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推拿、按摩、刮痧等手法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经络、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污浊之气,让经络畅通,气血旺盛。《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从父母的需求出发,为家长们重点介绍中法中简单易操作的推拿按摩技巧、刮痧手法,只需学会这些手法,熟练之后很快就能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治病,效果显著。这样孩子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长得快,身体好。
内容简介
《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介绍了与儿童有关的病症和功效相关的刮痧、按摩、推拿方法,分析儿童身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特点,以脉络学说作为主导理论,辅助日常食物疗养,并运用简洁清晰的图解形式为家长提供各种疾病的中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生活、学习特点,为孩子制订专门的中医日常养生法,保孩子一生健康。
作者简介
孙平,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病房及中医皮肤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师从吉林省名中医杨云平及我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张民夫教授。诊治患者无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级和市级的先进工作者,在国家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章
经络初入门
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 8
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 / 10
儿童穴位推拿的基本常识 / 16
小儿刮痧的基本常识 / 18
第二章
经络治百病
/ 24
/ 27
流鼻血 / 30
小儿夜啼 / 33
小儿流涎 / 36
百日咳 / 39
流行性腮腺炎 / 42
鼻炎 / 45
扁桃体炎 / 48
咽喉炎 / 51
口疮 / 54
目赤肿痛 / 57
视力模糊 / 60
小儿咳嗽 / 63
/ 66
夜盲症 / 69
斜视 / 72
/ 75
眼疲劳 / 78
牙痛 / 81
落枕 / 84
/ 87
/ 90
脑震荡 / 93
脑炎后遗症 / 96
支气管炎 / 99
支气管肺炎 / 102
小儿气喘 / 105
贫血 / 108
心悸 / 111
小儿 / 114
急性肠胃炎 / 117
胃下垂 / 120
阑尾炎 / 123
腹泻 / 126
腹痛 / 129
腹胀 / 132
肠道蛔虫病 / 135
小儿呃逆 / 138
痢疾 / 141
小儿消化不良 / 144
小儿疝气 / 147
小儿呕吐 / 150
脱肛 / 153
小儿吐乳 / 156
小儿厌食症 / 159
癫痫 / 162
/ 165
多梦 / 168
失眠 / 171
嗜睡 / 174
儿童失语症 / 177
小儿癔症 / 180
小儿遗尿症 / 183
小儿尿频、尿失禁 / 186
小儿盗汗 / 189
/ 192
新生儿黄疸 / 195
多汗 / 198
风湿性 / 201
腓肠肌痉挛 / 204
小儿惊风 / 207
荨麻疹 / 210
小儿湿疹 / 213
小儿丹毒 / 216
冻疮 / 219
新生儿破伤风 / 222
婴幼儿疟疾 / 225
休克昏迷 / 228
中毒 / 231
晕厥 / 234
咯血 / 237
溺水急救 / 240
第三章
经络康
消除疲劳 / 244
/ 247
安神定志 / 250
健脑 / 253
开胃消食 / 256
/ 259
考前 / 262
精彩书摘
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当孩子身体感到不适时,父母的手很自然会去按摩孩子不舒服的地方,如肚子痛时会去揉揉肚子,颈痛时会去按按颈部,头疼时会去揉按头部。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了有效治疗病痛的穴位和反射区,从而形成了自成的小儿推拿、穴位按摩、刮痧等中法。中医学说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几千年来自成体系,在小儿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通过推拿、刮痧、针灸、拔罐等不同手法的运用,通经络,平阴阳,和营卫,理气血,调脏腑,治疗疾病和养生。
人体是以五脏(心、肺、肝、脾、肾的总称)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络全身的有机整体。推拿、刮痧等手法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经络、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污浊之气,让经络畅通,气血旺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这样孩子才能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长得快,身体好。同时,中法入门简单,不需理解艰深的知识,不必使用的器材,父母只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及反射区,只需学会简单的推拿、穴位按摩、刮痧等手法,熟练之后很快就能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治病,效果显著。
本书从父母的需求出发,为家长们重点介绍中法中简单易操作的推拿按摩技巧、刮痧手法,分析儿童身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特点,以脉络学说作为主导理论,辅助日常食物疗养,并运用简洁清晰的图解形式为家长提供各种疾病的中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生活、学习特点,为孩子制订专门的中医日常养生法,保孩子一生健康。
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
推拿须知
适宜年龄:适用于5岁以下幼儿,对婴
幼儿效果更好,实际操作中对18岁以下的小儿疾病,都可以尝试运用推拿法来治疗和。
推拿步骤:一般先从头部和面部开始,然后是上肢,然后是胸部、腹部、腰部、背部,后是下肢;先推主穴,再推配穴。
推拿次数:一般每日1次,对于急性热病,可以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推拿禁忌:诊断不明的急性病症不宜推拿。各种皮肤病患处、恶性肿瘤的局部、烧烫伤和皮肤破损处、早期未愈合的局部和截瘫患儿初期不适用推拿;患有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小儿不宜推拿。
