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年节筵席: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 | 作者 | 潘东潮贺习耀作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265494 | 出版日期 | 2014-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该书根据中华年节饮食的特点和年节筵席的排菜格局,对合理编排年节筵席菜单,科学制作年节筵席菜肴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指导作用。融传统筵席与现代筵席于一体,有传承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能使读者提高餐饮文化修养,懂得改善膳食结构和调整平衡膳食,提高烹饪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承中华的年节传统,形成新的年节文化理念,如何吃出文化,吃出滋味,吃出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作者简介 | |
| 潘东潮,1963年10月18日出生,本科学历,副教授,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鄂菜大师,武汉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 |
| 目录 | |
| 中国年节筵席 1.新春宴 2.元宵宴 3.清明宴 4.端午宴 5.中秋宴 6.重阳宴 7.小年宴 8.除夕宴 中国年节筵席菜单 1.年节传统风味宴席菜单 2.年节时尚风味宴席菜单 宴席凉菜组合 1 新春六围碟 2 端午六围碟 3 中秋六围碟 4 时尚六围碟 5 四季四围碟 6 海鲜六围碟 7 佛门六围碟 宴席热菜组合 1 新春宴 2 元宵宴 3 端午宴 4 中秋宴 5 小年宴 6 除夕宴 宴席汤羹组合 1 咸汤 2 甜汤 宴席点心组合 1 咸点 2 甜点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从朋友那里听说了这本书,她特别推荐,说里面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年菜做法。我一直对中国传统节日里的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春节,那是一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节日,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然而,每年操办年夜饭,总会面临一些困扰:一方面是担心菜式太过老套,缺乏新意;另一方面是想为家人做出健康又美味的菜肴,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灵感和指导。这本书的副标题“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让我眼前一亮,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寻求的答案。我非常好奇,书中所谓“创新”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是食材的搭配,还是烹饪手法的革新,抑或是摆盘的艺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菜谱,更能深入探讨年菜背后的文化寓意,以及如何将这份寓意通过创新的方式更好地呈现出来。同时,“大师教做”也意味着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大师们的烹饪心得和独家秘诀,哪怕是一点点,都可能让我的年夜饭瞬间提升一个档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做出既有传统年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年节大餐,让我的家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新意。
评分我一直认为,年夜饭不仅是一顿饭,更是关于家庭、关于传统、关于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每到岁末,我都会花很多心思去构思年夜饭的菜单,既想保留儿时记忆里的味道,又希望为家人带来一些新的惊喜。市面上关于年菜的书籍不少,但大多是比较传统的食谱。《中国年节筵席:中国年节筵席: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这个书名,尤其吸引我,因为它点出了“创新”这个关键词。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一些真正有别于传统年菜的做法,比如在食材的选择上有没有突破,或者在烹饪手法上有没有融入新的理念。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大家怎么做,更能分享一些大师们对于年菜的理解,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我非常看重“大师教做”这一点,这意味着书中传递的知识和技巧应该是专业且可靠的。我希望从中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烹饪技巧,例如如何让食材的味道层次更丰富,或者如何让菜品在视觉上更吸引人。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在保留年节温馨氛围的同时,也能为我的年夜饭餐桌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让这顿充满仪式感的晚餐,因为这些“创新年节菜”而更加令人难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采用的是一种很传统但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暖色调的运用恰到好处,让人一看就联想到春节的热闹与喜庆。书名《中国年节筵席: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更是点睛之笔,它承诺了传承与创新并存,这正是我一直寻找的。我一直觉得,年夜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年菜虽然美味,有时也会显得有些一成不变,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尝试一些新口味、新做法。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既想保留年节的传统韵味,又希望为餐桌增添一些新鲜感的需求。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创新”的部分,不知道大师们是如何在保留年菜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烹饪理念和食材的。比如,是否会有一些将地方特色年菜进行改良,或者将西式烹饪技巧应用于传统年菜的例子?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很令人兴奋。而且,我非常看重“大师教做”这几个字,这意味着书中传授的技法和理念会非常专业和到位,即使我是烹饪新手,也能从中获得很大的帮助。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步骤图解,以及一些关于食材选择、处理技巧的实用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手把手教学”。
评分我一直认为,年夜饭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之一,它承载着家庭团圆、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的年菜做法在传承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一些菜肴的制作工艺繁复,或者口味上可能不太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偏好。当我看到《中国年节筵席: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所吸引。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年菜的复刻,而是强调“创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真正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思路,而不是简单的食材替换或者调味上的微调。比如,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如何利用现代烹饪技术,如低温慢煮、分子料理等,来制作具有年节特色的菜肴?或者,是否会尝试将不同地域的年菜特色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味蕾体验?“大师教做”的承诺,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和指导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步骤解析,以及对于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的深入讲解,让我这个烹饪爱好者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并将这些创新年菜成功地呈现在我的年夜饭餐桌上,给家人带来惊喜。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每年的年夜饭都成为一次充满仪式感又富有新意的家庭盛宴。总觉得,虽然传承经典的年菜很重要,但如果能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一定会让家人们更惊喜。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年节筵席:大师教做创新年节菜》可以说是直击我的需求。我非常好奇,书中所谓的“创新”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是把常见的食材做成不常见的造型,还是在口味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有一些能够快速上手,但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菜品?毕竟,年节期间大家都很忙碌,如果太复杂的菜,可能真的难以实现。同时,“大师教做”这几个字让我对书中的专业性很有信心。我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专业的烹饪技巧,比如如何处理某些食材能让口感更佳,或者如何调味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能在细节处体现出巧思的菜肴,不知道这本书能否满足我这种挑剔的要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