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
定价:32.00元
作者:洪兰,尹建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354612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洪兰 台湾教育家,洪兰著作常年雄踞宝岛家教畅销书榜**名。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本书主编兼总策划。 我的教育方法,能从洪兰教授那里得到科学验证。 海峡两岸教育专家 携手解析成长要素相关阅读推荐:经典家庭教育智慧套装全三册(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
内容提要
左手理念,右手方法;
没有命定的天才,只有教出来的人才。
“三分天注定”,强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为后天发挥教育的功用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每个孩子的个性必须得到尊重。
“七分在教育”,说明教育虽然不是*的,但教育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把握好这七分,教育就大有作为。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从脑神经发育规律角度出发,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解答和建议。台湾教育家、实验心理学博士洪兰教授将帮助你分析孩子的大脑与性格、才能、心智发展的关系。针对孩子成长阶段出现的问题,作出专业解读,颠覆传统教育迷思,走出家教误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倾情推荐并担当主编。海峡两岸两大教育专家强强联手,让家长轻松掌握家教好方法,懂孩子的脑,更懂孩子的心。
目录
章 懂大脑才懂教育
分辨“伪科学”
一句我们一百年的讹言
“右脑开发”是谎言
半是先天半后天
聪明不等于成功
连轴转的机器磨损快
育儿真经四字诀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生辰、相貌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个性、能力来自先天还是后天?
电视不是孩子的好伙伴
暴力卡通造就暴力小子
电视是个坏保姆
运动是个宝,健身更健脑
运动为何能提高学习成绩
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
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
“放牛班”的孩子怎么教?
“贵人语迟”是正常现象
追求样样通,往往样样松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品
考不好的孩子也有长处
一样的父母为何教育出两样的孩子?
第二章 懂规矩才懂学习
提早入学害处多
儿时抢一步,长大误一生
学前强迫孩子认字有后患
糖果不要攒到长大再吃
好奇好问的孩子有出息
孩子的世界不应有标准答案
鼓励孩子提问题
大目标从小事情做起
土地有休耕,学习有松紧
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假期如何过划算
时间管理,从小培养
了解“记忆力”这个怪东西
记忆偏爱“有用”信息
情绪和动机影响记忆
“做梦”也是一种学习
学外语,有技巧
孩子该多大开始学外语?
学外语不用上培训班
写作能力靠培养
批改作文要示范
作文无话可说怎么办?
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人才胜出在中文水平
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
学不好母语,也学不好英语
阅读兴趣从小培养
阅读,先要“悦读”
“悦读”三大法宝
第三章 懂内心才懂相处
亲子关系好,教育才有效
温暖的教育--讲故事
如何减少母子冲突?
“快乐时间”与“管教时间”7:1
好妈妈要会读心术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耍宝”是自卑的面具
让孩子遇事敢跟你说
为何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
智商和情商高低主要取决于母亲
需要做全职妈妈吗?
如何看待孩子玩网游
网游是天使还是魔鬼?
网游可增强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
网游会拓展孩子的注意力广度
玩游戏可练习拿捏人际关系
恰到好处才是真爱
过度保护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
教孩子应对危险而不是逃避危险
孩子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是教出来的
好家教可以控制荷尔蒙的冲击
教育的三大法宝
言传不如身教
生活处处有教育的好机会
逛街也是教育的好时光
选什么书给孩子读很重要
婴儿也有沟通需要
孩子的智力与三岁前父母的沟通相关
父亲参与照顾婴儿意义大
对婴儿要有“肌肤之亲”
要不要惩罚孩子?
“鞭刑”会抽出好孩子吗?
暴力教育埋下自杀隐患
惩罚孩子有妙招
第四章 懂生命才懂人生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轻生只因天地窄
做义工是生命教育的良方
培养孩子的沟通力
让孩子学会表达
吵架也是一种沟通
金钱买不到的教育
给孩子钱不是好奖励
钱和快乐不成正比
比钱更有效的奖励是什么?
阅读让孩子全面成长
童话有什么用?
