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通经络健康延年,指压穴位百病尽消!一本畅销100万册的经络穴位速查图解,上市5年,累计千万读者口碑推荐。本书独创4种文字速查+3种图解速查,七法速用,让你3秒精准取穴,1分钟学会对症按摩:
速查1:命名:浅显文字详解穴位名称由来,让你了然于心。
速查2:祛病疗疾:完整收录该穴主治疾病,一书通用大小病。
速查3:部位:深入剖析该穴在人体部位,一指到位绝不出错。
速查4:配伍治病:选对穴位治对症,真正实效有用的“穴位处方”。
图解1 :快速取穴:全新国际标准取穴,形象直观,一看就明白。
图解2:取穴技巧:医学专家不传的取穴技巧,三秒轻松到位。
图解3:自我按摩:怎么按,按多久,一步到位如此轻松。
作者简介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1993年获“全国首届百名中青年医药科技之星”称号。一直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
赵鹏
医学硕士、生物学博士、训练学博士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康复中心研究员、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负责人,领导运动保障与营养恢复研究相关课题 10 余项,曾经荣获“2008 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个人”“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所囊括之人体穴位,皆是人体临床常见特效穴,其详尽穴位说明、主治项目、人体取穴部位与疾病配穴、按摩手法及力度皆以精美图说,使读者一目了然,是家庭养生必备的自疗养生书。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张永贤
身为京都同仁堂第十四代传人,自小就看父亲济世救人,根据本人近年来的观察,关于人体健康养生、饮食禁忌、经络穴位、中草药百科之书大肆崛起,提醒人们为身体打下健康基础的重要性。本书提到当压力庞大、想减轻疲劳时,按压风池穴、神门穴与灵道穴可达安眠效果、放松紧张情绪,经过切实实施,果真舒缓不少,不仅我自己,甚至身边许多朋友按压后还有神清气爽之感,足见本书介绍穴位按摩的特效作用。
——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第十四代传人 乐觉心
目录
导航阅读
十四条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
十二经脉对应脏腑
十二经脉循环流注顺序图
3秒钟,快速找穴位
按摩常见的4种手法
商阳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 肠胃健康一身轻
经渠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 感冒咳嗽按太渊
鱼际 失声痛苦鱼际除
少商 预防流行性感冒
曲池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 鼻炎鼻塞缓解穴
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按摩器具
按摩注意事项
中医推荐非学不可的15个超级有效穴位
速查表
第一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 通畅肺腑无阻碍
尺泽 咳嗽气喘首选穴
孔最 久坐不痔的秘诀
列缺 列缺一按阴霾消
经渠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 感冒咳嗽按太渊
鱼际 失声痛苦鱼际除
少商 预防流行性感冒
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 肠胃健康一身轻
曲池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 鼻炎鼻塞缓解穴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经穴
承泣 明眸亮眼特效穴
四白 明目养颜好帮手
地仓 明眸亮眼特效穴
颊车 口眼歪斜按颊车
下关 口耳保健特效穴
头维 舒缓头痛治呕吐
人迎 降低血压一身轻
乳中 祛除目瘤兼调经
乳根 呵护乳房每一天
滑肉门 爱美女人常点穴
天枢 肠胃健康天枢助
归来 治疗疝气调月事
气冲 肠鸣腹痛按气冲
伏兔 常按伏兔腰腿好
犊鼻 腿疼患者的福音
足三里 点足三里治胃病
丰隆 按丰隆咳痰不忧
解溪 牙疼目赤找解溪
内庭 手脚冰冷找内庭
厉兑 常按厉兑睡眠好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 止血要快按隐白
太白 健脾养胃有太白
公孙 调理脾胃保健师
三阴交 妇科疾病的克星
阴陵泉 排便畅通消水肿
血海 清血利湿血海行
府舍 腹痛难忍按府舍
大横 大肠疾病找大横
周荣 止咳平喘有特效
大包 全身有劲按大包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 强心健体有特效
青灵 祛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 神经衰弱找少海
神门 宁心提神疗效好
少府 治疗心痛宁神志
少冲 急救中风掐少冲
第六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 摆脱神经性头痛
后溪 闪腰腰痛按后溪
阳谷 耳鸣耳聋不担忧
养老 晚年体健靠养老
小海 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 消炎止痛按肩贞
天宗 美体健胸按天宗
肩中俞 肩背疼按肩中俞
颧髎 面部疼痛按颧髎
听宫 耳朵聪灵听力佳
第七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 常按睛明眼睛明
眉冲 头痛眩晕找眉冲
