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食帖 面的奥义
定价:52.00元
作者:林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86787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碗面,就是一个宇宙。《面的奥义》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的第20本书,也是一本超实用制面指南书。书中盘点了中国 / 日本 / 意大利 / 泰国 / 越南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 菲律宾等多国近300种经典面条的文化、特色与吃法,以及面条的数千年衍变史。
·大公开!不可不知的100个制面秘诀!从面条的制作、挑选、储存、煮面、炒面、焖面、泡面、配菜等多方位了解如何做好一碗面。
·18种家常面条料理法详细解说!炸酱面 | 臊子面 | 鸡丝凉面 | 陕西面皮 | 朝鲜冷面 | 韩式豆浆冷面 | 麻酱冷面 | 三丝凉面 | 阳春面 | 油面筋杂菌面 | 番茄魔芋面 | 鸡汤筱面 | 咖喱乌冬面 | 海鲜意面 | 酸辣粉 | 扁豆焖面 | 葱油面 | 蔬菜炒面,按书中方法制作,简单又好吃。
·面的数千年简史,精心编辑整理成图表,一分钟快速通读。从公元前7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开始种植小麦,到不同年份的汤饼、切面、水饮饼、伊面、意大利面等面条的衍变编年史。
·为什么时时刻刻都想吃面?本书还会从心理学与情感角度,探讨你我对面条的情结归因。
「食帖WithEating」是一个关于“食物与生活方式”的垂直内容平台品牌。他们并非等于社交媒体账号,更非期刊,他们探讨的主题,也不局限在狭义的“食物”领域。他们擅长以“食物”为切入点,与人文、旅行、家居、设计、艺术和阅读等多种生活方式相连接,展现不同的生活样本,及其背后蕴含情感温度的生活美学。自2014年底创立至今,他们传达的信念从未改变:You are what you eat,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这句话有很深的哲学意味。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里,他们努力与志趣相投的人相连接,一起发现并构建心中的理想生活。「食帖WithEating」的读者,通常具有多元的价值观,善于捕察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对内容之美有敏锐的感受力。内容提要
一碗面,就是一个宇宙。《面的奥义》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ting」的第20本书,也是一本超实用制面指南书。书中盘点了面条的数千年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 / 日本 / 意大利 / 泰国 / 越南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 菲律宾等各国经典面条300种图解。另附100个制面秘诀、20种家常面条料理法。
·食帖WithEating,超人气内容品牌,探索有关食物的生活方式。
·现已出版20本特集书 3本“食帖Lab”图书,全国同期热售。
《食帖01: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
《食帖02:只为喝杯好咖啡》
《食帖03:食鲜*》
《食帖04:肉!肉!肉!》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
《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
《食帖09:了不起的面包》
《食帖10:早餐,真的太重要了》
《食帖11:美食漫画万岁!》
《食帖12: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
《食帖13:腐的品格!初心者的发酵料理书》
《食帖14:小聚会教科书》
《食帖15:便当灵感集》
《食帖16:大满足!就爱锅料理》
《食帖17:蔬菜多好吃啊!》
《食帖18:真的,烤箱什么都能做》
《食帖19:下午茶时间到》
《食帖20:面的奥义》
食帖Lab000:《孤独的泡面》
食帖Lab001:《食帖的节气食桌》
食帖Lab002:《哇!沙拉的教科书》目录
作者介绍
[受访人]
坂本幸彦 / 日本拉面职人,拉面店“麺屋一燈”主理人,多次获得各种拉面奖项。
三森正幸 / 日本荞麦面职人,荞麦面店“中华荞麦三藤”(中華そは三藤)主厨。餐厅连续3年获得东京米其林指南推荐。
[特约撰稿人]
张春 / 作家,已出版作品集《一生里的某一刻》。
吴飞 / 常居北京,“日常味”主理人,设计师、摄影师。
yimi / 美食内容主编。做有故事的家庭料理,写与吃有关的厨娘心事。
白蓝蓝和灰爷 / 食物造型师、美食摄影师、撰稿人。[受访人]
坂本幸彦 / 日本拉面职人,拉面店“麺屋一燈”主理人,多次获得各种拉面奖项。
三森正幸 / 日本荞麦面职人,荞麦面店“中华荞麦三藤”(中華そは三藤)主厨。餐厅连续3年获得东京米其林指南推荐。
[特约撰稿人]
张春 / 作家,已出版作品集《一生里的某一刻》。
吴飞 / 常居北京,“日常味”主理人,设计师、摄影师。
yimi / 美食内容主编。做有故事的家庭料理,写与吃有关的厨娘心事。
白蓝蓝和灰爷 / 食物造型师、美食摄影师、撰稿人。
弥张 / 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味觉记录者。文摘
序言
从整体阅读感受来看,这本书散发出一种非常成熟而稳健的智性魅力。它不追求哗众取宠的标题或夸张的论调,而是以一种近乎谦逊的态度,邀请读者一同进入一个深思熟虑构建起来的世界。它给予读者的,更多的是一种思考的工具和视角,而不是标准答案。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巨大心血和严谨的态度,每一个论点似乎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验证,逻辑链条清晰有力,让人信服。这种扎实的学术底蕴与优雅的文学表达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当代出版物中实属难得,它能满足那些既追求知识深度,又对阅读美感有较高要求的读者群体,绝对是一次值得回味的阅读投资。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准度和画面感。作者似乎拥有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神奇魔力,他用的每一个词语,都像是在脑海中精确地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场景或一种立体的感受。即便是描述那些难以言喻的情绪波动或瞬间的灵感捕捉,也处理得丝丝入扣,让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特别是那些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新颖别致,绝非陈词滥调,它们巧妙地搭建起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深奥的思考变得触手可及。这种文字的张力,使得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一种主动的、充满想象力的建构过程,每一次重读,可能都会从同一段文字中解读出新的光芒和含义。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探索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着巨大哲理的领域,这本书恰好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理论堆砌,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将某种生活元素提升到了美学和哲学的层面去审视。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思考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日常的感知、细微的体验,用如此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文字捕捉并呈现出来的。它引导我去重新审视我过去习以为常的事物,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具穿透力的眼光去观察周遭的世界,去体会那些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本质规律。这种启发式的阅读体验,远超出了单纯获取信息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它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重塑,让人在阅读后,对生活的理解维度都拓宽了许多,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它不是那种一马平川、平铺直叙的写作风格,而是充满了层次感和回旋。有些段落读起来如同行云流水,情感的流动自然而然,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而另一些地方,作者又会突然抛出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观点,让你瞬间从悠闲的状态中惊醒,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琢磨。这种抑扬顿挫的阅读体验,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艺术欣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转折处的处理手法,往往看似不经意的铺垫,却能在后文中引发巨大的共鸣和理解的飞跃,这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结构控制能力和对读者心理预期的精准拿捏。读完一章,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刻作者又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简约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书卷气,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来一探究竟。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略带磨砂的触感,拿久了也不会觉得滑腻。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白得刺眼的纸张,而是带有一点米黄的色调,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眼睛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而且,排版布局简直是艺术品,字体的选择和行间距的把握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流畅舒适,丝毫没有拥挤感。这本实体书本身,就具备了收藏的价值,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就觉得心情愉悦,体现出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相比于很多追求快速消费的快餐式出版物,这本书明显是慢工出细活的产物,从选材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一种匠人精神,这是现在很多图书出版领域中越来越难得的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