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定价:30.00元
作者: 默娜·B.舒尔博士, 特里萨·弗伊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596153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教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简单小游戏,成就一生大能力
★荣获4项美国guojiaji大奖的经典之作;
★荣获美国“家长的选择”图书奖。
适读对象:父母、老师
内容提要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
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问题”法,以教给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思考技巧为核心,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在全美各地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让家长和孩子们获益匪浅。
与其他的养育办法不同,“我能解决问题”法不是由家长或老师告诉孩子怎么想或者怎么做,而是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
目录
引言
篇 帮助孩子思考问题
章 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你可能会以各种方式对孩子的不端行为做出反应。通常情况下,你采用的方法可能都不管用,其原因就在于:你在替孩子思考。“我能解决问题”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思考他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他的行为的后果,以及其他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其重点是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 一个“我能解决问题”家庭 / 4
? 一个成果 / 8
第2章 字词游戏
以能帮助孩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方式与孩子谈话,是“我能解决问题”的内容。家长可以在特别的游戏活动以及日常对话中,和孩子玩“我能解决问题”字词游戏,以达到帮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解决问题的概念的目的,从而使孩子能够学会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
? 介绍解决问题的字词 / 14
? 找到练习的时间 / 16
? 玩更多的字词游戏 / 17
? 在遇到问题时…… / 25
?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使用字词的时机 / 27
? 对行为的反应 / 30
第3章 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第二步,是帮助孩子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以玩感觉字词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谈论使自己或生气、或沮丧、或骄傲的事情,会使他们感觉很放松,可以帮助孩子思考他人有什么样的感受。这项技能会让你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将学会如何判断他人对他们的行为和决定有什么样的感受……
? 看图游戏 / 32
? 理解他人的感受 / 35
? 讨论感受 / 41
? 在遇到问题时运用“我能解决问题” / 45
第4章 更多的字词练习
让孩子进行更多的字词练习,是为了让孩子在真正解决问题之前,能将这些字词用于完整的“我能解决问题”的对话中。这个基础打得越扎实,孩子以后解决问题时真正运用起来就越容易、越有效……随着孩子们在日常对话和活动中对这些词语概念理解的深入,他们就为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
? 家长团队 / 52
第5章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你跟孩子说话时已经能很轻松自如地使用“我能解决问题”字词了,你的孩子也很可能已经非常熟悉这些概念了。但此时还不是停止学习的时候……到目前为止所练习的技巧都只是为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因为“我能解决问题”方法重要的部分——孩子真正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这包括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和考虑后果……
? 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过程 / 75
? 有用的提示 / 79
? “我能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际运用 / 81
?角色扮演 / 88
?更多有用的提示 / 90
?玩偶游戏 / 91
?找办法游戏 / 92
第6章 考虑后果
现在,我们要加入后一个解决问题的技巧——考虑后果——这样,你的孩子就能学会评价他们的方法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孩子们就能够从找办法游戏中明白,当他们认为一个解决办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想别的办法。
?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 98
?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 / 100
?因果思考的步骤 / 102
?有用的提示 / 103
?解决办法和后果 / 106
?评估解决办法 / 108
?遇到问题时的日常用法 / 111
?缩短对话 / 113
?孩子的成长 / 114
?总结 / 116
第2篇 综合运用
第7章 游戏和活动
这一章中给你提供了练习“我能解决问题”技巧的更多好想法,提供了能加强孩子对字词的理解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感受的理解的一些方法。这些游戏还会提醒你,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有机会练习“我能解决问题”的思考技巧……
?可以随时玩的字词游戏 / 124
?睡前玩的字词游戏 / 126
?做作业时玩的字词游戏 / 128
?用餐时玩的字词游戏 / 130
?购物时玩的字词游戏 / 132
?讲故事时玩的字词游戏 / 134
?旅行时玩的字词游戏 / 137
?看电视时玩的字词游戏 / 139
?有关问题情境的游戏和活动 / 141
?记录簿(用于真正的问题) / 144
第8章 对话范例
“我能解决问题”对话是家长与孩子对话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要求按照死记硬背的“剧本”进行。与在其他方法中家长替孩子思考不同,“我能解决问题”方法能指导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因此,你可以把本章中的对话当做一个方便的参考指南……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 148
?关于打人的常规对话 / 148
?关于打人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 151
?关于捉弄的“我能解决问题”对话 / 153
?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的对话原则 / 154
?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的更多对话范例 / 155
?总结: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 161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 162
?关于忘事的对话 / 163
?家长与孩子之间问题的对话原则 / 163
?家长与孩子之间问题的更多对话范例 / 165
?想法、时间或地点问题 / 174
?想法、时间或地点问题的其他对话范例 / 175
附录1自我评价表 / 179
附录2给你和你的孩子:需要思考的事情 / 181
附录3提示卡 / 185
作者介绍
默娜·B.舒尔博士(Myrna B.Shure Ph.D.)
