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书籍

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平 著
图书标签:
  • 小儿推拿
  • 婴幼儿按摩
  • 育儿
  • 健康
  • 家庭护理
  • 按摩
  • 中医
  • 育儿知识
  • 宝宝健康
  • 亲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泓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49549
商品编码:29771000268

具体描述

编辑**

推拿、按摩、刮痧等手法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经络、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污浊之气,让经络畅通,气血旺盛。《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从父母的需求出发,为家长们重点介绍中法中简单易操作的推拿按摩技巧、刮痧手法,只需学会这些手法,熟练之后很快就能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治病,效果显著。这样孩子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长得快,身体好。

内容简介

《小儿推拿按摩专家教》介绍了与儿童有关的病症和功效相关的刮痧、按摩、推拿方法,分析儿童身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特点,以脉络学说作为主导理论,辅助日常食物疗养,并运用简洁清晰的图解形式为家长提供各种疾病的中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生活、学习特点,为孩子制订专门的中医日常养生法,保孩子一生健康。

作者简介

孙平,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病房及中医皮肤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师从吉林省名中医杨云平及我国知名皮肤科专家张民夫教授。诊治患者无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级和市级的先进工作者,在国家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经络初入门
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 8
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 / 10
儿童穴位推拿的基本常识 / 16
小儿刮痧的基本常识 / 18
第二章
经络治百病
/ 24
/ 27
流鼻血 / 30
小儿夜啼 / 33
小儿流涎 / 36
百日咳 / 39
流行性腮腺炎 / 42
鼻炎 / 45
扁桃体炎 / 48
咽喉炎 / 51
口疮 / 54
目赤肿痛 / 57
视力模糊 / 60
小儿咳嗽 / 63
/ 66
夜盲症 / 69
斜视 / 72
/ 75
眼疲劳 / 78
牙痛 / 81
落枕 / 84
/ 87
/ 90
脑震荡 / 93
脑炎后遗症 / 96
支气管炎 / 99
支气管肺炎 / 102
小儿气喘 / 105
贫血 / 108
心悸 / 111
小儿 / 114
急性肠胃炎 / 117
胃下垂 / 120
阑尾炎 / 123
腹泻 / 126
腹痛 / 129
腹胀 / 132
肠道蛔虫病 / 135
小儿呃逆 / 138
痢疾 / 141
小儿消化不良 / 144
小儿疝气 / 147
小儿呕吐 / 150
脱肛 / 153
小儿吐乳 / 156
小儿厌食症 / 159
癫痫 / 162
/ 165
多梦 / 168
失眠 / 171
嗜睡 / 174
儿童失语症 / 177
小儿癔症 / 180
小儿遗尿症 / 183
小儿尿频、尿失禁 / 186
小儿盗汗 / 189
/ 192
新生儿黄疸 / 195
多汗 / 198
风湿性 / 201
腓肠肌痉挛 / 204
小儿惊风 / 207
荨麻疹 / 210
小儿湿疹 / 213
小儿丹毒 / 216
冻疮 / 219
新生儿破伤风 / 222
婴幼儿疟疾 / 225
休克昏迷 / 228
中毒 / 231
晕厥 / 234
咯血 / 237
溺水急救 / 240
第三章
经络康
消除疲劳 / 244
/ 247
安神定志 / 250
健脑 / 253
开胃消食 / 256
/ 259
考前 / 262

