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9787515816418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宋华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9787515816418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宋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华 著
图书标签:
  • 礼仪
  • 儿童礼仪
  • 社交技巧
  • 人际关系
  • 行为习惯
  • 素质教育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宋华
  • 成长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6418
商品编码:294010851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作者 宋华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 9787515816418
出版日期 2016-08-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个人礼仪篇”“家庭礼仪篇”“学校礼仪篇”“公共礼仪篇”和“社交礼仪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两到三章组成,每一章有5~6个小节,由作者的女儿“依依”为线索穿起的小故事和道理构成,借依依的行为来引导幼儿礼仪教育。


   作者简介

作者宋华,自由撰稿人,策划、出版过图书《心灵解毒》《王子马化腾》《幸福女人修炼术》等作品,本书是她初为人母后的感悟所得,渴望以一颗从容温和的父母心,陪伴孩子成长。


   目录
个人礼仪篇


章?孩子的形象不可忽视 / 003合适的衣服好看 / 004做妈站姿监督员 / 007臭宝宝人人避之 / 010让手指学会“说话” / 012美好的形象毁在小动作上 / 014
第二章?言谈是礼仪的另一张 / 017我为什么要叫他 / 018等一会儿再说 / 021会“聊天”是一项重要技能 / 024教会孩子正确称呼他人 / 027你可以说“不” / 030
第三章?品格是伴随一生的礼仪之基 / 033说脏话的孩子 / 034别给孩子种下“撒谎”的种子 / 037乱发脾气的孩子没礼貌 / 040别再拿孩子和别人比 / 043比黄金更珍贵的是时间 / 046

家庭礼仪篇


第四章?对亲近的人也要讲礼仪 / 051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 052孔融让梨的故事 / 055教孩子“孝顺”,不如教孩子“爱” / 058力做中国好邻居 / 060养一只有“教养”的狗 / 063第五章?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 067吧唧嘴的“恶果” / 068告诉孩子你挣钱很辛苦 / 071谢谢你替我做家务 / 074我可以进来吗 / 076独立自主,是孩子的权力 / 078

学校礼仪篇


第六章?尊重老师,重视礼仪 / 083老师更喜欢“嘴甜”的孩子 / 084不要打扰老师休息 / 087教师节,送的是“心意” / 089挑战“”要有分寸 / 092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尊重 / 094
第七章?同学之间“礼”应互敬互爱 / 097别以成绩区别对待同学 / 098你喜欢被起外号吗 / 101同学之间的冲突:敢作敢当 / 103每个人都是不的 / 105保护好同学的小秘密 / 107比赛,不要赢 / 110

公共礼仪篇


第八章?有“礼”走遍天下 / 115“悄无声息”地让座 / 116请问,××路怎么走 / 119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吗 / 121文明有礼的小“乘”客 / 123叠好被子再离开 / 125
第九章?公共场所,礼仪的放大镜 / 129顾客是有礼貌的“上帝” / 130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观众 / 133别把文明一起丢了 / 136孙悟空的反面作用 / 139当美食“遭遇”礼仪 / 141

社交礼仪篇


第十章?拜访时的礼仪 / 147春节拜访的注意事项 / 148探望病人是项艺术 / 151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 / 153想想别人需要什么 / 156好朋友的生日派对 / 159
第十一章?让孩子尽尽“地主”之“仪” / 163让孩子与客人和平相处 / 164小小“人来疯” / 167别忘了,孩子也是主人 / 170有朋自远方来 / 173学会接受不喜欢的礼物 / 175
后?记 / 178

   编辑推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那些懂礼貌的孩子报以微笑并送去夸奖,因为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孩子能给我们的内心深处带来愉悦和舒适之感。

小小的他(她)能否在看到别人时主动打招呼、握手,别人给他(她)东西时说声谢谢,意识到说话不能太大声,自己的举动不要影响到别人,买东西要排队……这些基本的礼仪是起码的道德操守,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决定他(她)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生存能力之一。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难在人群当中立足。台湾作家龙应台也说过:文明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一个人的魅力来自于人格的魅力,即发自于内心的善良宽容,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看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主要是看他怎样与人相处,是否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家欢喜,增进人生的助力。

要想成为一个处处受人欢迎的小天使绝非自然天成,需要家长们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为基础,更需要家长们身体力行。在平时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家长们可以配合生活实景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礼仪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简明、容易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应做的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同时说明它们为什们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

本书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及社交场合等方面详尽描述了各种礼仪习惯和礼貌细节。这些细节既有原则又有方法,以故事启蒙的方式娓娓道来,身临其境,让家长们易于吸收和借鉴。

家长读者们依据自家孩子不同年龄及状况,活学活用书中的礼仪细节,完全可以掌握礼仪教育的精髓,我们应有信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小天使。

孩子的礼仪教育贵在幼儿做起,重在正确引导。如果您的孩子还存有暴躁或者腼腆之态,那是孩子自有的天性,我们不要过多焦虑,好的“礼仪天使”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真心。

后,衷心祝福您和您的孩子都能成为处处受人欢迎的人!


