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痛非大病?痛起来“真要命”!
萌发写一本关于痛风的科普书的念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终因繁忙的工作、日常的琐事、自身的惰性所搁浅,书稿只是开了个头后,就迟迟没有进行下去。2010年末,当出版社告诉我之前出版的《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一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发行效果,并给我阅读了读者对于此书的好评之后,感动之余,不禁士气大振,重新开始了《痛风看这本就够了》一书的科普写作。
有人曾这么评价过,医生的文字分成两种:一种是有价值大于有意义,比如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一种是有意义大于有价值,比如科普创作。前者是升职称的利器,标志着自己的学术地位,后者有利于民众健康知识的普及,却对自身的事业帮助不大。而在科普创作中,要将医学的专业术语转化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又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
那么,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如果还有精力,你会选择做什么?
于是,真正最有资格做医学科普的群体退缩了,而一些子虚乌有的“健康专家”、“养生专家”借机走进了百姓们的视野里。事实告诉我,有人在曲解医学,我开始反感、心酸和反思。
每当我耳闻电视新闻里揭露的所谓“专家事件”时,每当我看到点击率狂高的所谓“新疗法”时,每当我路过电线杆上的所谓“祖传秘方”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痛……
这种痛正如痛风,表面上看来这是毫不起眼的脚痛,只要痛过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常态,许多人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自以为可以相安无事。而实际上,这种脚痛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钻进关节,深入肾脏,引发其他疾病,将人步步推向深渊。
也许,如果我们医生继续把这种“心痛”当成一种常态,我们将会失去普及医学常识的机会。
也许,是时候该主动在科普方面为老百姓做点事了,让我们用真正的科普读物取代电线杆上的“祖传秘方”。
尿酸水平偏高,我该怎么办? 通常,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事物时,不安就会悄悄来访。接触与 了解都会使人感到不同程度的惶恐,因为我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 力来面对陌生的新局面。在这样一个新奇和不确定的岔道口,惴惴不 安陪着我们上路了。有不少患者朋友,当发现自己的尿酸值升高后, 便陷入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尿酸水平偏高了,我该怎么办呢? 莫紧张,别害怕,当我们进一步熟悉了陌生事物,就会豁然开 朗,惴惴不安的感觉也就会消失殆尽。下面,我就给患者朋友们介 绍一下高尿酸血症吧。 血尿酸浓度多高算高? 高尿酸血症这个词,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理化性质上的 定义,也称为绝对高尿酸血症,它的意思是血中尿酸的含量超出了 它的饱和度。一般而言,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7.35~7.45处于微 碱性,而尿酸在这样的酸碱环境下,浓度一旦超过420微摩/升,便 会析出尿酸钠结晶而沉积。因此,绝对意义上的高尿酸血症的界限 是420微摩/升。 高尿酸血症的另一种定义在流行病学上具有较大的意义,也称 为相对高尿酸血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某地区居民血尿酸的 平均值,在此基础上增加2个标准差的数值,便是相对高尿酸血症 的界限。一般认为,超过这样一个数值的人群,在当地居民中罹患 痛风和肾结石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血尿酸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工厂,尿酸好比是工业生产时产生的废物, 血尿酸的浓度就好比是垃圾处理站。工厂里的垃圾堆放的多少,不 外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工业生产时废物产生的速度,以及垃圾处 理的速度。 尿酸这种废物产生的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者,前者好比是 工厂从外面购买组件,重新加工、组装时产生的废物;后者则是工 厂利用自己的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时产生的。外源性尿酸是由食物中 的核苷酸和嘌呤等分解而来的。进食含核苷酸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海鲜、鸡鸭鱼肉、蘑菇、紫菜和豆类等,都会使血尿 酸浓度升高。此外,饮酒特别是长期饮用啤酒,也是引起血尿酸增 高的原因。 内源性尿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自行产生的。除了在本章开头中 提到的正常细胞衰老时分解产生的之外,有一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疾 病的患者,在放疗和化疗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大量破坏分解,也 会导致内源性尿酸水平的急剧上升。大体上而言,血尿酸浓度的升 高主要是由内源性因素决定的,多达2/3的血尿酸来自于内源性。 除了废物的产生速度外,废物的处理速度也是影响血尿酸浓度 的重要原因。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垃圾”处理系统,约有2/3的血尿 酸通过肾脏排出人体,因此,当患有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下降时, 尿酸这种“垃圾”也会慢慢在体内越堆越多,血尿酸浓度也就随之 上升了。 尿酸升高了怎么办? 当了解到尿酸浓度升高的原因后,不少聪明的读者朋友也很快 会猜出应对的办法了——“节源开流”。 不错,理财时,为了增加我们的存款金额,有一个经典的四字 理财方针就是“开源节流”。而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可以反其 道而行之,便是“节源开流”。解释开来,就是尽量减少血尿酸的产 生和促进尿酸的排泄。 “节源”方面,我们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减少外源性尿酸的产生。 尽管这方面因素仅占血尿酸产生的1/3,但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等 核苷酸含量高的食物,对于降低血尿酸值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关 于减少内源性尿酸的产生,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叙述。 “开流”方面,我们从前面的小知识栏中了解,尿液的pH值升 高,可以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因此,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另外,使用一部分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或 者增加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实现“开流”。
……
我一直认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管理健康的第一步,而对于像痛风这样越来越普遍的疾病,如果能有这么一本既权威又易懂的书籍,那绝对是福音。这本《图解健康系列:痛风看这本就够了》正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它不像很多医学科普书那样,充斥着枯燥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而是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了解痛风的世界。我尤其欣赏它在解析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时所采用的图示,那些精细到位的解剖图,配合简练的文字说明,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尿酸结晶是如何在关节腔内沉积,并引发炎症的。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也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此外,书中对于不同人群的痛风管理建议,也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它并没有一概而论,而是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给出了个性化的指导。