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
| 作者 | 宋华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 ISBN | 9787515816418 |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分为“个人礼仪篇”“家庭礼仪篇”“学校礼仪篇”“公共礼仪篇”和“社交礼仪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两到三章组成,每一章有5~6个小节,由作者的女儿“依依”为线索穿起的小故事和道理构成,借依依的行为来引导幼儿礼仪教育。 |
| 作者简介 | |
| 作者宋华,自由撰稿人,策划、出版过图书《心灵解毒》《王子马化腾》《幸福女人修炼术》等作品,本书是她初为人母后的感悟所得,渴望以一颗从容温和的父母心,陪伴孩子成长。 |
| 目录 | |
| 个人礼仪篇 章?孩子的形象不可忽视 / 003合适的衣服好看 / 004做妈站姿监督员 / 007臭宝宝人人避之 / 010让手指学会“说话” / 012美好的形象毁在小动作上 / 014 第二章?言谈是礼仪的另一张 / 017我为什么要叫他 / 018等一会儿再说 / 021会“聊天”是一项重要技能 / 024教会孩子正确称呼他人 / 027你可以说“不” / 030 第三章?品格是伴随一生的礼仪之基 / 033说脏话的孩子 / 034别给孩子种下“撒谎”的种子 / 037乱发脾气的孩子没礼貌 / 040别再拿孩子和别人比 / 043比黄金更珍贵的是时间 / 046 家庭礼仪篇 第四章?对亲近的人也要讲礼仪 / 051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 052孔融让梨的故事 / 055教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 / 058力做中国好邻居 / 060养一只有“教养”的狗 / 063第五章?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 067吧唧嘴的“恶果” / 068告诉孩子你挣钱很辛苦 / 071谢谢你替我做家务 / 074我可以进来吗 / 076独立自主,是孩子的权力 / 078 学校礼仪篇 第六章?尊重老师,重视礼仪 / 083老师更喜欢“嘴甜”的孩子 / 084不要打扰老师休息 / 087教师节,送的是“心意” / 089挑战“”要有分寸 / 092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尊重 / 094 第七章?同学之间“礼”应互敬互爱 / 097别以成绩区别对待同学 / 098你喜欢被起外号吗 / 101同学之间的冲突:敢作敢当 / 103每个人都是不的 / 105保护好同学的小秘密 / 107比赛,不要赢 / 110 公共礼仪篇 第八章?有“礼”走遍天下 / 115“悄无声息”地让座 / 116请问,××路怎么走 / 119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吗 / 121文明有礼的小“乘”客 / 123叠好被子再离开 / 125 第九章?公共场所,礼仪的放大镜 / 129顾客是有礼貌的“上帝” / 130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观众 / 133别把文明一起丢了 / 136孙悟空的反面作用 / 139当美食“遭遇”礼仪 / 141 社交礼仪篇 第十章?拜访时的礼仪 / 147春节拜访的注意事项 / 148探望病人是项艺术 / 151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 / 153想想别人需要什么 / 156好朋友的生日派对 / 159 第十一章?让孩子尽尽“地主”之“仪” / 163让孩子与客人和平相处 / 164小小“人来疯” / 167别忘了,孩子也是主人 / 170有朋自远方来 / 173学会接受不喜欢的礼物 / 175 后?记 / 178 |
| 编辑推荐 | |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那些懂礼貌的孩子报以微笑并送去夸奖,因为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孩子能给我们的内心深处带来愉悦和舒适之感。 小小的他(她)能否在看到别人时主动打招呼、握手,别人给他(她)东西时说声谢谢,意识到说话不能太大声,自己的举动不要影响到别人,买东西要排队……这些基本的礼仪是起码的道德操守,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决定他(她)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生存能力之一。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难在人群当中立足。台湾作家龙应台也说过:文明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一个人的魅力来自于人格的魅力,即发自于内心的善良宽容,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看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主要是看他怎样与人相处,是否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家欢喜,增进人生的助力。 要想成为一个处处受人欢迎的小天使绝非自然天成,需要家长们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为基础,更需要家长们身体力行。在平时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家长们可以配合生活实景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礼仪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简明、容易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应做的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同时说明它们为什们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 本书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及社交场合等方面详尽描述了各种礼仪习惯和礼貌细节。这些细节既有原则又有方法,以故事启蒙的方式娓娓道来,身临其境,让家长们易于吸收和借鉴。 家长读者们依据自家孩子不同年龄及状况,活学活用书中的礼仪细节,完全可以掌握礼仪教育的精髓,我们应有信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小天使。 孩子的礼仪教育贵在幼儿做起,重在正确引导。如果您的孩子还存有暴躁或者腼腆之态,那是孩子自有的天性,我们不要过多焦虑,好的“礼仪天使”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真心。 后,衷心祝福您和您的孩子都能成为处处受人欢迎的人!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购买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这样,让我感到如此踏实和有收获的。它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从家庭内部的礼仪,逐步过渡到学校和公共场合的规范,最后延伸到数字时代的交往礼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关于“如何得体地拒绝”的部分,真是解了我的大疑惑。很多孩子碍于情面,不敢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从而吃亏。这本书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告诉孩子,有礼貌并不等于没有主见,学会拒绝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养。这种对现代社交困境的精准把握,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我甚至觉得,我们成年人也应该翻阅一下,反思一下自己日常中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失礼之处,这本书对提升整体家庭的文化氛围都有积极作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儿童心理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力。很多育儿书籍只是空泛地谈论礼仪的重要性,但这本书却真正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思。它没有使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来要求孩子“必须怎样”,而是用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他们去体会礼貌背后的意义。比如说,书中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地说“你要听别人说话”,而是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明白认真倾听是对发言者最大的尊重,这能让别人更愿意与你分享和交流。我发现,当我用书中的例子去和我的孩子沟通时,他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去尝试。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远比生硬的命令有效得多。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出色,图文并茂,色彩柔和,即便是比较小的孩子也能被吸引住,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它确实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来塑造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基础。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强调“心意”的重要性,而不是僵硬的教条。作者反复强调,礼仪的本质是“爱与尊重”,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内心没有体会到那份善意,那么礼仪就失去了灵魂。书中关于“同理心培养”的章节,我印象最为深刻。它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考虑那些需要座位的人的感受。这种由内而外的修养,是任何高价位的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我发现,自从孩子开始理解礼仪背后的情感逻辑后,他的行为变得更加自然、更加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是一本真正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书,它在帮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优雅的第一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正面社交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人本化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本普通的礼仪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养成手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基础的交往技巧正在被忽略,而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界限感”的探讨,这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尤为重要。书中清晰地教导孩子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私密空间。这对于培养一个内心强大、边界清晰的个体至关重要。我尝试让孩子练习书中所提的“表达感谢的艺术”,不再是敷衍地说“谢谢”,而是学会具体地指出对方帮助的细节并表达真诚的谢意。这种细节的打磨,极大地提升了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情商。可以说,这本书是送给孩子进入更广阔社交圈的一张“通行证”。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社交习惯和理解人情世故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教孩子“怎么做”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生活,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复杂的礼仪规范变得浅显易懂。我的孩子以前在一些场合会显得有些拘谨或者不知所措,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比如,在和长辈交流时,他学会了恰当的称呼和表达方式,不再是以前那种含糊不清的状态。书中对于餐桌礼仪的讲解尤其细致,从座位的安排到夹菜的顺序,都描绘得绘声绘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尊重和体贴他人。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法,确实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拥有良好教养的家长们,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