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男孩怎么养 9787553460680 岳贤伦-RT

独生男孩怎么养 9787553460680 岳贤伦-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贤伦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独生子女
  • 男孩教育
  • 家庭教育
  • 心理学
  • 成长
  • 行为习惯
  • 情商
  • 沟通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3460680
商品编码:2976405781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独生男孩怎么养

定价:32.00元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534606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价值的投资不是房子更不是金子,而是孩子。家长毕生**的心愿就是教育出的孩子。然而怎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孩子发展的,怎样的培养是有利于孩子的,家长往往当局者迷。越来越多的关爱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溺爱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障碍。但是完全的放养就是对的吗。面对各种疑问,家长们*需要的就是学习,爱孩子就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科学教育,培养出类拔萃的独生男孩。

内容提要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目录



独生男孩要“穷”着养
独生男孩不是家里的“小皇帝” 002
做男孩的保姆,他就会变得没出息 007
吃什么做什么,他就会挑食 013
要什么给什么,他就会任性 018
事事包办,他就会变得懒惰 023
处处纵容,他就会变得霸道 028
第二章
独生男孩更需要独立和自立
给男孩树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034
自己的事情要让他自己做 038
告诉男孩,他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042
尊重男孩,他才能学会自尊 047
让男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052
第三章
独生男孩的五种能力
对男孩“狠”心,他才能更好地生存 058
经受挫折,男孩才能从失败中崛起 063
懂得协作的男孩,才更容易成功 067
意志坚强的男孩永不退缩 072
理财能力,为男孩筑好道经济防火墙 077
第四章
独生男孩身心健康比知识更重要
给男孩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 082
给男孩一个强健的身体 086
别对男孩的学习期望过高 091
拔苗助长,会断送男孩的未来 096
多和孩子说说心里话 101
别让男孩天天围着电视、电脑转 106
放手,让男孩尽情享受大自然 111
第五章
健康人格塑造真正的男子汉
男孩永远具备乐观的态度 116
男孩天生就要活泼开朗 120
自信推动男孩不断成功 125
男孩的自尊也要注意维护 130
优良个性让男孩出类拔萃 135
非凡气质让男孩魅力无比 137
第六章
独生男孩的情商决定他的一生
与男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44
男孩应该有几个“好哥们儿” 149
善于控制情绪的男孩更有内涵 154
适时帮助男孩排解心理压力 158
给男孩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 163
多让男孩参加集体活动 168
第七章
每位父母都是男孩重要的性教育老师
男孩从小就要做个男子汉 174
大大方方和男孩谈性 179
让男孩懂得必要的生理知识 184
父亲应当多陪男孩说说话 187
第八章
美德,给男孩一个光辉的人生
善良,给男孩一颗博爱的心 192
诚实,为男孩铸造立身处世之本 197
宽容,让男孩拥有宽广的胸怀 201
勇敢,塑造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05
负责,从小培养男孩的责任感 209
孝道,他的未来就是你的未来 214
218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岳贤伦 教育专家 著有多本家庭教育类畅销书

