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九型人格心理学
定价:39.00元
作者:马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39151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揭秘隐秘人格,发挥性格优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学习九型人格可以协助你发现自己个性的优势,并善用这些优势,创造理想价值。可以说,九型人格心理学是透过人类的性格类型观看世界的武器。
2.了解自我,洞悉他人。
九型人格源于古老的人类智慧,是一张解读人性的精准而深刻的地图。九型人格揭示了人类九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代表了他们九种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九种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你一旦掌握了九型人格心理学,就可以开启全新的知己、识人视角。重要的是,九型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向;你也可以通过九型了解他人,提升识人用人之能力!
3.人无完人,你要找到自己的性格优势。
我们常犯的毛病是为自己假想一个圣人做榜样,然后不断向其靠拢。当自己无法克服因压抑真实的自我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时,又会自暴自弃,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其实,那些古今中外的“圣人”本身也不是我们假想的样子。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将自己的基本性格升华到了更高的发展层次。与其模仿自己主观想象的形象,不如学习他们立足于自身性格类型来完善自我的精神。
4.了解通透,才能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经常觉得跟别人打交道很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摸不清对方的想法、找不准对方的套路。九型人格心理学透过人们千变万化的表面行为来洞察每一类人的精神内核,揭示他们的核心动机与注意力焦点。当你熟读了九型人格知识后,就能更好地分析和预测身边各类人的行为,摸清他们的心思,改善彼此的人际关系。
内容提要
九型人格心理学这门应用性心理学知识,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身边其他人的了解。《九型人格心理学》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识别各个类型的人以及其精神内核、职场角色、情感模式、发展层级、整合方向、解离方向等知识,并分享了与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互动技巧,同时还分析了他们对其他人的看法。通过《九型人格心理学》这本书,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更加熟悉周围人的思维与作风。
目录
基础篇
章 九型概论——了解你的精神核心
九型人格的演变及传播简史
九种基本的人格类型
外九型人格名家
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简易测试
第二章 九型三元组——情感、思维、本能
九型的三大中心:心、脑、腹
情感三元组:2号、3号、4号人格
思维三元组:5号、6号、7号人格
本能三元组:8号、9号、1号人格
指南篇
第三章 2号——“我爱故我在”的帮助者
如何识别2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付出爱,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职场角色:古道热肠的“绿叶”
情感模式:乐于全心付出,渴望被需要
与2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2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四章 3号——“我赢故我在”的成就者
如何识别3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出人头地,让周围的人羡慕
职场角色:力争上游的“模范员工”
情感模式:只与“有价值”的人交往
与3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3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五章 4号——“我真故我在”的浪漫主义者
如何识别4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找到真正的自己,展示自己的独特
职场角色:拒绝平凡的“美学践行者”
情感模式:一生都在寻找灵魂伴侣
与4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4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六章 5号——“我思故我在”的探索者
如何识别5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集中能量,探索世界的本质与真相
职场角色:博学多识而善于创造的“专家”
情感模式:疏离情感,躲入自己的“城堡”
与5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5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七章 6号——“我忧故我在”的疑惑者
如何识别6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获得安全感,被他人完全认可
职场角色:具忧患意识的“忠诚卫士”
情感模式:多疑敏感,试图构建“人际关系长城”
与6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6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八章 7号——“我乐故我在”的享乐主义者
如何识别7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逃避痛苦,享受生活中的无限乐趣
职场角色:喜欢新鲜与弹性的“点子王”
情感模式:共享美好,讨厌被束缚
与7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7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九章 8号——“我强故我在”的挑战者
如何识别8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战胜环境与对手,掌控自己的命运
职场角色:杀伐果断的“天生”
情感模式:我的一切由我做主
与8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8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十章 9号——“我安故我在”的和平
如何识别9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保持内心的安宁,避开冲突的环境
职场角色:与世无争的“润滑剂”
情感模式:厌恶冲突,把对方放在位
与9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9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第十一章 1号——“我对故我在”的主义者
如何识别1号人格者
精神内核:让世界上的一切变得更
职场角色:极具工匠精神的“纠错机”
情感模式:挑剔别人,苛责自己
与1号人格者互动的小窍门
1号人格者眼中的其他人
延伸篇
第十二章 进阶理论——九型人格的动态变化
翼型理论:18种亚类型人格
九型人格的健康发展层级
九型人格的一般发展层级
九型人格的不健康发展层级
第十三章 应用问题——接纳自我,升华人格之美
关于人格类型的误判现象
让你越发不健康的解离方向
实现自我成长的整合方向
给不同类型人的忠告
附 录
九型人格的高层德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包容和理解,不再轻易地对他人的是非对错下定论。我能看到,每个人行为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苦衷。在团队协作中,我能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如何贡献自己的优势,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又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这本书就像一本关于“人性地图”的指南,它帮助我 navigates(导航)人际关系这张复杂而广阔的地图。我能更自如地处理一些棘手的人际问题,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美妙。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知识,更在于它所带来的实际应用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书写方式非常有感染力,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贴切的比喻,将九种人格类型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种人格类型核心动机的剖析,那些隐藏在行为之下的恐惧和渴望,仿佛被一层层剥开,让我看得清清楚楚。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发现自己身上似乎同时存在着好几种人格类型的影子,这让我感到既新奇又有些困惑。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教我们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的类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人际关系,处理冲突,甚至发掘自身的潜能。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建议,比如在与一位性格比较急躁的朋友沟通时,我不再试图去改变他,而是理解他的“快节奏”是源于他内心的某种焦虑,从而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内心是带着一丝好奇与忐忑的。一直以来,对人性的复杂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着迷,总想窥探那些驱动人们行为的深层动机,理解那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逻辑。这本书的书名《九型人格心理学》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渴望能够通过这套系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局限,找到提升自我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借此理解身边的人,那些我爱的人,我工作中的伙伴,甚至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为什么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想,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解答这些疑问的钥匙。我期待着,它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人性的种种奥秘,帮助我构建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在不断自我探索的旅程中,找到真正的平静与成长。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颇具吸引力,色调沉静而富有质感,仿佛预示着一场深入人心的探索之旅即将展开。
评分坦白说,在翻阅《九型人格心理学》之前,我对这类心理学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有些过于玄学,难以落地。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化的标准,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我理解了,每个人格类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以及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侧重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健康发展”和“不健康发展”的描述,这让我明白,认识自己的类型,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向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习惯性反应,那些阻碍我前进的模式,并尝试着去调整。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给了我勇气去面对和改变。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世界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了。在此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将人简单地归类,用固有的标签去理解他人。然而,《九型人格心理学》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思维定式。它像一个精密的万花筒,将复杂的个体差异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各自独特的内在驱动力、恐惧和渴望。我开始尝试着用九种人格类型去观察和理解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电视剧里的角色。我惊奇地发现,很多曾经难以解释的行为,现在都有了清晰的脉络。我能更理解那些看似固执的朋友为何如此坚持,也能更明白那些小心翼翼的同事的顾虑。这种理解,并非是评判,而是接纳。它让我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一种与世界温柔相处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