精彩书摘

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的保证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当孩子身体感到不适时,父母的手很自然会去按摩孩子不舒服的地方,如肚子痛时会去揉揉肚子,颈痛时会去按按颈部,头疼时会去揉按头部。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了有效治疗病痛的穴位和反射区,从而形成了自成的小儿推拿、穴位按摩、刮痧等中法。中医学说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几千年来自成体系,在小儿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通过推拿、刮痧、针灸、拔罐等不同手法的运用,通经络,平阴阳,和营卫,理气血,调脏腑,治疗疾病和养生。
人体是以五脏(心、肺、肝、脾、肾的总称)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络全身的有机整体。推拿、刮痧等手法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经络、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污浊之气,让经络畅通,气血旺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这样孩子才能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长得快,身体好。同时,中法入门简单,不需理解艰深的知识,不必使用的器材,父母只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及反射区,只需学会简单的推拿、穴位按摩、刮痧等手法,熟练之后很快就能在家轻轻松松为孩子治病,效果显著。
本书从父母的需求出发,为家长们重点介绍中法中简单易操作的推拿按摩技巧、刮痧手法,分析儿童身体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特点,以脉络学说作为主导理论,辅助日常食物疗养,并运用简洁清晰的图解形式为家长提供各种疾病的中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生活、学习特点,为孩子制订专门的中医日常养生法,保孩子一生健康。
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
推拿须知
适宜年龄:适用于5岁以下幼儿,对婴
幼儿效果更好,实际操作中对18岁以下的小儿疾病,都可以尝试运用推拿法来治疗和。
推拿步骤:一般先从头部和面部开始,然后是上肢,然后是胸部、腹部、腰部、背部,后是下肢;先推主穴,再推配穴。
推拿次数:一般每日1次,对于急性热病,可以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推拿禁忌:诊断不明的急性病症不宜推拿。各种皮肤病患处、恶性肿瘤的局部、烧烫伤和皮肤破损处、早期未愈合的局部和截瘫患儿初期不适用推拿;患有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小儿不宜推拿。
注意事项:父母应该洗净双手,两手搓暖后再进行推拿;指甲要圆润,防止推拿时伤到患儿的皮肤;推拿过程中注意孩子的保暖。推拿穴位和手法
开天门:以两手大拇指指面或桡侧面自下而上交替直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一条线。
推坎宫:以两手大拇指面或桡侧面自眉头向眉梢一条线方向分推。
揉太阳:以两手大拇指面或中指面按揉眉后凹陷处。
山根:以大拇指指甲掐鼻根处。
揉耳后高骨:以两手大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揉耳后高骨微下凹陷处。
推天柱骨:以大拇指面或食指面自枕骨下沿后发际正中风府穴向下推至大椎穴。
揉乳根、乳旁:分别以中指和食指按揉乳头下2分处的乳根和乳头旁2分处的乳旁。
摩腹:以手掌面或手指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腹部5分钟。
分腹阴阳:以两手大拇指或桡侧面自中脘穴向两肋下软肉处分推。
揉丹田:以大拇指指面揉小腹部肚脐下2寸与3寸之间的丹田。
揉脐:以大拇指指面揉肚脐正中。
拿肚角:以两手大拇指指面与食、中指指面提拿腹部两侧之肚筋,即肚角。
推七节骨:以大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第四腰椎,推至尾椎骨端称为推下七节骨;自尾椎骨端推至第四腰椎称为推上七节骨。
揉龟尾:以大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揉尾椎骨端下方凹陷处。
捏脊:以大拇指桡侧缘抵住皮肤,食指、中指前按,3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从尾椎骨端捏至大椎穴3~5遍。
……
《婴幼身心呵护:科学喂养与早期启蒙指南》 引言 作为父母,我们肩负着 nurturing 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发展的神圣使命。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的每一项需求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为宝宝提供最科学、最适宜的喂养方案,如何引导他们开启智慧之门,让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并非旨在提供某种单一的、普适性的“完美育儿”模板,而是希望成为您在婴幼儿早期发展道路上的可靠伴侣,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科学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指导。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轨迹、发展节奏、兴趣爱好都各有不同。因此,本书所倡导的理念,并非强制性的操作手册,而是提供一套科学的思维框架和丰富的实践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制定出最符合您家庭实际情况的育儿策略。 第一章:科学喂养,筑牢健康基石 婴幼儿的饮食是其生长发育的根本。本书将深入剖析母乳喂养的奥秘,从母乳的营养成分、分泌机制,到哺乳的技巧、姿势,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哺乳难题,如乳头皲裂、乳腺炎等,都将进行详尽的介绍。我们强调母乳喂养的益处不仅在于营养,更在于母婴之间的亲密连接和情感交流。 对于需要配方奶喂养的家庭,本书将提供一份详尽的配方奶选择与冲调指南。我们将分析不同品牌、不同阶段配方奶的营养成分差异,帮助您根据宝宝的月龄、体重、过敏史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配方奶。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正确的冲调方法,确保奶粉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并避免因冲调不当引起的健康问题。 辅食添加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书将以科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您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如何逐步引入各类食物,以及如何应对宝宝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从单一口味的米粉、菜泥,到混合多种食材的肉末、面条,我们将提供丰富多样的食谱建议,并强调食物的营养均衡和烹饪方式的健康。我们还会关注宝宝的进食习惯培养,鼓励自主进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 此外,本书还将涵盖婴幼儿的饮水、睡眠以及排便等生理健康知识。我们将科学解释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水量,推荐适宜的饮水方式。在睡眠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宝宝的睡眠周期、睡眠模式,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技巧,帮助家长建立规律的作息,让宝宝拥有甜美的梦乡。对于宝宝的排便问题,我们将详细讲解正常排便的规律和性状,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便秘、腹泻等常见消化道问题,确保宝宝肠道健康。 第二章:早期启蒙,点燃智慧火花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时期。本书将带您走进早期启蒙的世界,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点燃宝宝的智慧火花,培养其良好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情感能力。 