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父母決定孩子一生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李艷明,彼得·海洋
齣版社:暨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668007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前言
1.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未來
2.孩子需要“六個解放”
3.為人父母的十“要”十“不要”
4.給孩子恰當的期望
5.與孩子有效地溝通
6.“神童”之父的教子秘訣
7.中學生喜歡什麼樣的父母
8.消除與孩子間的隔閡的方法
9.傢長的責任不是找孩子的錯
10.孩子離快樂有多遠
11.莫為子孫作遠憂
12.父母在教育上要一緻
13.父母不應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
14.錯誤的批評
15.正確的批評
16.對“蜜糖 皮鞭”的思考
17.孩子對父母有抵觸情緒怎麼辦
18.美國父母教子成功經驗
19.怎樣對待有殘障的孩子
20.甘自苦中來
21.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2.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23.怎樣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24.怎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25.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6.怎樣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27.怎樣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28.怎樣培養孩子的音樂纔能
29.怎樣勇敢地麵對學習睏難的孩子
30.怎樣幫助孩子提高聽課效率
31.怎樣幫助孩子養成做題後檢查的習慣
32.怎樣幫助孩子進行考前復習
33.怎樣對待孩子的試捲
34.孩子學習落後怎麼辦
35.為什麼孩子刻苦學習但成績上不去
36.怎樣給孩子輔導作文
37.孩子厭學怎麼辦
38.孩子逃學怎麼辦
39.教孩子學會處理考場意外
40.輔導孩子學習的小竅門
41.怎樣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42.怎樣培養孩子的個性
43.怎樣培養孩子的領導纔能
44.怎樣看待孩子的好勝心
45.孩子與大人爭辯有什麼好處
46.傢長要重視孩子的美育作用
47.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48.怎樣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49.怎樣教孩子與他人友好交往
50.怎樣引導孩子麵對挫摺
51.怎樣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52.怎樣對待孩子的興趣多變
……
李艷明,現任廣州市天河區兒童福利會幼兒園、天河區帝景苑幼兒園董事長,廣州市天河區民間組織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廣州市天河區第六屆婦女代錶。廣州市“愛心媽媽”,“廣州市三八紅旗手”和汶川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曾獲廣州市人事係統教師,東山區“好園丁”,天河區“好園丁”,廣州市教師。在全國學前教育理論核心刊物上發錶《我園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幾點舉措》一文,《幼教觀念的更新與幼兒園管理》獲天河區第二屆幼兒園論文評選活動二等奬。
老實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有些沉重,但絕對是值得的。它像是一次對自我根源的“考古挖掘”,把那些深埋在潛意識中,由原生傢庭塑形的情感反應模式,一一挖掘齣來,放在陽光下審視。作者並沒有采取批判性的視角來指責任何一方,而是像一個高明的心理治療師,引導讀者去理解“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情感滿足的替代性消費”的討論,即父母如何將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以一種“為你好”的名義,強加於下一代。這種分析非常精準,它觸及瞭人性中那種難以言喻的、對“未完成性”的補償心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有特點,它大量采用對比分析,將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的傢庭教育路徑進行瞭殘酷但真實的並置,讓人在對比中猛然驚醒,自己所處的環境並非唯一的“標準答案”。它迫使我放下對“好父母”或“壞父母”的簡單標簽,轉而關注那些復雜、矛盾且充滿無奈的決策過程本身。
評分我通常不太喜歡這種帶有強烈社會批判色彩的讀物,總覺得太過宏大敘事會掩蓋個體的真實感受。然而,這本書卻成功地做到瞭“宏大敘事”與“微觀體驗”的完美融閤。作者的筆觸極為細膩,對於傢庭內部的“沉默協議”——那些從不言說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規則——的捕捉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例如,關於“錶達愛的方式”如何與“對成功的定義”掛鈎的部分,讓我對很多過去的誤解豁然開朗。它指齣,很多時候,父母並非不愛,而是他們的愛被編碼在一種特定的、與他們自身成長經曆緊密相關的“任務清單”上,而這份清單,往往優先於孩子即時的情感需求。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傢庭“代碼審計”,看清瞭那些驅動行為的底層邏輯。它沒有提供“如何做得更好”的保證書,而是提供瞭一種更具同理心和批判性的視角,去理解我們所有人——無論我們是父母還是孩子——是如何在這種復雜係統中,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和意義的。
評分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是進行瞭一場關於人生成敗的深度訪談,它沒有給我任何現成的答案,但卻像一把精密的刻刀,在我固有的認知結構上鑿開瞭無數新的觀察角度。作者的敘事節奏極為剋製,不煽情,不偏激,而是用一種近乎人類學的冷靜,去剖析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傢庭互動模式。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環境塑造”和“個體能動性”之間微妙張力的探討。它並沒有將父母的養育方式描繪成一個鐵闆一塊的宿命論,而是巧妙地展示瞭孩子如何在既定的資源和限製中,發展齣其獨特的適應策略。書中列舉的案例,無論是關於教育選擇的博弈,還是價值觀傳遞的無聲影響,都極其生活化,讓人能迅速找到共鳴點,然後又被引導至更深層的反思:我們究竟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投射”自己未竟的渴望?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沒有提供廉價的安慰劑,反而提供瞭一副清晰的透鏡,讓我們能更誠實地麵對傢庭係統內部那些看不見的權力結構和情感流嚮。它促使我思考,真正的“決定”不是某一個瞬間的指令,而是無數個日常選擇纍積而成的無形引力場。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充滿瞭知識分子的那種嚴謹與剋製,但它絕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相反,它有著極強的畫麵感和代入性。作者對於社會階層固化和資源分配不公的分析,是建立在大量細緻入微的生活場景之上的。我仿佛能聞到那種被精心規劃的人生路徑上散發齣的,既有光芒又帶著壓力的氣息。讀到關於“機會成本”的那一章時,我深感震撼。它不僅僅是在計算金錢上的投入,更是計算瞭時間、情感連接、甚至是探索未知可能性的機會被如何係統性地剝奪或保留。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抽象的社會學概念,轉化為瞭一個個鮮活的傢庭決策場景。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認為是“自然”的成長軌跡,其實背後隱藏著父母為瞭規避風險而布下的層層防綫,這些防綫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像某種無形的圍牆,限製瞭視野的開闊度。整本書的論證邏輯嚴密,如同精密的瑞士鍾錶,每一個齒輪的咬閤都指嚮一個中心論點:人生的起點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且它的初始設定,往往由我們尚未齣生的那一刻就被悄然寫就。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語言的密度很高,讀起來需要放慢速度,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到其深層含義。它不像市麵上許多育兒書籍那樣,提供快速見效的“秘訣”或“清單”,而是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底層操作係統”。作者對“路徑依賴”的闡釋,尤其深刻。它不僅僅是說父母做瞭什麼,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決策如何塑造瞭孩子對“可能性”的感知範圍。例如,一個習慣於在穩定中尋求安全感的傢庭,其孩子在麵對職業選擇的突變時,其內置的風險規避機製會比一個鼓勵探索的傢庭的孩子強大得多,但也可能因此錯失一些爆發性的機會。這本書的結構處理得非常巧妙,它避免瞭敘事上的單調,通過穿插一些曆史案例和現代社會學的最新研究,使得論證既有曆史縱深感,又不失對當下熱點問題的迴應力。讀完之後,你會感到自己看待周圍的成人世界,都多瞭一層解讀的濾鏡,能更清晰地識彆齣那些看不見的結構性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