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此次出版为10周年纪念版。适用于中国的家长及儿童教育工作者。
★ 根据人类科学家的理论,童年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家长若不能了解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终生难以痊愈的伤害。
★ 性格决定命运。不当的家庭教育将造成孩子的性格扭曲,0~12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可不慎。
★本书采用“孩子的内心独白”这一独特的形式,架起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桥梁,让家长直接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 作者是有着30多年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学家,曾在60多个国家进行讲学和心理治疗。
★ 书中有32个真实的心理治疗案例,全部与童年创伤有关。可以帮助中国家长提升心理觉察能力,改善自己与原生家庭及子女的关系。
★ 是中国家长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治疗的入门书籍。
内容介绍
童年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至大。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世界,不仅无法正确引导孩子,而且可能随时伤害孩子的心灵。而要修复童年时期的创伤极其困难,有些创伤几乎是不可治愈的。
本书根据《童年的秘密》修订而成,心理学家葛氏妇总结自己3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以“孩子的内心独白”这一独特的形式,真切而生动地述说了孩子的痛苦和欢乐,促使父母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感受孩子本真的需求。他们还用32个真实的案例,帮助中国家长反思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治疗自己的童年创伤,同时有效避免将错误的教育模式沿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目录
修订版序 开启“童年秘密”之锁 /03
初版前言/09
01 孩子的内心想法对父母至关重要 /001
当你们在温柔和粗暴之间摇摆不定时,当你们一会儿给 我解释一会儿对我严惩时,当你们对同样的事情这次说 “行”下次说“不”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儿。
02 孩子的独白 /013
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准备好去面对生活、面对各种现 实,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这种教育方法能使孩子终自主自立,获得成功。
03 父母的独白 /035
指责他人的恶习只会徒增彼此的痛苦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指责就像毒害家庭氛围的毒药。指责是不成 熟的、不想学习的人的习性。
04 学会保护自己 /041
人一生中需要学习的一切,有一半是在生命的头一年里学到的。在生命的第二个年头里,人更多是在学习那些 做人的关键方面。
05 人的性格 /049
孩子要学会做人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那得有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要有爱和关怀,以及跟自己的看护者所建立起的稳固而持久的联系。
06 几条心理学原则 /062
我们不应是表扬孩子,而应学着鼓励孩子。这就要求大人这 一方要尊重、关心孩子的观点。这种态度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心和独立性,会使孩子深受鼓舞,热情满怀地成长、学习。
07 性别问题 /093
性别问题在常变得异常尖锐,男女双方都深受其害。在 有的家庭和单位里,或者在社会上,都可以观察到一场潜伏 的“战争”。
08 童年经历对成年生活的影响 :32 个案例分析 /095
父母只根据自己片面的认识和理解来对待孩子。他们把孩子 当东西看待,而不是当人来对待。结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 沟通桥梁就会中断,而这种断裂通常是性的,至少在孩 子内心深处是性的。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父母情绪管理”这一块着墨不少,这一点往往是其他育儿书籍容易忽略或一带而过的重点。作者坦诚地指出,一个健康、稳定的亲子关系,根基在于父母自身的心灵健康。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暂停”技巧,教我们在被孩子激怒的临界点上如何迅速抽离出来,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和反应。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五秒深呼吸法”来应对孩子打翻牛奶的场景,效果出奇地好,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吼叫,而是平静地和孩子一起清理。那一刻的平静,不仅化解了当前的冲突,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重新获得了对局面的掌控权,这对于建立自信心强大的父母形象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相当平易近人,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辈在进行一次深入而坦诚的交流。作者的语言非常生活化,充满了真实的案例和细微的观察,让人感觉作者完全理解我们在日常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鸡毛蒜皮却又让人抓狂的瞬间。比如,书中描述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的情景,简直就是对我家“小霸王”的翻版再现,那一刻我真的有种“啊,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释然感。这种强烈的共鸣感,是很多理论性育儿书籍所缺乏的。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而是热气腾腾的生活智慧,让人在被理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书中的引导和建议,读起来心服口服,非常舒服。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棒,那种略带纹理的触感让人心生喜爱,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印刷的版本。装帧设计也很有心思,封面色彩搭配柔和而不失活力,很吸引眼球,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随手翻阅,都显得很有品位。我特别留意了字体和排版,字号适中,行距舒适,即使是晚上开着小台灯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牢固,书页之间没有出现松动的情况,这对于经常翻阅的育儿书籍来说太重要了。光是这些外在的细节,就足以让人对里面的内容抱有极高的期待。我记得上次买的一本育儿书,没看几次就开始掉页了,这次这本的质量显然高出不止一个档次,看得出作者和出版社在制作环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研读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我个人非常欣赏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划分和探讨,它不像有些书那样笼统地谈论“儿童”,而是细致地区分了0-3岁、3-6岁、以及学龄前后的核心需求差异。这种精细化的处理,让我在查找特定阶段的育儿策略时,能够迅速定位到最相关的信息,避免了盲目套用。特别是对“依恋关系”的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要多抱抱”的表层,而是深入到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动机,这对我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黏人或者抗拒沟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和内容的深度,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极高,可以作为一本“育儿工具书”长期放在手边,随时查阅和对照孩子的成长曲线。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知识密度恰到好处,没有过度的学术化语言,但又不失科学依据。它巧妙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书中的案例故事,即便是虚构的,也写得如同纪录片一般真实可感,它们不是用来炫耀“别人家的孩子”有多棒,而是用来映射我们自己家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书中关于“界限感”的建立那几章,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要说不”,而是详细拆解了如何“温柔而坚定”地说“不”,以及说“不”之后可能引发的情绪波动该如何处理。这种兼顾“道”与“术”的写法,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解决眼前问题的指南,更像是一部引导我们建立长期、健康亲子哲学的教科书,值得反复咀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