2.1 认知发展: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我们强调,认知发展并非刻意的“填鸭式”教学,而是源于宝宝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符合宝宝认知发展规律的游戏和活动。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玩耍、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聆听不同声音来丰富宝宝的感知体验。在早期符号阶段,我们将引导家长通过图画书、卡片、简单的指令游戏,帮助宝宝理解物体名称、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 本书还将介绍如何通过引导式的提问和开放式的对话,激发宝宝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例如,在观察一朵花时,您可以问“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怎么样?”,而不是直接告知“这是一朵红色的玫瑰”。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如厨房里的食材、花园里的植物,来引导宝宝认识世界,建立初步的因果关系和分类能力。 2.2 语言发展:沟通的桥梁与思维的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际沟通的桥梁。本书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语言启蒙指导。我们首先会强调“听”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多与宝宝进行亲子对话,使用清晰、缓慢、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宝宝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我们将介绍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语言发展里程碑,以及如何通过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歌曲童谣、故事讲述,来促进宝宝词汇量的积累和句子结构的掌握。 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如何引导宝宝从“咿呀学语”过渡到清晰表达。我们将教授一些简单的指令词,鼓励宝宝模仿发音,并耐心回应宝宝的每一次尝试。对于语迟的宝宝,本书将提供一些初步的观察建议,并强调及早寻求专业评估的重要性。我们还鼓励家长为宝宝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绘本,并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宝宝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 2.3 精细动作与大肌肉发展:身体的协调与力量的增长 身体的健康发展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础。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科学的运动启蒙方案,帮助宝宝发展精细动作和大肌肉群。对于新生儿,我们将介绍一些温和的抚触和被动操,帮助宝宝放松身体,促进血液循环。随着宝宝的长大,我们将引导家长进行爬行、扶站、行走等训练,鼓励宝宝自主探索空间,锻炼其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在精细动作方面,我们将推荐一系列适合宝宝发展的游戏,如抓握小物件、积木搭建、串珠、手指画等,帮助宝宝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和精细操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日后的书写、绘画以及其他精细活动至关重要。 2.4 社会情感发展:理解与共情的情感培育 孩子的情感健康同样重要。本书将深入探讨宝宝的社会情感发展。我们强调,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是宝宝情绪健康的基础。家长应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关注和回应,让宝宝感受到被爱和被接纳。 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理解宝宝的情绪信号,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宝宝哭闹时,我们要尝试理解其原因,并用平静、温柔的方式安抚。我们还将介绍如何通过模仿、回应、共同游戏等方式,帮助宝宝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理解他人的情感。 本书还将探讨如何引导宝宝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从与家人的互动,到与其他小朋友的玩耍,我们将提供一些引导性的建议,帮助宝宝学习分享、合作、轮流等待等社交技巧,为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家长智慧 除了科学喂养和早期启蒙,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提供一套关于睡眠、卫生、如厕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指导。 3.1 睡眠习惯:高质量睡眠的保障 我们将深入分析宝宝的睡眠需求和睡眠规律,提供建立规律作息的实用方法。从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到睡前故事、睡前仪式,我们将帮助您引导宝宝逐渐养成自主入睡的习惯,远离“哄睡”的困扰。 3.2 卫生习惯:健康生活的起点 本书将强调婴幼儿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洗澡、刷牙、洗手到衣物清洁,都将提供科学的指导。我们将介绍适合宝宝的洗护用品选择,以及如何培养宝宝主动讲卫生的意识。 3.3 如厕训练:独立自主的起步 我们将以尊重宝宝个体差异为原则,提供科学的如厕训练方法。从识别宝宝的如厕信号,到提供合适的如厕工具,我们将引导家长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帮助宝宝顺利完成如厕训练。 3.4 家长智慧:育儿的平衡与成长 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回归到家长自身。育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我们将强调家长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分享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与伴侣共同承担育儿责任,以及如何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我们鼓励家长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更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本书所提供的所有建议,都旨在成为您育儿旅程中的参考,而非僵化的教条。最终,最了解您孩子的,永远是您自己。希望本书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实践指导,陪伴您和宝宝一同度过这段充满爱与成长的美好时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肃且专业的,这让我对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是喜欢对照参考资料,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附录部分。除了主要的推拿手法教程外,它是否提供了常见儿童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夜啼等)的“快速检索表”?例如,我希望能够迅速翻到“腹泻”这一项,然后直接看到推荐的穴位组合、操作顺序、以及每个穴位需要按揉的时长和力度。这种“即查即用”的结构设计,对于时间宝贵的家长来说,是衡量一本实用指南价值的关键标准。此外,关于工具的使用,比如是否推荐使用特定的油膏或者推拿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方法,如果能有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分析,那就更好了。我不想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工具选择不当而影响效果。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的传授者,更是我日常育儿实践中的一个高效、可靠的工具箱,能让我每一次的尝试都充满条理和目标感,而不是在摸索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评分

