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返回历史“现场”,将文学放置在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多重关联中去考察,成为一种普遍的研究倾向。在学科空间不断扩张的同时,如何将外部的关联性视域内在化,把握“现场”背后之历史的“问题结构”,让文学经验与历史认知能破除各自固化的结构,相互激荡,则是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本书的四编,处理了不同的问题面向,但始终贯穿了上述方法论的自觉:*编尝试在文学史与社会史错综的视野中,把握新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实践,如何参与、建构历史的进程;第二编以早期新诗为对象,通过对出版、阅读、评价、文学史叙述等多个环节的考察,呈现新诗发生的历史与文化机制;第三编聚焦于现当代诗与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关系,探讨20世纪的新诗在回应特定文化政治命题时展现的形式活力;第四编转向学科史的回顾,通过反省以往的研究范式,探讨重构一种新的研究视野的可能。
##我是第一个豆瓣读者吗! 其实之前看过姜老师不少论著,因此在看这本书时就常常有故地重游之感,然而本来老师们的论著就是一遍读完难以把握全貌故而常读常新的,因此在读这本书时也让我对之前的阅读体验有了更深的认知和部分修正,同时也借由此书及老师的后记对他的学术理路有了一定了解。个人而言最推荐第四编的最后几章,让我对现代文学学科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书单上又增加了数十种……加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嘻嘻嘻嘻
评分##忘标啦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