   文摘

   序言

尊重与关怀:点亮孩子智慧与品格的成长之路 本书并非直接教授具体条条框框的礼仪规则,而是致力于点燃孩子们心中那颗善良、理解与尊重的种子,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内在的美好品质。我们相信,真正的受欢迎,源于发自内心的关怀,以及对他人感受的体察。 一、 洞察人心,建立和谐的起点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然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误解、摩擦,甚至让他人感到不适。这本书将带领孩子深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想法。 感受他人的情绪: 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境,引导孩子学会观察他人的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去感受他们是开心、难过、生气还是担忧。例如,当小伙伴因为玩具被拿走而哭泣时,孩子能意识到那是“伤心”的情绪,而不是仅仅是“哭闹”的行为。我们将强调,理解并回应他人的情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这不仅仅是同情,更是同理心,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理解他人的立场: 很多时候,冲突的产生并非源于恶意,而是由于视角不同。本书会鼓励孩子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立即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可能感到失望。通过引导,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责任与辛劳,从而减少无理取闹,学会等待和沟通。在学校里,当同学因为不熟悉而显得有些沉默时,孩子会明白,也许对方只是有些害羞,而不是真的不喜欢自己。 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和习惯。本书将强调尊重这份独特性,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或要求他人。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安静地看书,有的孩子喜欢热闹地玩耍。一个受欢迎的孩子,懂得欣赏并接纳这些不同,而不是试图让所有人都变成和自己一样。 二、 沟通的艺术:让表达更温暖,让倾听更真诚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同样是误解的源头。本书并非教授死板的对话格式,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用温暖、尊重且清晰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以真诚的态度倾听他人。 “我”的表达,而非“你”的指责: 当孩子感到不被理解或受到委屈时,很容易脱口而出“你总是…”,这会立刻让对方产生防御心理。本书将教授孩子使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例如,与其说“你总是不和我玩”,不如说“我感到有点孤单,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玩”。这样的表达方式,能让对方更愿意倾听,也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倾听的价值: 倾听并非只是“听到”,而是“听懂”。我们将引导孩子在别人说话时,保持眼神交流,适时点头,不随意打断,并尝试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意思。有时候,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比一个滔滔不绝的建议者更能赢得人心。我们会通过一些小故事,展现孩子们因为认真倾听而化解误会,或获得他人信任的场景。 提问的力量: 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情况,也能表达自己的兴趣和关心。本书将鼓励孩子学会提出开放式问题,而非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以此鼓励对方分享更多信息和感受。比如,在了解新朋友的爱好时,可以问“你最喜欢做什么样的游戏?”,而不是“你喜欢玩游戏吗?”。 非语言沟通的魅力: 除了语言,微笑、眼神、肢体动作同样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本书将强调,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友好的点头,一次轻柔的拍肩,都能传递温暖与善意,让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 合作的智慧:在共享与互助中收获友谊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合作是集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 分享的喜悦: 分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情感上的连接。本书将通过描绘孩子们分享玩具、零食、知识、快乐的场景,让孩子明白分享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更深的友谊。我们会强调,慷慨大方并非吃亏,而是一种传递快乐的艺术。 互助的力量: 在团队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本书将鼓励孩子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在需要时伸出援手,也勇敢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比如,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有的孩子擅长剪纸,有的孩子擅长粘贴。互相协作,才能完成更精美的作品。当自己遇到难题时,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团队精神的培养: 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游戏比赛,团队精神都至关重要。本书将引导孩子理解,为了共同的目标,需要互相支持,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团队的胜利共同努力。懂得为集体的成功而欢呼,也懂得在失败面前共同承担,这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四、 尊重边界,懂得适度 真正的受欢迎,不是一味地取悦他人,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懂得把握分寸,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 尊重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领域”,无论是身体还是物品,都需要被尊重。本书将引导孩子理解,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不随意触碰他人的物品,不窥探他人的隐私。 适度的热情: 热情是好事,但过度的热情有时会让人感到压迫。孩子需要学会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保持友善但不过分亲近。在与朋友玩耍时,要留意对方是否感到疲惫或不适,适时停止。 拒绝的权利与方式: 孩子需要明白,他们也有拒绝的权利,并且可以有礼貌地表达拒绝。本书将指导孩子如何用温和但坚定的方式说“不”,同时不伤害他人的感情。比如,当被邀请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说“谢谢你的邀请,但我今天不太想参加这个活动,我们可以下次再一起玩别的吗?” 独立思考与判断: 受欢迎不代表盲目跟风。本书将鼓励孩子在接纳他人意见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真正的朋友,会尊重彼此的选择,而不是强迫对方 conform。 五、 责任与担当:内在品质的闪光 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也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些内在的品质,会让他们的魅力更加持久和深刻。 