信息蒙蔽。 创造性思维与解决方案: 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危机面前可能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将探索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鼓励跳出思维定势,寻找那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的运用: 没有任何人能够独自度过所有危机。本章将强调人际网络的重要性,包括如何主动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将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建立互助互信的关系。 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调动: 除了人力,我们还需要审视并调动一切可用的物质资源,如储蓄、保险、技能、知识等。同时,也要认识到非物质资源(如时间、精力、声誉)的宝贵,并进行合理分配。 寻求专业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力量是有限的。本章将引导读者识别何时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医生、律师、财务顾问、心理咨询师等,并学习如何与他们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第四章:逆流而上——行动的执行与风险的规避 策略的制定如同绘制蓝图,而执行则是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在“危在旦夕”的战场上,果断的行动和对风险的审慎管理,往往能决定最终的成败。 行动的勇气与坚持: 恐惧是行动的最大敌人。本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恐惧,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同时,也要认识到危机应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灵活调整与迭代: 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危机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在行动过程中保持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方案。 风险评估与管理: 任何行动都伴随着风险。本章将教授如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规避和应对措施,将不可控因素降到最低。 情绪的稳定与自我激励: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反复。本章将提供保持情绪稳定,并有效自我激励的方法,帮助我们度过那些最艰难的时刻。 小步快跑,积累胜利: 面对巨大的挑战,一口吃不成胖子。本章将鼓励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逐步积累胜利的经验,增强信心。 第五章:凤凰涅槃——从绝境中获得升华 “危在旦夕”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可能成为我们重塑自我、实现升华的起点。那些在绝境中幸存下来的人,往往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感恩与珍惜: 经历过失去和痛苦,我们更能体会到拥有的一切的珍贵。本章将引导读者培养感恩之心,珍惜当下,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成长与蜕变: 危机是最好的磨刀石。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人,往往在心智上更加成熟,在能力上更加强大。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危机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回馈与传承: 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些我们曾经克服过的困难,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本章将探讨如何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回馈社会,帮助更多在困境中挣扎的人。 对未来的重新定义: 经历过“危在旦夕”的洗礼,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未来的规划也会更加清晰。本章将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 《危在旦夕:逆转绝境的生存法则》是一本关于勇气、智慧、韧性与希望的书。它不会告诉你如何“不经历”危机,而是告诉你,当危机不可避免地来临时,我们拥有的应对能力远比想象的更强大。它相信,即使身处最深的黑暗,也总有一束光,等待我们去点燃,去照亮前行的道路,最终迎来破晓的黎明。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领域的读者,我对《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个书名下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聚焦于个体层面的“救命”,更可能包含对集体、组织,甚至整个社会在面临重大危机时的应对策略。作者或许会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分析当时的决策者是如何化险为夷,或者又为何走向了另一条路。这种宏观的视角,对于理解我们身处的时代,以及预测未来的趋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让我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问题,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局限。它或许能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和果断的行动,来主动塑造我们的“命”,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评分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决策心理学的书籍,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并非是因为外部环境有多么糟糕,而是我们自身在关键时刻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失控。因此,《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个题目,让我非常感兴趣。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深入剖析人在压力之下,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陷阱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并克服这些障碍。也许,书中会介绍一些可以立即应用的心理调适技巧,让我们在面临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救命”,更是关于如何“活得更好”,如何在每一次的挑战中,都能展现出最佳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击中了当下我内心深处的一些迷茫。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我开始反思,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是天赋、机遇,还是我们自身的选择?《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个名字,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心灵鸡汤的书,更像是包含着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我迫切地希望它能给我提供一些思维上的启发,让我能够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的局面。我想象中,书里会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案例,来印证那些“关键时刻”的判断与行动是多么重要。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转折点,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本书的价值,我相信在于它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内心世界,面对风雨时不至于一蹶不振,而是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进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略带压迫感但又不失希望的光影处理,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挣扎与超越的故事。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凭这份视觉冲击力,就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认为,生活中的许多转折点,都如同书中“关键时刻”这个主题一样,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一些不曾想过的视角,或者提供一些直面困境的有效方法。我常常在想,那些看似绝境的时刻,是否真的就没有退路?是否总有一线生机,只是我们当时被恐惧和焦虑蒙蔽了双眼?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引导性,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那些决定命运的瞬间,我们该如何才能抓住机会,甚至绝处逢生。我尤其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在叙述中平衡“命”的不可控与“救”的主动性,这其中的哲学思考,想必会非常深刻。

评分

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是一场充满了未知数的旅程,而“关键时刻”,就是那些决定我们航向的关键节点。这本书的标题,就仿佛是为所有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灵魂,提供了一盏指引的灯。《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个名字,带着一种探索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见解,帮助我识别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关键时刻”,并教会我如何去把握它们。也许,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人生哲学、战略思维,甚至是关于运气与努力辩证关系的内容。我希望它能够激发我内心深处的潜能,让我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转机。这本书对我而言,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一种面对挑战时的力量源泉,一种让我重新认识“命运”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重要契机。

评分

还没开封呢,等我看了再追加吧。

评分

活动时买的希望有用。

评分

书籍包装完好 内容充实 物流服务很好 印刷质量也很好 值得收藏值得学习。

评分

大力推荐^O^/^O^/^O^/

评分

买了好多书,好多都没有来得及看,不过京东的书真的是很便宜,质量也有保证!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东西不错,家人喜欢。

评分

正版图书,内容不错。

评分

配送很快!快递大哥辛苦了!质量很不错,价格也好OK,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