博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的一套“我能解决问题”训练计划,以及她和乔治·斯派维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荣获了四项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1982年)、三项美国心理学协会大奖(1984年、1986年、1994年)。她还是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的媒体顾问。
特里萨·弗伊·迪吉若尼莫(TheresaFoyDigeronimo,M.Ed.)
参与创作了十几部养育孩子方面的著作。美国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学副教授,已婚,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文摘
序言
我通常对所谓的“育儿圣经”持保留态度,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往往效果有限。然而,这本《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真正力量在于它赋予了家长“诊断”和“定制”的能力,而不是提供一成不变的“处方”。书中大量的横向对比分析,比如内向型孩子和外向型孩子在社交场合下的不同应对策略,让我彻底理解了不应该强行把一个天生的内向者塑造成一个“社交达人”。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贯穿始终。它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有效的社交培养,源于深厚的亲子联结。书中关于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来内化社会规则的论述,细致入微,提供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融入的“微小时刻”的利用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待孩子社交问题的态度变得更加放松、更有耐心,也更有方向感了。它真正做到了提升家长的“育儿效能感”,让我相信,通过持续的、有策略的努力,我的孩子一定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温暖而又专业的印象,色彩搭配上非常柔和,仿佛能让人立刻感受到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因为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是泛泛而谈,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内页后,我立刻被它详实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立刻应用的步骤。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友谊中的小摩擦,那一段的描述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而是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对话脚本”,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一个随身的育儿教练。我特别欣赏它强调的“倾听先于引导”,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急于纠正孩子行为的习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教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看似任性或社交笨拙的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文字功底扎实,即使是初次接触儿童发展理论的家长,也能轻松领会其精髓。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孩子社交困扰而焦虑的父母,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药,而是长久的智慧。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效的人,买书前会仔细研究目录和推荐语。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社会能力”的定义非常全面且与时俱进。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学会打招呼”、“懂得分享”这种基础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情商、同理心、冲突解决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适应等更为高级的社会技能的培养路径。我发现,作者在章节安排上极其用心,从基础的情绪识别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群体互动,这种递进式的学习曲线设计,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掌控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线上社交边界,这在很多老旧的育儿书中是完全缺失的视角。我尝试运用书中的“情境模拟练习”来指导我的孩子处理他们在课间休息时遇到的尴尬局面,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不再是羞于表达,而是开始主动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帮你看到孩子社交发展中的“盲区”,并提供清晰的路径去点亮这些区域。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版式设计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触感非常舒适,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结构清晰到让人惊叹。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个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或一个尖锐的问题,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然后,作者会用清晰的要点来分解问题,并配上大量的图表和信息框来辅助理解。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反复回翻前面的章节来回顾关键概念,因为重点信息已经被巧妙地提炼出来了。它不是一本让你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那种需要放在手边,随时查阅和回顾的工具书。特别是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章节,它详细分析了孩子常见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所代表的真实含义,这对我理解那些“口是心非”的时刻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提供的操作指南极具可操作性,我甚至可以把书中的一些小练习直接搬到家庭活动中去实践,互动性非常强。
评分我是一位对学术背景有一定要求的读者,这本书的作者组合——一位博士和另一位专家——就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一点也不枯燥乏味,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成功地平衡了科学的严谨性与日常的亲切感。书中穿插的“家长小贴士”和“常见误区解析”板块,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忙碌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急救包”。我最喜欢的是它拒绝使用“完美父母”的标准来苛责读者。作者们坦诚地指出,培养孩子社会能力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关键在于家长的“成长型思维”。有一段关于“接受孩子的社交挫折”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它鼓励我们把孩子的失败看作是下一次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需要被隐藏或羞耻的污点。这种去病理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家长对孩子表现的过度担忧。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和两位经验丰富、睿智和蔼的导师进行深度对话,他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和理解家长们的困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