履行承诺: 承诺是信任的基石。本书将强调,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尽力去实现。无论是答应和小伙伴一起玩,还是答应帮助家人做家务,都要认真对待。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孩子要学会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推卸责任。本书将通过故事,展现孩子们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弥补过失的积极形象。 对环境的关爱: 尊重和关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上。本书将引导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尊重自然。这种对世界的善意,同样会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 结语: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并非一本教授僵化的社交技巧的书籍。它更像是一份爱的指引,一份成长的地图,引领孩子们探索人性的美好,发掘内在的闪光点。我们相信,当孩子的心中充满了理解、尊重、善良与关怀,当他们学会用温暖的方式与世界沟通,那么,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自然而然地赢得他人的喜爱与尊重。这份“受欢迎”,是基于真实自我,是发自内心的魅力,也是通往更广阔人生舞台的最佳通行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这样,让我感到如此踏实和有收获的。它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从家庭内部的礼仪,逐步过渡到学校和公共场合的规范,最后延伸到数字时代的交往礼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关于“如何得体地拒绝”的部分,真是解了我的大疑惑。很多孩子碍于情面,不敢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从而吃亏。这本书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告诉孩子,有礼貌并不等于没有主见,学会拒绝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养。这种对现代社交困境的精准把握,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我甚至觉得,我们成年人也应该翻阅一下,反思一下自己日常中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失礼之处,这本书对提升整体家庭的文化氛围都有积极作用。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儿童心理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力。很多育儿书籍只是空泛地谈论礼仪的重要性,但这本书却真正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思。它没有使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来要求孩子“必须怎样”,而是用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他们去体会礼貌背后的意义。比如说,书中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地说“你要听别人说话”,而是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明白认真倾听是对发言者最大的尊重,这能让别人更愿意与你分享和交流。我发现,当我用书中的例子去和我的孩子沟通时,他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去尝试。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远比生硬的命令有效得多。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出色,图文并茂,色彩柔和,即便是比较小的孩子也能被吸引住,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它确实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来塑造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基础。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强调“心意”的重要性,而不是僵硬的教条。作者反复强调,礼仪的本质是“爱与尊重”,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内心没有体会到那份善意,那么礼仪就失去了灵魂。书中关于“同理心培养”的章节,我印象最为深刻。它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考虑那些需要座位的人的感受。这种由内而外的修养,是任何高价位的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我发现,自从孩子开始理解礼仪背后的情感逻辑后,他的行为变得更加自然、更加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是一本真正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书,它在帮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优雅的第一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正面社交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人本化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本普通的礼仪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养成手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基础的交往技巧正在被忽略,而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界限感”的探讨,这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尤为重要。书中清晰地教导孩子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私密空间。这对于培养一个内心强大、边界清晰的个体至关重要。我尝试让孩子练习书中所提的“表达感谢的艺术”,不再是敷衍地说“谢谢”,而是学会具体地指出对方帮助的细节并表达真诚的谢意。这种细节的打磨,极大地提升了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情商。可以说,这本书是送给孩子进入更广阔社交圈的一张“通行证”。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社交习惯和理解人情世故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教孩子“怎么做”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生活,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复杂的礼仪规范变得浅显易懂。我的孩子以前在一些场合会显得有些拘谨或者不知所措,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比如,在和长辈交流时,他学会了恰当的称呼和表达方式,不再是以前那种含糊不清的状态。书中对于餐桌礼仪的讲解尤其细致,从座位的安排到夹菜的顺序,都描绘得绘声绘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尊重和体贴他人。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法,确实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拥有良好教养的家长们,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