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播种爱播种智慧: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定价:20.00元
作者:徐国静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33645106
字数:
页码:1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尊重、信任和支持。
智慧不同聪明,智慧能穿透现象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
父母给孩子好的礼物是爱和智慧。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常常不是被爱烫伤,就是被爱束缚手脚。如何给孩子真正的爱和智慧 ,怎样在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宝贵季节播种爱和智慧呢?
作为星星家园的创始人,徐国静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生命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星星河家园一次次生动深刻的教育实践活动告诉天下父母:
3-7岁是每个孩子生命的春天,是播种爱、播种智慧的佳季节。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发现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展现才华的机会。
尊重、信任、支持孩子,让孩子学会用爱心拥抱世界、用智慧把握人生、用梦想创造奇迹。
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民间,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
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创作。
目录
章 爱孩子,讲究方式
第二章 爱孩子,需要支点
第三章 爱心种子,智慧人生
第四章 生命之春,爱的启蒙
第五章 心灵沟通,爱无障碍
第六章 早期开发,智慧萌芽
第七章 共同学习,播种智慧
第八章 走出家门,教益无穷
作者介绍
徐国静:诗人、作家、演说家、教育专家、星星河家园创始人。近十年来,徐国静在对神话、宗教、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进行广泛探索研究后,以诗的语言创作了300万字的作品和80集教育电视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全国十几所大学举办过个人讲座,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长春、福州等30多个城市举办过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演讲;同时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项目策划执行工作。
曾出访过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北京、莫斯科参加过千人国际演讲大会的演讲,演讲稿《爱的哲学》被选入《大学语文教程》和《演说词诵读精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交流》、《成长在线》、《神州大舞台》等栏目,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教育时话》、《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读者》杂志都曾播出和报道过徐国静在全国的系列演讲活动,影响广泛。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非常舒服,不像那种学术味很重的教科书,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更像是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心灵茶点”。我最喜欢它里面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案例分析,它们都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真实场景。比如关于“界限感”的建立,书中用一个孩子总是抢玩具的例子,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坚定而温柔的沟通,让孩子理解“尊重他人”的真正含义,而不是用吼叫或惩罚来压制行为。那些对话示范太实用了,我立刻在家里进行了几次尝试,效果出炉得很快,孩子竟然真的能理解了“你的玩具我很喜欢,但现在不行,等你玩完了我再玩”这种带有同理心的拒绝。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只是给你理论,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在那个当下,说出最恰当、最有效的话语。它让“管教”这件事从一件令人头疼的拉锯战,变成了一场充满理解和尊重的交流。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说实话,我平时对这类教育类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但这一本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的视角非常独特和前沿。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表扬和鼓励”,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失败教育”的见解。过去我们总是努力帮孩子扫清一切障碍,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或经历挫折。这本书大胆地提出了“有边界的放手”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瞬间,哪怕结果不如人意。书中提供了一系列情境分析,教家长如何在孩子跌倒时,不是急着扶起,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下次可以怎么做”,这种教练式的引导方式,我以前从未系统学过。这种培养孩子抗逆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对我这个追求完美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次彻底的理念重塑。读完之后,我更愿意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小世界,我的角色更多是支持者和啦啦队,而非全能的“救火队长”。这本书的深度和实践性,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极其积极和充满希望的,它成功地将“智慧”与“爱”这两个看似宏大的主题,落脚到了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它并非鼓吹要培养出什么“神童”,而是致力于培养一个内心富足、能够自洽地与世界相处的人。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培养阅读习惯”和“激发好奇心”的章节。作者没有把阅读变成一项任务,而是描述了如何将书籍融入生活,变成一种享受,比如建立家庭共读的仪式感,以及如何巧妙地回答孩子那些“十万个为什么”。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操作性,而且强调的都是过程的美妙,而非结果的功利。阅读完后,我不再焦虑于孩子识了多少字,而是开始享受每周带他去图书馆挑选新书的那段时光,那种期待感和探索欲,比任何学习资料都来得珍贵。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人放下焦虑,回归到育儿最本真的快乐和意义上去,它给予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生命和成长的深刻敬畏。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爱不释手,简直是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它没有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一章节,作者的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一跟我说学校里的小烦恼,我就得赶紧给出解决方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能理解他们的耳朵。它教我如何放下自己的焦虑,真正沉浸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嗯,听起来你今天确实有点累了”,都能让孩子立刻放松下来。我试着用书里提到的“反射性倾听”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明显感觉到被尊重和被看见,愿意敞开心扉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这种点滴的改变,对我们亲子关系的改善是革命性的。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温暖,读起来让人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心地善良的长辈聊天,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让我对未来的育儿挑战又多了一份从容和信心。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爱与智慧的结合,才是养育一个健康、独立个体的核心。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情绪管理”这一块做得尤为出色,这一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对孩子心理健康日益增长的重视。我们这一代很多父母,自己可能都没太学会如何健康地处理负面情绪,更别提引导孩子了。书中用一种非常科学又易懂的方式,解析了孩子大哭大闹背后的心理需求,它不是简单地把“发脾气”定义为“不乖”,而是看作一种强烈的、但表达方式不成熟的情绪信号。它提供了一个“情绪急救包”的概念,教父母如何在孩子情绪爆发时,先做到“情绪降温”——比如共情、提供安全感,而不是急着讲道理。我特别赞同作者提出的“情绪的命名”练习,引导孩子把“我不高兴”说成“我现在很生气,因为你拿走了我的积木”。这种帮助孩子将模糊的感觉具象化的训练,对他们未来的情商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指导了如何“做”父母,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能理解人类复杂情感的成年人,这种自我成长的维度,是我之前阅读其他育儿书时很少感受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