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这本书是基础教育专家的钱源伟教授的心理学经典,全面介绍了7~12岁儿童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2.本书从学习、交际、行为等8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子教育的各种问题,避免家长只专注其中一点而顾此失彼。
3.是新手父母的一本子读物,教家长把握8大教育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成长关键期
内容简介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学龄期是孩子渡过幼儿期,迈向独立的*步。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发生剧烈变化,这时家长应注意培养他们的思考逻辑能力、支持他们发展个人特长及兴趣、及时掌握他们的内心及想法、协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自信心。家长如何才能掌握孩子离开父母迈向独立的心情?该放手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孩子快乐无负担的翱翔?父母与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为孩子营造出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学校是走入社会的*初阶段,因而父母与教师的教养态度至关重要。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也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作者简介
钱源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教育专家。专著<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获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著作成果奖,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等职。
目 录
前 言 Foreword
CHAPTER01成功人生的起步
1-1在的起跑线上
1-2社会是个万花筒
1-3身心健康度童年
1-4我是谁?
1-5做自己的主人
1-6转学生适应新环境
1-7相信我做得到
1-8男孩女孩牵手同行
1-9富有魅力的个性从儿时起步
1-10雏鹰从这里起飞
1-11向中学迈进的准备
CHAPTER02教养学问与艺术
2-1家门与校门
2-2教养观念正误谈
2-3教养方式面面观
2-4家庭氛围的潜在效应
2-5父母的影响力
2-6爱与被爱要平衡
2-7奖赏的艺术
2-8惩罚的学问
教养八戒
教育孩子的原则
CHAPTER03品格与兴趣的陶冶
3-1人格的陶冶
3-2自制调控的魅力
3-3磨砺意志抗挫折
3-4继承美德学做人
3-5回归美的世界
3-6追寻欢乐的童年
3-7学会玩乐增情趣
3-8琴棋书画孕妙趣
3-9闲暇博览长才智
3-10乐在运动与游戏
3-11近自然感悟真谛
CHAPTER04智慧潜能的开发
4-1叩开智慧之门
4-2 注意的效能
4-3训练注意力
4-4观察的妙用
4-5培养观察力
4-6记忆的奥秘
4-7提高记忆力
4-8发展想象力
4-9活跃思考力
4-10唤醒左右脑
4-11心灵手也巧
4-12善学还需乐学助
CHAPTER05学习策略的优化
5-1营造好学的氛围
5-2和好习惯交朋友
5-3自主学习求实效
5-4学习行为正反谈
5-5神奇的非智力因素
5-6与兴趣结伴
5-7成就动机促学习
5-8课外活动显身手
5-9针对性格差异的学习方法
5-10应考前奏三部曲
5-11从容应对考试焦虑
5-12警惕厌学症
5-13告别拒学症
CHAPTER06心灵沟通与人际互动
6-1学会交往
6-2珍惜父母情
6-3融洽师生情
6-4积储同窗情
6-5融入大社会
6-6非常交往与自我保护
6-7爱的负担
6-8单桅船──单家庭
6-9断翅的蝴蝶──残障儿童
6-10放飞理想
CHAPTER07生活自立的培养
7-1不做温室的花朵
7-2学习做家务
7-3为节俭讴歌
7-4习性的累积
7-5化依赖为自理
7-6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
CHAPTER08问题行为的辅导
8-1根治懒散
8-2告别依恋
8-3挑战怯懦
8-4击败自卑
8-5缓释焦虑
8-6驱逐嫉妒
8-7扫除狭隘
8-8克制轻狂
8-9降服霸道
8-10制服暴躁
8-11去除任性
8-12叛逆
.......
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时翻阅的“常备书”。它的纸张质量很好,印刷清晰,重点信息和核心观点都用醒目的字体或图示做了标注,这对于忙碌的家长来说非常友好,意味着你不需要从头到尾逐字阅读,就能迅速抓住关键。此外,书后附带的“自测问卷”和“资源索引”板块也十分实用,它提供了一个快速评估孩子当前发展阶段的工具,并且推荐了相关的阅读材料和专业机构的线索,展现了编纂团队的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深奥儿童心理学理论和日常家庭实践之间的桥梁,它不只是一本“告诉你该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的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小学阶段孩子教育挑战的家长们,它绝对物超所值,是家庭教育书架上的一个重要支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亮,插图也充满了童趣,一看就知道是为家长们准备的实用工具书。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家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提供切实可行方法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章节划分得非常科学,从基础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到具体的行为问题应对策略,覆盖面很广,让人感到内容十分扎实。特别是它对7到12岁这个特定年龄段的关注,非常精准。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懵懂到半懂不懂的过渡期,各种新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挑战层出不穷,家长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似乎就是来解救我们这些迷茫的父母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每一个章节,希望能从中找到化解日常育儿困境的金钥匙,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顺畅。光是翻阅前几页的导读,就能感受到作者在专业知识储备上的深厚功底,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带着实战经验的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和信赖。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陪伴感”。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冷冰冰,也不像某些鸡汤文那样夸大其词、空洞无物。作者似乎坐在你的对面,非常理解一个现代都市父母在工作压力和育儿焦虑之间挣扎的真实状态。它在讲述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时,总是巧妙地穿插着一些经典的家庭小故事或者案例分析,这些故事里的主角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居,让我们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比如,书中对于“规则与界限”的探讨,它没有一味强调“严格”,而是深入讲解了规则背后蕴含的“安全感”和“可预测性”对孩子心智成熟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如何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保持情感上的弹性与连接。这种平衡的视角,极大地缓解了我之前在执行管教时产生的愧疚感和挫败感,让我意识到“爱”与“管教”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这对我个人的育儿心态调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评分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处理“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方面的深度和细致程度。现在的孩子面对的外部信息量和竞争压力比我们当年大得多,如何教会他们识别、接纳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当代父母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本书有一整章专门讨论“愤怒爆发”的应对策略,它详细区分了冲动型愤怒和防御性愤怒的差异,并为家长提供了“冷静角”、“情绪词汇表”等具体工具。我发现,这本书的专业性是建立在北京地区教育环境的特殊背景之上的。它不仅有普适的心理学原理,还隐晦地提到了学校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特定竞争压力和学习焦虑的表现,这让它作为一本“京版”的育儿百科,更具针对性和亲切感。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安抚孩子当下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构建一个能让孩子长期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
评分我最近一段时间对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格外关注,因为观察到他在学校里似乎有些畏缩,不太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因此,我特意翻阅了这本书中关于“同伴关系与社交障碍”的那一章节。里面的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没有简单地指责孩子“内向”或“胆小”,而是深入剖析了造成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比如对被拒绝的恐惧、对自身能力的低估,甚至还提到了可能是家庭互动模式投射到外部世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家庭练习”和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社交场景,如何引导孩子描述和命名自己的感受。我尝试着在上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时,运用书上教的方法,先蹲下来,用一种非常平静、不带评判的语气与他探讨“想玩但又不敢过去”的内心冲突,效果立竿见影,他竟然主动开口描述了他的顾虑。这种实实在在的改变,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深信不疑,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直接作用于家庭情境的“心理急救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