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福教养:让孩子受用一生的七个幸福习惯
定价:28.00元
作者:彭菊仙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53012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不仅成功生存,更要幸福生活,培养让孩子幸福一辈子的习惯
十年的教养经验,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幸福教养”中感悟人生智慧
在这个变幻的世界、充满竞争的时代,你*需要的教养方法
内容提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孩子未来幸福,就要从小培养能让他们幸福一辈子的习惯,以及在未来追求幸福的能力。
作者专注十年的教养经验,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让作者越来越清楚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在孩子不断长大的同时,作者也积极思考如何用“幸福教养法”培养出让孩子幸福一辈子的习惯。
让孩子参与“小小说书人”、“创意小书”等活动,鼓励孩子用积木创造变形金刚,通过查英文说明、上网找魔术表演,让孩子自己学魔术,用《论语》与《弟子规》教孩子控制自我情绪,让孩子参与家事,懂得表达情感……作者总是有很多富有创意与趣味的点子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发现、了解并开拓自己的天赋的同时,快乐健康地成长。
目录
推荐序 让我也想一试的专业级幸福教养法则 → 何琦瑜
推荐序 请您全家慢慢地读、读出自家的幸福力 → 彭蕙仙
推荐序 发挥特色的孩子,必能勇敢面对竞争 → 温智璇
推荐序 “The sky's the limit.”尽情地翱翔吧 → 博神罗宾
推荐序 体验自我实现的乐趣,必定是幸福的孩子 → 罗银煌
作者序 幸福教养:不只成功地生存,更要幸福地生活
1 面对竞争,就是要勇敢
——让孩子以成就感累积自信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找到自己的特质重要
创意小书磨出执行力 ──一旦下笔,就不可以放弃
★ 幸福补给站 “创意小书”训练绝招
大声说“我要参加”──正式宣告自我挑战的步
★ 幸福补给站 “小小说书人”训练绝招
2 自己做!负责任就是做好分内工作
——让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安排时间
准备考试,请自己做计划、找重点
直升机安亲班与功课作业员——把思考、规划的工作还给孩子
★ 幸福补给站 “战胜时间”我不再是慢郎中
考试既然免不了,就正面看待吧
战胜心浮气躁,不是战胜67分
★ 幸福补给站 “战胜数学”一步一步慢慢来
3 培养一生的兴趣
——播下快乐学习的种子、呵护孩子实现梦想的火花
联络本上的红字──孩子的动力,有时就靠一句话
孩子既不资优,也没绩优?有“动机”优
延长孩子等待收获的时间──等待够久,热情指数才够高
不是不要,是时候未到──三只小猪爱上“三国”
真正自由飞翔的纸飞机──别心急,让孩子尽情玩吧
自己创作的变形金刚才好玩
★ 幸福补给站 “玩积木”到底要不要教
准备同乐会,魔术表演需要这么夸张吗
★ 幸福补给站 爱上魔术记/翔翔
我游戏,故我在 ──让分心的孩子感受自己的专注
★ 幸福补给站 孩子,当一辈子的顽童
我家的餐桌变球桌
打乒乓球,作文跟着
不读美术班,还可以学书法吗?当然
★ 幸福补给站 需要等待
哪一种工作轻松──有热情,再累也不怕
★ 幸福补给站 不论几岁都可以启动梦想的火花
4 战胜自己,从情绪控制开始
——让孩子不偏离幸福轨道的煞车机制
瞬间收心操 ──让孩子不要再说“等一下”
早晨读经班 ──让孩子躁动的心性冷静下来
生气就走路 ──让孩子的怒气能够渐渐消散
★ 幸福补给站 抓狂父母有请《弟子规》,不带情绪教孩子
培养金钱观 ──一元、十元、五百元都很有价值
★ 幸福补给站 自助旅行中学习当聪明的“消费高手”
在挡住美景的石头上作画 ──孩子的缺点也能变成优点
5 就是要贴心
——照顾自己也要体贴别人
就是要做家事 ──家事做得好,幸福指数高
爱要懂得说出口──找到感觉、分享感受、表达感情
孩子,给我一点感染力 ──团体生活中棒的幸福助力
寻找想要随便玩玩的孩子 ──没有刻意安排,就只是单纯地玩
★ 幸福补给站 碰碰撞撞的童年社交,父母平心看待
妈妈, Wii不好玩啦 ──亲手建造的开心乐园比较好玩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 ──给孩子一颗体谅别人的心
不是每次都让你们先坐下来吃喔──建立孩子替别人着想的习惯
爸爸出差去 ──孩子长大了,小肩膀也扛得起小责任
★ 幸福补给站 男孩女孩贴心出招
6 准备转大人
——让孩子享受独立的幸福滋味
妈妈你出去了,我要写功课啦──妈妈别伤心,我只是长大了
你们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吧──响应孩子想冒险、想独立的小心思
男生爱女生 ──十岁的恋爱档案事件簿
该是进行性教育的时候了吗 ──父母难为啊!该怎么回答?该讲到什么程度
7 培养家人共同的情感
——通往幸福的路上不寂寞
暑假乐趣多!才艺活动外包或内制
形成家的传统与文化 ──从全家大扫除开始
爸爸给孩子的幸福味道 ──爸爸也该制造和孩子独处的机会
寻找父子心灵的三角点 ──跟着爸爸的脚步攻向七星山
★ 幸福补给站 如何寻找父子心灵交会的三角点
为什么还不让弟弟上全天班
模范生
★ 幸福补给站 修复家人感情,不是用说的,还要用写的、用吃的、用看的
作者介绍
彭菊仙
亲子天下部落格共合国特约作者、来畅销榜、金石堂强推选书作者,著有《教养好好玩》。
曾任台湾民视监制、中天新闻及TVBS节目制作、电视记者。
十年前的彭菊仙,是一名认真的电视工作者,生活=工作+睡觉,天九晚十一,十足的工作狂。现在的彭菊仙,是三个壮丁的妈妈。老二出生半年后,她决定专心在家教养孩子,从此开始了全新的全职妈妈生活。