曲差 鼻窍通透有曲差
五处 癫痫发作按五处
承光 止痛祛热特效穴
通天 常按通天鼻内通
攒竹 眼部疾病早治疗
天柱 颈项僵硬按天柱
大杼 祛热祛痛用大杼
风门 风门可预防感冒
会阳 痔疮便血找会阳
承扶 臀部减肥按承扶
殷门 强健腰腿点殷门
委中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 祛除头痛有飞扬
昆仑 常按昆仑腿不疼
申脉 宁神止痛不眩晕
至阴 矫正胎位有特效
第八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 按摩足心好处多
太溪 尿道疾病按太溪
复溜 更年期的调理师
筑宾 肾脏保护靠筑宾
横骨 摆脱男人难言苦
大赫 生殖健康有保障
气穴 妇科疾病关键穴
肓俞 告别便秘的痛苦
商曲 解决腹痛的烦恼
神封 咳嗽气喘点神封
俞府 止咳化痰疗效好
第九章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 焕发活力舒头疼
曲泽 心病需要曲泽医
内关 预防呕吐的灵穴
大陵 口气清新每一天
劳宫 手痒难忍掐劳宫
中冲 降温烦闷找中冲
第十章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 调整身体内分泌
液门 清火散热有神效
中渚 更年期女性福星
阳池 妊娠呕吐即刻止
支沟 摆脱便秘的灵穴
天井 去火气治麦粒肿
消泺 不花钱的减肥法
肩髎 上班族的好帮手
颅息 小儿惊风找颅息
角孙 口腔炎症的克星
耳门 耳部疾患保养穴
丝竹空 头痛头晕全没了
第十一章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 擦亮心灵的窗户
悬颅 精力集中不走神
悬厘 目外眦痛找悬厘
天冲 牙龈肿痛找天冲
阳白 眼睛保健少不了
目窗 眼睛疲劳按目窗
风池 清热醒脑治感冒
肩井 乳腺炎找肩井穴
环跳 轻松解决腰腿疼
风市 瘫痪患者的福音
阳陵泉 抽筋痛苦及时消
阳辅 腰肾功能保护神
足临泣 脚上穴位治头痛
足窍阴 定咳顺气必按穴
第十二章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 缓解焦躁的情绪
太冲 按摩太冲能降压
曲泉 难言之隐找曲泉
足五里 睾丸病痛无需愁
阴廉 给女人多点呵护
中封 关爱男人每一天
章门 五脏病变的门户
期门 疏肝利气化积淤
第十三章任脉经穴
长强 润肠通便如厕顺
命门 关乎存亡的穴位
身柱 止咳定喘有特效
大椎 感冒发烧不犯愁
哑门 声音沙哑不苦恼
脑户 即刻减轻头痛感
风府 感冒头疼好得快
强间 促进睡眠心情好
百会 忧郁烦躁点百会
前顶 头晕目眩找前顶
神庭 头晕呕吐找神庭
水沟 紧急救命最及时
第十四章任脉经穴
会阴 男女保健特效穴
中极 妇科疾病不用愁
关元 女性健康的福音
阴交 腹泻不止揉阴交
神阙 肠炎腹痛有特效
上脘 帮助消化肠胃好
膻中 心不烦胸也不闷
廉泉 治疗舌疾最管用
附录
春夏秋冬之12特效养生穴位
五脏调养之10个特效穴位
九种体质的经络穴位调养法
30个有神奇疗效的经外奇穴
精彩书摘
合谷
牙疼是病也不怕
主治:牙痛、降血压、气喘、头痛、扁桃腺炎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牙疼有多厉害,寝食
难安。不过不要紧,我们这里告诉你一个小窍门。万一你被牙疼折磨得苦不堪言时,
只要按压合谷穴,就会立即止痛。
命名
这个穴位名出自《灵枢?本输》,也称虎口。虎口是指手张开之后它的形状就像大大
的虎口一样。
袪病疗疾
牙龈疼痛、耳鸣、耳聋、鼻炎、扁桃体炎、视力模糊、痰阻塞、窒息、虚脱、失眠、
神经衰弱、痛经、乳腺炎。
部位
属于手大肠经脉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
食指处。
快速取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秒钟精确取穴 1分钟学会按摩
取穴技巧:手轻握空拳,弯曲拇指与食指,两指指尖轻触、立拳,以另手掌轻握拳外,以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即是该穴。
自我按摩: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压穴位,有酸痛胀感;分别按压左右两手,每次各按1~3分钟。
治疗功用:舒经通络,镇静止痛,清热解表。
程度:重 指压方法:按法 时间:1~3/分钟
配伍治病 轻松疗疾
扁桃体炎│ 配伍穴位:三间穴、合谷穴
疾病概述:扁桃体发炎时会红肿,出现白色脓样分泌物,这就是急性扁桃体炎。得了急性扁
桃体炎可能高烧几天不退,嗓子红肿疼痛,吃东西和咽水时疼痛就更加厉害了。
按摩顺序与技法:指压三间穴和合谷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食指上下捏压6秒钟,然后迅速离开,手指离开时,应保持气已吐尽状态。如此重复10次,扁桃腺疼痛就可渐渐消除。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牙痛│ 配伍穴位:三间穴、合谷穴、商阳穴
乳腺炎│ 配伍穴位:膻中穴、曲池穴、合谷穴
失眠│ 配伍穴位:神门穴、上脘穴、合谷穴
足三里
点足三里治胃病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痛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早晨正准备出门,突然感到胃部抽搐,或者遇到胃腹闷胀、吐酸、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只要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就能够达到治疗保健效果。
命名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就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集点,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之症,因此名为“三里”。
