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有绝招

管孩子有绝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州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沟通
  • 家庭教育
  • 行为习惯
  • 情绪管理
  • 正面管教
  • 儿童心理
  • 教育方法
  • 0-6岁
  • 育儿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妙语书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ISBN:9787511909107
商品编码:2940023094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管孩子有绝招

定价:29.80元

作者:方州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19091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形式新颖,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家长是天然的,教育家是需要学习的!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树立管理的观念,把握孩子发展的大方向
 培养孩子成功的素质,增加孩子的信心
  01 自信:能力和意志的催化剂
  02 快乐:铸造成功性格的杠杆
  03 情境:提高情商的金钥匙
  04 天道酬勤,有耕耘才有收获
  05 勤俭朴素催人奋进
  06 学会理解、倾听,轻松跨越代沟
 抓住天才成长关键期,让孩子身心健康
  07 以退为进,让孩子安全度过断乳期
  08 以柔克刚,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险期
  09 孩子心灵是净土,受到污染难治理
  10 孩子心灵需爱护,心理虐待要不得
  11 父母学会冷处理,孩子拥有好情绪
  
第二章 运用管理的方法,做一个造就天才的能工巧匠
 用规则去管理,让孩子从小遵纪守法
  12 记录过失,改正陋习
  13 留给孩子希望,逐步纠正坏习惯
  14 利用契约限制,让孩子懂得规矩
  15 通过临时隔离及时终止不良行为
 用情绪去管理,发挥情商的威力
  16 活用童话诱导孩子,营造快乐气氛
  17 预防消极情绪,走向积极人生
  18 利用艺术,减轻孩子的压力、焦虑
  19 寻找孩子的优点,增加学习兴趣
  20 不滥用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21 科学抚摸孩子,训练孩子触觉敏感度
 用鼓励去管理,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22 鼓励孩子提问,帮助孩子思考
  23 树立信心,增加成就感
  24 发现闪光点,塑造孩子的个性
  25 放手让孩子编织人生美梦
  26 到大自然中去陶冶健康身心
 用榜样去管理,发挥父母作为任老师的作用
  27 父母做出榜样,孩子迎头跟上
  28 父母立场要一致,不让孩子钻空子
  29 管教孩子需要爱心、耐心和决心
  
第三章 发挥管理的功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塑造天才的根本:管出孩子的优良品质
  30 培养友好行为,预防孩子的攻击性
  31 让孩子体会弱者的痛苦,培养同情心
  32 鼓励自我对话,树立自我形象
  33 让孩子自我管理,增加独立意识
  34 维护孩子的尊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成就天才的翅膀:管出孩子的无限潜能
  35 经风雨见世面,锻炼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36 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获得动力
  37 多与孩子讨论问题,增加孩子的求知欲
  38 心灵则手巧:让孩子多动手
  39 鼓励孩子模仿,奠定创新基础
  40 保持童心,让孩子研究大课题
 支撑天才的基石:管出孩子的成功习惯
  41 父母会放权,孩子能自觉
  42 积极支持孩子自立
  43 大力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
  44 家里设立“自治区”,留给孩子自由天地
  
第四章 落实管理的行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宽容孩子的过失,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
  45 父母应宽容孩子的过失
  46 让孩子吸取教训才能避免不断闯祸
  47 批评孩子的技巧:低声、沉默、暗示……
  48 不要急功近利,孩子追星非好事
  49 不给发怒机会,孩子的脾气就会短路
  50 孩子无理要求多,父母要会说“不”
 纠正不良行为,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
  51 父母细心,能纠正孩子粗心
  52 对任性的孩子要因势利导
  53 关心孩子睡眠,促进大脑发育
  54 留住孩子的美梦,驱赶孩子的噩梦
  55 认同性别角色,提防性别偏差
第五章 避开管理的误区,做平凡而杰出的父母
 武力不管用,“武斗”不如“文斗”
  56 放下手中的鞭子,不能对孩子采用暴力
  57 不能粗暴责骂,而要讲理
  58 安全教育应多做,恐怖故事要少讲
 信用乃做人之本,对孩子要诚实不要欺
  ……

作者介绍


  方州,心理学硕士及行为治疗师,提供父母咨询及儿童辅导,治疗经验丰富。近年来致力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文摘