说实话,我买了很多所谓的“专家级”育儿书,结果发现要么是故作高深,术语堆砌,让人看了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要么就是过于简单粗暴,几张简单的手绘图就想让人学会复杂的技法,结果自己操作起来完全不着边际,甚至因为手法不对反而让孩子更不舒服。我这次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购入此书,主要是冲着“专家教”这三个字去的,希望能从真正的行家那里学到点真本事。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教科书式的严谨逻辑,但同时又要有足够生活化的案例分析。比如,同样是咳嗽,风寒和风热的推拿手法有何细微差别?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力度和频率又该如何调整?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我最怕的就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简化版指南,因为孩子的身体是活的,病情是变化的,需要的是一套灵活应变的思维框架,而不是僵硬的操作流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辨证施治的思路,告诉我如何观察孩子的神色、舌苔、指纹,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那就太棒了。毕竟,推拿的精髓在于“辨”,而不是单纯的“按”。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判断力的实践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机械模仿动作的“推拿机器”。

评分

作为一名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读者,我对书籍的逻辑结构和可操作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我浏览了一些免费的推拿视频,它们往往只展示动作的表象,缺乏理论支撑,让人心里没底。我更看重的是,为什么推拿这个穴位能达到缓解积食的效果?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如果这本书能用相对易懂的语言,结合现代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传统穴位的功效,那将极大地增强我的信任感。我尤其关注书籍对“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的强调程度。一个负责任的专家指南,必然会对哪些情况绝对不适合推拿,或者需要配合什么药物治疗做出明确的界定。例如,高烧不退时能否推拿?严重腹泻时手法应该如何调整?我需要一个安全边界的指南,确保在追求自然疗法的同时,不会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潜在的风险点都罗列清楚,并提供一个清晰的“红灯区域”提示,那么它就具备了作为家庭急救手册的资格。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判断何时应该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盲目地自我治疗,把“专家教”的严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捧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光是封面上的那些专业术语和精美插图就让人心生敬畏。我是一个新手妈妈,面对生病的孩子,那种无助感简直能把人逼疯。市面上的育儿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泛泛而谈,讲的都是“多喝水,多休息”这类常识,真到了孩子哭闹不止、面色不对的时候,根本派不上用场。我迫切需要的是一套系统、实用的指导,最好能让我这个门外汉,在紧急情况下也能找到一点方向。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看起来非常专业,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小窍门”的合集,更像是一本可以信赖的工具书。我特别留意了目录,涉及的穴位图解非常详尽,似乎连经络走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我这种需要视觉辅助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立竿见影的技巧,比如孩子受凉了、积食了,我能马上对照图示操作,而不是只能抱着孩子在深夜里干着急,看着时间流逝却束手无策。如果它真的能做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育儿路上的一个坚实后盾。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预示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希望它不要辜负我这份沉甸甸的期待,真正成为我能随时翻阅的“育儿圣经”。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传统疗法的信仰,同时也对现代医学的一些过度干预感到担忧。我们老一辈人很多都是从小靠着这些朴素的民间疗法长大的,效果往往立竿见影且副作用极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宝贵的经验似乎正在失传,很多年轻父母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抗生素或输液,这让我深感惋惜。因此,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和传承这些被时间检验过的精华。我期待看到清晰的图示,不仅要标明穴位的位置,更要展示正确的“进气”和“退气”的姿势,以及如何配合呼吸频率进行操作。而且,推拿不仅仅是手法,更是一种心意的传递,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深度连接的方式。书中是否提到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安抚孩子情绪的技巧?比如,在孩子哭闹时不宜强行操作,应该如何等待最佳时机?如果这本书能将这种人文关怀融入技术细节中,那么它就超越了单纯的技能传授,升华为一种育儿哲学。我希望它能让我这个略显焦虑的现代家长,找回一些源于内心的笃定和从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