袪病疗疾
胃肠虚弱、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瘿气、肠雷鸣、腹泻、便秘、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下垂。
部位
属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快速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3秒钟精确取穴 1分钟学会按摩
取穴技巧:正坐,屈膝90°,手心对髌骨(左手对左腿,右手对右腿),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下方与中指平行处即是该穴。
自我按摩:用中指的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 治疗功用:祛风通窍,理气止痛。
程度:重 按摩手法:中指折叠法 时间/分钟:1~3/分钟
配伍治病 轻松疗疾
胃痛│ 配伍穴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
疾病概述: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
按摩顺序与技法: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
注意:揉按此处穴位时,有打嗝、放屁,以及肠胃蠕动或轻泻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呕吐│ 配伍穴位:中脘穴、缺盆穴、天突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阳白穴、太冲穴
瘿气│ 配伍穴位:合谷穴、足三里穴、气舍穴、列缺穴、风池穴、天冲穴
前言/序言
穴位养生祛病,久按自学成医
——将病痛拒之于门外
时代进步,节奏不断地加快,人生却未必一切尽如人意,正如古人云“一物一太极”, 得失之间,此消彼长,总有一种平衡制约着我们的生活。有时为了得到更多,忽略了身体健康,生活的饮食不节、运动缺乏、压力过大而造成体质趋向阴阳失衡,致使各种大病小症一一出现,诸如失眠、早衰、痔疮、肩颈酸痛、肥胖、三高等文明病逐渐浮现。最近几年,兴起一阵阵的自然养生热,借鉴博大精深的中医宝库,如食疗养生、五色养生、药膳养生、花草茶养生、经络穴位按摩等,皆成为大众追逐的养生潮流。
经络就像一张覆盖全身的无形网,穴位如同一些关键的调节点,身体上有任何风吹草动的异样,经络穴位都会出现反应。身体出现某些病灶,就会麻痹或者堵塞经络,影响血气的运行。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穴位正是天赐的身体调节点,即可养生保健,还可辩证祛病。但穴位按摩也要有专业的指导,取穴是否精准到位、配穴治疗是否正确、按压力度是否合宜,皆关乎性命安危。本书由知名中医专家数载精心编著,多次修订。精美图说、浅显易懂、一学就会,是家庭按摩必备的自疗养生书。
家是我们乏累疲倦后休息的地方,是内心眷恋温馨遮风避雨的港湾,是每天敞开心扉享受天伦的桃源。多为家人按摩,不仅受益于健康,还能增加彼此的情感。晨起睡前,周末休闲,茶余饭后,无论何时,只要您方便,打开此书,每天花十几分钟为家人或者自己进行按摩,持之以恒,不消两三月便可自学成按摩良医!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亚健康学会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考试部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养生有道:穴位按摩
——将病痛清零,为心灵减压
光阴在四季轮回中流逝,改变着生活,改变着我们,能留下的只有回忆,留不下的却有很多,诸如青春、容颜、健康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昂贵的医药费,严重时一场大病甚至可以让多少年积累的财富瞬息归零,一切付之东流后,人生还要重头再来。鉴于亚健康人群的逐年递增、环境的污染、错误的生活方式、食品的安全等问题,利用自然之法寻求健康已经是大势所趋。
过去有没有让老中医给把过脉?小的时候有没有刮过痧?中国人对于穴位并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经络穴位呢?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大的、纵行的、主干条的,称之为经,小的、横行的、支线条称之为络。穴位是气血停留汇聚的地方,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点。
《黄帝内经?灵柩》中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说: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提:“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这些记载均表示,经络遍布人体,不仅与脏腑有所连结,甚至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通过按摩的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并能驱除病痛,达到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
一次舒适的按摩,不仅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缓解病痛,还可以放松心灵,缓解压力和抑郁,还您一个健康舒服的身心。
赵鹏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康复中心研究员
2008年、2012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负责人
