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打不罰管孩子
定價:26.00元
作者:代瑩瑩著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141247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暢銷圖書重磅推薦★★★★★★★《觀手識人》(英國手相學先驅扛鼎之作,世界知名人士手相圖收錄,*靠譜、*科學的“觀手識人”術!)★★★★★1895-1915年的中國:大變革時代(社科院研究員、學者馬勇全麵解讀1895-1915年間的中國變革史,探討曆史中變與不變的本質和內涵,從舊路中尋齣改革的答案)暢銷育兒圖書★★《誰說爺爺奶奶帶不好孩子》★★《HI!我是10後》主編推薦一:《不打不罰管孩子》——這是一本打造全新教育理念的教育書籍。這是一本專門為70後、80後傢長準備的教育饕餮盛宴,在這本書裏,融匯瞭東西方**教育理念,教孩子父母學會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心理動機,本書給齣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結閤。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它是實事求是談傢教的典範,是傢長們*實用的工具書。主編推薦一:《不打不罰管孩子》——全新詮釋教育真諦,給傳統教育陋習說“再見”。彆把傢教不當迴事,彆以為傳統教育都是寶典,糟粕到哪裏都是糟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孩子隻有一個未來,作為傢長,我們需要成為的是孩子堅強的後盾,而非路途的絆腳石。本書是難得的傢教讀本,既敢直麵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實在是詮釋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教育書籍。 孩子類圖書推薦: 《為什麼孩子不高興(如何巧妙而不著痕跡地引導他走齣小小陰影,是父母要上的必修課。)》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0到15歲傢長必看,細細分析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告訴你孩子聽話的*實用“計策”)》
內容提要
本書從生理、心理、教育、溝通、性教育等多方麵全麵、係統地介紹瞭親子關係的各種技巧,為父母正確處理親子關係提供瞭一套簡單易學而又極具可操作性的參照模式,有效地解決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煩惱和睏惑。後以“父母篇”點明父母和孩子相處應有的原則和可以使用的技巧,力圖使為人父母的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夠營造溫馨的傢庭氛圍,深入地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讓親子之間相處更和諧融洽,讓孩子能夠在父母的教育下健康成長,有孝心,有愛心。
★★★★★五星級圖書: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3229048'>《女人,工作和運用智慧的藝術》★★★★★五星級圖書: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3051514'>《成人版囧問題》
★★★★★五星級圖書: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1001175#ddclickact=click&pos;=21001175_1_2_q&cat;=&key;=NLP&qinfo;=41_1_48πnfo=&minfo;=?nfo=&custid;=&permid;=20130329140125848183983373506137638&ref;=product../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3189455&rcount;=&type;=&t;=1366966703000'>《NLP語言魔方:締造共贏的高效溝通技巧》(首部係統闡述NLP溝通技巧專著,《NLP簡快心理療法》作者李中瑩老師推薦作序,國際執行師協會高級執行師袁雲君作品。溝通就是生産力。)
目錄
作者介紹
代瑩瑩:女,80後,畢業於濟南大學,現為專職作傢兼全職媽媽,育有一女妞妞,4歲,近年關注婚姻生活與傢庭教育方麵的題材與創作。
相關推薦: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1026683'>《快樂減壓:55招幫孩子應對壓力》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1026681'>《傢有頑童:44招教養多動癥孩子》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可以說是極其的樸實和接地氣,幾乎沒有使用任何晦澀難懂的心理學專業術語,這使得它擁有瞭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普及性。我最喜歡作者在描述親子互動時所使用的那些生動的比喻,它們精準地描摹瞭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妙的權力拉鋸戰和情感的暗湧。比如,他將父母的過度乾預比作給植物過度澆水,聽起來溫和,但後果卻同樣緻命。這種用日常經驗來闡釋深刻道理的方法,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原本可能讓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哲學”變得唾手可得。此外,書中對於“溝通技巧”的闡述,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是一種心態的調整——學會提問而不是陳述,學會傾聽而不是急於插話。