注意事项:父母应该洗净双手,两手搓暖后再进行推拿;指甲要圆润,防止推拿时伤到患儿的皮肤;推拿过程中注意孩子的保暖。推拿穴位和手法
开天门:以两手大拇指指面或桡侧面自下而上交替直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一条线。
推坎宫:以两手大拇指面或桡侧面自眉头向眉梢一条线方向分推。
揉太阳:以两手大拇指面或中指面按揉眉后凹陷处。
山根:以大拇指指甲掐鼻根处。
揉耳后高骨:以两手大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揉耳后高骨微下凹陷处。
推天柱骨:以大拇指面或食指面自枕骨下沿后发际正中风府穴向下推至大椎穴。
揉乳根、乳旁:分别以中指和食指按揉乳头下2分处的乳根和乳头旁2分处的乳旁。
摩腹:以手掌面或手指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腹部5分钟。
分腹阴阳:以两手大拇指或桡侧面自中脘穴向两肋下软肉处分推。
揉丹田:以大拇指指面揉小腹部肚脐下2寸与3寸之间的丹田。
揉脐:以大拇指指面揉肚脐正中。
拿肚角:以两手大拇指指面与食、中指指面提拿腹部两侧之肚筋,即肚角。
推七节骨:以大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第四腰椎,推至尾椎骨端称为推下七节骨;自尾椎骨端推至第四腰椎称为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以大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揉尾椎骨端下方凹陷处。
捏脊:以大拇指桡侧缘抵住皮肤,食指、中指前按,3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从尾椎骨端捏至大椎穴3~5遍。
……
《婴幼身心呵护:科学喂养与早期启蒙指南》 引言 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 nurturing 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发展的神圣使命。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的每一项需求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为宝宝提供最科学、最适宜的喂养方案,如何引导他们开启智慧之门,让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并非旨在提供某种单一的、普适性的“完美育儿”模板,而是希望成为您在婴幼儿早期发展道路上的可靠伴侣,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科学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指导。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轨迹、发展节奏、兴趣爱好都各有不同。因此,本书所倡导的理念,并非强制性的操作手册,而是提供一套科学的思维框架和丰富的实践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制定出最符合您家庭实际情况的育儿策略。 第一章:科学喂养,筑牢健康基石 婴幼儿的饮食是其生长发育的根本。本书将深入剖析母乳喂养的奥秘,从母乳的营养成分、分泌机制,到哺乳的技巧、姿势,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哺乳难题,如乳头皲裂、乳腺炎等,都将进行详尽的介绍。我们强调母乳喂养的益处不仅在于营养,更在于母婴之间的亲密连接和情感交流。 对于需要配方奶喂养的家庭,本书将提供一份详尽的配方奶选择与冲调指南。我们将分析不同品牌、不同阶段配方奶的营养成分差异,帮助您根据宝宝的月龄、体重、过敏史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配方奶。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正确的冲调方法,确保奶粉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并避免因冲调不当引起的健康问题。 辅食添加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书将以科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您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如何逐步引入各类食物,以及如何应对宝宝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从单一口味的米粉、菜泥,到混合多种食材的肉末、面条,我们将提供丰富多样的食谱建议,并强调食物的营养均衡和烹饪方式的健康。我们还会关注宝宝的进食习惯培养,鼓励自主进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 此外,本书还将涵盖婴幼儿的饮水、睡眠以及排便等生理健康知识。我们将科学解释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水量,推荐适宜的饮水方式。在睡眠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宝宝的睡眠周期、睡眠模式,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技巧,帮助家长建立规律的作息,让宝宝拥有甜美的梦乡。对于宝宝的排便问题,我们将详细讲解正常排便的规律和性状,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便秘、腹泻等常见消化道问题,确保宝宝肠道健康。 第二章:早期启蒙,点燃智慧火花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时期。本书将带您走进早期启蒙的世界,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点燃宝宝的智慧火花,培养其良好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情感能力。 2.1 认知发展: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我们强调,认知发展并非刻意的“填鸭式”教学,而是源于宝宝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符合宝宝认知发展规律的游戏和活动。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玩耍、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聆听不同声音来丰富宝宝的感知体验。