医学硕士、生物学博士、训练学博士后
荣获“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
《古法经络点穴养生宝典:身心调和与生命能量的唤醒》 序言: 在时间的洪流中,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歇。古老的东方智慧,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传承,为我们揭示了一条通往和谐身心、延年益寿的神秘路径——经络与穴位。这本《古法经络点穴养生宝典》并非仅仅是一本记载技法的图谱,它是一份来自先哲的馈赠,一份关于生命能量流动的深刻理解,一份引领我们重新认识自身、激发内在潜能的指南。 本书旨在深入探索经络穴位按摩在维护健康、调理身心方面的独特魅力与实际应用。我们不仅仅关注表面的手法,更着重于揭示其背后的生命科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精妙的点穴按摩,实现身体内部能量(气血)的顺畅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缓解不适、提升生命活力的目标。这是一次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养生之旅,邀请您一同踏上这段发掘身体智慧、重塑健康生命的奇妙旅程。 第一章:开启身体的智慧之门——经络与穴位的奥秘 我们的身体,宛如一个精密而充满活力的宇宙,其中最核心的运行系统便是纵横交错的经络与散布其上的穴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中“气血”运行的脉络,是连接脏腑、四肢、五官的桥梁。 经络:生命能量的河流。 经络并非是解剖学上可见的血管或神经,而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代表着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如同滋养万物的河流,将生命能量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维持着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本书将详细介绍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主要经络系统的走向、生理功能及其与身体各部位、脏腑的密切联系。我们将探究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体质,甚至我们对外在环境的感知。理解经络,就是理解身体的“高速公路系统”,知道能量在哪里流动,哪里可能出现阻塞。 穴位:生命的“开关”与“调节点”。 穴位,顾名思义,是经络上气血汇聚、输注或出入的特殊部位。它们就像是身体上的一个个“开关”或“调节点”,通过外力的刺激(如按摩、艾灸、针刺),可以有效地调节相应经络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与其相连的脏腑和组织。本书将详细讲解穴位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标志定位法等,力求让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身体上的每一个重要穴位。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穴位的功能,例如,有的穴位可以缓解疼痛,有的可以改善睡眠,有的可以提升免疫力,有的则能调节情绪。了解穴位的独特之处,就是掌握了与身体直接对话的语言,学会了如何精准地“按下”正确的按钮,以达到预期的养生效果。 气血:生命之源。 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血是生命物质的基础。气血的充盈、流通顺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调控气血的要冲。本书将深入阐述气血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气血失调可能导致的各种病症。我们将通过经络穴位按摩,学习如何“疏通”经络,“激发”气血,使其充沛而有序地运行,从而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第二章:回归自然疗愈——经络穴位按摩的深层原理与实践 经络穴位按摩,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自然疗法,其魅力不仅在于操作的简便性,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原理与广泛的应用价值。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疗法的精髓,并掌握实用技巧。 调和阴阳,平衡五行。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在于阴阳平衡、五行协调。经络穴位按摩正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失衡、纠正五行紊乱的目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点按某些穴位,来实现阳气振奋、阴液滋养,或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的相互制约与相生,从而促进身体内部的和谐统一。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身体的很多不适,根源在于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长时间的久坐、劳累、不良情绪等都可能导致经络“瘀滞”。