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07进口手表年鉴:名表论坛
定价:198.00元
作者:钟泳麟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38152111
字数: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7进口手表年鉴:名表论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形形式式的更多品牌将陆续来到中国消费者面前,此中或有李逵,或有李鬼,是否真的黑旋风聚眼难辨。《2007进口手表年鉴:名表论坛》除了介绍本年度的新款,还希望借此机会传递重要的讯息,让读者们知道哪些是正式的进口表,哪些表有实用或收藏价值,而真表又可以从哪些指定商店买到,不会有伪早、水货或者二手货充足其中。
目录
序
卡地亚
伯爵
沛纳海
江诗丹顿
积家
爱彼表
精工
万宝龙
美力士
播威
劳力士
欧米茄
百达翡丽
宝珀
郎格
宝玑
萧邦表
格拉苏蒂
芝柏表
万国表
帝舵表
DEWITT
尊达
丹尼诺夫
海瑞温斯顿
豪爵表
浪琴表
真利时
雅典表
贵朵
香奈儿
君皇表
尚维沙
艾美
百年灵
宇宙
玉宝
帕玛强尼
窝路坚
蕾蒙威
瑞宝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记得当时购买这本书时,最大的困惑就是市面上信息太杂,真假难辨,尤其是在购买二手表或者对某个特定老款产生兴趣时,缺乏一个可靠的参考标准。《2007进口手表年鉴》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提供了一个以“2007年市场准入和主流款式”为基准的时间锚点。比如,当我后来在二手市场遇到某款当时很热门的计时码表时,我会迅速翻到对应页面,对照图片确认其表盘布局、指针形状、以及当时官方建议零售价的区间(虽然价格如今已无参考价值,但能体现当时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它不像官方手册那样只报喜不报忧,年鉴中对于一些热门款可能存在的批次性小问题,或者某些“非主流”市场上的“水货”特征,都有侧面提及。这种“平衡的视角”对于一个谨慎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教会了我,看一块表,不能只看它现在多么光鲜亮丽,还要了解它“出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市场环境。
评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2007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转折点前夕,人们对于奢侈品消费的理念也在悄然变化。这本书所收录的品牌和款式,代表了当时中国市场对“进口”——即欧洲和日本精密制造的集体向往。翻开每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拥有世界顶级机械艺术品”的强烈愿望。而且,当时很多品牌(尤其是那些低调的德系品牌)在国内的推广力度远不如今天,很多表款在国内的保有量相对较少,信息也更为闭塞。这本年鉴无疑是当时许多“发烧友”集体学习、交流经验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那个时代国人对“时间观念”、“精密制造”以及“个人品味表达”的理解和追求。如今看来,它像是一份跨越了十多年光阴的“时光胶囊”,让人怀念那个信息传播相对缓慢,但交流却更为专注和深度的年代。
评分这本年鉴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是值得称赞的。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质量上是有保障的。我注意到,对于一些高复杂功能腕表的介绍部分,为了表现其微小部件的精密度,他们采用了高分辨率的微距摄影技术,这对于一本实物印刷品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拿在手里,我忍不住会对比不同品牌在细节处理上的差异:有的品牌偏爱高抛光带来的镜面反射效果,而有的则更倾向于拉丝处理带来的低调质感。这种视觉上的对比,比单纯看电子图片要直观得多,因为纸张的纹理和油墨的附着力,让光线的折射有了实实在在的物理媒介。而且,不同版块之间的纸张厚度似乎也有微小的调整,比如技术解析部分可能用了稍微偏哑光一些的纸张以方便阅读,而品牌历史介绍则可能用了稍微亮泽一些的铜版纸来突出图片的鲜艳度。这种潜移默化的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让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个全新的知识宝盒。
评分这本《2007进口手表年鉴:名表论坛》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低调奢华的感觉,仿佛预示着内里汇聚的腕表世界定然不凡。我记得当时是在一家老式的书店里偶然翻到的,厚重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虽然我对机械表的了解仅限于皮毛,但光是目录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品牌名称,就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产品目录,更像是一份精美的收藏品。我特别欣赏它排版上的匠心独运,图文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像有些年鉴那样把图片塞得满满当当,让人喘不过气。每一个表款的介绍都配有精修的实物照片,那种金属光泽、表盘细节,即便隔着纸张也能感受到制表工艺的精湛。对于一个刚刚步入表友圈的新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盏指路明灯,它帮我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品牌认知框架,让我明白哪些品牌是历史悠久、哪些是技术先锋。当然,作为一本特定年份的年鉴,它的信息更新速度自然比不上如今的互联网,但正是这种“定格”了某个时间点的价值,使得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那个时代进口手表市场的主要风貌和潮流走向,想想都觉得有趣。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2007进口手表年鉴》的时候,我更看重的是它“名表论坛”这部分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参数罗列。我期待的是一种“圈内人”的视角,一种不那么官方、更具讨论性和人情味的东西。翻阅之后发现,果然如我所愿,里面收录的一些论坛精华讨论,简直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比如关于某款经典机芯的耐用性分析,以及不同表带材质在不同气候下的佩戴体验对比,这些都是官方宣传册里绝对看不到的“内幕消息”。那些资深表友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机械美学的执着和对“真金白银”付出的谨慎考量,极具感染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篇关于“如何鉴别一块好钢材的腕表”的帖子,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冶金学知识转化为普通人能理解的感性认识。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当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多么依赖于这种纸质的、经过时间沉淀的载体,而不是如今随手一搜就能得到的海量信息。那时的交流更聚焦、更深入,也更显出对知识的珍视。这本书,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表迷社群文化的一个缩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