文摘


序言



《心之所向:少年成长引航》 洞察生命初发的渴望,描绘独特心灵的轨迹 在生命的扉页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等待着被耐心翻阅,被温柔解读。他们的成长,是一场宏大而细腻的交响乐,既有初生牛犊般的莽撞与好奇,也有逐日成熟的深沉与思考。本书,并非直接解答“如何养育”的教科书,而是聚焦于“如何看见”,如何在那份渴望成长的目光中,捕捉到少年内心最真实的律动,并以恰当的方式,为他们点亮前行的路。 我们所探讨的,是每一个生长着的、独一无二的少年。他们或许曾因一时的困惑而眉头紧锁,或许曾因一次成功的尝试而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们的成长,不是一条被事先铺好的直线,而是无数个枝桠伸展、迂回、交织的生命图景。这本书,正是试图在这幅图景中,寻觅那些最普世却又最动人的细节,提供一种观察的视角,一种理解的维度,一种支持的力量。 第一章:感知心灵的低语——理解少年世界的复杂性 少年,是介于童年纯真与成年责任之间的独特群体。他们的情感世界,如同初春的湖面,既有微风拂过的涟漪,也暗藏着深邃的未知。他们可能因为一句无心的评价而伤心落寞,也可能因为一次微小的肯定而重拾信心。理解他们的敏感,需要我们放下成人的预设,尝试以孩童的视角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情绪的潮汐: 少年时期,情绪的起伏是常态。荷尔蒙的变化、社交压力的增大、学业的挑战,都可能成为情绪波动的诱因。本书将引导读者辨识和理解少年常见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沮丧、喜悦等,并探讨这些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不会简单地将之视为“叛逆”或“不懂事”,而是深入挖掘其成因,例如对自我认同的挣扎、对归属感的渴望、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社交的迷宫: 校园生活是少年社交舞台的中心。友谊的建立与破裂、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与试探,都构成了少年社交关系网的复杂图谱。了解少年在社交中所面临的挑战,如被排斥的痛苦、争取认同的焦虑、以及处理人际冲突的困境,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本书将分享如何引导少年建立健康的社交模式,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学会尊重与包容。 自我认知的萌芽: 少年时期是自我认知的关键阶段。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擅长什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探索往往伴随着自我怀疑和迷茫。我们将一同审视少年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例如社会期望的压力、与他人的比较、以及对自身优缺点的模糊认识。本书强调的是,每一个少年都拥有独特的潜能和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帮助他们发现并肯定这份独特。 第二章:点亮思维的火花——激发独立思考与创造力 聪明的头脑,是少年走向独立和成功的基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辨别真伪,形成自己的见解,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创造力,则是让他们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不断探索未知的动力源泉。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时代,但并非所有信息都值得信赖。教会少年如何质疑、分析、评估信息,不被表象所迷惑,不盲从权威,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本书将提供一系列方法,引导读者如何与少年一同探讨社会现象、分析新闻事件、理解不同观点,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这并非是鼓励对抗,而是培养一种理性求证的态度。 好奇心的守护与引航: 好奇心是知识的种子,是创造力的土壤。当少年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时,如何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而不是浅尝辄止,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探讨如何激发少年对科学、艺术、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提问,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这种引导,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享受探索的乐趣。 创造力的释放与滋养: 创造力并非只属于艺术家或发明家。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少年都有能力去创造。无论是解决一个数学难题的新思路,还是组织一场班级活动的创意方案,抑或是写一篇充满个性的作文,都体现着创造力的价值。本书将分享如何为少年提供一个自由探索、不怕犯错的环境,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想法,打破思维定势,让创造力的火花得以闪耀。 第三章:塑造品格的力量——涵养责任感与同理心 品格,是少年人生行走的底色。坚韧的品格,能够让他们在逆境中站立;善良的品格,能够让他们与世界和谐相处;责任的品格,能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本书将聚焦于如何与少年一同塑造这些宝贵的品格。 责任感的萌芽与成长: 责任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从承担家庭事务,到履行班级职责,再到面对学习任务,每一个环节都是少年学习负责任的机会。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赋予少年适当的权力与义务,让他们体验到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价值,理解行为的后果,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并非是简单地布置任务,而是引导他们理解“担当”二字的深刻含义。 同理心的培育之路: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的重要能力。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倾听、共情,并用行动去关怀他人。本书将提供启发性的方法,引导少年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理解他人的处境,并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同理心。 坚韧与毅力的锤炼: 挫折是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帮助少年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不断调整策略,是培养他们坚韧品格的关键。本书将分享如何引导少年正确看待失败,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并鼓励他们设定合理的目标,体验坚持的意义,让他们在一次次挑战中变得更加强大。 第四章:构建支持的港湾——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成长,从来不是少年独自的旅程。家庭,是少年最坚实的后盾,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温暖港湾。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支持。 倾听与沟通的艺术: 许多时候,少年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被倾听。学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喜悦、他们的困惑,用开放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建立信任,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本书将分享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家长和少年之间打破隔阂,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 界限与自由的平衡: 每一个少年都需要空间去自由成长,但也需要清晰的界限来规范行为。如何在给予少年足够自由的同时,设定必要的规则和期望,并让他们理解这些界限的意义,是亲子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平衡艺术。