例如,在运动方面,它不仅强调了规律运动的好处,还特别提醒了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因不当运动而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书中详细列出了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并给出了科学的分类和推荐,这对于很多痛风患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让我再也不用为“吃什么,不吃什么”而苦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给广大痛风患者和关注痛风健康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对各种健康养生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家里也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但很多都写得晦涩难懂,要么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过于专业,看得我云里雾里的。直到我翻开这本《图解健康系列:痛风看这本就够了》,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通俗易懂”。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理论堆砌,而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图画,把痛风这个复杂的问题拆解开来。从痛风的成因,到关节炎的发生机制,再到身体内部尿酸的生成和代谢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示意图,就像是在给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地讲解,一点也不会感到压力。我特别喜欢它讲解尿酸代谢的那一部分,之前我总觉得尿酸是什么神秘的东西,通过这本书的图解,我才明白原来它就在我们身体里,像一条小溪一样流动,但如果“水”太多或者“河道”堵塞了,就会出问题。而且,书中对不同类型的痛风患者,比如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生活建议,比如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要尽量避免,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不是那种乱七八糟的网络偏方。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图解”二字,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可视化,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掌握,而且内容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是我近期读过的最满意的一本健康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在我一片迷茫的痛风知识海洋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关于痛风的书籍,但往往是内容过于专业,要么就是过于浅显,无法深入解决我的疑惑。而这本《图解健康系列:痛风看这本就够了》则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解”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医学概念通过生动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相结合,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成因分析,那些细腻的解剖图,配合对尿酸盐结晶沉积过程的动态展示,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痛风在体内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病情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预防和控制痛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除了对病理的讲解,这本书在给出的健康建议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针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阶段的痛风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指导。例如,在饮食方面,书中不仅罗列了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还给出了具体的膳食搭配建议,让我知道如何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尿酸摄入。在运动方面,书中也强调了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并推荐了适合痛风患者的运动方式,让我不再担心运动会引发痛风发作。总而言之,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实用、易懂的痛风健康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之前一直觉得痛风离我生活很远,大概是中老年男性才会得的病,但最近身边好几位朋友都因为痛风而深受困扰,他们经常会抱怨关节疼痛难忍,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这让我开始意识到痛风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出于好奇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我入手了这本《图解健康系列:痛风看这本就够了》。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它生动形象的图解所吸引。与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乏味的医学书籍不同,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色彩鲜艳、结构清晰的插图,将原本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例如,书中对尿酸在体内的生成、排泄以及在关节中结晶的过程,都有非常形象的图示,我能够轻松理解尿酸为何会升高,以及为何会引发剧烈的疼痛。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它详细地分析了导致痛风的各种原因,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并且针对每一种原因都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特别是关于饮食的建议,书中不仅列出了高嘌呤食物清单,还给出了具体食物的嘌呤含量对照表,并且区分了不同情况下的饮食禁忌和推荐,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这本书让我对痛风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掌握了科学管理痛风的方法,感到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对“痛风”这个词有点模糊的概念,只知道是跟关节疼痛有关,而且好像和吃海鲜、喝酒联系比较紧密。我身边也有朋友因为痛风而备受折磨,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我也开始有点担心。偶然间看到了这本《图解健康系列:痛风看这本就够了》,起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这类书籍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用大量精美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将痛风的形成、症状、治疗以及预防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痛风发作过程的描述,那种突如其来的剧痛,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会这么痛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着重于“怎么办”。它详细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调整饮食,比如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哪些食物是“禁忌”,哪些是“安全”的,以及在慢性缓解期,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控制尿酸水平。书中列举了很多具体食材的嘌呤含量,并给出了清晰的对比图,这对我这种经常纠结于吃什么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还强调了运动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适合痛风患者的运动建议,这一点很多人在谈论痛风的时候都会忽略。总之,这本书让我对痛风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那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清晰的脉络和实操方案。
评分书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比书城便宜,一样的质量
评分有痛风很痛苦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预防措施
评分很一般,纸张质量不怎么样。
评分内容很实用
评分我的人生就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和好
评分有点贵了,一本书这么贵
评分很有科谱价值,想了解一下应该是足够了,对日常生活的饮食有一定指导作用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