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和孩子一起成長,是好的教養(“養育男孩”公號作者魚爸親身育兒經驗)
定價:39.80元
作者:魚爸 ,文通天下 齣品
齣版社: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011258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數十萬父母關注的“養育男孩”公號作者親身育兒經驗,在書中分享瞭自己養育孩子的點滴心得,關於愛,關於如何讀懂孩子,關於父母的修行,關於閱讀……育兒新風尚。★內容文章直擊當下育兒現狀,每一篇都能引起廣大父母共鳴,且有理論,有方法。★關注並實踐幼兒和兒童閱讀,讓閱讀成就孩子的美好未來。★★★ 關聯推薦:
內容提要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確地去愛,卻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好,溺愛、缺愛、錯愛,以及父母角色的缺失,都會帶給孩子一生難以修復的傷害。
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所以育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長與提升的過程。
關於如何養育孩子,我們知道太多的理論,但知道和實踐總是兩迴事,所以我們每天都在見識失敗的養育。作為一名傢庭教育研究者,一名陪伴型奶爸,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自己養育孩子的點滴心得,關於愛,關於如何讀懂孩子,關於父母的修行,關於閱讀……每一位父母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幕幕熟悉的情景,或使人猛然驚醒,或使人掩捲反思,或使人頓感溫暖,或使人暗生決心。
作者深切認識到瞭父親在育兒中的重要性,而反觀當下的中國,有多少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在其位的。對此,本書有精彩的論述與分析。
閱讀之於孩子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多多閱讀,但閱讀絕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作為一名兒童閱讀推廣者和堅定的實踐者,作者在書中單闢一篇做瞭分享,無論是方法還是經驗,都非常值得廣大父母藉鑒。
目錄
篇 愛與規矩,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我要給媽媽留點兒 / 002
你不教育孩子,這個世界會狠狠教育他 / 008
彆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 012
孩子太懂事,並非好事 / 018
媽媽,我們傢有錢嗎 / 023
沒有規矩的愛,就是一把傷人的刀 / 029
你講的那些道理,為什麼對孩子不起作用 / 035
愛發脾氣的孩子,到底缺什麼 / 041
媽媽,你生氣的樣子真可怕 / 045
第二篇 其實你不懂孩子的心
尊重,成就內心強大的孩子 / 052
暗示的可怕力量 / 059
讀懂孩子的心,是有效的管教 / 064
的父母都善用同理心 / 070
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要做 / 075
失望過的孩子,更不願等待 / 082
有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幸福 / 089
這些破壞孩子安全感的話,你或許也說過 / 096
孩子磨蹭,因為你一直催催催 / 103
男孩的世界,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 / 109
孩子被忽視的情緒,是成長路上的 / 115
第三篇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好的教養
被吼的孩子,會經曆怎樣一種恐懼 / 122
你若足夠,孩子自會精彩 / 127
母親的素養,影響孩子的一生 / 133
做父母的黃金期,隻有十年 / 137
有一種品叫爸爸 / 143
你所謂的麵子,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 148
管得太多,是大多數父母的通病 / 154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 160
誇奬孩子是一門藝術 / 166
傢有男孩,請狠狠地愛 / 172
第四篇 閱讀,藏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閱讀的關鍵十年,你在做什麼 / 180
做愛閱讀的父母,孩子纔會愛閱讀 / 188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六條建議 / 195
孩子愛撕書怎麼辦 / 201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要趁早 / 205
閱讀,決定孩子一生是貧瘠還是豐厚 / 210
給孩子留一套房,不如留一屋書 / 215
繪本到底該怎麼讀 / 220
再貴的禮物,都不如給孩子一個閱讀空間 / 225
作者介紹
魚爸
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傢庭教育研究者。
85後爸爸,傢有小子一枚,立誌做一名閤格奶爸。
“養育男孩”公眾號創始人,傢庭育兒分享原創作者,文章曾多次發錶於《中國教育報》《讀者》雜誌等。