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少年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支持与放权的比例。 共同成长的伙伴: 亲子关系并非仅仅是“管教”,更应该是共同成长的伙伴。家长可以通过与少年一同探索新的事物、参与他们的兴趣爱好、分享自己的经验,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连接。本书倡导的是一种平等、尊重、互助的亲子互动模式。 《心之所向:少年成长引航》,希望成为一本能够陪伴您与您心中那位独特少年一同探索、一同成长的书。它不提供万能的答案,而是抛砖引玉,激发您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更多关注与理解。愿书中传递的思考与启发,能为您照亮那条通往少年内心深处、通往他们光明未来的道路。因为,每一个少年,都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温柔地引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挫折教育”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和智慧。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吃苦头,恨不得把所有荆棘都扫清。但这本书明确指出了,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机会,就是在阉割他们未来面对复杂世界的能力。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关于孩子弄丢了心爱的玩具,作者没有立刻去购买新的,而是引导孩子回顾丢失的过程,并一起制定“寻回计划”。这个过程虽然让孩子哭了很久,但最终他学会了“责任感”和“遗憾感”的重量。这种“慢下来,让孩子自己消化情绪”的做法,是我以前很难做到的。书中的语言像一股清流,没有打鸡血式的口号,而是充满了对孩子天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教会我,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在跌倒之后有勇气重新站起来。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作为父母的焦虑和局限,同时也指明了通往更智慧养育的路径。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青少年期的“界限感”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前瞻性的指导。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从依附走向独立,如何优雅地“退位”,同时又不失亲密感,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难题。作者详细阐述了“精神合同”的签订与修订过程,强调了隐私权和个人空间的相互尊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的谈判策略,它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禁止,而是基于共同制定的目标和后果来协商。这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被管制的对象。这种将权力下放给孩子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内在驱动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被作者拉着进行了一场长达数百页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翻页都能带来新的启发和自我修正。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养育我的独子,更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处,这对于我未来几年的育儿规划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心思,那种淡淡的暖色调,配上一个略显沉思的小男孩剪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成长,总觉得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心得体会,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非常舒服,每一个案例分析都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的疑惑。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平衡“过度保护”和“适当放手”的讨论,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以前总担心孩子自己做决定会犯错,结果往往是错过了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作者提出的那些具体的小建议,比如如何设计“家庭会议”的小环节,或者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引导孩子表达需求,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带回家去实践。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养育”,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的定位——我们是陪伴者,是引导者,而不是全能的“掌控者”。读完第一部分,我的心情就轻松了不少,感觉自己手里握住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而不是一堆沉重的育儿手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很多重点段落都做了清晰的标注和留白,方便读者随时在上面做笔记或者标记重点。我是一个习惯做批注的读者,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油墨的清晰度都让我非常满意。内容方面,它有一章专门讲的是如何与“祖辈”进行有效的育儿沟通,这简直是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与长辈在“穿衣”、“吃饭”、“电子产品使用”等问题上常常产生摩擦,书里提供的沟通脚本非常实用,它教我们如何在维护尊重的同时,坚守我们作为核心监护人的底线。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家庭育儿联盟”的概念,强调三代人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输出口”。我照着书里的建议,成功地和父母进行了一次坦诚的对话,虽然过程有点小波折,但最终达成了共识,孩子明显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和谐。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深信不疑。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给出了一套可以落地的行动方案。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这类“育儿经”是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市面上的书都大同小异,无非是重复强调“爱与规则”的重要性。但是,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回避独生子在社交层面可能遇到的困境,反而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孩子的同伴关系网络”。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授权式游戏”的章节,书中提到,与其强行安排各种兴趣班,不如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去组织和扮演角色,即使结果看起来“混乱不堪”。这种顺势而为的教育理念,对我这个习惯了“规划人生”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把生活安排得太满,反而挤压了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书中的理论引用了很多心理学的前沿研究,但表达方式却非常生活化,没有晦涩的术语。它提供了一种“松弛感”,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对父母自身的成长和情绪管理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它让我学会了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不完美”,这反而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