這些看似簡單的建議,在實際操作中卻需要極大的自律和長期的練習,而作者的鼓勵性語言,就像是給你身邊站著一位隨時準備鼓勁的教練,讓你願意一次次地嘗試,即便失敗瞭也不至於氣餒。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親和力的色調搭配,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仿佛預示著書中所載的智慧並非空泛的說教,而是能切實落地的指導。初翻幾頁,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更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心胸開闊的長輩在促膝長談。他總能抓住那些為人父母者最常在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焦慮和無力,然後用一種近乎溫柔的口吻,引導我們去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視為天經地義的管教方式。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尊重差異”的論述,它不再把孩子塑造成一個標準化的模具,而是鼓勵我們去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獨一無二的光芒。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育兒技巧,不如說是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它迫使我反思自己是如何被原生傢庭影響,又是如何將這些潛意識中的模式投射到孩子身上的。這本書沒有提供“萬能鑰匙”,但這恰恰是它的高明之處,因為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藝術在於靈活應變和深度理解,而非僵硬的規則。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忍不住停下來,細細迴味其中的三言兩語,那種茅塞頓開的體驗,比讀任何一本暢銷的成功學書籍都要來得實在和熨帖。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書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因為市麵上充斥著太多“立竿見影”的育兒秘籍,它們大多承諾快速解決問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和深度明顯不同,它更像是一部關於“關係重建”的指南。作者非常深刻地剖析瞭權威式教育對孩子自尊心的潛在傷害,以及這種傷害是如何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在成年後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和自我價值感。它讓我開始關注“關係存量”而非僅僅是眼前的“行為修正”。與其費盡心力去糾正一個錯誤行為,不如花更多時間去滋養親子間信任的土壤。書中的很多篇章都在強調,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穩定、接納度高的個體,纔能真正接住孩子的情緒風暴。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要求父母進行長期的自我修煉,它不是一個速成班,而是一場需要終身投入的修行,但迴報是無價的——一個內心強大、獨立自主的孩子。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組織得非常巧妙,邏輯脈絡清晰得令人贊嘆。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問題與對策”的綫性結構,而是圍繞幾個核心的哲學支點展開論述,每一個支點都像一棵大樹的根係,深深紮入土壤,支撐起無數具體的實踐場景。當我讀到關於“界限設定”的那一部分時,我明白瞭過去我設定的界限,很多時候是基於我個人的不安全感,而不是基於孩子成長的真正需要。作者倡導的界限,是充滿愛與尊重的“容器”,它既保護瞭孩子,也清晰地劃定瞭父母的責任範圍,避免瞭互相侵犯。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時不時地會翻到書簽所在的位置,反復閱讀那些被我標記齣來的金句,它們如同夜空中的北極星,總能在迷茫時給我一個明確的方嚮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框架,一個思考和行動的底層邏輯,它不是告訴你“怎麼做”,而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深層次的理解,纔是真正實現長期育兒成功的基石。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頭的重擔似乎被輕輕放下瞭不少,那種“必須時刻緊盯,稍有鬆懈就會功虧一簣”的神經質狀態得到瞭極大的緩解。作者對“規則”的重新定義,顛覆瞭我過去對“規矩”的刻闆印象。過去總覺得,沒有嚴厲的後果,孩子就學不會教訓,行為模式就無法固化。然而,這本書卻引導我們去探究行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它不是倡導徹底的放任自流,而是將“懲罰”的概念置換成瞭“自然結果”與“邏輯後果”。這種思維的轉變是微妙而巨大的,它要求父母付齣更多的耐心去觀察、去等待,去設計那些能讓孩子真正從體驗中領悟道理的場景,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貼上“好”或“壞”的標簽。書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它們不是教科書式的完美演繹,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的真實睏境,比如孩子沉迷電子設備、兄弟姐妹間的爭執等,作者的處理方式總是那麼有章法又不失人情味,讓人感覺即便自己深陷泥沼,也能找到一條嚮上攀爬的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