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捏按小小手,宝宝少吃药
定价:45.00元
作者:刘清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213020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医小儿推拿因为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而被广泛认可。但人体复杂的经络位系统往往让普通人迷迷糊糊,可能因为位找不准影响疗效。本书根据中医经典的“小儿百脉汇于两掌”理论,充分发挥小儿手上的特效位、部位功能,推出一整套小儿常见病治疗、日常保健方案。
内容提要
小儿手部推拿源自中医传统按摩疗法,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可治疗、预防多种小儿常见病,并对小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本书面向学龄前儿童家长,通过大量真人实拍彩图系统介绍了中医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重点描述了小儿上肢及手部特效的治疗作用,并针对二十余种小儿常见病提出具体治疗方法。除按摩外,还收录其他简单外治疗法。
目录
作者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国医堂中医院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标准服务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典项目等各级课题三十余项;主编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培养研究生四十余名。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儿童早期按摩和自然疗法的书,简直是为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对“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深信不疑,尤其是在面对孩子偶尔的小感冒或肠绞痛时,总希望能找到更温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科学,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专著,而是用非常直白、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这个充满关爱的世界。开篇就详细介绍了“穴位”的概念,但摒弃了复杂的经络图,转而用孩子身体的生动比喻来定位,比如“小小的虎口穴”或者“肚子上的小船舵”。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书中介绍的“推拿手法”来缓解我家宝宝的积食,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不到半小时,宝宝就明显放松下来,放了一个响屁,那种成就感和放松感是无法替代的。书中特别强调了按摩前后的环境布置和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联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动作时,都会配上详细的“力度建议”和“注意事项”,比如“力度轻柔到像拂过羽毛”、“按压时间不宜超过三秒”,这些细微的指导,极大地避免了新手操作的盲目性。读完前三章,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授予了一份“家庭小医生”的秘籍,对那些零星出现的家庭小病症,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育儿焦虑的解决方案中,提供了一条清晰、安全且充满爱意的路径。
评分我最近淘到的这本小册子,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汗牛充栋,多数都是在贩卖焦虑,或者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但这一本,以其朴实无华的封面和略带手绘风格的插图,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完全避开了那些宏大的理论叙事,而是聚焦于“日常可操作性”。比如,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通过按摩来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它没有要求你每天抽出固定的一小时,而是巧妙地将按摩融入到睡前洗澡、换尿布的零碎时间里。我尝试了那个“摇篮摇动手法”,确实发现宝宝入睡前的烦躁感降低了不少,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也延长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似乎就是邻居家那个经验丰富的阿姨,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独家秘方”。她会坦诚地告诉我们,某些方法并非万能药,但却是提高孩子免疫力和舒适度的有效辅助手段。其中关于“捏脊疗法”的介绍,图文并茂,清晰到我老公——一个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很快上手。它让我意识到,育儿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会倾听孩子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而这本书,就像一个翻译器,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信号”。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需要时刻放在床头,随时翻阅的“育儿伙伴”。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照护”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实践维度。在此之前,我总认为带孩子看医生、吃药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预防大于治疗”的哲学视角。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潜力,并教导我们如何通过日常的刺激来激发这种潜力。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用大量篇幅讲解了如何应对季节交替时孩子容易出现的鼻塞和咳嗽。书中推荐的“搓揉迎香穴”和“拍打背部”,操作简单,但效果立竿见影,省去了跑医院挂号的周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放松”的强调。她反复提到,焦虑的父母会传递给孩子负面能量,因此,在为孩子进行任何疗愈活动前,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一点,对于高压下的现代父母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的一剂良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注重细节的连贯性,它不是零散的技巧集合,而是一套完整的“呼吸与触摸”的系统。我甚至开始将书中学到的手法应用到我自己身上,比如工作压力大时按压手心,效果出奇地好。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把爱,用一种具体、可感、可操作的方式,传递给我的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实在是太贴心了,它完全符合一个忙碌的、追求效率的父母的需求。它不是一本需要从头读到尾的书,而是一本“查阅式”的宝典。比如,当你发现孩子今天精神不振,或者肚子鼓鼓的时候,可以直接翻到对应的小节,几分钟内就能找到最匹配的按摩方案。我最欣赏它对“病症分类”的处理方式,非常实用主义。它直接跳过了复杂的病理分析,直接告诉我们“如果出现A症状,做B操作,观察C反应”。这种直截了当的风格,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门槛。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腹部按摩”的介绍,图示非常精细,清晰地标明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消化功能。我家宝宝肠胃比较弱,以前常有胀气困扰,自从每天睡前坚持“摩腹三分钟”,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夜间哭闹的次数明显减少。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大字体,留白充足,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下,也能轻松阅读,这对于经常需要在夜间处理突发状况的父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育儿经验,转化为人人都能理解和执行的日常工具。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打破了我对“健康干预”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想要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健康影响,必须依赖昂贵的保健品或者专业的医疗设备。然而,这本书却展示了最原始、最直接、成本最低的疗愈方式——父母的双手。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按摩手法”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感官连接”的艺术指南。作者在介绍手法时,不断强调指尖的温度、接触的力度、以及眼神的交流。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给予孩子身体接触的质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书中有一个关于“安抚哭闹宝宝”的章节,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全身舒缓按摩流程,这个流程结合了轻拍和固定按压,对于那些因为过度刺激而哭闹不止的宝宝,效果惊人。我尝试用这种方式取代以往的哄骗或强行安抚,效果好得让我有点意外,宝宝很快就进入了平静状态。这本书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养,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而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通过日常的关爱建立起强大的内在防御系统。它真正体现了“最好的医生,是父母自己”的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