在早期符号阶段,我们将引导家长通过图画书、卡片、简单的指令游戏,帮助宝宝理解物体名称、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 本书还将介绍如何通过引导式的提问和开放式的对话,激发宝宝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例如,在观察一朵花时,您可以问“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怎么样?”,而不是直接告知“这是一朵红色的玫瑰”。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如厨房里的食材、花园里的植物,来引导宝宝认识世界,建立初步的因果关系和分类能力。 2.2 语言发展:沟通的桥梁与思维的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际沟通的桥梁。本书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语言启蒙指导。我们首先会强调“听”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多与宝宝进行亲子对话,使用清晰、缓慢、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宝宝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我们将介绍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语言发展里程碑,以及如何通过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歌曲童谣、故事讲述,来促进宝宝词汇量的积累和句子结构的掌握。 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如何引导宝宝从“咿呀学语”过渡到清晰表达。我们将教授一些简单的指令词,鼓励宝宝模仿发音,并耐心回应宝宝的每一次尝试。对于语迟的宝宝,本书将提供一些初步的观察建议,并强调及早寻求专业评估的重要性。我们还鼓励家长为宝宝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绘本,并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宝宝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 2.3 精细动作与大肌肉发展:身体的协调与力量的增长 身体的健康发展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础。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科学的运动启蒙方案,帮助宝宝发展精细动作和大肌肉群。对于新生儿,我们将介绍一些温和的抚触和被动操,帮助宝宝放松身体,促进血液循环。随着宝宝的长大,我们将引导家长进行爬行、扶站、行走等训练,鼓励宝宝自主探索空间,锻炼其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在精细动作方面,我们将推荐一系列适合宝宝发展的游戏,如抓握小物件、积木搭建、串珠、手指画等,帮助宝宝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和精细操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日后的书写、绘画以及其他精细活动至关重要。 2.4 社会情感发展:理解与共情的情感培育 孩子的情感健康同样重要。本书将深入探讨宝宝的社会情感发展。我们强调,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是宝宝情绪健康的基础。家长应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关注和回应,让宝宝感受到被爱和被接纳。 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理解宝宝的情绪信号,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宝宝哭闹时,我们要尝试理解其原因,并用平静、温柔的方式安抚。我们还将介绍如何通过模仿、回应、共同游戏等方式,帮助宝宝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理解他人的情感。 本书还将探讨如何引导宝宝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从与家人的互动,到与其他小朋友的玩耍,我们将提供一些引导性的建议,帮助宝宝学习分享、合作、轮流等待等社交技巧,为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家长智慧 除了科学喂养和早期启蒙,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关于睡眠、卫生、如厕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指导。 3.1 睡眠习惯:高质量睡眠的保障 我们将深入分析宝宝的睡眠需求和睡眠规律,提供建立规律作息的实用方法。从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到睡前故事、睡前仪式,我们将帮助您引导宝宝逐渐养成自主入睡的习惯,远离“哄睡”的困扰。 3.2 卫生习惯:健康生活的起点 本书将强调婴幼儿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洗澡、刷牙、洗手到衣物清洁,都将提供科学的指导。我们将介绍适合宝宝的洗护用品选择,以及如何培养宝宝主动讲卫生的意识。 3.3 如厕训练:独立自主的起步 我们将以尊重宝宝个体差异为原则,提供科学的如厕训练方法。从识别宝宝的如厕信号,到提供合适的如厕工具,我们将引导家长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帮助宝宝顺利完成如厕训练。 3.4 家长智慧:育儿的平衡与成长 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回归到家长自身。育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我们将强调家长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分享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与伴侣共同承担育儿责任,以及如何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我们鼓励家长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更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本书所提供的所有建议,都旨在成为您育儿旅程中的参考,而非僵化的教条。最终,最了解您孩子的,永远是您自己。希望本书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实践指导,陪伴您和宝宝一同度过这段充满爱与成长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