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健康手册:身体健康全方位使用指南
定价:36.00元
作者:刘仁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8021344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身体拥有大量复杂、而有效的反馈机制和修复能力,常常足以应会疾病的侵袭。学会利用人体的这种能力,同时学会分辩何时需要医疗手段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一旦掌握和利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你将发现,自己正享受着它所带来的自由——否则,你就失去了这样的健康机会! 学会利用身体的这种能力,同时学会分辩何时需要医疗手段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客观而科学的人体使用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体各器官的日常保养,让读者知道能够按照人体的规律去保养维护自己的身体。
目录
序言
章 人体:无时不在的医生
人体是好的医生
健康与平衡
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人体的防御能力
人体的代偿和适应能力
疾病症状对人体的保护
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
第二章 人体信息之窗
奇妙的外衣:皮肤
1.天然的屏障
2.藏在皮肤下的秘密
3.汗腺:看不见的喷泉
4.要命的疼痛
5.面部危险三角区
6.佳护肤时间
7.科学地调理皮肤
8.食疗与皮肤保养
9.“体面”地做人
10.越挠越痒
11.脸上的疙瘩
12.烦人的黄褐斑
13.如何进行手部皮肤护理
14.当心皮肤癌
15.谨慎湿疹
16.牛皮癣的诊疗
17.玫瑰痤疮的调理事项
18.无汗的原因
19.为何多汗
20.盗汗“盗”走了宝贵的健康
21.远离体臭
22.皮肤上的“红蜘蛛”
23.皮肤颜色异常
24.迈向衰老的标志
25.皮肤角化
26.体表黑痣
心灵之窗:眼睛
1.眼睛的构造
2.奇妙的照相机
3.儿童要保护视功能
4.如何保护眼睛
5.提高视觉能力
6.眼睛要保湿
7.化妆不当伤眼睛
8.话视眼者如何护眼
9.色盲之谜
10.何谓夜盲
11.可导致失明的青光眼
12.别让晶状体变混浊
13.沙眼:是沙子进入了眼睛吗
14.眼睑异常
15.出现在巩膜上的异常迹象
16.黑睛异常
17.眼球异常:与众不同的眼球
18.结膜充血:为啥红了眼
19.溢泪:为何眼泪汪汪
20.视物变形
21.虹视:不应该出现的“彩虹”
22.引起目眩的原因
23.目眩的食疗法
24.如何预防眼疾
25.维生紊与眼部健康
26.清肝明目食疗方
聆听美妙的世界:耳朵
1.神奇的传音装置
2.听觉信息的传输
3.科学用耳与护耳
4.噪音是耳朵的头号敌人
5.吸烟损害听力
6.不可太用劲擤鼻涕
7.别滥用抗生素
8.通往健康之路
9.保持平衡
10.获得超强听力
11.让人心慌意乱的耳呜
12.重视老年性耳聋
13.处理飞行中的耳部不适
14.耳痛辨病
15.耳聋与疾病
16.耳内流液
17.耳内奇痒
18.中耳炎的防治
19.眩晕的预防
感受环境中的气息:鼻子
1.面部的丘陵
2.奇妙的嗅觉
3.气味是怎样被感知的
4.使嗅觉更加敏锐
5.保持鼻腔的清洁
6.妊娠期鼻炎
7.保护鼻子
8.鼻炎的防治
9.鼻内气味异常
10.鼻涕异常
11.打喷嚏
12.鼻塞:并非就是感冒
13.鼻痒应引起重视
14.鼻出血的正确处理
15.需要警惕咳嗽
16.嗅觉异常
17.窦的保养
18.窦炎的预防
19.酒糟鼻:惹人注目的红鼻子
20.鼻部按摩保健
21.感冒的防治
尝尽人间百昧:舌头
1.有你,生活才有滋有味
2.味觉的形成
3.味觉感受的改变
4.望舌苔
5.形态多样的舌
6.舌诊的科学性
7.保护好舌头
8.象地图一样的舌头
9.从味觉看健康
10.警惕快餐综合征
11.谨防特发性低味觉
12.重视宝宝断奶期的味觉体验
13.味觉障碍
14.味觉减退
15.影响味觉的因素
16.舌癌:致命的舌头病变
17.光红舌:又光又红的舌
18.舌肿胀:为何舌会发胖
19.火辣辣的舌灼痛
第三章 拥有良好的食欲
食物粉碎机:口腔
1.口腔的结构
2.消化战场上的尖兵
3.牙齿并非坚不可摧
4.刷去牙病
5.让牙齿变得更年轻
6.常见的异常牙齿
7.食物与牙齿健康
8.颞下颌失调
9.牙齿的保健
10.保护好牙床
11.牙龈炎的防治
12.唾液:神奇的金津
13.牙痛会告诉你什么
14.龋齿:口腔大的敌人
15.预防儿童牙齿畸形
16.假牙的保养
17.哈出清新的空气
18.口腔溃疡
19.朱唇为何黯然失色
20.口腔黏膜异常
21.口干
22.口苦
23.口腔为何发生异味
24.引起口腔出血的原因
25.牙齿酸痛
26.磨牙症:何故“咬牙切齿”
27.口腔中的三个危险区
28.拔牙后注意事项
食物的通道:食管
1.食管的功能
2.食管静脉曲张
3.食管溃疡
4.食管裂孔疝
5.食管疤痕狭窄
6.心绞痛的模仿秀
7.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8.老人应小心进食
9.反酸
10.食管的维护保养
食物的加工厂:胃肠
1.食物的储藏室
2.胃肠的消化
3.养胃秘诀斗
4.给肠胃休个假
5.胃炎的防治
6.哼肖化性溃疡
7.便秘食疗方
8.腹泻食疗方
9.胃痛食疗方
10.肠:九曲十八弯的加工厂
11.肠道的维护
12.维护结肠的健康
13.含冤待雪的器官
14.阑尾炎发作时
15.肛门需要细心的呵护
16.难以启齿的痔疮
17.令人尴尬的肛痒
18.尽早发现结肠癌
人体的化工厂:肝胆胰
消化系统的异常信号
第四章 使呼吸更通畅
气体出入的门户:咽喉
气血汇集之所:肺
第五章 跳得更轻松
不停运转的发动机:心脏
循环不息的血液
第六章 越活越年轻
人体的指挥中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养护
第七章 保持生理平衡
生理功能的调节者
生理平衡的失调
第八章 体内环境维护
人体的净化工厂:
人体的废水库:膀胱
第九章 塑造强壮的体魄
力量之源:肌肉
人体的框架:骨骼
骨关节问题
第十章 维护生殖健康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的保健
女性生理特征
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第十一章 增强机体战斗力
