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为5岁孩子必做的59件事
定价:32.00元
售价:23.4元,便宜8.6元,折扣73
作者:韩国《柠檬树》编辑部著,杨俊娟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1100731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为独特的创作过程、*聚人气的妈妈指南——6476位新手妈妈提出实际困惑,403位育儿专家咨询解答,507位高手妈妈分享育儿真经,11位专家精心审订。六大部分:健康、习惯、认知、社交、教育及父母职责——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特别专题:妈妈必知,读懂你的孩子——402项各月龄孩子的育儿重点。特别版块:细心的妈妈,健康的宝宝——282条一看就能用得上的小贴士。别栏目:每个人物背后,都有的父母——27则名人成长亲子小故事。
在孩子身上,每一种才能都如同宝石一样熠熠闪光。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才能。每个孩子都会有一项自己擅长的事情:歌声动听、运动能力发达、能够画出让毕加索惊讶的图画、语言发育神速、小小年纪已经像个演说家……发现孩子才能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了孩子必做的事”系列丛书是一套按年龄段编写的育儿书,专为年轻妈妈,特别是80后新手妈妈量身定制。《为5岁孩子必做的59件事》是该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如身高、视力、换牙;教育,如怎样学习文字、数学、英语;生活习惯,如一个人睡觉、如何使用筷子;认知能力,如交通安全、怎样提高记忆力;生活习惯、社交能力及父母职责等。并附有各月龄(49~60个月)的正常发育指标,一看就用得上的50余条实用小贴士,及名人成长亲子小故事。为5岁孩子妈妈提供了实用又知性的育儿知识。
专家顾问委员会
高西焕曾担任韩国顺天乡大学和韩国成均馆大学的客座教授,是儿童肥胖症领域的专家,在家庭制作幼儿辅食方面也颇有建树。目前独立经营一家儿科诊所。
金英勋毕业于韩国议天主教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贝勒大学进修儿科和小儿神经科,是韩国*秀的小儿科专家。目前担任韩国议天主教大学医学院附属圣母医院的副院长。
金仁京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政治外交系,在美国特洛伊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儿童英语教育工作,同时担任韩国首尔小学英语研讨班的培训讲师以及韩国蔚山大学的英语培训讲师。
文美熙妊娠心理专家,曾在韩国首尔大学小儿精神系进修,目前担任韩国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文美熙在儿童心理与家庭教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徐贤珠SUKSUK网站的创办人。网站主要服务对象是对儿童英语教育感兴趣的父母,目前已拥有大约30万名会员。徐贤珠的不少著作都是受到广泛欢迎的畅销书。
孙硕汉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韩国多家医院小儿精神科。目前于韩国延世神经科附属小儿青少年神经科医院就职,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研究。
孙洪民曾在韩国淑明女子大学、韩国首尔女子大学、韩国广播通信大学教授幼儿美术。创办了韩国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所。在进行儿童美术指导的同时,还承担着电视台教育频道的儿童美术节目录制工作。
申东吉儿科专家。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中医系,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韩国好的儿科中医院——韩国束草涵小儿中医院院长,从事儿童消化与发育方面的研究。
李仁实育儿专家,曾担任韩国女性职场幼儿园以及韩国三星幼儿园的院长,并兼任网络学校韩国三六大学的幼儿教育系教授。他还凭借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创办了专门服务于婴幼儿的教育机构。
玄顺英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特殊教育系和韩国东大学院特殊教育系。在韩国圣母医院语言治疗室、韩国红十字会语言治疗室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同时,还担任电视台教育频道和文化频道幼儿节目的顾问。目前担任李路达儿童发展研究所所长。
黄京淑图书研究专家、插图画家。曾为《大英百科全书·韩国部分》和《大英百科全书·儿童图书馆》执笔,还曾在《柠檬树》和《东亚日报》连载作品。长期在育儿专业网站《小书房》栏目中连载书评。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育儿书常见的严肃刻板的风格,而是透着一股轻松活泼的气息,仿佛在邀请家长们放下焦虑,轻松地和孩子一起探索成长的乐趣。打开内页,我发现作者在叙述问题时,非常注重代入感,仿佛旁边就坐着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邻家阿姨在分享她的育儿心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说教。阅读体验极其流畅,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感到晦涩的教育心理学概念,都被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巧妙地串联起来。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规则建立”那一部分的阐述,它没有简单粗暴地要求家长“管住”孩子,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为什么需要规则,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自愿接受这些界限。这种将“要求”转化为“合作”的思路,对我触动很大。我常常在想,如何才能让教育变得有趣而不是充满对抗,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它强调的不是技能的灌输,而是内在驱动力的激发,这一点,我认为是未来教育的核心所在。从目录就能看出,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但叙述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
