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孩子,你愛對瞭嗎?
定價:39.80元
作者:瀋振宇
齣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38895315
字數: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愛孩子,你愛對瞭嗎?》提齣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傢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
《愛孩子,你愛對瞭嗎?》中還給齣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結閤,使父母們可以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好,但有時我們強加給孩子身上的期望好像是愛他,其實是自私的錶現。同時,傢長會因為過高的期望導緻不斷齣現許多挫摺,讓我們對教育子女産生灰心喪氣的心態。這些誤區,都需要我們傢長不斷地學習和求索。
可以說,《愛孩子,你愛對瞭嗎?》是傢長的自我修煉書,傢長要以正確的愛來對待孩子,要為瞭孩子而改變自己。
目錄
章 聰明寶寶怎樣'煉成'
一、0~3歲,孩子佳的培養期
讓智力超凡的秘密,你知道嗎
0~3歲是大腦發育關鍵期
二、0~3歲孩子成長特點
好奇心旺盛
活潑好動
愛模仿
重復地做同一個遊戲或同一件事
容易生病
孩子的智商一直處在波動之中
智力更像是一鍋食材豐富的燉肉
開放性活動:玩耍萬歲
三、傢長守則
四、父母如何開發0~3歲幼兒智力
認知能力的培養
迴歸母語教育,打好語言底子
五、擴展閱讀
如何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
給3歲孩子傢長的一封信
第二章 3-6歲孩子的教育重點
一、3~6歲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
采用圖像的方法幫助記憶
思維沒有定型,喜歡想象
情緒體驗已相當豐富
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型
二、傢長守則
教育孩子要抓住時機,順勢而為
韆萬不要過度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共同製定規則
讓孩子懂得感恩
不要因為工作忽略瞭孩子
齣門上班不要瞞著寶寶
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是傢庭無法替代的
陪孩子邁好入園步
全托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三、養成好的行為規範是邁嚮成功的基石
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多話
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
第三章 6-12歲孩子的身心特點及教育
第四章 12-18歲,成長的快樂與煩惱
第五章 陪伴,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附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聰明寶寶怎樣'煉成'
一、0~3歲,孩子佳的培養期
讓智力超凡的秘密,你知道嗎
0~3歲是大腦發育關鍵期
二、0~3歲孩子成長特點
好奇心旺盛
活潑好動
愛模仿
重復地做同一個遊戲或同一件事
容易生病
孩子的智商一直處在波動之中
智力更像是一鍋食材豐富的燉肉
開放性活動:玩耍萬歲
三、傢長守則
四、父母如何開發0~3歲幼兒智力
認知能力的培養
迴歸母語教育,打好語言底子
五、擴展閱讀
如何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
給3歲孩子傢長的一封信
第二章 3-6歲孩子的教育重點
一、3~6歲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
采用圖像的方法幫助記憶
思維沒有定型,喜歡想象
情緒體驗已相當豐富
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型
二、傢長守則
教育孩子要抓住時機,順勢而為
韆萬不要過度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共同製定規則
讓孩子懂得感恩
不要因為工作忽略瞭孩子
齣門上班不要瞞著寶寶
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是傢庭無法替代的
陪孩子邁好入園步
全托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三、養成好的行為規範是邁嚮成功的基石
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多話
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
第三章 6-12歲孩子的身心特點及教育
第四章 12-18歲,成長的快樂與煩惱
第五章 陪伴,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附錄
我很少會寫書評,但這本書真的讓我産生瞭強烈的錶達欲。它的力量在於,它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套僵化的育兒公式,而是讓我們看到瞭育兒過程中那些普遍存在的陷阱和誤區。作者用一種非常溫和但又極其有力的筆觸,揭示瞭許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焦慮、遺憾和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從而給孩子帶來瞭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我以前總覺得,隻要我努力工作,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那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愛,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物質上的富足,並不能彌補精神上的缺失。它強調瞭情感連接的重要性,強調瞭傾聽和理解孩子內心的聲音。讀到關於“過度贊美”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我總是忍不住誇奬我的孩子,以為這樣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但書中卻指齣,不真實的贊美,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對真實自我價值的認知。這種細膩的洞察,讓我開始反思,我給予孩子的愛,究竟是健康的滋養,還是無意識的阻礙?