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定价:29.80元
售价:18.8元,便宜11.0元,折扣63
作者:戈登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68847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21世纪新版推荐:《P.E.T.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父母效能训练(P.E.T.)是一场全美性的父母效能运动,30多年引入日本、韩国,1998年盛行于东南亚、中国台湾,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在已有指定的授权培训机构。这一侧重于改善人际关系、造福人类的父母训练运动已波及全球 43个国家和地区,风靡世界近半个世纪,每年接受训练的父母超过 500万人,他们将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亲子教育与日常生活后效果显著,生活和事业明显改善。父母效能训练,源于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汤玛士戈登博士的一套父母沟通训练系统。刚起步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问题家庭”的父母。因此,美国将其用于针对少年犯父母必修的一门课程,用此方法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强化少年问题的预防功能,并发展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沟通模式。后发现这套方法对改善普通家庭关系也非常适用,并能很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问题、夫妻离异、家庭不和,被“少年问题白宫会议”肯定为“防止家庭崩溃的新模式”而向全国父母推荐,成为美国父母学校的基础课程。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教师上岗的必修课。让人们通过基本技巧的运用,清楚的界定问题、积极的聆听、明确的表达,使父母、教师与孩子彼此更好地相互了解,达成共识。 这一运动的发起者汤姆斯 戈登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为此,汤姆斯 .戈登博士分别于1997-1999年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金奖, 2000年获得世界个人终身成就奖。
内容提要
父母效能训(P.E.T.)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立,是美国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这本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是世界上首套经过深入实践与研究、广受赞誉,并经受验证的父母培训教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本书于诞生30周年之际重新得以修订。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父母指导书将:
如何避免成为一位许可型父母;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愿听;
如何教孩子保留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
如何使用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运用这本不受时间限制的P.E.T.教程,将会让你即刻产生效果:减少战争,少发脾气、不说谎话、不再使用惩罚。不管你家孩子是刚会走路而寻求独立的幼儿,还是开始反叛的青少年,您在使用本书的时候都可以发现:P.E.T.确实是一套富有同情心、卓有成效的办法,以帮助您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孩子,塑造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
目录
作者介绍
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执业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戈登博士以其创建的“戈登方法”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后发展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戈登博士花费了近50年时间,为父母、老师和传授如何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其模式建立于一种信念基础之上,即强制力会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他开始探求一种替代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并解决家庭、学校和工作中的冲突。
这些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我-信息”和“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如今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戈登博士初次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一些商业组织做顾问时运用这些方法。1962年,他开发了“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次P.E.T.课程由他亲自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的一家咖啡馆给14位父母讲授。事实证明,这一课程非常受欢迎,于是戈登博士开始训练讲师,让他们在社区讲授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一课程遍及美国50个州。
1970年,戈登博士写作《父母效能训练手册》(P.E.T.)一书,这本书将无数父母引入了他的新家教哲学。世界各国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一课程,并在其国家开设培训。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高达500多万册。全球43多国家和地区每年近500万父母参加此培训课程。
为了对戈登博士给人际关系改善所做的贡献,戈登博士于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与加利福尼亚心理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此外戈登博士还担任过美国白宫儿童顾问。
戈登国际培训公司1974年成立,长期致力于帮助人们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传授有效的、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如今戈登培训公司已成为一家全球闻名的培训机构。
文摘
序言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规则制定”这一环节的处理方式。很多育儿书籍都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但往往只停留在“立规矩”的层面,却忽略了规则是如何在家庭系统中被协商、被内化的过程。这本书则深入探讨了规则背后的“契约精神”。它不是要求家长单方面发号施令,而是倡导将规则的制定过程变成一次家庭民主实践。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讨论中,让他们理解规则的“为什么”而不是仅仅记住“是什么”。我曾经尝试过书中提到的“规则审查会议”,一开始孩子觉得很新鲜,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开始认真思考“如果我玩游戏超时,对我明天早起会有什么影响”,这种从被动服从到主动理解的转变,其效果远超我以往任何一次严厉的惩罚。这种将管教提升到“权利与责任教育”层面的深度剖析,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它不再是权力斗争,而是一场相互尊重的长期合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太抓人了,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牛皮纸质感,配上深沉的墨绿色字体,一下子就营造出一种沉稳而有力量的氛围。我是在书店里偶然翻到的,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看,结果被它散发出来的气息吸引住了。它不像那种花里胡哨的育儿书,充斥着各种夸张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保证,反而更像一本老前辈留下的笔记,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时间的打磨,透着一股子朴素的智慧。我当时就想,这本书里装的肯定不是什么速成的秘诀,而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的真理。翻开目录,那些章节标题就很耐人寻味,它们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管教孩子”,而是用更哲学性的语言引导你思考“为人父母的责任边界”以及“倾听背后的声音”。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方式,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它会是一场关于自我成长的旅程,而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因为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值得我花时间去深入研读,去慢慢消化其中的精髓。
评分读完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且充满同理心。他没有站在高高在上的教育专家角度去审视父母的困境,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常见的、让人感到挫败的瞬间——比如孩子无理取闹时的那种无力感,或者自己因为工作压力而对孩子失了耐性后的那种深深的自责。作者笔下的场景,简直就像是照着我的生活场景描绘出来的,让我感觉自己被深深地理解了。更棒的是,他提供的建议不是那种“你应该这样做”的生硬指令,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模拟,引导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比如,书中关于“有效暂停”的讨论,它不仅仅是让你深呼吸,而是教会你如何在那一秒钟内,抽离出情绪的泥潭,重新审视眼前的冲突,这需要极高的自我觉察能力。这种由内而外、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逻辑,对我这个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甚至开始在自己的日常交流中,刻意去模仿书中描述的那种“非评判性反馈”,虽然一开始非常生涩,但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的,亲子间的火药味明显减少了。
评分从整体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行文逻辑严密,论证过程层层递进,绝无故弄玄虚之感。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大量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案例,而是非常克制和严谨地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作为支撑,但这些引用都服务于最终的实践指导,绝不出现为炫学而引用的现象。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不再将孩子的每一个“不听话”视为对权威的挑战,而是将其解读为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是一种沟通技巧的缺失。这种“重新框架”的能力,是这本书给予我最宝贵的礼物。它让我从一个疲于应付的“救火队员”,逐渐蜕变成一个能够预判风险、主动引导家庭成长的“架构师”。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平衡点,是真正能够改变家庭动态的深刻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体现了一种对读者的尊重。内页的纸张略带米黄色,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它巧妙地运用了留白,在关键的理论阐述旁边,留出了足够大的空间,供读者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者标记重点。我喜欢这种可以互动的阅读体验,它让这本书不再是一件冰冷的成品,而更像是一个陪伴我成长的伙伴。每当读到一些触及灵魂深处的观点时,我总会忍不住停下来,拿起笔在旁边画个圈或者写上一两句自己的反驳或认同。这种深度的参与感,大大增强了知识的吸收率。相比那些内容满满、恨不得把每一个角落都塞满文字的书籍,这种留白的设计反而更显高级,它暗示着:“我已经提供了骨架,剩下的血肉,需要你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充。”这种留白的处理,可以说是作者高明之处,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为读者的个性化思考留足了余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