她自认为十年来的妈妈生涯绝不是停滞怠惰,而是继续深造,再度找回自己的学习本能。受到她的激发,三个宝贝的学习热情让她一刻不得闲,也激发出她的教养天赋。跟着孩子的心意趋向,脑海中就会接连不断点燃教养的巧思。当她把灵感落到实处,孩子又给她更多的回馈。当妈妈,竟然比工作时更令她快乐、投入,学得更多,也更有成就感!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是一剂定心丸,让人意识到,育儿不是一场需要完美表现的竞赛,而是一个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学习的旅程。它关于“建立内在驱动力”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过去我总是依赖外界的奖励和惩罚来驱动孩子,一旦这些外在约束消失,孩子的行为就容易反复。而这本书清晰地描绘了如何通过肯定、放手和提供适度的挑战,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这不仅仅关乎学习成绩或乖巧听话,更是关乎孩子未来面对人生风浪时的心理韧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应对突发状况的“救火队员”,而是有了一张清晰的蓝图,知道未来几年我应该重点培养孩子哪些核心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持续地影响我的思维模式,让我从“解决当下问题”的短期思维,转向“塑造未来人格”的长期战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色彩明亮又不失温馨,一看就知道是给家庭和父母看的书。我抱着极大的期待翻开它,想看看它到底能为我的育儿之路带来哪些新的启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的简介,读起来感觉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育者,文字间流露出对孩子的深刻理解和关爱。我特别关注那些章节标题,它们像是导航灯一样,指引着我这个在育儿路上常常感到迷茫的家长。比如,有些标题直接点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难题,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找到答案。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使是忙碌的家长也能抽出时间来细细品读。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平易近人的语气,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那位很有智慧的阿姨在跟你分享她的经验,让人感觉很亲切,很愿意接受书中的建议。整体来说,从视觉到内容的初步印象,这本书都给我一种“值得一读”的感觉,期待接下来的深度阅读能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收获。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思考书中的某些观点,尤其是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承认,在孩子情绪爆发时,我常常是那个反应最激烈的人,很容易被孩子的负面情绪“点燃”,然后场面就彻底失控了。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应对流程。它不仅仅是告诉我“要冷静”,而是详细解释了当我们自己感到焦虑或愤怒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简单的呼吸技巧来打断这种负面连锁反应。这种对父母内心世界的关照,是很多育儿书所忽略的。它没有将父母塑造成完美的圣人,而是承认了为人父母的挣扎和不完美,这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被接纳。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我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小失误的容忍度提高了,家里的气氛也明显柔和了许多,不再是剑拔弩张的“战斗模式”。
评分我最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感受非常微妙。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为孩子好”,其实可能只是我们自己成人的惯性思维在作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引导我去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贴上“调皮”或“不听话”的标签。比如,它谈到如何正确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我尝试放下手中的家务,蹲下来,用完全平等的姿态去看待孩子那件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抱怨,结果发现,当他真正感到被理解时,后续的合作意愿会大大提高。这种“慢下来”的教育方式,对我这个习惯了快速解决问题的成年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书里描述的那些小情景,简直就是我家的翻版,让我有一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释然,也更有动力去做出改变。这种基于真实生活场景的阐述,让理论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可以立即上手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自然,它不像很多育儿书籍那样堆砌复杂的心理学名词,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复杂的教育理念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小模块。我尤其欣赏它对“习惯”这个概念的深度挖掘。它没有笼统地说“要培养好习惯”,而是细致地分析了每个习惯是如何萌芽、如何巩固,以及在哪个关键期最容易被塑造。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我过去常常在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半途而废,总觉得效果不明显。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触发机制”和“奖励回路”,让我明白了如何设计一个既有趣又不让人感到压力的养成过程。更妙的是,它强调了父母自身习惯的示范作用,这让我猛然醒悟,光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那简直是最大的讽刺。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教人钓鱼”,而不是直接喂鱼,它是在塑造我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引导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