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大学体育/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分3篇共设计24章,以谋求将大学体育教材建设引向深入。上篇理论篇介绍体育基本概念、科学锻炼的原则、体质健康评价、常见病的医疗体育指南。中篇实践篇为教学实践篇,将时尚运动项目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锻炼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并在相关章节后配备了二维码资源。下篇政策篇介绍了体育的政策与法规,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体育责任。
《现代大学体育/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融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实践与体育的政策与法规于一身,既教会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和原理,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与养生,同时明确自己的体育责任。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我国体育发展简况
第三节 世界体育发展简况
思考题
第二章 科学地锻炼身体
第一节 运动与肌肉
第二节 运动与心肺功能
第三节 运动与能量供给
第四节 运动与疲劳恢复
思考题
第三章 运动性伤病诊断和应急处理
第一节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置
第三节 突发情况下的自救和急救
思考题
第四章 常见病的医疗体育指南
第一节 肥胖症的体育康复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医疗体育指南
第三节 心脑血管疾病医疗体育指南
第四节 糖尿病医疗体育指南
第五节 神经衰弱医疗体育指南
思考题
第五章 运动与营养
第一节 大学生的营养
第二节 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
第三节 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第四节 比赛期的营养以及运动饮料
思考题
第六章 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自我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身心健康自我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 大学生身心健康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评分
思考题
第七章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第一节 运动竞赛的分类
第二节 运动竞赛的组织
第三节 运动竞赛的编排
思考题
中篇 实践篇
第八章 田径
第一节 田径健身锻炼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田径健身锻炼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田径健身锻炼的设计与指导
思考题
第九章 篮球
第一节 篮球简介
第二节 篮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篮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篮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章 足球
第一节 足球简介
第二节 足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足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足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一章 排球
第一节 排球简介
第二节 排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排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排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二章 网球
第一节 网球简介
第二节 网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网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网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三章 羽毛球
第一节 羽毛球简介
第二节 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羽毛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四章 乒乓球
第一节 乒乓球简介
第二节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第四节 乒乓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五章 健美操
第一节 健美操简介
第二节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第三节 健美操的竞赛规则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六章 体育舞蹈
第一节 体育舞蹈简介
第二节 体育舞蹈的内容与分类
第三节 体育舞蹈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十七章 健身的训练
第一节 男子健美体型的训练
第二节 女子优美形体的训练
思考题
第十八章 拓展训练
第一节 拓展训练概述
第二节 个人及双人项目
第三节 项目沟通
第四节 破冰项目
第五节 团队协作项目
第六节 基地拓展训练项目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定向运动
第一节 定向运动概述
第二节 定向运动的技能
第三节 怎样确定运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线.
第四节 定向运动竞赛的组织与规则简介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二十章 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第二节 太极柔力球
第三节 舞龙
第四节 舞狮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第二十一章 瑜伽
第一节 瑜伽运动简介
第二节 瑜伽运动的锻炼
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 抖空竹
第一节 抖空竹简介
第二节 抖空竹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抖空竹的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思考题
第二十三章 跆拳道
第一节 胎拳道运动简介及竞赛
第二节 跆拳道的基本技术
思考题
学习资源(视频)
下篇 政策篇
第二十四章 体育政策与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六、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九、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党和国家对体育教育有明确的指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具体地说到了体育课,体育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如此高度重视,这应该是自1903年有了体育课后的第一次,这无疑让学校体育工作者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振奋。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又是社会体育的启蒙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根据国家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编写而成。
全书分3篇共设计24章,以谋求将大学体育教材建设引向深入。上篇理论篇介绍体育基本概念、科学锻炼的原则、体质健康评价、常见病的医疗体育指南。中篇实践篇为教学实践篇,将时尚运动项目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锻炼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并在相关章节后配备了二维码资源。下篇政策篇介绍了体育的政策与法规,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体育责任。本书融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实践与体育的政策与法规于一身,既教会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和原理,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与养生,同时明确自己的体育责任。
本书编写人员分工如下:管勇生编写了第一章;冯伦编写了第二章;唐大鹏编写了第三章、第四章;管勇生编写了第五章;王凌娟编写了第六章;袁静编写了第七章;管勇生编写了第八章;赵高伟编写了第九章;和光磊编写了第十章;刘兵编写了第十一章;邵玉辉编写了第十二章;袁静编写了第十三章;宁辽贞编写了第十四章;冯建荣编写了第十五章;王亮清编写了第十六章;唐大鹏编写了第十七章;王斌编写了第十八章;张卫东编写了第十九章;王献斐编写了第二十章;王慧编写了第二十一章;金成全编写了第二十二章;王建民编写了第二十三章;管勇生编写了第二十四章。最后由管勇生教授负责统稿。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多本教材,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写时间紧促,书中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身体的力量,心灵的耕耘:现代大学体育的深度探索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宏大版图上,体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课外活动,而是塑造全面发展、兼具强健体魄与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系列教材,以“现代大学体育”为核心,聚焦于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学子们构建一个既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又紧密联系学科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育人理念的实践,一种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驾驭身体、并将其力量延展至更广阔人生舞台的智慧启迪。 