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自然嬉游记
定价:45.00元
作者:洪琼君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5454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自然嬉游记》是台湾自然教育家——洪琼君重要的自然教学笔记,对台湾自然教育界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书。全书搭配70张彩色自然观察照片、18幅插图,记录了作者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有趣故事,以及生动活泼的自然观察课程,不仅完整呈现了作者人本教育的自然关怀和思索,更能成为亲子或亲师走入大自然的游戏范本。
书中,从到野外去上课—— “走入自然”出发;引导孩子们弯下身去、跪在泥土上“发现自然”;再从小侦探们的自然游戏开启“感官之旅”,让孩子们充分探索与体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后更深入地通过“沙卡的故事”(沙卡小学是体制外生态小学),近距离观察和理解生态自然教育;*后回归现实,从自然的视角“观察一座城市”,呼吁远离自然太久的人们,不必当无所不知的自然解说员,陪孩子一起好好欣赏城市中的自然,领略四季馈赠的风景。
20世纪蕞的植物学家贝林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终ji的目标是对生命保持敏感。”希望我们教孩子通过反复练习积累知识、通过激发上进心获得成就的同时,也将自然教育作为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所馈赠的养分,往往超出一切“人为”的想象。
目录
作者介绍
洪琼君
1996年开始投入儿童自然生态教育及自然写作。现在是作家、纪录片导演、两个剧团的团长、博士还没毕业,到处说故事、传播创新教育理念的人。著有《大自然嬉游记》、《自然观察入门》(晨星出版社)、《你也可以带孩子和自然玩》、《乐游自然天地》(张老师文化公司)、《深林阅读--我在荒山小学的作文课》(耶鲁国际文化公司)、《画话童年——窥探幼儿涂鸦文学的奥秘》(秀威信息科技公司)。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坦白讲,带着一种老派的、近乎于博物学家的严谨,但又巧妙地用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幽默感来平衡。它不是那种为了取悦大众而刻意卖萌的“科普读物”,它的知识密度是相当高的,但作者总能找到一种最不让人感到压力的表达方式。比如,他解释复杂的生态系统如何运作时,会用一个非常生动的生活场景来打比方,比如把食物链比作一场永不落幕的“农贸市场交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我特别喜欢他那种对“错误”的宽容态度,书中提到自己小时候曾经错误地给某种浆果命名,然后花了十年时间才纠正过来,这种坦诚让人感到亲切,也让人明白,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不断学习的过程。书中配有的插图(如果这本书有实体书的话,我猜想是手绘的素描风格)也极其考究,不是那种色彩斑斓的卡通图,而是用最少的线条勾勒出物种最关键的特征,这种“减法美学”非常高级。读这本书,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听一位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导师,坐在壁炉边,娓娓道来他一生的观察心得。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轻松的散文集,但它实际上是一部结构精妙、论证扎实的自然观察实录。它的结构就像一个迷宫,你以为你走到了尽头,结果发现那只是一个岔路口,通往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中关于季节性迁徙的描写尤其引人入胜,作者将鸟类的长途飞行描述成一场超越地理边界的“史诗级马拉松”,不仅描绘了它们如何利用磁场导航,还细致分析了不同纬度食物来源的波动如何驱动了这场生命之舞。这种将生物学、地理学、甚至一点点物理学知识完美融合的写作手法,非常高明。而且,这本书不只是“观察”,它还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在人类活动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不打扰”的观察者?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把这个伦理困境抛给了读者。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更像是一份需要时不时拿出来翻阅、与自己的心境进行对话的伙伴,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感悟,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尺度”的重新定义。我们总是在谈论宇宙的浩瀚或者人类的历史长度,但这本《大自然嬉游记》却把目光聚焦到了微观世界和瞬间的生命。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描绘苔藓群落的“城市景观”,探讨一片落叶在分解过程中所扮演的“清洁工”角色,以及真菌网络如何像地下互联网一样连接着整片森林。这种对细微之处的专注,彻底颠覆了我对“重要性”的理解——原来最微小的生命体,其在生态平衡中起到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那些宏伟的山川河流。书中还引用了许多不太为人知的自然学家的研究,将这些被主流科学界忽略的“小人物”的工作抬到了应有的高度。读完后,我去看待一小块泥土的方式都变了,里面蕴含的复杂生命活动,比我日常接触的许多宏大事件都要来得震撼。这是一种强烈的“去中心化”体验,让我们意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人类转的,而是由无数个平等且相互依存的微小奇迹共同构筑的。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慢工出细活”。它没有那种急于把你拉入高潮的商业小说的套路,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牵着你的手,慢慢悠悠地走过四季的更迭。每一章的过渡都极其自然,像是春日里融化的雪水汇入溪流,带着前一刻的清冷和下一刻的生机。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时间感”的把握。他可以花上整整几页纸来描述一朵蘑菇从菌盖初现到完全绽放的缓慢过程,那种等待的张力被拿捏得恰到好处。读到这里,我甚至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慢了下来,开始学着去体会那种“等待的艺术”。书中穿插了一些作者年轻时在野外迷路的经历,这些小插曲不是为了炫耀勇气,而是用一种近乎自嘲的口吻,教会读者敬畏自然界的力量。更别提那些充满哲理的片段,比如“自然从不浪费,它只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转化时机”,这句话让我对生活中的挫折都有了新的理解。这本书读起来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茶,初尝平淡,细品方知其回甘悠长,韵味无穷,绝非快餐式的消遣读物可比拟。
评分这本《大自然嬉游记》简直是为我这种城市里长大的“自然盲”量身定做的探险指南!我一直以为观察昆虫和植物是很枯燥的事情,直到我翻开这本书。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成年人的洞察力,他不是在罗列枯燥的科学名词,而是在带领我们进行一场充满惊喜的寻宝游戏。比如,书中对一只蚂蚁如何用它那微小的身躯搬运比自己重几十倍的食物的描述,细致到仿佛能看到它努力时的每一次肌肉颤动。又比如,书中对清晨露珠在蜘蛛网上折射阳光的描绘,不是一句简单的“很美”,而是详细解析了光线穿过水滴时发生的物理现象,却又不失诗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声音的地图”那一章,作者教我们如何分辨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如何通过风吹过不同树叶的沙沙声来判断天气变化。读完这一章,我周末去公园散步时,竟然真的能分辨出是麻雀的叽喳还是画眉的婉转,这感觉太奇妙了,就像突然解锁了自然界的一个隐藏频道。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远比我想象的要热闹和复杂得多,充满了值得细品的细节,读完后,我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了,总是不由自主地想低下头,去看看路边那些被我过去忽略的小生命和小风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