阅读帮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艺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
艺术是生命中的一根手杖
舞蹈和音乐给生命力量
“成功学”就在生活中
给孩子点“权力”
负负不等于正
教会孩子“不放弃”
送孩子一张成功通行证
多元智慧:天生我材必有用
真正的教室在窗外
教育让人生有了奇迹
作者介绍
洪兰,台湾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洪兰撰写教育类杂志专栏二十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红遍宝岛二十年,每年进行数十场公益讲座,足迹踏遍宝岛各地,出版著作一直为台湾畅销家教书。
尹建莉,大陆教育家,教育硕士,曾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专业写作。其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融合中西方教育思想,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具体教育中应用的典范,成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发行已超400万册,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在全球华人中亦产生广泛影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它并没有美化为人父母所要经历的一切,相反,它赤裸裸地展现了那些深夜的焦虑、无助的争吵,以及在孩子面前的自我怀疑。这种不加粉饰的坦诚,让人感到极大的慰藉——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极其逼真的“情感共同体”,让所有正在经历育儿风暴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读到某个关于“期望落差”的章节时,那种被精准击中的感觉,让我几乎要合上书本,平复一下情绪。它没有提供廉价的“鸡血”,而是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共情和理解。这种“我们都在同一个船上”的默契,比任何操作指南都更有力量。它让你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许不是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智慧的成年人。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了得,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娴熟,将那些看似寻常的家庭琐事,描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都仿佛能穿透纸面,直击人心。比如,书中对那位严厉的父亲,那种矛盾的爱与期望的描摹,让我这个做父母的,看了不禁潸然泪下,反思了自己在教育上的种种不足。那种文字的张力,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场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仿佛作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演,将一幕幕家庭生活的大戏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温度。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有很多场景和对话,甚至让我产生了“这不就是我家的写照吗”的错觉。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是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映照出我们与下一代的相处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流水账式的编年体叙述,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建筑师,精心设计了故事的骨架和血肉。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时而跳跃到童年的温馨片段,时而又迅速切换到青春期的激烈冲突,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反而增强了故事的张力。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如何处理时间线的跳跃,每一次回溯或前瞻,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主题的深化,绝无故弄玄虚之感。仿佛作者手中握着一把精准的刻刀,在人生的经纬线上,雕刻出不同阶段成长的阵痛与欢愉。读这本书,就像在解一个复杂的迷题,每翻开一页,都会发现新的线索被巧妙地植入,让读者不断地去猜测、去验证,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家庭图景。这种阅读的参与感和探索欲,是很多平铺直叙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将“成长”这个宏大主题,解构成了无数个可以触摸和体会的瞬间。
评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探讨的主题是相当深刻的。它没有简单地抛出一个“好”或“坏”的教育模板,而是展现了教育过程中那些灰色的地带和无法回避的悖论。我感觉作者对人性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笔下的人物都不是脸谱化的,他们都在爱与约束、自由与规矩之间挣扎。书中对“边界感”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教条主义地告诉你该划在哪里,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让读者去思考,在亲密关系中,如何既保持连接,又不至于过度干涉。这种对教育本质的追问,超越了单纯的育儿技巧层面,触及到了为人父母者最核心的责任与恐惧。读完后,我不再执着于寻找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更愿意接受教育本身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自我修正的过程。这种对复杂性的拥抱,让这本书显得尤为珍贵和耐人寻味。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具个人特色,带着一种沉淀后的克制与诗意。不同于市面上很多畅销的育儿书籍那样充满激情和煽动性,它的文字是内敛的、有韵味的,像陈年的老酒,初尝平淡,回味悠长。作者大量使用了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具象化,让那些理论性的思考,变得可感、可触。例如,书中描述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阶段时,用了“像初春的嫩芽,急于伸展,却又时刻警惕霜降”这样的句子,一下子就把那种脆弱与坚韧并存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品味某些段落的措辞,欣赏作者如何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层次。这种文字上的美感,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了一种对审美情趣的滋养,让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对语言艺术的敏感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