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孩子们的秘密 | 作者 | 任木木 |
| 定价 | 2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 ISBN | 9787517101864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字数 | 页码 | 240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品味成长的欢笑与眼泪,感悟“爱”的真谛。 家、父母与孩子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由“爱”铸成的“矛盾体”。父母的爱,罗里啰嗦;父母的期望,牢骚满腹;被父母爱的你,惹是生非,诡计多端…… 你家乱不乱?他家也许更乱!听同龄的他们讲那些酸甜苦辣的事儿! 有抱怨、有哭诉、有惊喜、有无奈、有爱、有恨…… 让你感同身受的繁琐小事;令人佩服的智勇双全;捧腹大笑的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人流泪的身世还有可爱的小心思……每段倾诉告诉我们的都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听听我的 1.我是精神世界的奴婢 2.你们为什么生下我 3.我没资格心情不好 4.考砸了,我于心不忍 5.我可不可以不参加您的秀 6.其实我忍您很久了 7.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8.我真的很孤独 9.别这么在意我,行吗 10.谁说我不知羞耻 11.我没您想得那么弱 12.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13.我不想太肉麻 14.您到底错没错 第二章 其实我没那么糟 1.终于迟到了 2.别太在意我 3.我鄙视自己,都怪您 4.我是被吓大的 5.别急着把我推出去 6.怎样才能入您法眼 7.总是看扁我 8.我只是不在状态 9.连生下我都那么值得抱怨 …… 第三章 我有点坏,我也很无奈 第四章 别跟我耍小聪明 第五章 我是这样想的 |
| 编辑推荐 | |
| 这里有老实孩子,受气包的呐喊,也有狡猾孩子,小精明的诡计……拿到《孩子们的秘密》,我要说:孩子,家长们,请淡定!别激动,别发火,慢慢看完,你再说。 |
| 文摘 | |
| 老师整天说:“你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其实老师看到的只是表面,物质上,暂且算吧,爸爸妈妈会尽量给予满足。可是谁关心过我们的内心?其实我们是精神世界的奴婢啊! 大人们可能觉得我说得过分,但是问问孩子们,他们会同意我这个说法的。不信,就听我给你们讲讲。 每天从早上开始,当我还在美梦中徜徉的时候,“快点!起床!”一声令下,我立马就得起身穿衣服。您会说:“叫你起床也不对?不叫你,能起来吗?又迟到!”我要说的是两点:,叫起床的时候语气可以适当温柔一点;第二,其实这叫起床吧,会产生免疫效果,您要是不叫,我慢慢也能自己起来。记得上次我妈叫我起床,喊了两次,我都没起,我知道一般都会有“后一次警告”,所以就等着,结果她那天接了个电话,给忘了,等我被揪起来的时候,已经注定要迟到。其实我不喜欢迟到,也不是我妈说的那样不知羞耻,后来我发誓以后早起,第二天我就主动起床了,当然第三天,第四天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反正有妈起床命令,我不如干脆做精神的奴隶更省事一点。 去学校要穿什么衣服、外套,很感谢学校的校服,让我们免去了很多争执。但是里边穿什么,就很麻烦,妈妈年龄大了,怕冷,总以为我也很怕冷,所以一年四季,除了三伏天,每天都能听到妈妈对我下的穿衣令:“套上坎肩。听见没有!”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想穿,到了学校,一动就出汗,出汗了,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不想穿那么厚,就算早上冷点,也无所谓。可是不穿不行啊!妈妈态度会越来越强硬,语气十分坚定地说:“给我穿上!马上穿!” …… |
| 序言 | |
| 章 听听我的 1.我是精神世界的奴婢 2.你们为什么生下我 3.我没资格心情不好 4.考砸了,我于心不忍 5.我可不可以不参加您的秀 6.其实我忍您很久了 7.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8.我真的很孤独 9.别这么在意我,行吗 10.谁说我不知羞耻 11.我没您想得那么弱 12.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13.我不想太肉麻 14.您到底错没错 第二章 其实我没那么糟 1.终于迟到了 2.别太在意我 3.我鄙视自己,都怪您 4.我是被吓大的 5.别急着把我推出去 6.怎样才能入您法眼 7.总是看扁我 8.我只是不在状态 9.连生下我都那么值得抱怨 …… 第三章 我有点坏,我也很无奈 第四章 别跟我耍小聪明 第五章 我是这样想的 |
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质感”要求比较高的人,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用心”。它的装帧设计虽然没有华丽的插画堆砌,但那种内敛的、沉稳的质感,已经暗示了内容的不凡。这本书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它的“深度挖掘”。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行为规范上,而是深入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比如,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时,很多人会直接贴上“调皮”的标签,但这本书却细致地分析了这种反抗可能源于一种对自我边界被侵犯的本能反应。这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方法,让我对很多过去无法理解的孩子行为豁然开朗。阅读时,我时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片段,发现自己当时的情绪和需求,其实都是被忽略的“秘密”。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的,更是给我们这些被贴上“大人”标签的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童年创伤和未被满足需求的绝佳机会。