点穴按摩能够有效地刺激穴位,疏通被阻滞的经络,加速气血的流动,化解瘀滞,从而缓解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并为身体各器官提供充足的营养与能量。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疏通经络的手法,如按、揉、推、捏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激发潜能,自我疗愈。 身体本身就蕴藏着强大的自我修复和疗愈能力。经络穴位按摩,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能够激活身体深层的自愈机制,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日常的自我按摩,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缓解慢性疾病带来的痛苦,并促进整体的健康水平。 身心一体,情绪疏导。 情绪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更会通过经络系统反馈到身体,导致各种生理上的不适。许多穴位本身就与特定的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点按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疏导不良情绪,舒缓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达到身心同步调适的目的。 第三章:实用养生指南——常见病症的经络穴位调理 掌握了经络穴位的基础理论与按摩原理,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更为实用的部分——针对常见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提供详细的经络穴位按摩调理方案。本书并非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养生手段,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照自己的身体。 头面部不适的舒缓。 针对头痛、头晕、失眠、眼疲劳、鼻塞、咽喉不适等问题,我们将介绍相关的经络与穴位,如风池、太阳、百会、印堂、合谷等,以及相应的按摩手法,帮助您快速缓解不适,恢复神清气爽。 颈肩腰背的舒展与放松。 长期伏案工作、不良姿势容易导致颈肩腰背僵硬、疼痛。本书将重点介绍大椎、肩井、膏肓、肾俞、腰眼等穴位,以及舒筋活络的按摩技巧,帮助您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慢性劳损。 消化系统功能的优化。 胃部不适、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等问题,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等穴位来改善。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点穴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调理脾胃。 呼吸系统与免疫力的提升。 针对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问题,以及体质虚弱、易感冒的人群,我们将推荐列缺、肺俞、定喘等穴位,并通过温和的按摩手法,帮助您增强肺功能,提升身体的整体免疫力。 情志调理与安神宁心。 焦虑、抑郁、易怒、心悸等情绪问题,常常与心、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本书将介绍太冲、神门、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以及宁心安神的按摩方法,帮助您平复情绪,改善睡眠,重拾内心的平静。 日常保健与养生。 除了针对特定病症,本书还将提供一套适合日常保健的全身经络穴位按摩流程。通过定期的全身按摩,您可以全面地调理身体,促进气血循环,延缓衰老,提升生命活力。 第四章:安全与禁忌——享受按摩的智慧 如同任何一种疗法,经络穴位按摩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按摩前的准备: 保持身心放松,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 按摩手法与力度: 强调循序渐进,根据个人体质和承受能力调整力度,避免过度用力。 禁忌症的识别: 明确哪些情况不适合进行按摩,如皮肤破损、急性炎症、严重疾病发作期等,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 注意事项与配合: 强调按摩后的休息、饮食调理以及与其他养生方法的配合,如艾灸、运动、情志调养等。 聆听身体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自己身体的反应,感受按摩带来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按摩的频率和强度。 结语: 《古法经络点穴养生宝典》是一本关于生命智慧的探索之书,也是一本关于自我关爱的实践手册。它邀请您走进古老的东方养生智慧,用最自然、最贴近生命本源的方式,来关照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内容,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语言,掌握调理身体的钥匙,从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拥有一份宁静、健康与活力。愿这本书能成为您通往身心和谐、生命之美的忠实伙伴,陪伴您开启一段充实而美好的养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