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好的教养(“养育男孩”公号作者鱼爸亲身育儿经验)
定价:39.80元
作者:鱼爸 ,文通天下 出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011258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数十万父母关注的“养育男孩”公号作者亲身育儿经验,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养育孩子的点滴心得,关于爱,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关于父母的修行,关于阅读……育儿新风尚。★内容文章直击当下育儿现状,每一篇都能引起广大父母共鸣,且有理论,有方法。★关注并实践幼儿和儿童阅读,让阅读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关联推荐:
内容提要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确地去爱,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溺爱、缺爱、错爱,以及父母角色的缺失,都会带给孩子一生难以修复的伤害。
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所以育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
关于如何养育孩子,我们知道太多的理论,但知道和实践总是两回事,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见识失败的养育。作为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一名陪伴型奶爸,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养育孩子的点滴心得,关于爱,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关于父母的修行,关于阅读……每一位父母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幕幕熟悉的情景,或使人猛然惊醒,或使人掩卷反思,或使人顿感温暖,或使人暗生决心。
作者深切认识到了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性,而反观当下的中国,有多少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在其位的。对此,本书有精彩的论述与分析。
阅读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多多阅读,但阅读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作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者和坚定的实践者,作者在书中单辟一篇做了分享,无论是方法还是经验,都非常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目录
篇 爱与规矩,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我要给妈妈留点儿 / 002
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教育他 / 008
别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 012
孩子太懂事,并非好事 / 018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 023
没有规矩的爱,就是一把伤人的刀 / 029
你讲的那些道理,为什么对孩子不起作用 / 035
爱发脾气的孩子,到底缺什么 / 041
妈妈,你生气的样子真可怕 / 045
第二篇 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
尊重,成就内心强大的孩子 / 052
暗示的可怕力量 / 059
读懂孩子的心,是有效的管教 / 064
的父母都善用同理心 / 070
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要做 / 075
失望过的孩子,更不愿等待 / 082
有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幸福 / 089
这些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话,你或许也说过 / 096
孩子磨蹭,因为你一直催催催 / 103
男孩的世界,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 109
孩子被忽视的情绪,是成长路上的 / 115
第三篇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好的教养
被吼的孩子,会经历怎样一种恐惧 / 122
你若足够,孩子自会精彩 / 127
母亲的素养,影响孩子的一生 / 133
做父母的黄金期,只有十年 / 137
有一种品叫爸爸 / 143
你所谓的面子,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 148
管得太多,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 / 154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 160
夸奖孩子是一门艺术 / 166
家有男孩,请狠狠地爱 / 172
第四篇 阅读,藏着孩子的未来
孩子阅读的关键十年,你在做什么 / 180
做爱阅读的父母,孩子才会爱阅读 / 188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六条建议 / 195
孩子爱撕书怎么办 / 201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趁早 / 205
阅读,决定孩子一生是贫瘠还是丰厚 / 210
给孩子留一套房,不如留一屋书 / 215
绘本到底该怎么读 / 220
再贵的礼物,都不如给孩子一个阅读空间 / 225
作者介绍
鱼爸
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家庭教育研究者。
85后爸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奶爸。
“养育男孩”公众号创始人,家庭育儿分享原创作者,文章曾多次发表于《中国教育报》《读者》杂志等。
曾为童书策划,同时专注于家庭教育研究,致力于亲子阅读的推广。他坚信,所有的理论离开实际教养的土壤都开不了花,愿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找到教育的方法,接近教育的真谛。
文摘
序言
读完这册书,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简直就是一本“育儿实战心法秘籍”,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堆砌,而是真正落到实处的经验分享。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规则建立”的部分印象深刻。以前我总觉得,定下规矩后就得铁面无私地执行,结果往往是大家都不开心,孩子和你一起陷入僵持。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有弹性的坚定”,让我理解了规则背后的“为什么”和如何与孩子一起“协商”,而不是单方面的命令。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不遵守规则,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捣乱,而是因为规则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或者执行得不够一致。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她描述的那些场景,我都能在自己家里找到对应,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原本枯燥的“管教”变成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沟通艺术。它不是教你如何“驯服”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有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的人。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需要一套严谨的、有逻辑的体系支撑,所以买了很多理论书籍。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是非常温暖和治愈的,它像是多年老友在深夜里推心置腹地聊天。作者的叙事节奏很自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共同探索的陪伴感。我特别喜欢她描述的那些“犯错的瞬间”,那些我们以为是世界末日的小摩擦,在她的笔下,都变成了可以被温柔化解的契机。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界限冲突”的部分,她提出的“看见感受,坚持原则”的平衡点,帮我找到了一个既不委屈自己,又不压抑孩子的方法。读完后,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教育孩子这件事,不再是一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战争,而是一场充满惊喜和发现的、携手同行的旅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认识到了“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之前总是把焦点放在“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培养他的好习惯”上,把自己当成一个执行者,一个不断打补丁的修理工。而作者的文字,却像是一剂清醒剂,提醒我,孩子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当我们被孩子激发出各种负面情绪时,那恰恰是我们内心需要疗愈的部分。书中的自省和反思环节非常有力,它鼓励我去看待自己的童年阴影和未满足的需求,是这些东西在影响我对孩子现在的反应。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育儿指南,不如说是“自我探索”手册。当我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我就能更宽容地接纳孩子在成长中的各种“不完美”和“试错”。这种从内而外的改变,是书籍给予我最深远的礼物。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觉就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理解我内心挣扎的同伴。在育儿的路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久,我总是在各种理论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担心自己做错什么,又害怕一味地放纵会让孩子失去界限感。这本书的作者用非常真诚的笔触,记录了她自己那些真实的瞬间,那些我太熟悉不过的“崩溃边缘”和“柳暗花明”。我特别欣赏她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育儿榜样,而是坦率地展现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脆弱和成长。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情绪爆发的章节,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让我明白,原来接纳孩子当下的感受,比急着去“纠正”他更重要。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我开始学会用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挑战”,不再那么焦虑,反而多了一份从容和观察力。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局限性,也指引着我朝着一个更成熟的自我迈进,这种内在的转变,比任何外在的技巧都来得珍贵。
评分老实说,我本来对这类“经验分享”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但是,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超越了具体的“方法论”,深入到了父母的“心法”层面。作者对“爱”的理解非常深刻,她强调了无条件的接纳和高质量的陪伴,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日常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我发现自己过去太注重“效率”和“结果”,却忽略了孩子在过程中的感受。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是一个“共同面对问题的人”。这种思维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我与孩子说话的方式,从“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坏了”变成了“看起来你对这个玩具很生气,我们一起来看看还能怎么修复它?” 这种细微的调整,竟然带来了巨大的情感联结的改善,孩子变得更愿意倾诉,而不是一味地躲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