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宝宝心语 了解0~1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双色)
定价:39.80元
作者:张卫东, 陶红亮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121891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幼儿家长必看的0~3岁幼儿心理学指导书。 把握0-3岁幼儿性格养成关键期, 用心去倾听宝宝的内心世界,做宝宝的**任启蒙老师,才能让宝宝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双色)宝宝心语.了解2~3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双色)
内容提要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为广大家长提供的教子宝典,从宝宝的真实内心、身心发展特质、人际关系表现、心智、性格与心理、“怪癖”、教养难题等方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进行解析,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宝宝。
本书语言温馨亲切,案例生动有趣,方案具体实用,让家长在短时间内读懂宝宝的心,准确把握宝宝的心理,给予宝宝贴切、实际的心理援助,帮助宝宝身心健康成长,还宝宝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
家长们翻开本书,不光可以了解0~1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能从心理学视角发掘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读懂宝宝的心,才能羸得宝宝的心,才能与宝宝有效沟通,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目录
Part 1 父母影响宝宝的一生
说话的语气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
气质的培养宝宝的气质可以选择
人际智能从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性格培养父母的态度影响很大
注重细节细节对宝宝心理影响重大
父亲的爱宝宝心智健康的守护神
Part 2 留意千变万化的面部表情
瘪嘴就掉眼泪宝宝怎么那么爱哭
嘟嘴皱眉宝宝过得好委屈呀
满脸笑容宝宝真的好开心
脸变得真快初生宝宝的百变表情
玩舌头、吐泡泡宝宝在自娱自乐
张着小嘴笑宝宝健康、聪慧的表现
Part 3 了解宝宝奇妙的肢体语言
“手舞足蹈”宝宝的“舞蹈”在说话
小脚丫大智慧宝宝的脚丫会思考
丰富的手势宝宝也会妙趣手语
小眼睛亮晶晶宝宝的眼神有秘密
捏着小拳头宝宝需要开拳了
挥动手臂宝宝肢体表达更方便
Part 4 破译宝宝的性格密码
不听妈话宝宝也有小心思
酷酷的宝宝宝宝怎么突然不理人了
吃饭不专心宝宝进食的潜规则
自我保护宝宝进入“认生期”了
宝宝太黏人宝宝进入分离焦虑期
睡觉时的笑宝宝是在做梦吗
Part 5 接受宝宝的情绪反应
喜怒哀乐要及时回应宝宝的情绪
受创伤了妈妈保护好宝宝吧
爱上他不爱你宝宝愿意跟满足自己的人
坐立不安宝宝也许有多动症
嫉妒心理宝宝正常的情绪反应
Part 6 读懂宝宝感知世界的行为
每天都有新动作宝宝的运动能力在发展
睡觉踢被子宝宝的本领真大
啃吃手指头宝宝怎么那么爱吃手
大哭大闹宝宝是在寻求父母的帮助
小嘴咬人宝宝在发泄情绪呢
Part 7 读懂宝宝探索世界的行为
我不想走路宝宝要妈妈抱抱
乱撞头脑宝宝在宣泄情感
乱扔东西宝宝独特的学习方式
闹觉这可能不是宝宝的错
匍匐前进爬行的宝宝会更聪明
翻山越岭爬高是宝宝的天性
Part 8 宝宝如何与世界交流
宝宝总是啼哭掌握宝宝丰富的哭声
咿呀咿呀怎样正确与宝宝交流
学说话宝宝初的智力活动
高音与低音音调里隐藏着小秘密
“啊、啊”地尖叫宝宝在练习发声呢
不喜欢洗澡宝宝开始不听话了
我会跟着做宝宝开始模仿学习
Part 9 读懂宝宝的生活需求
吃奶不专心宝宝总是吃吃停停
萌生颗牙宝宝艰辛的准备
想要翻身妈妈快帮帮宝宝吧
宝宝常打哈可能是缺氧了
哼哼唧唧宝宝睡觉不消停
作者介绍
张卫东,1953年出生,妇产科主任医师。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官,河北省卫生系统高级评委。近年来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参与多部著作撰写。其作品:《父母不可不知的118个育儿细节》。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非常焦虑的夜晚翻开这本书的。那时候我的孩子正处于“夜醒频繁期”,我几乎快要被无尽的疲惫和自我怀疑击垮了。市面上很多书都会告诉你“坚持”、“规律”,但真正能告诉你“为什么他会这样”的书却很少。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前语言期沟通”的描述。它详细解析了宝宝发出的一些细微的声响、手势乃至面部肌肉的抽动,如何对应到他们真实的情感需求——饥饿、不适、探索欲,甚至是某种尚未命名的情绪困扰。读到其中关于“目光接触”在建立安全感中的作用那几页时,我简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过去那些与孩子对视的瞬间,都有了全新的意义。这种深入肌理的分析,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基础育儿指南”范畴,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人类早期心理学入门读本。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关注0到1岁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和感官统合问题,想找一本既有科学依据又易于消化的参考书。市面上的科普读物往往要么过于学术化,看得人头昏脑胀;要么又过于简化,流于表面。这本书的难度把握得非常好,它巧妙地将一些神经科学的结论融入到日常的照护场景中。比如,它对不同月龄宝宝对光影、声音的敏感度变化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并且给出了非常实际的操作建议,比如如何调整房间的照明,而不是简单地说“多陪陪他”。而且,双色印刷的排版设计确实减轻了阅读疲劳,关键信息和重点段落被有效地凸显出来,即便是碎片时间阅读,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点,这对于忙碌的职场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腔调。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初为人父母的群体建立情感连接。书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真实、甚至略带幽默感的育儿小故事,这些场景往往精准地击中了为人父母时的尴尬与无奈。我记得有段文字描述了宝宝如何通过“拒绝”来建立自我边界感的过程,那段描写让我不禁会心一笑,因为我刚刚经历了与我六个月宝宝的“奶嘴拉锯战”。它没有指责父母的无措,而是将这种冲突视为宝宝成长的里程碑,这极大地抚慰了我内心的挫败感。这种共情式的写作手法,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体验,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个体差异”的强调。很多育儿书籍总倾向于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仿佛所有宝宝都应该在某个时间点学会某件事。但这本书花了不少篇幅去讨论,即使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孩子,他们在气质、睡眠模式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上也会存在巨大差异。它鼓励父母要成为自己孩子“首席研究员”的角色,去观察、记录和理解自己宝宝独有的“语言”。这种理念让我从“盲目对标”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我孩子自身的节奏和信号。它提供的是一套观察的“工具箱”和“思维模型”,而不是一套必须遵守的“操作流程”,这一点是它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温暖又充满智慧的气息,那种淡雅的色彩搭配上那双灵动的小眼睛插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婴幼儿心理的深入洞察。我本来对育儿书籍有些审视的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空泛的理论堆砌,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却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训练”宝宝的刻板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慈爱无比的邻家长辈,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剖析那些我们大人常常忽略的、宝宝内心世界的细微波动。特别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很多时候宝宝的哭闹或怪异举动,我们只能靠直觉去猜,而这本书似乎能提供一个更科学、更贴近宝宝视角的解读框架。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理论时,那种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真正蹲下身来,用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理解这个小生命正在经历的每一个“大事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