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的四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沃尔特•惠特曼、艾米莉•狄金森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来自三个世纪和三个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针对将抒情诗的思想和可靠的见解相分离的常见做法,本书作者阐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思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从诗的表层推断出这种思想的演变。还阐述了一个诗人在摸索一个给定的主题时,是如何通过在一首又一首的诗中对这个主题进行重新构建来进行连续思考的,创造一个活跃的思考过程,从而产生这些诗歌所采用的完全不同的内在结构形状。
##还没有读完,Vendler好厉害,但翻译确实差点意思
评分##0109,京东。
评分##翻译远不如文德勒的另外两本,但依然是最值得学习和阅读的诗歌批评,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诗思问题,然后在不同诗人的句法和技巧本身中寻找对相似诗思问题的不同回答方式,而这反过来令我们更深的体会到每一位大诗人特殊的诗思运转方式,一种文德勒的绝活。
评分##不如读原文
评分##读文德勒的第二本,但不如《打破风格》那么喜欢,一面是翻译间有不通,一面是惊异和愉悦中同样存在的朦胧的不信任感。将构成一首诗“可见核心”的思考运转过程精确严格地重建,也即从“碳化之物”中还原“火”的尝试,另一方面也将阐释暴露为一门必须足够连续的手艺。
评分##0109,京东。
评分##文德勒的阐释能力太强大了!
评分##翻译远不如文德勒的另外两本,但依然是最值得学习和阅读的诗歌批评,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诗思问题,然后在不同诗人的句法和技巧本身中寻找对相似诗思问题的不同回答方式,而这反过来令我们更深的体会到每一位大诗人特殊的诗思运转方式,一种文德勒的绝活。
评分##翻译…文德勒写诗人是不可译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