序言



《管孩子有绝招》 一本颠覆传统育儿认知的深度探索,一套助你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温暖指南。 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养育一个孩子,如同驾驶一艘在未知海域航行的船。潮起潮落,风云变幻,我们总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最平稳的航道,最坚实的后盾。然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管孩子有绝招》并非一本提供立竿见影、包治百病的“绝招”速成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智慧深邃的引路人,邀请家长们踏上一段深入孩子内心、理解育儿本质的探索之旅。 本书核心理念:从“管”到“育”,从“控制”到“赋能”。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是“管孩子”,似乎孩子是一个需要被严格控制、不断纠正的“问题”,而“绝招”便是那些能够让他们听话、顺从、达到我们预设标准的技巧。然而,《管孩子有绝招》想要传递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真正的“管”,并非基于强制和命令,而是源于深刻的理解、真诚的沟通和持久的引导。它倡导的是一种“育”的哲学,即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并贡献社会的人。 这本书的“绝招”不在于那些外在的、表面的行为规范,而在于培养家长内在的育儿智慧和敏锐度。它引导我们审视自己育儿观念中的盲点,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误解,最终帮助我们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自己家庭、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的育儿体系。 深入孩子的心灵地图:洞察行为背后的动机。 孩子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动机和未被满足的需求。一个孩子闹脾气,可能是在表达他的挫败感;一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在寻求更深层次的连接;一个孩子不愿意合作,可能是在争取自主权。这本书花了大量篇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心理学原理,帮助家长们学会“解码”孩子的行为。 理解情绪的语言: 孩子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他们内心状态最直接的表达。本书将带领你认识常见的儿童情绪,学习如何识别、接纳并恰当回应这些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压制或忽视。例如,当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哭闹时,很多家长会直接呵斥“别哭了,多大点事!”。而本书则会引导你理解,孩子哭闹的背后是对失去的恐惧、对不公平的抗议,以及需要被理解和安慰的需求。学会用同理心回应,例如“我知道你很难过,你的玩具被抢走让你很不开心,妈妈看到了。”,这能让孩子感到被看见、被理解,从而更容易平静下来。 探寻行为的根源: 每一个看似“不乖”的行为,都有其潜在的原因。本书会分析诸如“固执”、“拖延”、“顶嘴”、“攻击性行为”等常见儿童行为,并深入剖析其可能源于的生理、心理、环境因素。例如,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能不仅仅是懒惰,也可能是因为题目太难、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书中会提供一系列的观察和提问方法,帮助家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惩罚。 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沟通是连接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桥梁。本书提供了大量实用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技巧,强调“听”比“说”更重要,以及如何用积极、开放、尊重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它会教授你如何进行“积极倾听”,即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理解他们的感受和观点,而不是急于打断或评判。同时,也会讲解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表达更多想法,例如“你觉得今天在学校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能许一个愿望,你希望是什么?”。 重塑家长的角色定位:从“权威者”到“伙伴”。 在传统的育儿模式中,家长往往扮演着绝对权威的角色,制定规则,监督执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权利意识的觉醒,这种模式在许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管孩子有绝招》鼓励家长们转变角色,从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转变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引路人”。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本书将阐述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陪伴、真诚的情感交流和无条件的爱,来构建牢固而健康的亲子关系。这不仅仅是花时间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陪伴中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安全感的保障。例如,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全身心地与孩子玩耍、阅读,或者仅仅是聊聊天,都能有效地增进亲子感情。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真正的“管”是为了更好地“放”。本书强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书中会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在可控的范围内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例如,在穿衣、吃饭、选择课外活动等小事上,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体验到选择带来的乐趣和责任。 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深刻的榜样。本书会引导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鼓励家长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向孩子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家长如何处理压力、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挫折,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应对育儿挑战的实操指南:策略与智慧的结合。 除了深刻的理念,《管孩子有绝招》也提供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育儿策略,帮助家长们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建立清晰且合理的规则: 规则是家庭秩序的基石,但制定规则并非一味地限制,而是为了引导和保护。本书会教授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如何让规则更具说服力,以及如何在执行规则时保持一致性和灵活性。例如,制定“睡觉时间”,并解释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睡眠,而不是简单地说“到点就睡觉”。 积极的纪律管教: 惩罚并非教育的唯一手段,本书提倡使用积极的纪律管教方式,侧重于引导和教育,而非惩罚和控制。它会介绍诸如“后果教育”、“暂停区”、“正面鼓励”等方法,帮助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学习改正,并从中成长。例如,当孩子打翻了牛奶,与其严厉责骂,不如引导他一起清理,并教他以后如何小心。 处理青少年期的挑战: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挑战会更加复杂。本书深入探讨了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与叛逆、敏感的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和相处,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一特殊阶段。例如,理解青少年渴望独立和被尊重的需求,在设定界限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 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处处是学习的课堂。本书会提供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专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实用建议。 告别焦虑,拥抱智慧:育儿的终极目标。 《管孩子有绝招》的目的,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完美家长,因为完美的家长并不存在。它的目标是帮助你成为一个更了解孩子、更懂得自己、更具智慧和耐心的家长。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逐渐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焦虑和自我怀疑,用更积极、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 这本书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套“万能公式”能适用于所有孩子。真正的“绝招”,在于你对孩子的深刻洞察,在于你对育儿本质的理解,在于你与孩子之间那份心心相印的连接。它鼓励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智慧的家长,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共同创造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 《管孩子有绝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智慧的启迪,它将帮助你开启一段更加和谐、快乐、充满理解的亲子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育儿宝典》真是让我醍醐灌顶,里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我记得我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不听话,一说东他偏往西,搞得我火气蹭蹭地往上冒。书里讲的那些沟通技巧,特别是如何用“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真的特别实用。比如,以前我总会说:“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得一地都是!”现在,我试着用:“我看到玩具散得到处都是,这让我有点担心,因为我怕有人会不小心踢到。”效果立竿见影,孩子非但没有顶嘴,反而会主动过来帮忙收拾。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比硬碰硬的命令有效一百倍。而且,书中对孩子的情绪管理也给出了非常细腻的指导。它不是教你如何压制孩子的情绪,而是教你如何和孩子一起“看见”和“接纳”这些情绪,然后找到健康的表达方式。我特别喜欢它提出的“情绪急救包”的概念,里面包含的安抚物和放松技巧,每次孩子大哭大闹时都能派上大用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拥有了一套全新的育儿工具箱,面对熊孩子的挑战时,不再是手足无措,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智慧。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真心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管教焦虑”的父母们。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这本《成长阶梯指引》简直是一本穿越不同年龄段育儿难点的百科全书,内容详实得让人惊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延迟满足”的章节。以前总觉得这是个玄学,我的孩子就是个“即时享乐”的代表,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不然就是一番“天翻地覆”。书里没有采用空洞的理论,而是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游戏和日常情景来训练孩子的耐心。比如,它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烘焙,强调等待面团发酵、等待烤箱预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试着应用了其中的“三步延迟法”,从最初只能等一分钟,慢慢过渡到五分钟,现在我的孩子居然能为了得到他最喜欢的贴纸,心甘情愿地帮我做完两件家务。这不仅仅是学会了等待,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通过努力换取回报的价值感。此外,书中对青春期前夜的“界限建立”探讨得也极为透彻,它强调界限不是“禁止”,而是“保护”,用更积极的语言重塑了“规矩”的概念。全书的论述逻辑严密,案例鲜活,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更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进行深度对话。