一、 理论基石:重塑体育认知,理解身体的价值 现代大学体育的精髓,首先在于其理论层面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我们摒弃了传统体育教学中“为运动而运动”的简单模式,转而强调学生对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伦理的深刻理解。 体育科学的脉络: 本教材将系统梳理体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核心分支。学生将学习到人体的运动规律,理解身体是如何进行能量代谢、肌肉收缩、骨骼运动的;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训练,以达到最佳的体能提升效果;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以及运动康复的基本知识。这种科学的视角,能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训练的误区,建立起以科学为导向的健康生活方式。 体育文化的魅力: 体育不仅仅是肢体活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材将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体育传统与发展演变,理解体育在社会发展、民族凝聚力、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到现代的多元化体育项目,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学生将被引领进入一个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世界,培养其对体育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体育伦理的引导: 在竞技体育日趋激烈,商业化、功利化倾向显现的今天,体育伦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教材将深入探讨体育道德、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尊重对手等基本伦理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理解体育精神的核心在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而非不择手段的胜利。这种伦理教育,将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乃至人生中,始终坚守道义,成为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健康理念的更新: 现代大学体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教材将突破传统的“体能测试”导向,强调“健康促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长期的健康计划,如何利用体育运动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一种将体育融入日常,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 holistic approach。 二、 实践范畴:丰富运动体验,探索运动的无限可能 理论的深度最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来落地。本教材在实践范畴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多元化的运动项目选择: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体质和发展需求,教材将涵盖一系列经典与新兴的运动项目。除了田径、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操、游泳等基础项目外,还将引入新兴的健身方法,如瑜伽、普拉提、健美操、街舞、轮滑等,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于农林院校的学生,还将特别关注一些适合户外进行、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运动,如徒步、定向越野、户外拓展等,以期更好地发挥专业背景的优势。 个性化训练与技能发展: 教材将强调“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体能水平、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训练计划。通过引入运动技能分析、训练效果评估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团队协作与集体精神培养: 许多运动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教材将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如班级对抗赛、院系运动会、体育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如何共同为目标而努力。 身心健康的综合调适: 运动不仅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心理压力的释放和情感的调节。教材将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感受挑战,学习如何通过运动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学生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在个人项目中,则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并从中汲取力量。 三、 创新应用:结合农林特色,拓展体育育人的新边界 本教材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对高等农林院校教育特点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我们将体育教育的理念与农林类专业的特点紧密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体育育人模式。 “绿色体育”理念的推广: 农林院校本身就与自然紧密相连。我们将倡导“绿色体育”的理念,鼓励学生将体育运动与户外探索、生态保护相结合。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以“爱我中华,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徒步或骑行活动,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设计一些与农作物生长、动物习性相关的趣味性体育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健康管理与乡村振兴的结合: 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未来可能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教材将关注如何将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和健康理念,传播到农村社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需求,学习组织和指导基层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法,提升其在健康传播和基层体育组织方面的能力。 劳育与体育的融合: 结合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将探索体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例如,在校园农场、实践基地等场所,设计一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完成劳动任务的体育化活动,让学生在“流汗”中感受劳动价值,在“劳动”中体会体育的乐趣。 智慧体育的应用探索: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教材也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智慧体育的最新技术。例如,利用可穿戴设备记录运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学习如何利用体育APP进行健康管理和运动指导;了解虚拟现实(VR)在体育训练和健身领域的应用前景。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为他们适应未来的数字化社会打下基础。 四、 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估,激励全面发展 本教材的评价体系将摒弃单一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模式,转而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估方式,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过程性评估: 注重学生在整个学期或学年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技能掌握情况、理论学习的深度等。通过课堂表现、训练日志、小组合作表现等进行评估。 成果性评估: 包括运动技能的达标测试,但更侧重于学生在掌握和应用技能方面的进步程度,以及在运动比赛或活动中的表现。 表现性评估: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例如撰写运动感悟、制作运动视频、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等,以展示其对体育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反思性评估: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运动中的经验教训,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制定未来的改进计划。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估内容将涵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既能理解体育科学的原理,又能将其有效运用到实际运动中。 结语 “现代大学体育”系列教材,不仅仅是一本传递知识的书籍,更是一把开启学生身心潜能的钥匙,是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份对未来健康中国和幸福人生的庄严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教材,能够帮助每一位农林院校的学子,在大学的时光里,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更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以及一颗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心。让身体的力量,与心灵的耕耘,一同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