人体的防御设施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饱和度很高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权威感。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感觉纸张的质地非常不错,厚实而有韧性,看得出来出版社在选材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个人比较注重阅读的触感,所以这一点真的加分不少。而且,这本册子的大小也恰到好处,无论是放在床头柜上还是随身携带,都非常方便。我之前买过一些健康类的书籍,要么太大了像砖头一样,要么纸张太薄拿在手里就感觉虚浮,这本书的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装帧方式也很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脊会轻易开裂。初次翻阅时,目录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层次分明,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或者最需要关注的章节,这种清晰的导航系统,对于一本内容量如此庞大的“指南”来说,简直是救星。它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死板,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排版设计,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光是看目录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健康探索旅程的邀请函。
评分在阅读体验上,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可靠感”和“安全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健康“秘诀”和伪科学充斥网络,让人真假难辨,反而徒增焦虑。这本书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阐述后,似乎都隐隐传递着一种基于严谨科学基础的审慎态度。它不是那种鼓吹“速效疗法”或“包治百病”的夸大宣传册。相反,它非常强调个体差异性,并反复提醒读者,任何健康方案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这种不偏激、不绝对化的论述方式,恰恰是专业书籍最可贵的品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如何科学地思考健康问题”。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比单纯记住几个养生小窍门要宝贵得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许多“小毛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框架,不再是盲目恐慌,而是有了一种基于理性的应对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平易近人,这一点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很多医学或健康类的书籍,动辄就抛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高深的教科书,读两页就想打瞌睡。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他们似乎很清楚,目标读者群体不仅仅是专业人士,更多的是像我这样,对自身健康有着强烈关注,但缺乏医学背景的普通大众。所以,即便是讲解那些复杂的生理机制或者疾病预防的原理时,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来加以阐述。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处对细胞层面活动的描绘,作者用了一种类似“微型工厂运作”的比喻,让原本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具象化、画面感十足。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压力,反而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导师娓娓道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去探寻下一页的奥秘。这种“娓娓道来”的语感,成功地将知识的深度与阅读的乐趣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和图表的精良程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曾以为这种厚重的工具书在视觉设计上难免会比较保守,但事实恰恰相反。插画的风格非常现代,色彩搭配既能吸引注意力,又不会喧宾夺主影响文字的阅读。我尤其欣赏那种用数据可视化方式呈现的健康趋势对比图,它们将复杂的统计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生活习惯对长期健康指标的具体影响。这些图表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留存率。我可能记不住某段文字的详细描述,但我对那个清晰展示了某种营养素缺乏与免疫力下降之间强相关性的图表印象深刻。这种将知识“视觉化”的努力,体现了编者试图将一本严肃的参考书,转化为一本可以被大众长期珍藏和反复查阅的“家庭健康百科”,它成功地让知识的获取过程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人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它摒弃了传统书籍那种线性的、强迫性的阅读顺序,而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跳跃式阅读的自由度。我通常比较关注慢性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和日常的营养搭配,所以我会直接跳到相关的章节去阅读。这种设计深得我心,因为生活节奏快,我没有时间从头到尾“啃”完一本大部头,我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知识点。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很多关键信息点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那些精细绘制的解剖图和流程图,清晰地勾勒出了身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尤其是那些关于自测和初级急救处理的步骤说明,往往被拆解成几个简短的小卡片形式,配上箭头和编号,清晰到即便是心急火燎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找到关键操作,这种对用户体验的细致考量,体现了编者深厚的服务意识,让我感到这本书真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知识更有效地被吸收和应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