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儿童自控力+儿童行为心理学
作者: 小吴妈妈+李群峰
市场价: 70
ISBN号: 9787569906561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6-02-01 版次:1 页数:约232页/本
目录
《儿童行为心理学》目录
前言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Part1 啼哭——宝宝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
哭声抑扬顿挫——宝宝在做运动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
仔细分辨宝宝病理性啼哭很重要
傍晚大哭伴随惊声尖叫——新生儿肠绞痛
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小儿夜啼
陌生人一抱就大哭——宝宝开始认生了
一旦和妈妈分开就号啕大哭——分离焦虑
跌倒后,越哄哭得越厉害——紧张害怕性啼哭
Part2 读懂宝宝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宝宝的心事用“脸”说
解读藏在宝宝微笑中的秘密
眼睛是表达*多意义的器官
宝宝吐泡泡,在传达什么呢
手部小动作也能体现“大心事”
反复扔东西——不断体现学到的新本领
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走敏感期到来了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Part3 了解孩子的怪异举止,正确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宝宝有根“蜜手指”
孩子总是黏着妈妈,父母要理解
随口咬人,并非是恶意攻击
伸手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
孩子恋物——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玩弄生殖器其实很正常
孩子喜欢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开始萌芽
交换——孩子人际关系的开端
喜欢接电话的小家伙
Part4 关爱孩子的心,轻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让孩子学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物品
家有“小小电视迷”
教孩子跟“小磨蹭”说拜拜
孩子不再“马大哈”
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宝宝热爱有秩序的生活——秩序敏感期到来了
别让尿床伤了孩子
Part5 处理好“糟糕”行为,妈妈从此不会再头疼
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胡乱涂鸦——孩子*原始的创造活动
家里有个“破坏大王”
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
和小朋友打架——自我意识正在发展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嫉妒——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
孩子总爱插话并不是故意的
Part6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小嘴里面藏有大乾坤
“妈妈,我从哪里来?”
喜欢说“不”——第*反抗期来了
爱说狠话——诅咒敏感期来了
别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
孩子爱告状——依赖心理的表现
不停地问“为什么”
“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
附录 搞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爱他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称职父母*应该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
婴儿抚触: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
《 儿童自控力》目录
一 章 能自控,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002
缺乏自控力,是孩子任性的根源 002
拥有自我控制力中枢,所以人才成为人 004
1岁之前,是播下自控力种子的时期 008
3岁前是培养自控力的关键期 012
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016
3岁后,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020
补充生理能量,才能更好练就自控力 023
【家长实践作业】――陪孩子玩多诺骨牌 028
第二章 培养孩子自控力,家长必须先要会沟通 029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很重要 030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让他走自己的路 036
不过度指挥孩子,孩子才能学会“自控” 039
表扬不是越多越好 043
恰当的批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046
教育需要智慧的“惩罚”,而不是体罚 050
【家长实践作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 054
第三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孩子先后成才 055
培养儿童情绪调控的重要性 056
情绪的分类 058
出生后3个月内,进行正式的情绪交流 059
3~6个月,正面情绪交流很重要 061
6~8个月时,帮助孩子表达丰富多样的情绪 064
9~12个月,同孩子分享想法和情绪 067
正确引导,帮孩子顺利走出分离焦虑情绪 070
解读孩子原始的恐惧心理 074
正确看待孩子初的独占欲 078
帮助孩子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080
【家长实践作业】――要等3分钟才能出去玩 084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让孩子管好自己的行为 085
发展孩子的社会行为 086
爱是一种能力 088
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要靠后天来培养 092
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097
培养自控力,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 101
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106
有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110
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朋友 114
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矛盾 118
具备专注力,才能更好地控制行为 122
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 127
培养“财商”,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131
【家长实践作业】――叠衣服比赛 135
第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137
信守承诺,才会做到言行一致 138
制订好计划,做事情才能有条不紊 141
如果不能自我反省,就学不会自控 145
管理好时间,才能掌控好生活 151
教孩子跟“拖延症”说拜拜 156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61
借口来了,责任心溜了 165
独立思考对孩子很重要 168
有些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 174
【家长实践作业】――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179
第六章 磨炼意志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181
坚持梦想才能飞得更远 182
帮孩子踢开“缺乏勇气”的绊脚石 186
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 190
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194
面对困难坚持一下,转折点就在下一个路口 199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让孩子经得起风风雨雨 202
做事有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5