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育兒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的藝術,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太吸引人瞭,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完全沒有那種說教的生硬。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坐在你身邊,用充滿智慧和理解的口吻,一點點地剝開你內心深處那些關於愛孩子的迷思。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之後腦子裏一堆理論不知道怎麼落地的書,而是能夠切實地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情感,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與自己的經曆産生共鳴。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看起來很愛,但實際上正在傷害”的行為的剖析,比如過度保護、過度乾預、以及用物質來填補情感的空虛。這些描述太精準瞭,精準到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甚至對照自己的行為,檢討自己的不足。它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這種引導式的閱讀體驗,比任何直接的指導都更有力量,因為它讓你自己找到答案,從而産生更持久的改變。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在與一位智慧的朋友進行瞭一場深刻的對話,這場對話,讓我對“愛”有瞭全新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架構設計也非常巧妙,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敘述,而是通過一係列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思考。我特彆贊賞作者在書中提齣的那些“反嚮提問”,比如“你以為你是在培養孩子的獨立,但實際上是在剝奪他嘗試的機會嗎?”、“你以為你在保護他免受傷害,但實際上是在阻礙他學習如何應對挫摺嗎?”這些問題,直擊人心,讓你不得不停下來,誠實地麵對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行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控製”與“引導”的討論,作者區分瞭兩種截然不同的育兒方式,並詳細闡述瞭它們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我以前總覺得,對孩子進行規劃和約束,是為瞭讓他們少走彎路,但現在我意識到,過度的控製,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自主性,讓他們變得被動和依賴。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談論育兒,它其實也在探討人性的弱點,以及如何通過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式來錶達愛。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愛,是給予空間,是相信,是放手,而不是時時刻刻的緊盯和支配。這種對愛的深刻洞察,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深度。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從“結果導嚮”轉嚮瞭“過程導嚮”。我以前總是很在意孩子在學業上、在各項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把這些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也作為衡量我育兒是否成功的標尺。然而,書中的觀點讓我明白,真正的成功,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擁有健全的人格,能夠獨立思考,並且懂得愛與被愛。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不應該隻盯著孩子頭上的光環,更應該關注他們成長的每一步,關注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所獲得的經驗,以及他們內心的感受。我開始學會放下對“完美孩子”的執念,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在世界,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理解他們的情緒,去支持他們的夢想,即使這些夢想在我的眼中看起來並不“現實”。這種轉變,讓我覺得育兒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和愉悅,也讓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它讓我明白,愛孩子,不是要把他們塑造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而是要去發現和守護他們原本的樣子,並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真的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傢長的一些固有觀念。我一直認為,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安排最豐富的課外活動,就是愛孩子的錶現,是為他們的未來打基礎。然而,書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讓我意識到,這些外在的“好”可能並非孩子真正需要的。我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太忙於“證明”我愛孩子,而忽略瞭去“感受”和“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比如,書裏提到一個孩子因為父母過度安排的鋼琴課而變得焦慮和抵觸,我聽瞭之後,仿佛看到瞭自己孩子的影子。我的孩子也曾經因為我強迫他參加某個他並不喜歡的興趣班而哭鬧,當時我隻覺得他不懂事,不懂得感恩,現在纔明白,或許我隻是在用自己的期待代替瞭他的聲音。這種“愛”,更像是父母單方麵的付齣,而非雙嚮的溝通和理解。它讓我開始警醒,我們需要給予孩子的是尊重和支持,是讓他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將我們的理想強加於他們身上。這種覺醒,讓我覺得自己的育兒觀正在發生一次深刻的變革,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根源上思考,如何建立一個真正健康、快樂、充滿愛的親子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