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孩子
定价:26.0元
作者:米轶聪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31
ISBN:97875649158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记录孩子的童话、童行,希望帮助他在未来认识自己,通过深切地感知他有趣的言行而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给世界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快乐多了一番体味和审视,希望这种审视能够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
目录
作者介绍
米轶聪,平面设计师,日月服饰设计师,著有家庭教育类书籍《如何爱你——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笔记》《童言稚语》《发现孩子》《感谢孩子》等,长篇小说《爱情了却月无痕》《后瓦大学》《米奶豆腐》等,诗集《夕阳煦》,小品文《给我一个理由》《思考世界的方式》等。
文摘
序言
前边的话
叫我“四子”改叫我的大名,这似乎是开始顶门立户了。我的大名是家谱里的,所以也没用父母费神。还好老祖宗的家谱弄得不错,不至于让我的名字有雷同的,所以要感谢老祖宗的英明和,连这等小事都做得那么好。我曾看过金庸先生的一干弟兄们的名字,起得真好。《海宁查氏族谱》称,查瑜以下六世,没有严格的字辈排行,自第七世起规定了字辈排行:“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他那一代是“良”字辈,再下一代是“传”字辈:“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多好啊!可惜现在子弟们少了,家谱这么好的东西,将来也就不复存在了。
再就是我不喜欢叫孩子“宝贝”,无论从语音上还是字义上来说,我都感觉这个词很暧昧,并不能表达出对孩子的亲昵,何况我们与孩子还有什么暧昧的呢?关于孩子的一些言行,我接下来会在正文里详细记述,这也是一年多时间以来,因为孩子写的第三本书了。
近右右能略微分清楚你我他了,以前他在地上到处尿尿,我就问他,是谁尿的?他笑嘻嘻地说,爸爸尿的。然后我们笑作一团,他也跟着大笑起来。近再问他,谁尿的?他先说,右右尿的,隔一会儿又说,是爸爸尿的。意识渐次清晰明白,他也就长大了。长大是一种渴望,也是一种必然。
这是一部真正具有实操价值的育儿宝典,它的细节丰富到让人惊叹。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指南,而是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中,比如餐桌上的权力斗争、睡前的拖延战术,甚至是出门前的穿衣拉锯。作者提供的解决方案都不是一刀切的口诀,而是基于对孩子认知能力和情绪周期的理解,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适配方案。比如,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规则建立,书中强调了视觉提示和重复性的重要性,这正是我之前忽略的“可视化管理”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它对于“选择权”的讨论,它教会我如何在给予孩子自主权和维护家庭秩序之间建立合理的边界,而不是一味地控制。读完后,我感觉自己手里多了一套精密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家庭日常琐事的钥匙。它让我对育儿这件事的掌控感大大增强,从过去的焦虑不安,转变为了一种有计划、有预期的从容,这真是一次美妙的蜕变。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格局非常宏大,它没有止步于眼前的“听话”问题,而是着眼于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未来公民。它在谈论家庭教育时,总是巧妙地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未来的挑战。书中对“批判性思维”和“情绪韧性”的培养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开始思考,我到底希望我的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仅仅希望他现在不要给我添麻烦。作者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思辨方式,探讨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冲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更具前瞻性的亲子互动模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偏向于一种沉稳的、带有历史感的叙述,读起来需要一定的专注度,但回报是巨大的——它提升了我的教育视野。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当好一个家长,更是在引导我思考,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如何能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友善的环境。这本书绝对值得所有关注孩子长远发展的家长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把焦点完全放在“如何管教孩子”上,而是花了大篇幅探讨了“父母自身的成长”。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教我如何制定更严格家规的书,结果却发现它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愈”的指南。作者似乎深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她引导我们审视自己童年的经历,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未被处理的情绪,是如何不自觉地投射到我们的育儿方式上的。这部分内容读起来既痛苦又释怀,就像是做了一次深度的心理按摩。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只是我内心不安的投射。书中的“暂停三秒钟”法则,我尝试在最近一次孩子发脾气时运用了,结果令人惊喜,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爆发,而是用一种更平静、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了危机。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不得不停下来,认真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被一个经验老到的教育专家拉到了一边,耐心地、不带评判地指出了我多年来在育儿路上走过的那些弯路。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细腻刻画。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论述,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案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自尊心建立”的那一部分,书中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批评”与“反馈”的巨大差异,让我立刻反思了自己过去那些不经意的“打击”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以为你在浇水,结果却发现你用的是带酸性的水,只是现在才意识到需要换成更滋养的养分。它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层层递进,从建立亲密连接到处理冲突,再到激发内在动力,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逻辑。虽然有些章节需要我反复阅读和思考,但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领悟,这正是一本好书的价值所在。它改变了我对“成功育儿”的定义,不再是孩子成绩有多好,而是他是否拥有应对未来挑战的内心力量。
评分这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提供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南,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不像那些空洞的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现代亲子关系中的症结所在。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洞察力,读起来毫不费力,但每一个观点都像一颗精准的子弹,直击人心最柔软也最需要被触碰的地方。我尤其欣赏它关于“有效倾听”的章节,那里面描述的场景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我家里每天上演的戏码。通过书中提供的练习,我开始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孩子的“不听话”,不再是简单的指责和对抗,而是去探究他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这种转变,让家里那种无形的紧张气氛明显松弛了下来,我感觉自己终于从一个“管教者”慢慢转型成了一个“引导者”。书里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万能钥匙,而是强调了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更加信服。它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让孩子在安全感中自由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