抵御诱惑,能磨砺孩子的意志品质 210
【家长实践作业】――用“代币制”满足孩子的愿望 214
附录 利用小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控力 215
内容推荐
《儿童自控力》
教育孩子重要的不是教授他某种知识,而是通过自我控制塑造孩子的人格,让他们自己学会控制自己掌握世界。
本书提炼了新的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真实的案例和小故事,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应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与策略。相信身为父母的您只要阅读此书,并且运用书中的理论去培养孩子,那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自控力的省心孩子。
《儿童行为心理学》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开心大笑;而有时候,却又会放声大哭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书列举了一些宝宝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作者简介
李群峰,群峰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群峰国际教育品牌创始人。出版有《边宠边吼育英才》《*好的教养在西点》《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
小吴妈妈,喜好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数字,出版作品十余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教育工作,贴近儿童生活,深谙儿童心理,并有独到见解。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哲学上的“黑科技”,它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规矩”的理解。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因为规矩定得不够严厉,或者执行得不够坚决。但读完后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僵硬的“不许做”恰恰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反抗欲望。这本书巧妙地引入了积极行为支持(PBS)的理念,教我们如何从“禁止”转向“引导替代行为”。比如,孩子喜欢在沙发上乱跳,我以前会严厉制止,效果很差。书中建议,不如提供一个更安全的替代空间,比如一个专门的“运动角”,并且明确告诉他:“你可以在那里跳,因为沙发是用来休息的。”这种“设置环境,明确期望”的方法,比单纯的惩罚有效得多。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场权力斗争,而是一门关于如何巧妙设计环境的艺术。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时刻紧绷神经的“警察”,而更像是一个引导孩子探索世界的“园丁”,为他们修剪出最适合生长的土壤和光照。
评分天哪,我最近终于读完了那本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没有给我那些老生常谈的“要多鼓励孩子”之类的空洞建议,而是深入剖析了儿童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内心世界的运作机制。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故事和大量的心理学案例,将抽象的“自控力”这个概念具象化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延迟满足”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孩子等待,更是教会他们如何构建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感。书里提到一个观点,说孩子的冲动行为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所以我们大人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定的预期和安全感。我尝试着在家里实践了书里介绍的“五分钟情绪暂停法”,效果立竿见影,以前孩子一不顺心就大吵大闹,现在他会学着自己数到五,虽然一开始很费劲,但明显感觉到他的情绪波动在减弱。这本书的文字非常细腻,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感,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教育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让我这个“新手爸妈”感觉踏实多了,不再对育儿中的各种“小怪兽”感到束手无策。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强调“教养方法”的书不太感冒,总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爱”。但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于“爱”的重新定义——真正的爱,是需要策略和智慧的。它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本针对“问题儿童”的指南,而是一本关于如何“优化亲子关系”的工具书。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我以前总以为自己很会听孩子说话,但读了之后才发现,我听的都是“内容”,而忽略了背后的“情绪”。作者教我们使用“积极倾听”和“情感命名”的技巧,比如,孩子说:“我讨厌上学!”我以前会说:“有什么好讨厌的,学习多重要!”现在我学会了先回应:“你听起来是不是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感到很烦恼?” 这种转变让孩子觉得被看见、被理解,沟通的堵塞瞬间就被疏通了。这套方法论极其实用,它让亲子间的对话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连接感和亲密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特别贴心,完全符合现代家长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它不是那种动辄几百页、需要坐下来严肃研读的“大部头”,而是充满了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即时行动清单”。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挫折教育”的处理方式。在现代社会,我们太容易过度保护孩子,替他们清除所有障碍。这本书却勇敢地提出了“有边界的放手”的重要性。它详细列举了哪些类型的“失败”是孩子必须自己经历的,以及家长应该在哪个阶段介入,哪个阶段应该保持沉默。我根据书中的建议,有意识地减少了对孩子作业和玩具收拾的包办程度,虽然初期孩子抱怨连连,但很快他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自我组织能力。这本书给我的核心启发是:真正的强大,是从每一次不完美中站起来的能力。它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有原则的放手者”,而不是一个“焦虑的控制者”。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科学依据的家长,所以市面上那些充满鸡汤味的育儿书我大多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这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著作,从头到尾都引述了大量的经典和前沿研究,让我读得心服口服。它没有停留在“应该怎样”的层面,而是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例如,书中对“依恋理论”的解读,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我家孩子在陌生环境里总是紧紧黏着我。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家庭互动策略。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回应模式,从快速抽离安慰,转变为慢下来,真正地“共情”他的感受,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和一个轻拍。这种深度的理解带来的改变是根本性的,它让我不再把孩子的某些行为看作是“故意捣乱”,而是看作是“未被满足的需求的表达”。这本书为我的育儿观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面对各种育儿难题时,都能有据可依,底气十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