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鲍秀兰谈婴幼儿养育误区
定价:29.80元
作者:鲍秀兰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27119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深度剖析常见的婴幼儿养育误区,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科学的育儿观念« 内容涵盖母乳喂养、辅食添加、营养元素补充、科学用药、睡眠习惯培养、行为习惯培养、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热点问题« 图文并茂,易查易学,给孩子*的人生开端
内容提要
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发现,家长在养儿育儿方面会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例如,婴幼儿营养元素缺乏、感冒发热是否需要吃抗生素、母乳是否充足、辅食添加怎样做才合理、如何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智能开发等方面,有些父母存在的误区。鲍秀兰教授希望通过本书传递科学的养育知识,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给孩子*的人生开端。
目录
PART 1 走出婴幼儿喂养误区
误区1 宝宝吃奶,喂得越多越好 /2
误区2 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必须停母乳 / 4
误区3 宝宝不肯吃奶时,为了长身体要强迫他吃 / 6
误区4 宝宝吐奶是生病了 / 8
误区5 宝宝每次吃奶后就排便是肠道有问题 / 10
误区6 如果母乳不足就放弃母乳喂养/ 12
误区7 妈妈生病了就不要喂奶了 /14
误区8 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辅食添加越早越好 / 16
误区9 可以给宝宝先添加鸡蛋黄辅食/ 18
误区10 宝宝不爱喝白开水,那就多喝点儿果汁、菜汁 / 20
误区11 维生素D并不是非补不可 / 22
误区12 宝宝缺钙仅需要补钙就可以了/ 24
误区13 宝宝爱出汗是缺钙了 /26
误区14 宝宝出牙晚是缺钙了 /28
误区15 宝宝枕秃、头发少是缺钙了 / 30
误区16 宝宝经常摇头是缺钙了 /32
误区17 给宝宝喂饭省时又省事 /34
误区18 宝宝吃饭吃得不多,要想方设法补上 / 36
误区19 宝宝服用益生菌的误区 /38
PART 2 走出婴幼儿护理误区
误区20 新生儿黄疸很常见,不必太重视 / 42
误区21 宝宝发热了,要立刻用退热药/ 45
误区22 宝宝经常感冒发热是体质原因/ 48
误区23 宝宝咳嗽要立即吃止咳药 /50
误区24 宝宝爱流泪、眼屎多,肯定是上火了 / 53
误区25 宝宝4~5个月时不会翻身不正常 / 56
误区26 宝宝头偏斜不必及时矫正 /58
误区27 宝宝出现对眼、斜视,是异常 / 60
误区28 小婴儿一哭就抱不好 /62
误区29 抱着宝宝睡觉会惯坏他 /64
误区30 宝宝从小和妈妈分床睡不好/ 66
误区31 宝宝睡觉时面部和全身出现动作,
提示睡眠不安稳 / 68
误区32 宝宝爱上吃手,要立即纠正/ 71
误区33 给宝宝按摩可以随意安排 /74
误区34 2个月大的宝宝听到声音不会转头,
说明听力有问题 / 76
误区35 宝宝下肢大腿纹和臀部纹不对称是髋关节发育异常 / 78
误区36 宝宝囟门闭合早会影响智力发育 / 80
误区37 乳牙将来都会更换,无须特别关注 / 82
误区38 尿布换得不勤没关系 /84
误区39 女宝宝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小屁屁 / 86
误区40 为了训练宝宝排便,要延长坐便盆时间和
经常把尿 / 89
误区41 宝宝站得太早会导致腿变弯/ 91
误区42 使用学步车对宝宝学习走路有益 / 93
误区43 关于宝宝骨头和关节现象的误区 / 96
误区44 宝宝足尖着地提示得脑瘫了/ 98
误区45 宝宝被动肌张力增高提示得脑瘫了 / 100
误区46 二类疫苗比一类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更好 / 102
误区47 宝宝发脾气时,要严厉管教,甚至给予必要
的体罚 / 105
误区48 宝宝逛商场看到喜欢的玩具哭闹着要买,
要尽量满足 / 108
作者介绍
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发现,家长在养儿育儿方面会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例如,婴幼儿营养元素缺乏、感冒发热是否需要吃抗生素、母乳是否充足、辅食添加怎样做才合理、如何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智能开发等方面,有些父母存在的误区。鲍秀兰教授希望通过本书传递科学的养育知识,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给孩子*的人生开端。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读起来让人感觉就像是邻家长辈在耳边细心叮咛。作者在阐述每一个育儿观点时,总能结合大量的真实生活场景和案例,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比如,当讲到如何处理宝宝夜间哭闹时,书中并没有给出冷冰冰的理论,而是描绘了许多家长可能遇到的具体情景,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分析原因并找到最适合自家宝宝的解决之道。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缓解了初为人父母的那种迷茫和焦虑。它不是在教你“必须怎么做”,而是在帮你建立一套完整的育儿思维框架,让你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沉着应对,做出最明智的判断。这种既有科学依据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非常强调“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性,这在很多育儿书中常常被忽略。作者反复强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模板,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大人”。因此,书中给出的建议往往是提供一系列“可能性”和“应对策略”,鼓励家长们像侦探一样,去观察、去记录、去试验,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节奏和方法。这种鼓励自主思考而非盲目跟风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心。它教会我们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提问的方法和探究的勇气。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指令的执行者,而是一个更有能力、更有主见地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从封面那温馨又不失专业的色调选择,到内页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处理,都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装帧的质感也非常出色,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料讲究,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书页松散或者封面磨损的问题。我尤其欣赏它在插图和图表的运用上所展现出的匠心。那些用来说明复杂概念的示意图,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既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核心知识点,又不会因为信息量过载而让人感到头晕。而且,很多关键信息点,比如不同月龄宝宝的作息规律对比,都被巧妙地制作成了可以随时拿出来对照的表格,这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极大地提升了实用性。整体来看,这是一本从内到外都透着专业和用心的作品,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逻辑性,它遵循了婴幼儿成长的自然时间线索,让知识的积累层层递进,绝不让人感到突兀或跳跃。从孕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到新生儿初期的喂养和睡眠建立,再到大一点的辅食添加、能力发展和常见疾病的应对,内容覆盖面广且深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非常注重“预防性”的知识传授。很多我们以为是“育儿常识”的做法,书中都用严谨的论据指出了其中的潜在风险,并提供了更科学的替代方案。这种前瞻性的指导,使得家长们能够提前规避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和错误操作。我个人感觉,这不是一本“问题发生后才去查阅”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份贯穿宝宝整个学步期的高质量成长指南,时刻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育儿“误区”这个主题时,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批判性思维。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流传已久的观念之所以会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这种深层次的探讨,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要做”。比如,书中对某些传统喂养方式的解析,不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了弊端,还探讨了背后长辈的爱与担忧,使得我们在坚持科学育儿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温和、更有技巧地与家人沟通,化解代际间的育儿观念冲突。这种既坚持科学底线又不失人情味的处理方式,让整本书的价值提升了一个层次,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