评分

翻阅《正面管教新解》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对自我“控制欲”的彻底解剖。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新的“管教口诀”,而是直指核心——我们为什么需要“管”孩子?作者深入探讨了权力斗争在亲子关系中的隐形作用,指出很多管教行为的背后,其实是父母不安全感的投射。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的区分。过去我总习惯于用惩罚(比如没收电子产品)来作为结果,而这本书引导我思考,如果孩子不写作业,他会面临的自然结果是第二天课堂上跟不上进度,而逻辑结果则是我和他一起商量出他可以接受的弥补方案。这种从“惩罚者”到“协作者”的角色转变,是需要极大的自我克制和信任的。书中对于如何处理“不合作”行为的分析,特别细致入微,它不是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让你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合作,是寻求关注、逃避责任,还是能力不足?理解了背后的动机,自然就能给出更精准的回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深刻且略带挑战性的,因为它要求读者首先对自己的人格和教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但一旦跨越了这道坎,收获的将是真正解放彼此的亲子关系。

评分

说实话,我对育儿书通常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怕里面充斥着各种“完美父母”的虚假光环,读完只会增加焦虑。但这本《心与心的连接》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核心理念非常朴素,却极其深刻——“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我过去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一看到孩子考试没考好,第一反应就是批评分数,要求他下次要更努力。这本书教我的是,在批评之前,先蹲下来,问他:“你考完试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难过?”当我真正去倾听他内心的挫败感时,他反而能平静地接受我的后续建议。这种“共情先行”的策略,极大地改善了我们母子间的氛围。书里用了很多神经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孩子在情绪激动时无法学习,这让我的理解从“他故意跟我作对”上升到了“他的大脑正在超负荷运转”。这种科学层面的支撑,让“温柔而坚定”的管教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鼓励父母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因为一个焦虑的父母不可能养育出一个平和的孩子。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温暖,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与包容,读完后感觉心里暖暖的,更有力量去面对日常的鸡毛蒜皮。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名为《智慧养育的奥秘》的读物,它与其他只关注“行为矫正”的书籍大相径庭,这本书更多地探讨了“家庭文化”的构建。作者提出,父母的日常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家庭中“处理金钱观”和“对待失败的态度”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影响。我意识到,我总是对孩子说要节俭,但自己却经常冲动消费,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是无效的。书中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家庭价值观工作坊”流程,邀请全家人一起坐下来,讨论我们家最看重什么,并共同制定一些小小的仪式来强化这些价值观,比如每周的“感恩分享时间”或者“家庭项目合作日”。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感,让孩子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设者。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不是强迫你全盘接受,而是提供不同的“工具包”,让你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采纳。对于那些希望建立长期、健康家庭关系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深度和工具性,远超出了简单的“技巧手册”范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