评分作为一个对孩子的早期阅读和认知发展特别关注的家长,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语言能力培养”和“逻辑思维启蒙”的那几章内容。很多育儿书籍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早期的识字和算术上,但这本书的侧重点显然更深一层,它似乎在引导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深度思考的环境。我注意到作者推荐了一些非常巧妙的亲子对话技巧,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为什么”的追问,以及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件激发他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一段关于“区分想象和现实”的描述,方法非常巧妙,既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又帮助他们建立了基本的判断能力,这一点在五岁的孩子身上尤其关键,因为他们正处于天马行空的阶段。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两个小方法运用到了我们家晚饭后的交流中,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参与讨论的热情明显高涨了许多,不再只是敷衍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做什么”的清单,而是“怎么想”的方法论,它在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敏锐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去捕捉孩子每一个闪光的瞬间。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一些号称“全能”的育儿书,结果发现它们要么过于关注“智力开发”,要么就是一味强调“情商培养”,内容往往显得片面。但这本书的平衡性做得极其出色,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全面的关怀。我尤其欣赏它对“情绪管理”和“社会化技能”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将这些内容视为额外的“课程”,而是有机地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处理玩具被抢后的反应,或者如何表达自己“生气了”而不需要大喊大叫。书中有一处关于“共情练习”的描述,它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他人的感受,这个场景设计得非常贴合五岁孩子的认知水平,既安全又富有教育意义。这说明作者对五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着非常扎实的了解,所有的建议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发展阶段的深刻理解之上的。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帮助我重新定义了“成功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学得多会得多,更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和谐共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做家长的注意力。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育儿书实在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很多都说得天花乱坠,结果真正用起来却发现各种水土不服。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视角。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行动指南,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直击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关注的那些“关键点”。我希望它能帮我梳理一下,在孩子五岁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不容错过”。毕竟五岁是一个过渡期,孩子开始展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也面临着幼小衔接的挑战,这时候的引导至关重要。我期待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条,而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灵活性的建议,能够融入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真正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小活动或者小测试,那就更棒了,能让我立刻上手尝试,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 这种“必做”的字眼,带着一种紧迫感和重要性,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深思熟虑、提炼精粹的,而不是随便凑数的篇幅堆砌。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翻开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定义这“59件”重要之事的,以及这些事情背后的教育理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评分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寻一些实操性的“干货”,但阅读过程中,我收获的远不止于此,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安全感”。在育儿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我怀疑和外界的比较。这本书的基调非常积极且具有建设性,它不断地在提醒家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被外部标准裹挟。它用一种非常温暖的口吻,去抚慰那些因为孩子“还没学会XX”而焦虑不安的父母。我特别喜欢它对“培养终身学习的热情”这部分的论述,它没有用高深的词汇,而是回归到了最简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书中很多关于户外活动和亲近自然的建议,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不再局限于室内游戏和电子设备。它似乎在鼓励我们回归生活本身,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总而言之,这本书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工具箱”,里面装的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充满温度的智慧,它让我更有信心去迎接孩子未来几年的成长挑战,因为我知道,我不再是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