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局限。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值是比较低的,总觉得这类主题的书籍很容易落入俗套,无非是些“要做个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之类的陈词滥调。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且令人耳目一新。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评判孩子的行为,而是真正地“蹲下来”,用一种平等的姿态去探讨孩子内心的运作机制。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想象力与现实边界”的探讨,它没有粗暴地打碎孩子的幻想,而是教导如何将那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逐步与现实世界进行创造性的结合。这种处理方式极其高明,它保护了孩子那份宝贵的灵性,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字的排版和设计也让人感到舒适,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仿佛也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这本书读起来不累,但后劲十足,读完后你会发现,你看待身边那些小小的生命时的目光都变得更加温柔和理解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如何与下一代和谐相处”感到困惑的父母。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阅读速度很快的人,但这本书我却读得非常慢,甚至有些章节我需要反复阅读三四遍才能真正消化。这并非因为文字晦涩难懂,恰恰相反,它的语言是清晰且富有哲理的,但它所探讨的内容,需要时间去沉淀。它不提供简单的“A等于B”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能性”。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当孩子问出一个看似愚蠢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回应,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用“你不用知道那么多”来堵塞他们的求知欲。这种对“提问”和“探索”价值的极度重视,让我非常欣赏。整本书就像是一场精妙的对话,作者仿佛坐在我对面,用一种极其耐心的语气,分享着他多年观察和研究的心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耐心值都提高了,对生活中的不完美也多了一份包容。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完后会忍不住想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书,但又有点舍不得,怕别人读完后“领悟”了,就少了自己独享这份惊喜的感觉。它成功地避开了所有老生常谈的育儿陷阱,而是专注于构建一个健康的“内在世界”。书中有一段关于“安全感”的描述,它将其定义为“我知道,无论我表现得多么不完美,总有人会无条件地接纳我”。这句话简单却极具力量,让我立刻反思自己在与孩子相处时的态度。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是那种非常克制但情感饱满的类型,它不煽情,却能轻易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是那种读完能让你立刻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书,而是那种能让你对“未来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产生深刻思考的书。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像春雨润物,当你回过神来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已经悄然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寻常的儿童读物,毕竟名字听起来就带着点天真烂漫的气息,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它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说教,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最温柔、最巧妙的方式,将那些我们成年人早就遗忘的、关于“心”的真谛一点点剥开,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对于人际交往中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捕捉得极其精准,比如在分享玩具时孩子眼中闪过的那一丝犹豫,或者在被夸奖时脸颊上微微泛起的红晕,作者都描绘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欢它处理“失败”这个主题的方式,它没有一味地鼓励“永不放弃”,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去理解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像橡树的种子必须经历黑暗才能发芽一样。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流畅,语言富有画面感,仿佛每翻一页,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生动的场景,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然后再细细回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书籍本身,它更像是一份指南,指引着如何去倾听那些细微的心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