曾為童書策劃,同時專注於傢庭教育研究,緻力於親子閱讀的推廣。他堅信,所有的理論離開實際教養的土壤都開不瞭花,願在陪伴孩子的成長中找到教育的方法,接近教育的真諦。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讓我認識到瞭“父母的自我成長”纔是最好的教育。我之前總是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孩子聽話”、“如何培養他的好習慣”上,把自己當成一個執行者,一個不斷打補丁的修理工。而作者的文字,卻像是一劑清醒劑,提醒我,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當我們被孩子激發齣各種負麵情緒時,那恰恰是我們內心需要療愈的部分。書中的自省和反思環節非常有力,它鼓勵我去看待自己的童年陰影和未滿足的需求,是這些東西在影響我對孩子現在的反應。所以,這本書與其說是育兒指南,不如說是“自我探索”手冊。當我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時,我就能更寬容地接納孩子在成長中的各種“不完美”和“試錯”。這種從內而外的改變,是書籍給予我最深遠的禮物。
評分讀完這冊書,我的第一感覺是,這簡直就是一本“育兒實戰心法秘籍”,不是那種空洞的口號堆砌,而是真正落到實處的經驗分享。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規則建立”的部分印象深刻。以前我總覺得,定下規矩後就得鐵麵無私地執行,結果往往是大傢都不開心,孩子和你一起陷入僵持。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有彈性的堅定”,讓我理解瞭規則背後的“為什麼”和如何與孩子一起“協商”,而不是單方麵的命令。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孩子不遵守規則,不是因為他們故意搗亂,而是因為規則對他們來說過於抽象或者執行得不夠一緻。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她描述的那些場景,我都能在自己傢裏找到對應,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原本枯燥的“管教”變成瞭一種充滿智慧的溝通藝術。它不是教你如何“馴服”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引導”他們成為一個有自我約束力和責任感的人。
評分老實說,我本來對這類“經驗分享”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彆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但是,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超越瞭具體的“方法論”,深入到瞭父母的“心法”層麵。作者對“愛”的理解非常深刻,她強調瞭無條件的接納和高質量的陪伴,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日常與孩子的互動模式。我發現自己過去太注重“效率”和“結果”,卻忽略瞭孩子在過程中的感受。書中有一個觀點讓我醍醐灌頂: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而是一個“共同麵對問題的人”。這種思維的轉變,直接影響瞭我與孩子說話的方式,從“你怎麼又把玩具弄壞瞭”變成瞭“看起來你對這個玩具很生氣,我們一起來看看還能怎麼修復它?” 這種細微的調整,竟然帶來瞭巨大的情感聯結的改善,孩子變得更願意傾訴,而不是一味地躲避。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感覺就像是終於找到瞭一個能理解我內心掙紮的同伴。在育兒的路上摸爬滾打瞭這麼久,我總是在各種理論和現實之間搖擺不定,擔心自己做錯什麼,又害怕一味地放縱會讓孩子失去界限感。這本書的作者用非常真誠的筆觸,記錄瞭她自己那些真實的瞬間,那些我太熟悉不過的“崩潰邊緣”和“柳暗花明”。我特彆欣賞她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育兒榜樣,而是坦率地展現瞭作為一個母親的脆弱和成長。書中那些關於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章節,簡直是我的救命稻草,讓我明白,原來接納孩子當下的感受,比急著去“糾正”他更重要。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我開始學會用更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挑戰”,不再那麼焦慮,反而多瞭一份從容和觀察力。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自己的局限性,也指引著我朝著一個更成熟的自我邁進,這種內在的轉變,比任何外在的技巧都來得珍貴。
評分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需要一套嚴謹的、有邏輯的體係支撐,所以買瞭很多理論書籍。然而,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非常溫暖和治愈的,它像是多年老友在深夜裏推心置腹地聊天。作者的敘事節奏很自然,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多的是一種共同探索的陪伴感。我特彆喜歡她描述的那些“犯錯的瞬間”,那些我們以為是世界末日的小摩擦,在她的筆下,都變成瞭可以被溫柔化解的契機。特彆是關於如何處理“界限衝突”的部分,她提齣的“看見感受,堅持原則”的平衡點,幫我找到瞭一個既不委屈自己,又不壓抑孩子的方法。讀完後,我感到瞭一種久違的輕鬆,仿佛卸下瞭許多不必要的包袱,教育孩子這件事,不再是一場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的戰爭,而是一場充滿驚喜和發現的、攜手同行的旅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